曾國藩教子書

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作者:李志敏 編  頁數(shù):209  字數(shù):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著名歷史學家鐘書河先生說過,曾國藩教子成功是一個事實。無法抹殺,也無須抹殺。曾國藩權(quán)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但他的兒子曾紀澤和曾紀鴻都沒有變成“衙內(nèi)”和“大少爺”。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以自學通英文,成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紀鴻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學亦取得相當成就。不僅兒子個個成才,孫輩還出了曾廣均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寶蓀、曾約農(nóng)這樣的教育家和學者,打破了“富貴不過三代”封建貴族這一無法避免的宿命,原因就在于曾國藩教子有方,“愛之以其道”。

書籍目錄

一、立志與立德 古之成大事者,須規(guī)模遠大與綜理密微 茍能立志,何事不可為?  舉止要端莊 勿浪擲光陰 敬恕二字為立德之基 養(yǎng)得胸次博大活潑 無恒是吾身之大恥,不重是爾身之短處 人誰不死,只求臨終心無愧悔耳 立身不離八本、三致祥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耳 須有倔強不馴之氣 成功者須歷風波災難 婚姻大事須謹慎二、知識改變命運 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愿代代有秀才 讀書須能涵泳體察 講求精熟,度越前古 讀書不必求記住,卻宜求個明白 詁經(jīng)讀史,事事易于著手 讀書可以變化氣質(zhì) 鉆研古義望讀顧江等六家之書 盡可就所看之書自攄所見 志大才疏,有心無力,故無成 勿以考試誤終身 占驗之說本不足信 有情韻趣味乃可歷久不衰三、培養(yǎng)正確的讀書寫作習慣 子侄輩讀書宜加約束 不恃天賦,將勤補拙 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 讀經(jīng)宜常閱??庇洝〖氉x《文選》可醫(yī)筆下枯澀 讀書寫字要有好習慣 每日溫經(jīng)更增長見識 按月作文寄京 析論書法派別 看書不可不擇 分類摘抄作文詞藻 學書當法四大名家 詳示作字換筆之法 文章雄奇之道,全在行氣、造句、選字 讀韓公五言詩可細心體會 詩文雄奇須立意脫俗 以精確之訓詁作古茂之文章四、勤儉是立身之本 一切以勤儉為主 世家子弟當力戒奢傲  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久 大富大貴亦靠不住,惟勤儉二字可以持久 儉樸之風為惜福之道 生日在即萬不可宴客稱慶 教弟必須愛惜物力 家中務請略有積蓄 深以婦女之奢逸為慮 祖母殯事宜儉約 居家情意宜厚用度宜儉 有用之物不宜拋散 以耕讀為本乃長久之計五、尊老愛幼,重禮輕財 對長輩應盡愛敬之心 宜和睦盡孝道 時記勤敬二字 節(jié)儉置田以濟貧民 勿厭家常瑣事之勞 家中待客不可簡慢 諄勸諸妹以能耐勞忍氣為要 古之言孝者,專以保身為重 諸女當教之孝順翁姑,敬事丈夫六、處世交往的準則 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 交友辦事之道全在“久而敬之” 交友須勤加來往 生性不能精明威猛 與人周旋,不可有真意而無文飾  有定力,到處皆坦圖矣 舉止要重,發(fā)言要韌 剛?cè)岵⒂貌豢善珡U 受人恩情當為將來報答之地,不可多求人 不肯索窮友之情,是可為法 息心忍耐為要 多與人不合,故難成事 情愿人占我便益 無暇為之,婉辭之可也 各勉其所長,各戒其所短 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 應治之事多擱廢尤以為疚 切不可不知足 望勿各逞己見七、謹慎存身明進退 愛惜聲名常存戒心 習勞苦為辦事之本 每得意時即有失意事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危險迭見,當謹慎圖之,泰然處之 刻刻謹慎,存臨深履薄之想 安危之機,不僅為一己之身名計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借人之力而竊上賞,寸心深抱不安 幸勿輕敵致誤 有大戰(zhàn)宜預籌之 善于審機審勢 審力較審機審勢尤貴 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不求速不求全 宜力除牢騷 不宜露頭角于外 不受酒席禮物八、愛護自己的身體 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飯后數(shù)千步乃養(yǎng)生要訣 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 體弱可不必入場 食蔬而不用肉湯,亦養(yǎng)生之宜,崇儉之道 少用心多勞身 學祖父夜夜洗腳不輕服藥 服藥不可大、多 凡郁怒最傷人 眠食有恒九、內(nèi)圣外王 風霜磨煉,足堅筋骨而長識見  全靠自己扎掙發(fā)憤,父兄師長不能為力 做事無論難易宜有始終 宜從剛字厚字用功 在氣勢上痛下工夫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力盡人事,不敢存絲毫僥幸之心 兒子若賢,能自覓衣飯 少年不宜妄生意氣 何必畫蛇添足十、識人與用人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要義 人皆顧體面,教人不宜過露痕跡 訓練兵勇必須常講常辯 將才應具四大端 帶勇以體察人才為第一 治軍之道以能戰(zhàn)為要 不用眼高手低、不求實事、不合時宜之人 軍中新手多須常密察 辦馬隊不惜重本

章節(jié)摘錄

沅甫九弟左右:廿二日寫就一函,擬交首宅來足帶省。廿二夜燈后,右九、金八歸,接弟十五夜所發(fā)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遂不寄首宅信。屈指計弟廿四日可抵營,廿五六當專人歸來,今日尚未到家,望眼又復懸懸。九月廿四日六叔父六旬晉一冥壽,焚包致祭。科一、科四、科六亦往與祭。關(guān)秀姑娘于十九日生子。臨三、昆八于十月初一日散學,擬初間即往鄒至堂處讀冬書,亦山先生之所薦也。枚谷先生十月中旬可散學,亦山先生不散學。科四已讀《離婁》八葉,科六讀至“點爾何如”,工課尚算有常。家中諸事,弟不必掛慮。吉字中營尚易整頓否?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弟之綜理密微,精力較勝于我。軍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親自記住,擇人而授之。古人以鎧仗鮮明為威敵之要務,恒以取勝。劉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則全不講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買白蠟桿子,又辦腰刀分賞各將弁,人頗愛重。弟試留心此事,亦綜理之一端也。至規(guī)模宜大,弟亦講求及之。但講闊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顢頇,毫無條理,雖大亦奚足貴?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則器局宏大,無有流弊者耳!頃胡潤芝中丞來書,贊弟有日“才大器大”四字,余甚愛之。才根于器,良為知言。湖口賊舟于九月八日焚奪凈盡,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積憤,一朝雪恥,雪琴從此重游浩蕩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之中,弟便中可與通音問也。潤翁信來,仍欲奏請余出東征。余頃復信,具陳其不宜,不知可止住否?彭中堂復信一緘,由弟處寄至文方伯署,請其轉(zhuǎn)遞至京。李迪庵近有請假回籍省親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帶勇,實有不可及處,弟宜常與通信,殷殷請益。弟在營須保養(yǎng)身體,肝郁最易傷人,余生平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調(diào)之也。茲著王芝三赴吉,報家中近日瑣事,并問邇好。余俟續(xù)具。咸豐七年十月初四日。兄國蕃手草外澄弟信一件,溫弟信一件,山寫信一件,陳心壺家信一件,京信一件。教子真義曾國藩在這封家書中提到了:“古之成大事者,須規(guī)模遠大與綜-理密微”。意思就是說,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人,必須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曾國藩教子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有用,挺有啟發(fā)的
  •   曾國藩的一封封家書,喜歡古文的讀者可以看看。
  •   要看人的理解能力和悟性,中國的語言博大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   適合五六十歲的人去研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