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政治史探微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  作者:姚念慈  頁數(shù):46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本《清初政治史探微》(以下簡稱《探微》)包括前編和后編兩部分。前編是我的博士論文《滿族八旗制國家初探》(以下簡稱《初探》),后編由三篇文章組成。《初探》的任務是解決八旗制格局之上的國家形態(tài)。為此,首先要對八旗制有我自己的界定。在我看來,八旗是滿族發(fā)展到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特殊歷史環(huán)境的產物。八旗既是社會組織的最高形式,同時又是滿族社會和國家的基本格局,故而我將滿族國家稱之為八旗制國家。建立在八旗制之上的國家主要機構與八旗制本身的矛盾統(tǒng)一運動,構成《初探》一以貫之的線索。從時間跨度而言,《初探》大致涵蓋了太祖、太宗兩朝,即入關前滿族國家政治的主要內容。后編三篇文章,是《初探》的續(xù)篇,分別論述多爾袞攝政時期、清世祖福臨親政十年以及康熙初年四輔臣階段。三篇的宗旨只有一個,就是探討入關后滿族八旗制對清初國家體制及政局的影響。這三篇文章都是舊題,我并非刻意求新,只是從自己對入關前滿族國家政治的理解出發(fā),重新進行了一遍梳理。

書籍目錄

前編 滿族八旗制國家初探 王鍾翰序 自序 第一章 滿族國家的形成   第一節(jié) 牛錄額真的設置   第二節(jié) 牛錄的改編   第三節(jié) 旗的產生及其實質   第四節(jié) 從四旗到八旗 第二章 努爾哈齊時期的國家中樞機構   第一節(jié) 議政會議   第二節(jié) 司法審斷會議   第三節(jié) 行政中樞——都堂衙門  第三章 皇太極時期八旗制度的變化    第一節(jié) 八王共治制及其終結    第二節(jié) 皇太極獨主兩黃旗考辨    第三節(jié) 關于《離主條例》    第四節(jié) 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的建立 第四章 向君豐集權制過渡中的滿族國家   第一節(jié) 君主制下的議政會議   第二節(jié) 六部的特點及其權力變化 余論后編 八旗制與清初政治 第一篇 多爾袞與皇權政治   一、根基脆弱的崇德皇權   二、統(tǒng)治集團的矛盾與福臨繼位的實質   三、多爾袞與兩黃旗的合作   四、清軍入關與皇權政治的演變   五、“皇父攝政王”與皇權的歸   六、簡短的結語 第二篇 評清世祖遺詔    一、遺詔與罪己詔的詮釋    二、八旗格局的變化及其對國家機構的影響    三、從內三院到內閣——行政中樞的建立    四、贅言 第三篇 康熙初年四大臣輔政芻議   一、玄燁計擒鰲拜之原因   二、四大臣輔政之由來及其位序問題   三、輔政體制與所謂親王貝勒監(jiān)臨   四、輔臣“公同奏事”和“太后裁決”辨析   五、贅言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滿族國家的形成  生息、繁衍在祖國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其先人早在兩三千年以前就已與中原王朝發(fā)生過聯(lián)系,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這種聯(lián)系亦未曾中斷?! ∮捎诘靥幹袊⒚晒?、朝鮮三者之間,至遲到元明之際,留住在東北的女真人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原始氏族社會,不僅奴隸制普遍存在,同時也萌芽著某些封建因素。然而,因為不斷受到外界的沖擊,女真族長期處于零星分散、不相統(tǒng)屬的狀態(tài),從而使原始氏族制關系又相當頑強地保存下來,遲遲未能跨人文明社會的門檻。16世紀以降,明朝、蒙古、朝鮮幾乎同時陷入衰微頹敗的態(tài)勢之中,為女真族的統(tǒng)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歷史契機。女真族的杰出代表努爾哈齊趁時而起,統(tǒng)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滿族國家的基業(yè)?! ∨娓鞑康慕y(tǒng)一過程即是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國家的形成過程。從1583年(明萬歷十一年)努爾哈齊起兵,到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建立后金國稱汗,除葉赫一部外,女真各部基本上統(tǒng)一起來。在滿族國家形成的過程中,可以1601年為限分成兩個階段。1601年以前,努爾哈齊主要是利用女真社會原有的組織形式(牛錄)來收編和組織女真各部。1587年在佛阿拉建立的政權仍是一個部落聯(lián)盟。從1601年起,努爾哈齊對牛錄重新整編并加以改造,在氏族關系中注入了新的社會因素。又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建了更高級的社會組織形式——四旗。旗的產生,標志著滿族國家的形成。1603年遷都赫圖阿拉之后,隨著新的民族共同體不斷壯大發(fā)展,旗制也逐漸完善。至1615年再增編而成八旗,滿族國家遂基本定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初政治史探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之前在圖書館讀過此書,這次收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