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作者: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編
內(nèi)容概要
《豐順縣交通游覽圖》講述了:豐順縣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8年)。當時,兩廣總督鄂爾達巡視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通判府(在今豐良鎮(zhèn))后,上表具奏戶部,應請豐政一都,并割嘉應、大埔、揭陽各鄰近田糧戶口,于通判府城地方開設縣治。乾隆三年,準析海陽豐政都一、二、三圖,揭陽縣藍田都九圖、十圖,大埔縣清遠都白芒社和嘉應州程鄉(xiāng)縣萬安都的徑心、環(huán)清、建橋三堡等田糧戶設置新縣。欽定縣名豐順??h署駐豐政都湯田(今豐良鎮(zhèn))。“豐順”之名,由來已久,據(jù)縣志載:明崇禎初(1628年)已有豐順營設置;又據(jù)豐良東關坳石刻:清順治九年(1652年),里人吳六奇立的“金湯鞏固”碑中的一方石印,有豐順吳府四字。建縣后,始屬廣東省巡撫、兩廣總督潮州府惠潮嘉兵備道。辛亥革命后,屬廣東省政府潮循道。民國廿五年(1936年)屬廣東省政府第五行政區(qū)督察專署(潮汕區(qū))。解放后屬興梅專區(qū)專員公署,縣治由豐良遷湯坑。豐順是梅州轄區(qū)內(nèi)唯一不曾由興寧管轄的一縣。1953年屬粵東行政公署。1956年屬汕頭專署。1958年撤銷豐順縣,將全縣8個公社中湯坑、八鄉(xiāng)、豐良、潘田劃入揭陽縣,大龍華、留隍、黃金、潭江劃入大埔縣。1961年恢復原建制的豐順縣,縣城仍駐湯坑鎮(zhèn),屬汕頭專區(qū)。1976年屬梅縣地區(qū),今屬梅州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