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鄉(xiāng)音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海峽文藝出版社  作者:林依標  頁數(shù):133  

內(nèi)容概要

  《采采鄉(xiāng)音》勾畫出他童年時代在鄉(xiāng)村的真誠淳樸的內(nèi)心世界和勇敢機智、聰明活潑的童年生活。我一口氣讀完《采采鄉(xiāng)音》的初稿,一顆無憂無慮、無拘無畏、一塵不染、返璞歸真的純潔童心活躍在眼前。我十分高興,這是我國傳統(tǒng)道德和人與自然之間關(guān)系的“天人合一”的最生動的寫照,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深刻揭示。林依標博士是長期從事研究土地問題的專家,現(xiàn)任福建省政府副秘書長,在日理萬機的同時,還能忙里偷閑,寫出這些生動活潑、奇妙有趣、深刻地領(lǐng)會人生、確切地體會自然、思想境界高、觀察問題細致入微的佳作,真是十分難得。

作者簡介

  林依標,福州人。曾為解放軍炮兵,后轉(zhuǎn)業(yè)從事國士資源管理工作。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nóng)林大學經(jīng)管學院,獲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士地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農(nóng)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發(fā)表士地法律與土地經(jīng)濟論文若干篇,出版兩本專著。在新浪網(wǎng)開設(shè)土地管理專題博客。

書籍目錄

童年是首無主題的樂章童年的村野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我對四李的記憶留在童年:春天在老屋天井的小雨中嬉戲,夏天在閩江里暢游,秋天去后山的果樹上偷摘水果,冬天光昔腳丫踩在泥濘的小路上。童年是生命花園里最初、最美麗的花兒,永難忘卻。夏是那一段段精致的華彩暑假是孩童時候最開·心的日子,后山的水果誘惑著我們的眼睛,池塘的魚蝦勾動著我們的口水。呵呵,那片碧綠的池塘,是我們的王國,是快樂源泉暑假的日子過得舒服而愜意,每一天都充滿了樂趣。夏之魚外婆家附近有兩口池塘,靠山的那口有100多畝,小的一口與外婆家后門僅隔20米左右,約有30畝,兩口池塘都是匯妙峰山、蓖梳山的水而成,妙峰山高約300米,山上古木蒼郁,深谷流澗,朝則云霧繚繞,晚則松濤聲聲。夏之果建新素有水果魚米之鄉(xiāng)的關(guān)譽每年初夏,即開始采摘水果。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便也來了,黃皮果、桃子、楊梅、荔枝、龍眼、香蕉、李子、柚子、橄欖、甘蔗、橘子等,最有意思的是摘水果的經(jīng)歷。夏之泳沙灘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堂。、沙灘近水的部分,由于水的滲透變得非常密實,我們兩兩相對四向挖地洞,引水入洞沙灘又是放風箏的絕佳處旁邊的蘆葦叢則成為我們捉迷藏的地方。夏之夜故鄉(xiāng)的夏夜,是一幅幅生動的立體畫,自然而多彩,靜謐而喧囂,凝固而流動。夜幕降臨,微風也一改午時的燠熱,露出了柔情,帶著絲絲涼意,撫摸著從閩江游泳回來的孩子身上的水珠、春之聲春天的聲音,是生命的聲音,蜻蜓立在枝頭,遠處的圍堤上一排排龍眼樹一動不動地站在那,樹上知了聲聲……一年四季,我光腳走在池塘邊的小路上,感受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以及小小的苦澀。秋之章對鄉(xiāng)野的孩子來說,捅馬蜂窩大多會引火燒身,雖然精彩乃至驚險,但結(jié)果往往是落荒而逃,很狼狽、所以看到一些文章寫童年時與馬蜂“較勁”的過程,也往往如出一轍。春之芽——春天的“種”“養(yǎng)”一切生命對春天的感知都異常敏銳。民諺有“二月二龍?zhí)ь^”,意指大地蘇醒,萬物萌動,喧鬧的春天就此開始,“二月二,種子都下地”,生命就此萌動、勃發(fā),毛茸茸的葉芽破土而出,鷦鷯在枝頭肆無忌憚地歌唱…………

章節(jié)摘錄

  “聽壁角”是其一。我家隔壁是個餅廠,鄉(xiāng)鎮(zhèn)供銷社的屬下廠,供應(yīng)全鄉(xiāng)所有供銷社的餅。十幾位師傅白天勞作,晚上就聚在一起談天說地、評古論今?,F(xiàn)在想來,對社會最初的懵懂理解,“聽壁角”恐是因素之一。依稀記得的,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替兒孫做牛馬”,指出每代人各自的任務(wù)和責任;“可以五子登科,不能五代登科”“富不過三代”說明對子女教育的重要。也有很多形象的俚語,如:說某事與自己無關(guān)是“一把米摔墻,沒一粒黏上”;說對壞人無奈是“壞牛壞馬拉去殺,壞人拿他沒辦法”;說金錢萬能、做人唯利是圖是“腹蛋、秤、梳,錢做人(方言)”,用普通話來說就是“不論親疏,錢做人”;說氣候,如“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指秋分后將一夜比一夜冷?! ≈袊戏降霓r(nóng)村,過去都有表演社戲的風俗?!吧纭笔侵竿恋厣窕蛲恋貜R,社戲是指在一定場所進行的有關(guān)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比較通俗的鄉(xiāng)村戲劇形式。我的家鄉(xiāng)是閩劇發(fā)源地,戲園就在家邊上,鑼鼓一響就能聽見。但在戲園里演的,已經(jīng)不叫社戲而是比較正規(guī)的劇文了。差不多月月有戲演,好的劇團有福州閩劇一團、二團,福州紅旗劇團等。  傳統(tǒng)戲劇,開演前必是鑼鼓三通。每當鑼鼓一響,心里就急得像“貓抓”,但小時候家里沒錢,不能買票看戲。戲票分為特等、一等、二等和站票。   ……

編輯推薦

  水寺煙深隱畫檐,鐘魚不響雨廉纖。野僧飛錫疑無路,只向云中認塔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采采鄉(xiāng)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