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萬伯翱、 萬伯翰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萬伯翰 主編 頁數(shù):128 字數(shù):160000
前言
隨著體操王子李寧點燃鳥巢主會場巨大的祥云火炬,2008年8月8日,全世界人民共同期盼的、中國人民精心籌備的第Z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終于在我們的首都北京拉開了序幕。經過16天精彩而激烈的角逐,取得了圓滿成功。20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展現(xiàn)了自己的風采和水平?!巴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是一次成功、精彩、難忘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博得了世界的高度贊譽。對中國人民來說,這更是一次意義最重大的體育盛會。在自己的祖國舉辦奧運會,是百年不遇的歷史機遇,是我們幾代中華兒女畢生奮斗才得以實現(xiàn)的百年夢想。這個機遇歷史性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既是我們一生的榮耀,更是我們所肩負的光榮使命。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奧運健兒眾志成城、頑強拼搏,不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以優(yōu)良的體育道德和文明素養(yǎng)以及優(yōu)異的成績,展現(xiàn)了中國當代青年的風采,展現(xiàn)了古老而現(xiàn)代的大國形象,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毫無疑問,每一屆奧運會產生的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奧運冠軍。他們的名字從此就像皇冠上的鉆石一樣,在世人的眼里熠熠生輝。對中國人來說,只有國運盛才能體運盛,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偉大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奧運會。“奧運冠軍”寄托了人們國富民強的期望,因而,金牌也就顯得格外沉甸甸金燦燦。1932年,我國早期著名男子短跑運動員劉長春,在愛國將領張學良的支持和幫助下,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唯一成員,參加了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他代表中國向世界宣告:奧運會,中國人來了。但直到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許海峰獲得男子手槍60發(fā)慢射冠軍,才打破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此后,中國人開始在奧運會上摘金奪銀,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奧運冠軍?;厥走^去,我們不無沉重;站在今天堅實的大地上展望未來,我們揚眉吐氣。中國奧運冠軍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與時俱進的風采,并且越來越完善地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在本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盡了最大的努力,實現(xiàn)了一個綜合的、全面的參賽目標: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弘揚中華體育精神,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以中國運動員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體育道德風尚展示國家形象;充分發(fā)揮應有的競技水平,努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運動成績,為國爭光:向各國、各地區(qū)運動員學習,加強友好交流,增進友誼,促進奧林匹克事業(yè)的發(fā)展:激發(fā)和引導人民群眾的健身熱情,促進群眾體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帶動體育產業(yè)和各項體育事業(yè)的進步,為構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我們的運動員以抗震救災中展現(xiàn)出的偉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力為動力,克服了心理障礙,輕裝上陣,不怕困難,勇住直前,奪取了巨大勝利。完全可以說,我們的每一塊金牌都是運動員奮發(fā)進取、頑強拼搏的結晶。我們的奧運冠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體育健兒的杰出代表。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每一塊金牌每一個奧運冠軍的產生,與祖國和人民的培養(yǎng)和支持密不可分,它也是幾代體育界領導、教練員以及后勤工作人員的心血結晶。我們還應當看到,今天我們的獎牌總數(shù)雖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們的體育運動的發(fā)展,與其他世界強國相比,還有差距,因為,我們在人均體育鍛煉時間、場地以及人均身高、體重、各項身體健康指標上,都要再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和奮斗,才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今后,我們還要繼續(xù)向世界體育強國取經學習。為了讓更多讀者感受并欣賞中國奧運冠軍的風采,并把它化作永久的記憶,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和海峽文藝出版社積極策劃,組織一批作家和體育記者、攝影家,熱情關注奧運,跟蹤比賽進程。夜以繼曰地工作,在第一時間里,為廣大讀者奉獻出這一套圖文并茂的《中國軍團——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風采》。這是一次文學、出版和體育的成功大結緣。我們體育人對此表示祝賀和感謝!這些圖文斗茂的冠軍小傳,莫不記述了這些奧運冠軍的拼搏英姿和心路歷程。掩卷而思,我們?yōu)橹锌麄兪斋@的不僅是冠軍獎牌,還收獲了包括團結、友誼、和平與公正競賽等內涵的奧林匹克精神,以及對人類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執(zhí)著追求。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給予他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呢?!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zhèn)鞅橹腥A大地,奧運精神家喻戶曉。希望我們的奧運冠罵們能戒驕戒躁、今后不論是繼續(xù)在體壇打拼,還是轉換角色,都要珍惜榮譽,既要有世界冠軍的胸懷和氣度,又要常懷平常心,不斷汲取奧林匹克精神之精華,去面對將來更加激烈的比賽和更加豐富的人生。希望奧運冠軍們在今后的人生舞臺上,更加完美地詮釋和弘揚奧運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內容概要
本書對在2008奧運會上獲得冠軍的51位中國運動員進行多角度采寫,以人物小傳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冠軍們賽場內外的風采。 該書邀請了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題字。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性和珍藏性;由中國傳記文學會會長萬伯翱同志(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之子)擔任主編,并邀請名家指導性撰寫文章包括兩個部分——記錄中國運動員奪金瞬間,多角度生動記述他們的拼搏之路。 書中現(xiàn)場圖片均由中國體育報記者提供。
作者簡介
萬伯翱,山東東平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yè)于北京對外貿易學院。歷任河南西華黃泛農場園藝工人,河南大學外語系學生,鄭州總參炮兵學院外訓大隊辦公室主任,北京炮臺科研所參謀,武警北京總隊九支隊政委,國家體委宣傳司對外宣傳處處長,中國體育雜志社副總編、社長、總編。196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書籍目錄
陳燮霞:女力士舉起中國首金龐偉:拼出來的冠軍郭文珺:從打工妹到奧運冠軍吳敏霞:家門口奪冠,才叫幸福冼東妹:媽媽級奧運冠軍龍清泉:“90后”娃娃臉大力士林躍/火亮:“月亮”映照水立方陳艷青:超強實力蟬聯(lián)奪金張湘祥:八年輪回,圓夢北京中國男子體操隊:蟄伏四年再奪金王鑫/陳若琳:無敵美少女驚艷水立方仲滿:劍客亮劍創(chuàng)歷史廖輝:一舉成名頓生輝中國女子體操隊:六花完美綻放陳穎:超級逆轉王峰/秦凱:“秦王”一出,誰與爭鋒劉春紅:為舉重而生劉子歌:化繭為蝶,高奏凱歌杜麗:我不能放棄楊威:“全能王”揚我國威
章節(jié)摘錄
陳燮霞:女力士舉起中國首2008年8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8公斤級比賽即將開始。如果中國選手陳燮霞能奪冠,這將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摘得的首枚金牌,國人對此寄予厚望。首先進行的是抓舉比賽。選手們一個個亮相,但是陳燮霞的身影還沒有出現(xiàn)。原來,她的開把重量就高達92公斤。一個意外出現(xiàn)了。衛(wèi)冕冠軍塔伊蘭在開把重量84公斤上折戟。連續(xù)三次試舉失敗,直接失去了衛(wèi)冕的資格。其他強手也都止步于88公斤。大家都發(fā)揮得不好,陳燮霞會不會受到影響呢?體育館一下子變得非常安靜,所有的觀眾都靜靜地等待著陳燮霞出場。陳燮霞上場了,她將開把重量從92公斤下調到90公斤。走到舉重臺前,陳燮霞為自己喊了一聲“起來”。就是這一聲,觀眾的心情由不安變成了平靜。三盞白燈亮起,陳燮霞穩(wěn)穩(wěn)地舉起了90公斤的杠鈴,一舉超過其他選手,穩(wěn)居抓舉首位。體育館一下子沸騰了。觀眾們的熱情被點燃,“陳燮霞,好樣的”、“中國.加油”這樣的口號此起彼伏。接下來的第二次試舉,陳燮霞選擇了93公斤重的杠鈴,技術實力占優(yōu)的她走到舉重臺前,又喊了一聲“起來”,再次將杠鈴成功舉過頭頂。第三次試舉,喊完“起來”的陳燮霞雖然沒有選擇向世界紀錄發(fā)起沖擊,但是95公斤依然超出其他選手一大截,穩(wěn)定的發(fā)揮讓陳燮霞再次排名第一。最終,她以95公斤排名抓舉比賽的首位,這一成績領先位居次席的選手7公斤。挺舉比賽,陳燮霞的開把重量為113公斤,當時只有中華臺北代表團的選手還剩最后一次試舉機會。而這一次陳燮霞完成得極為輕松,照例是上場前一句“起來”,首次試舉成功了,這樣她的總成績?yōu)?08公斤,遠遠超出其他選手,提前鎖定金牌。體育館里再次響起了加油聲。第二次試舉,陳燮霞成功舉起了115公斤重的杠鈴,平了奧運會紀錄。第三次試舉,陳燮霞向117公斤發(fā)起沖擊。第六次給自己加油后,她再次成功地舉起了杠鈴。成功了!沒有誰能阻擋陳燮霞一次又一次地將旁人不可企及的重量舉起。六聲“起來”,六次成功,陳燮霞跑下舉重臺,一下子投入教練馬文輝懷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成為歡樂的海洋。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場內所有中國人都在高歌。
編輯推薦
《中國軍團》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