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黎明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惟  頁數(shù):609  字數(shù):69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和古田會議召開八十周年,紅土地文學作家張惟自覺地承擔起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重擔。他的反映閩西革命根據(jù)地及中國革命火熱斗爭生活的長篇歷史紀實文學《血色黎明》(初名《血色搖籃》),先是經(jīng)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評定,列為全國重點扶持作品,成稿后又得有關(guān)權(quán)威專家肯定,即將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我為他感到由衷的高興。  緣由是我熟悉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我在原福州軍區(qū)任副政委時,曾陪同時任國防部副部長、軍事學院院長兼第一政委的蕭克上將重訪閩西戰(zhàn)地,龍巖地委派來當向?qū)У木褪堑貐^(qū)文化局長兼地委黨史辦主任張惟同志。他少年從軍,是軍旅作家出身,轉(zhuǎn)業(yè)回到故鄉(xiāng)工作后,對紅土地的歷史非常熱愛,刻苦鉆研,勤奮寫作,給蕭院長和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不久,張惟同志前來找我和福建省委書記處書記伍洪祥,匯報說龍巖地委派他率領(lǐng)一個小組外出訪問閩西籍老將軍、老同志,我們?yōu)樗峁┝司€索和介紹信。他到北京住在軍事學院,在蕭克院長的關(guān)照和王平水副政委以及原副院長劉忠的具體幫助下,尋訪了近百名老將軍、老同志,還有機會訪問黃埔同學會的前國民黨將領(lǐng)和當年的戰(zhàn)地記者,獲得了豐富的黨史、軍史資料。這些資料提供給閩西革命史研究和古田會議紀念館及籌建中的閩西革命博物館使用,也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素材。他帶頭寫作出版了一批紅土地文學作品,包括電影、電視劇,使中央蘇區(qū)組成部分的閩西革命根據(jù)地的歷史為更多的人們所熟悉。  歲月激情難忘?,F(xiàn)在他已經(jīng)離休,仍然筆耕不輟,寫成了追述革命年代啟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黎明的長篇革命歷史紀實文學《血色黎明》。我讀起來倍感親切?! ∥沂鍤q在閩西參加紅軍,但此前我就聽說,“五四”運動之后,閩西的革命青年,是通過去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黃埔軍校和廈門集美學校學習,帶回來馬克思主義和革命理想的傳播;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羅明、鄧子恢、張鼎丞、郭滴人、朱積壘、傅柏翠、張赤男等領(lǐng)導、發(fā)動下,閩西人民舉行武裝暴動,迎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lǐng)紅四軍入閩,創(chuàng)建了中央蘇區(qū)?!  堆杳鳌氛菑倪@個源頭寫起,這就把閩西與那個革命的大時代緊密聯(lián)系起來,展開了大的視野和時代風貌。接著重點描寫了紅四軍、古田會議和中央蘇區(qū)的形成,這是閩西歷史上輝煌的篇章,對中國革命的進程也產(chǎn)生過重大的影響。以后紅軍長征走了,作者以濃重的筆墨,真實地反映了閩西子弟兵紅三十四師湘江血戰(zhàn)的悲壯,以及遵義會議挽救了中國革命??谷諔?zhàn)爭爆發(fā),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沙場,與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戰(zhàn)場共同作戰(zhàn)。作者巧妙地運用閩西子弟自陜北和江南來信,向家鄉(xiāng)父老報告平型關(guān)大捷、江南初勝,以及楊成武師長、羅元發(fā)政委率領(lǐng)的部隊擊斃日軍阿部規(guī)秀中將、使“名將之花”凋謝在中國太行山上,從而使閩西與整個中國的大形勢互相呼應?! 「胺Q巧思的,是作品的結(jié)尾,描述臺灣義勇隊總隊進駐龍巖抗日。當年我在新四軍浙西蘇南戰(zhàn)場,就知道臺灣愛國志士李友邦將軍組織的臺灣義勇隊在浙東奮戰(zhàn)。金華淪陷后,李友邦將軍率領(lǐng)臺灣義勇隊總隊輾轉(zhuǎn)入閩,到了閩西龍巖駐節(jié)。其時盟軍展開大反攻,中、美、英首腦發(fā)表《開羅宣言》,宣布“日本所竊取中國之領(lǐng)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侵占掠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qū)逐出境”。李友邦將軍即率臺灣義勇隊總隊,于龍巖洞誓師明志,收復臺灣。  作品描述的時代,起自一九一九年,訖止抗戰(zhàn)勝利前夕。波濤洶涌,全景式地再現(xiàn)了發(fā)生在閩西或與閩西人物有關(guān)的一系列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使讀者從閩西的角度了解到中共黨史、人民解放軍軍史、人民共和國國史。“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為一名紅軍老戰(zhàn)士,我要感謝作者張惟同志,他以文學的方式讓人們重溫了那一段血與火的歲月,那一段艱苦而又輝煌的歷史。歷史是不能忘記的。我相信年輕人讀過之后,也一定會掩卷思索: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是怎么走過來的?值得欣慰的是,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正率領(lǐng)中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本書是歷史小說,但作者嚴格把握歷史重大事件的真實性,在忠實于史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shù)塑造和細節(jié)描寫,語言生動,尤其是主要人物貫徹全書始終,性格符合邏輯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時代的典型形象,為我國文學的現(xiàn)代人物長廊作出了貢獻,不愧是一部史詩品格的作品。因之,我樂于為之序,并推薦給廣大的讀者。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一幕幕威武雄壯而又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革命歷史活劇在這里有聲有色地上演:    黃埔軍校、北伐東征、南昌八一起義、龍巖暴動、井岡會師、紅四軍入閩、三打龍巖、古田會議、廈門劫獄、“AB團”事件、五次反“圍剿”、十九路軍抗戰(zhàn)、紅軍長征、湘江血戰(zhàn)、遵義會議、西安事變、平型關(guān)大捷、新四軍挺進江南、臺灣義勇隊總隊龍巖洞誓師收復臺灣……    首余位國共歷史人物輪番登場,栩栩如生:    熱血青年羅明、鄧予恢、張鼎丞、郭滴人、曾山、陳丕顯、楊成武、劉亞樓、方方、江一真、魏金水、傅連暲、羅元發(fā)、王直……投身革命;蔡廷鍇、宋希濂、李友邦等國民黨將領(lǐng)英勇抗日;還有鄭超麟、傅柏翠、胡蘭畦、傅維玉、項與年等傳奇人物,其中“黃埔女杰”傅維玉的坎坷人生感情紺葛令人蕩氣回腸;更有瞿秋自、何叔衡、張赤男等無數(shù)革命先烈慷慨就義壯烈犧牲血濺中華大地。    而主宰整個歷史舞臺,領(lǐng)導中國人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完成孫中山先生開始的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國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陳……

作者簡介

張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名譽委員,龍巖市文聯(lián)名譽主席、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閩西文學院院長。 
1932年生于新加坡,翌年回國定居家鄉(xiāng)龍巖。新中國成立前夕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文工團,履職第三野戰(zhàn)軍政治部、解放軍總參謀部,轉(zhuǎn)赴北大荒屯墾成邊。1959年第一部散文集《盧溝橋畔》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64年回閩,任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干事。1965年出席全國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拔母铩毕路欧祷毓枢l(xiāng),歷任龍巖地區(qū)文化局長、地區(qū)文聯(lián)主席兼地委黨史辦主任,兼職華東師大研究員。
紅土地文學開創(chuàng)者。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張惟散文》等9部,傳記文學《愛國者王源興》,長篇小說《中央蘇區(qū)演義》《血色黎明》,電影、電視劇《血與火的洗禮》《閩西大暴動》等。

書籍目錄

序上卷 第一章  龍巖八駿和菁城雙士出山 第二章  從客家村寨走向海洋文化 第三章  思想激蕩眾學子爭鋒 第四章  傅連障送別傅維玉 第五章  大革命中的廣州 第六章  黃埔軍校之花 第七章  彭湃、毛澤東情注農(nóng)講所 第八章  北伐軍東征潮涌 第九章  武漢風雨飄搖中的女兵 第十章  潯陽樓傅維玉悵別宋希濂 第十一章  鄭豐稔帶來驚變消息 第十二章  鄧子恢潛回龍巖 第十三章  郭沫若南昌起義到汀州認客家 第十四章  兩俠女送陳賡夜渡上杭 第十五章  大埔農(nóng)軍三河壩助朱德血戰(zhàn) 第十六章  張赤男在山溝里辦軍?!〉谑哒? 后田暴動春雷第一聲 第十八章  陳慶隆坎坷人生走南洋 第十九章  張鼎丞金砂村際會風云 第二十章  閩西總起事 第二十一章  莫斯科遠客歸來 第二十二章  朱毛紅軍奇兵人閩 第二十三章  汀江贛水兩相連 第二十四章  三打龍巖城 第二十五章  龍川之畔驚現(xiàn)井岡山雙女將 第二十六章  談笑蛟洋有奇人傅柏翠 第二十七章  賀子珍山寮望明月 第二十八章  廈門碼頭送神秘客上海行 第二十九章  出擊閩中朱德看蘭花 第三十章  登臨江樓毛澤東題詩 第三十一章  陳毅攜九月來信急行東江道 第三十二章  青梅煮酒蘇家坡 第三十三章  新泉整訓月下夜浴維玉聽論兵 第三十四章  飛雪古田鎮(zhèn)譜軍魂詩章 第三十五章  武夷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第三十六章  廈門大劫獄營救干部去龍巖下卷 第三十七章  勇曾志重施粉黛 第三十八章  革命豈能走直線 第三十九章  長沙城外繞圈子 第四十章  前頭捉了張輝瓚 第四十一章  楊開慧之死 第四十二章  戰(zhàn)地之戀留下最后的吻 第四十三章  王明路線的危險信號 第四十四章  蘇區(qū)縱橫七百里 第四十五章  傅維玉倉惶出走大上?!〉谒氖?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第四十七章  二十六路軍想打鬼子去 第四十八章  “一·二八”淞滬抗日烽火 第四十九章  撤圍贛州毛澤東親率東路軍 第五十章  張貞師的覆沒 第五十一章  物華天寶漳州府 第五十二章  臥龍北山縱論天下興亡 第五十三章  蔣光鼐與蔡廷鍇閑啖荔枝 第五十四章  滄海橫流方顯羅明和鄧毛謝古 第五十五章  福建事變鼓嶺決策倩女獻言 第五十六章  博古偏信李德 第五十七章  十九路軍反蔣抗日福州舉旗 第五十八章  傅維玉龍門塔旁逢故人 第五十九章  瞿秋白來到中央蘇區(qū) 第六十章  長征從鐘屋村零公里首途 第六十一章  別了,中央蘇區(qū) 第六十二章  一名醫(yī)生和一支特殊的連隊 第六十三章  并非多余的話 第六十四章  血染湘江紅 第六十五章  遵義城頭曙色 第六十六章  婁山關(guān)外喇叭聲咽殘陽如血 第六十七章  大軍西去如虹 第六十八章  民族危亡抗日呼聲四方涌動 第六十九章  “八·一三”上海保衛(wèi)戰(zhàn)烽火連天 第七十章  八路軍首戰(zhàn)平型關(guān)家書傳閩西 第七十一章  新四軍二支隊離龍巖北上江南 第七十二章  傅維玉穿行戰(zhàn)地聞佳音 尾聲  臺灣義勇隊同祖國走向黎明

章節(jié)摘錄

  上卷  第一章 龍巖八駿和菁城雙士出山  中國南海和東海之交,有座高山名翠屏,生成天然古洞龍巖洞。遠古時候,龍巖洞深藏在一片汪洋大海里。隨著“沉東京,浮福建”,出現(xiàn)閩臺半島陸地,古人類通過“陸橋”可以從福建步行到臺灣,臺灣的原住民與福建的古越族是同一祖先。海水退后出現(xiàn)了龍巖洞、龍硿洞、龍門崆,處處留下了龍的印記?! ↓垘r歷史記載,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立閩中郡,有秦軍入嶺南征百越逃亡的士卒和溯九龍江上水的中原流人到此聚居,形成苦草鎮(zhèn)。何謂苦草,大概是一種敗降草。這里原為百越故地,此時有侗僚部落盤踞,原始密林,濕地叢草,迷漫瘴癘之氣。華夏中原人到此水土不服,后拔苦草煎食,瘴氣全消?! 」耙灰灰荒?,漢武帝設揭陽縣,其邊界曾達苦草鎮(zhèn)(今龍巖市城區(qū))。自三國孫吳政權(quán)經(jīng)略入閩,駐軍東冶(今福州),后孫權(quán)的孫子孫和的太子位遭廢,舉家徙福建,繼續(xù)遭追殺,或有貴族親眷、文學侍從諸人遠匿苦草鎮(zhèn),游古洞見青龍而取名龍巖洞,遂將龍文化引入此越地侗僚部,是中國南方龍文化的發(fā)源地?! ∷抉R氏禪魏滅蜀、吳建立起晉朝,發(fā)生“八王之亂”,中原士庶紛紛南渡,是中原第一次的大移民浪潮。河洛文化直下江南。大唐橫空出世,先有陳政、陳元光父子,后有王潮、王審知兄弟,率河洛子弟兵人閩,攜帶親眷同行,實行兵將駐屯,是有組織的大移民。唐初在福建的西部立汀州,在最南部立漳州,龍巖縣初屬汀州,不久改隸漳州,后又脫穎而出為龍巖直隸州。  唐代建縣,即以龍巖洞之名命名龍巖縣。洞中有一巖隙如天斗,相傳有稻米自天外瀉下,修行的大和尚每日在此接米維生,圓寂之日突對徒眾日:“一千二百年后,龍巖必有賢者應運而生?!薄 v經(jīng)唐宋元明清到了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八月十七日,地處九龍江源頭的龍巖州東肖社井泉村鄧厝,有一男嬰降生,取名紹箕,字子恢。據(jù)考東肖鄧氏開基祖鄧正保,為隨唐末王審知人閩的劍州路將軍鄧光布之后,到鄧子恢按序已屬第二十代。  鄧子恢的祖父鄧文儀,是鄉(xiāng)村秀才,曾被舉為孝廉方正,例賜六品頂戴,但并無實授,在鄧子恢出生之前二十二年就去世了。父親鄧鳳陛為廩生,清末廢科舉后考入全閩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桐岡小學執(zhí)教,后轉(zhuǎn)學中醫(yī)糊口養(yǎng)家?! ∵@樣的家道自然是清貧的。一九一三年鄧子恢于桐岡小學畢業(yè)后,考入龍巖中學堂,不久,改稱福建省立第九中學。鄧子恢在學校里邀同學林仙亭、陳明、蘇慶云等發(fā)起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運動,第一個加入了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的中華革命黨。  一九一六年,鄧子恢剛滿二十歲在龍巖九中畢業(yè)了。那年,他說自己看中了一位姑娘。那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二的白土“游天子”廟會,鄧子恢和幾位同學去看燈會,見了一位相貌端莊秀麗的姑娘,就緊跟著她,一直到燈會散去后,偕同學暗中護送她走回附近黃坊社南陽村家里。他們圍在屋外唱山歌,鬧騰了一宿。鄧子恢要求母親鄧張氏派人去提親,姑娘名曹泉地,她父母是殷實農(nóng)家,聽聞鄧子恢的才情,也就同意了?! 〕苫椴痪?,漳州護法區(qū)通知龍巖選送公費留日學生,有幾百人報考。錄取的有九中校長魏夢云的侄兒魏應乾(覺民),另一名是鄧子恢。當時的作文命題是寫一篇游記,鄧子恢一揮而就,題名《游龍巖洞記》,把他與章獨奇、林仙亭諸人游歷古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痛快淋漓地暢寫出來,成為繼明初潮州知府王源《龍巖記》之后的又一名篇,獲得了全縣士民的喝彩。  鄧子恢赴日后,居住于離早稻田大學不遠的“東北館”,先讀預科習日文。不意一九一八年五月,北洋軍閥段祺瑞執(zhí)政府步袁世凱“二十一條”后塵,秘密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xié)定》,中國國內(nèi)輿論大嘩,消息傳到日本,中國留學生也掀起大規(guī)模抗議示威活動?! ∴囎踊謳ш犌巴袊v日使館請愿,要求中國政府撤銷這一決定,并沿大街主干道游行,遭到日本警察馬隊沖散??吹饺毡揪鞊]動警棍痛打一名中國學生,鄧子恢沖上前去,打掉警棍,拉著那位學生猛跑,在街角喘息一會兒,互通姓名,才知道此人是明治大學法科學生傅柏翠,上杭縣蛟洋人,算是閩西同鄉(xiāng)?! ×羧諏W生總會決定組團回國請愿,并揭露日本警察暴行,鄧子恢參加回國請愿團。政治抗爭背后,也有經(jīng)濟因素,鄧子恢留日每年可領(lǐng)取官費三百元,實際開支要達六百元,家里困難已有兩月接濟不上,只得提前輟學歸國,傅伯翠與他依依惜別?! ∴囎踊只貒?,初在桐岡小學任教,但薪水微薄,很難維持一家生活,只得告別父母和新婚的妻子,到江西崇義縣杰壩圩堂兄開設的“慶昌和”雜貨店當?shù)陠T。  鄧子恢在日本研讀過政治經(jīng)濟學和河上肇的社會主義學說,回國后訂閱了五四運動后出版的大量進步報刊,他又在江西崇義結(jié)識了當?shù)氐那嗄昱笥殃愘澯?,向他借來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他的思想由激進民主主義者向著共產(chǎn)主義者轉(zhuǎn)變。一九二一年春,他重返龍巖白土桐岡小學當教員?! ∷氐焦枢l(xiāng),苦尋同志,曾上書陳獨秀,希望在龍巖成立共產(chǎn)主義小組。他和陳明、林仙亭、張覺覺、章獨奇、蘇慶云、張雙銘、曹菊如等,發(fā)起成立讀書社,印行《讀書錄》,時人稱為“龍巖八駿”。  鄧子恢在省立龍巖九中的學弟鄭超麟、陳祖康進入九中時,與他們同窗一年,翌年就赴日了。鄭超麟、陳祖康的家鄉(xiāng)漳平,原為漳州府龍巖縣九龍鄉(xiāng)。明成化七年(一四七一年)福建巡撫奏準析龍巖縣之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縣,別名菁城。清初平定臺灣,在福建省建置下設臺灣府,又升福寧州為府,并新置龍巖、永春二州,福建遂擁有十府二州,而以龍巖州領(lǐng)漳平、寧洋縣。鄭超麟與陳明軒、陳祖康在漳平縣立高等小學畢業(yè)后,陳明軒留新民小學任教,鄭超麟于一九一五年到龍巖九中升學,編為乙班,陳祖康也進入九中庚班就讀。  孫中山派陳炯明率粵軍人閩建漳州護法區(qū),在其防區(qū)內(nèi)每縣選送兩名學生赴法勤工儉學,漳平選派鄭超麟、陳祖康同行。鄭超麟家貧,同窗好友陳明軒為印尼僑領(lǐng)陳性初先生公子,立即解下自己身上的’白色洋學生服相贈。鄭超麟穿上才得與陳祖康到了漳州報到,聽取了陳炯明:朱執(zhí)信的演說,還去看望了原在龍巖九中的老師,時在陳炯明建立的護法區(qū)任高等法院院長的鄭豐稔(筆山)和當法官的同學連天錫、黃祥墀、蘇福疇。  到法國后,陳祖康進入西方工業(yè)院,鄭超麟到中國留學生特別多的蒙達爾勤工儉學,認識了秘密的馬克思主義者蔡和森,又由張申府(崧年)介紹認識了周恩來、趙世炎。一九二二年六月間,在巴黎西郊布洛湟森林,鄭超麟出席十八個年輕人發(fā)起成立少年共產(chǎn)黨的會議,有周恩來、趙世炎、陳延年、王若飛、劉伯堅、李富春、尹寬等(后來李維漢回國,與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施存統(tǒng)商定,正式改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鄭超麟從法國寄機關(guān)刊物《少年》回來,內(nèi)有趙世炎、周恩來發(fā)表的文章,刊物是油印的(開始是陳延年,后來是鄧小平刻蠟板),促使鄧子恢也想在故鄉(xiāng)辦一份報紙?! ≡邶垘r的某一春日,為讀書社醞釀改名奇山書社,準備出版《巖聲報》,鄧子恢邀桐岡小學同事陳明,從廈門《江聲報》回鄉(xiāng)的張覺覺,黃坊社人在漳州當學徒的曹菊如,以及集美師范學生回鄉(xiāng)籌辦平民學校的謝景德,徒步前往城東,看望在武安坊的東平小學的校長章獨奇,和應聘在那里任教的林仙亭?! ≌陋毱嬉获媲嗌?,飄然出迎。他年長鄧子恢兩歲,畢業(yè)于福州政法學堂,幾年前赴新加坡、檳榔嶼、日里等地教書飄泊歸來后,在龍巖東山書院舊址復辦東平小學。他響應胡適提倡的文學革命,第一個在龍巖發(fā)表白話詩,林仙亭、蘇慶云繼起寫白話詩響應,是龍巖新文學運動早期的三詩人。他笑對鄧子恢說:“你們來得巧,蘇慶云剛自黎錦熙辦的上海新文字學?;貋碓诖恕!薄 √K慶云在九中比鄧子恢低兩班,這時一身西裝革履。鄧子恢說:“你學洋派了?!薄  霸谀氵@位留洋學生面前,豈敢!”他打量了鄧子恢的一身短打裝束,“聽說你深入民間,和農(nóng)民交朋友,被稱為農(nóng)民運動專家?!薄 〈蠹疫M入會客廳坐定,鄧子恢環(huán)顧說:“諸君,九中同窗鄭超麟從法國寄回的《少年》,上面刊登有馬克思著作的譯文和周恩來的理論闡述,宣傳鼓動力極強。在國內(nèi),我最近看到《湘江評論》署名毛澤東寫的創(chuàng)刊宣言:‘本報以宣傳新思潮為主’,這是陳獨秀主編《新青年》風靡全國后,我看到地方上出現(xiàn)的一份好刊物。我建議我社的《同聲》應改為《巖聲月刊》,鮮明提出‘改造舊社會,宣傳新文化’的宗旨?!?/pre>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血色黎明》起自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南方,“龍巖八駿”出山,粵東、閱西革命青年羅明、鄧子恢、張鼎丞投身革命,止于抗戰(zhàn)勝利前夕,臺灣抗日義勇隊總隊龍巖洞誓師收復臺灣。全書敘事規(guī)模宏大,歷史真實性與文學藝術(shù)性有機統(tǒng)一,使人們在文學的通俗閱讀中了解到過去那段艱苦卓絕、史無前例的革命偉業(yè),是一部從閡西角度了解黨史、軍史、人民共和國國史的生動形象的好作品。書中描述了毛澤東同志建黨、建軍、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雄韜偉略,再現(xiàn)了中共黨史、軍史上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字里行間閃爍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史識。本書在歷史氛圍的營造上無疑是成功的。作品把讀者帶入到那目不暇接的歷史風云變幻之中,人們仿佛置身于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仿佛親身經(jīng)歷了那如火如茶的斗爭生活?!?——中共福建省委黨校教授 蔣伯英  《血色黎明》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重點扶持作品。作家長期生活在革命老區(qū),在本書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行了艱苦細致的采訪和史料收集工作。在忠于史實的前提下,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我黨、我軍創(chuàng)建共和國搖籃的光輝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斗爭畫卷,史詩般地演繹出一幕幕精彩動人的宏偉的歷史活劇。氣勢磅礴,波瀾壯闊。全書出場人物眾多,事件紛紜復雜,作家駕馭裕如,以宏大縝密的藝術(shù)構(gòu)思、張弛有致的敘事節(jié)奏、高超凝練的散文筆法、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將逝去的革命歷史風云編織成一部引人入勝、感人至深的鴻篇巨制。它的出版,是我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個可喜成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堪稱今年文學創(chuàng)作及圖書出版的一件盛事。    ——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張勝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血色黎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探索已逝的奧秘,很耐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