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漫游

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F.H.巴爾福  頁數(shù):18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全書共分20章,以中國為主線,介紹了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國的軍備與宗教,以及與周邊鄰國的關系,并簡要介紹了中國與英美等國之間的關系,比較準確地把握了當時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與地位。     巴爾福先以對中國文化的兩種極端說法“恐懼與無限贊美”開始,為讀者介紹了他生活于其中的“大清帝國”的情況,重點分析了人與政府的關系,敘述了中國人對天子的世俗化理解:天子必須給人民帶來實惠,并分析了中國人的忠誠意識與天地觀念。作者在第四章分析了中國的民間秘密團體,如天地會、白蓮教、三合會等秘密團體的政治意義以及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并強調了中國政府對民間組織的警戒與控制。在考察中國軍備時,分析了中國士兵素質低下的原因,如中國士兵雖然比較擅長防御工事,但不會使用現(xiàn)代武器,這為我們理解19世紀清朝政府在對外戰(zhàn)爭中的屢戰(zhàn)屢敗,以及有時在戰(zhàn)爭裝備還強過對手時也每戰(zhàn)必敗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釋。    此外,作者特別強調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尤其是與西方現(xiàn)代科技文化接觸中發(fā)生的問題。    總之,巴爾福從近手中立的角度,比較客觀地描述了中國歷史與文化,為我們總結過去、反思自己的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材料,他面向西方讀者,強調通過相互交流增強相互了解的主張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西方客觀地認識中國開啟了友誼之門。

作者簡介

作者:(英)F.H.巴爾福

書籍目錄

譯者序前言第一章 中國人之面面觀第二章 大清王朝第三章 清代以前的王朝第四章 秘密社團及其政治意義第五章 中國的軍備第六章 琉球王國第七章 朝鮮的傳說第八章 日本對中國的早期侵略第九章 日本對中國的影響第十章 對外貿易的擴展第十一章 固有權力學說第十二章 鴉片第十三章 在中國傳播福音的競爭對手第十四章 外國文化之中國觀第十五章 淺論佛教第十六章 占星術第十七章 中國人的異想天開第十八章 中國人的羅曼史第十九章 中國的猶太人第二十章 中國的創(chuàng)世說結尾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我們西方人用“忠心”這個詞認識中國人,但是正如我們所認識到的那樣,這恐怕還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不可否認,他們的確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并深切地意識到自己國家的重要性。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中國居于世界的中央,四周的國家,不論進貢與否,都被看作是遠不如她的蠻夷之地。無疑,這種觀念在無知的大眾中根深蒂固,從未改變。但這種愛國心也是極為膚淺的,而擁有純粹的忠心似乎又完全不符合中國人基本的性格特點。然而,如同其他的東方民族一樣,中國人也賦予他們的帝王以頭銜,這些名號甚至可以讓你無償領略到東方修辭的博大精深,乍一看,它們似乎能夠暗示出帝王對他的臣民和他所代表的國家的真摯情感。在每一項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中,帝王都以權威的角色示人,他的仁愛澤被四方。他是上天之子,依靠非凡的魅力和生就的完美而非人民的意志實施著統(tǒng)治。在天王洪秀全曇花一現(xiàn)的王朝初期,并立志要推翻清廷統(tǒng)治的時候,他就充分認識到人們心中的忠誠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世代相傳的將統(tǒng)治者君主半神化的信念。而與其他更為明顯的動機一樣,我們正是在這種信念中找到他自封宗教頭銜的出發(fā)點。除了兄長或神圣的王子之外,天子不可能有其他競爭者;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同胞認為自己至少有資格與道光皇帝爭奪統(tǒng)治權的話,那么至少這個證明自己偉大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對皇權的極度推崇中,我們看不出具有嚴格界定的真正的忠心。這是一種迷信的傳統(tǒng),而非那種使一個人因為崇拜一個君主而終生感到幸福和驕傲的今人情感。面對皇帝本人,普通的中國人事實上很難懷有忠誠之情?;实蹖ζ矫駚碚f只是一個供奉在紫禁城里的模糊幻象:他的名字因太神圣而不能隨意涂寫;他的權力至高無上,無處不在。農民對君主的私生活和他的家庭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當然也無從知曉他的長相。如果存在某種理由能解釋皇帝如何贏得百姓的信賴和尊重,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皇帝被看作是人民之父。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這種形象對于中國多數(shù)農民的影響是有利的。公共的慈善事業(yè)或行為在西方國家一定是議會的舉措,出自政府的決定,而在中國則完全被看作是皇帝的恩澤:是皇帝為災區(qū)的饑民帶來糧食,為那些德行感動上蒼的守孝道的兒孫和守婦道的寡婦播撒榮耀,用金錢和絲緞獎賞特別勇敢與高尚的人,并為他的子民所受的苦難而涕泣。這種愜意的想象無疑有它的好處,但老百姓從中得到的那種膚淺的情感是否使皇帝的王權變得更加穩(wěn)固,我們還不能急于下結論。對于老百姓而言,只要他們能夠謀生、果腹和平安度日,那么”天子”這一角色可以由任何人扮演;老百姓關心的不是皇帝寶座上的人是明君還是昏君,而是近在眼前的官吏是仁慈還是殘暴。                      P4-P5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巴爾福在中國生活多年,比較了解中國文化,而且認為英國人民應該加強對中國人民的了解,破除那種認為中國官員只是會不停地點頭的傀儡、中國風景也只不過像一幅印在盤子上的柳樹圖案等無知與偏見。他認為中英兩國之間的冷漠主要是由于誤解造成的,因此應該加強交流。他根據(jù)自己在中國的親身經歷向英語讀者傳達了這么一種信息:在這個世上,很難發(fā)現(xiàn)有哪個民族像漢人的子孫那樣十分純樸、友好、慷慨、勤勞并充滿善意。因此,本書能以比較客觀的筆調,描述并分析發(fā)生在中國的許多事情,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文化,反思特定時期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材料。應該說,這是一本有獨到歷史價值與學術價值、雅俗共賞的作品。

編輯推薦

巴爾福在中國生活多年,比較了解中國文化,而且認為英國人民應該加強對中國人民的了解,破除那種認為中國官員只是會不停地點頭的傀儡、中國風景也只不過像一幅印在盤子上的柳樹圖案等無知與偏見。他認為中英兩國之間的冷漠主要是由于誤解造成的,因此應該加強交流。他根據(jù)自己在中國的親身經歷向英語讀者傳達了這么一種信息:在這個世上,很難發(fā)現(xiàn)有哪個民族像漢人的子孫那樣十分純樸、友好、慷慨、勤勞并充滿善意。因此,本書能以比較客觀的筆調,描述并分析發(fā)生在中國的許多事情,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文化,反思特定時期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材料。應該說,這是一本有獨到歷史價值與學術價值、雅俗共賞的作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遠東漫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想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設么什么樣嗎?那就讀讀這類書?。?!別再看穿越類了,會看傻的!??!
  •   很好,近年一直在當當網(wǎng)上購書,可憐現(xiàn)下的書店。
  •   這套書一共4種,連網(wǎng)購帶實體店淘,總算湊齊了,本本都很有意思,可讀性極強,幾個老外都頗具幽默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