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柏功敭 頁數(shù):219
前言
柏功敭先生緬懷先輩,不畏艱辛,幾年來閱讀與研究其祖父鳳凌(曾任清正二品紅頂戴歐洲巡檢欽差)和其父彬熙(曾任比利時駐華公使館領(lǐng)事銜主事兼各國駐華公使團團長助理)留下的著作、筆記等大量文獻,加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用飽蘸深情的筆觸,寫出了我們所見的一書。我有幸得到先睹此書的機會,讀后不僅感到先睹為快,而且深受教育。這些先輩在多災多難的年代,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了如此光輝的歷史足跡,這是我們終生受益的精神財富?! ∵@本書超出了個人傳略與家史的范疇,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中國近代史畫卷;從中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不僅豐富了歷史知識,還使我們更加感悟人生,視野開闊?! ∥覀冎溃簜ゴ蟮拿裰鞲锩刃姓邔O文曾經(jīng)在倫敦被捕后又被釋放;這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這本書告訴我們:釋放孫文的正是作者的祖父,當時清廷駐英公使館的參贊鳳凌。原來,使館文參贊(捐官出身)得知孫文與館內(nèi)一名青年通譯官交好,遂即設(shè)下圈套,誘捕了孫文;欲押解回京,向清廷邀功請賞,以便加官進爵,不料此事被宣揚出去,引起英國社會的輿論大嘩。這時,鳳凌從歐洲大陸返回倫敦,聽說此事,立即去見“叛匪 ”孫文;交談之后,他對孫文甚為器重。根據(jù)國際公法,鳳凌向欽差(清廷對派出的公使稱欽差)和文參贊指出:大清外交官員無權(quán)在英國按大清王法任意行事。他多次向欽差進言:“若在倫敦不釋放孫文,將惹起中英兩國的矛盾;朝廷怪罪下來,您恐難推脫責任。”欽差表示:“孫文是朝廷要犯,我不會下令釋放。若根據(jù)國際公法必須放人,由你鳳參贊去放,我裝作不知情?!兵P凌得到欽差的允諾,立即把孫文釋放。孫文脫險五天后,朝廷來電:“速將叛匪孫文押解回京。”這時,文參贊與公使密謀:把釋放孫文的責任完全推到鳳凌的身上。他們向朝廷進言:“風凌妄自釋放孫文”,并稱“恐鳳凌有通同叛黨之嫌”,把鳳凌軟禁在使館內(nèi)。因鳳凌樂于助人,在使館內(nèi)甚得人心。同僚力勸鳳凌出走,免得成為孫文的替身?! ≡谕诺膮f(xié)助下,鳳凌棄官而去,出逃至巴黎;后流亡到比利時。 鳳凌在關(guān)鍵的時刻,不計個人名利,不顧自身安危,釋放孫文脫臉,支持孫文革命。孫中山領(lǐng)導民主主義革命,最終推翻了滿清帝制,創(chuàng)立了民主共和國,開辟了我國歷史上的新紀元。鳳凌所為,大義凜然,功在千秋;在我國的近代史上寫下了感天動地的一頁?! ∵@本書透過刻畫柏氏家族的清官形象,揭示出無論做官或者做事而先做人則是根本的客觀真理?! 《嗌倌陙?,人們憧憬為官的形象是:“武官不怕死,文官不愛財。” 感到這是國家富強和百姓幸福的希望所在。書中柏氏家族的連慶(作者的曾祖父)就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涌現(xiàn)出的不怕死的武官。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從大沽口入侵天津,逼進楊村與廊坊。咸豐皇帝一面下詔保駕護京,一面逃往承德。時任府臺的連慶,聲淚俱下地勸說校尉:“要誓死保駕勤王?!彼硐仁孔?,帶領(lǐng)兵勇不足千人,奔赴楊村參戰(zhàn)。因直隸總督畏懼洋兵,不敢迎戰(zhàn),連發(fā)三道急令把他召回。連慶據(jù)理力爭,反被總督革職?! ∵B慶的獨生子鳳凌則是不愛財?shù)奈墓佟K蜥尫艑O文流亡到比利時一年多后,經(jīng)湖廣總督張之洞向朝廷請釋(即平反)復出后,任正三品武昌鹽務候補道,協(xié)助張之洞辦理武漢洋務。后來,重返外務衙門,官至正二品紅頂戴歐洲巡檢欽差。當時社會上流傳一句話:“三年窮知府,十萬雪花銀?!痹囅耄阂晃粴J差大臣又是辦過洋務的道臺,每日“送帖求見,送禮鉆營者,大有人在”。他若有愛財之心,可以富甲天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風凌逝世后,他家里僅存的銀兩不夠料理喪事的。同僚驚呼:“如此清貧,實屬罕見!”張之洞聽說后感慨萬千。他說:“為官若似鳳凌飲差那樣潔身自重,勤懇為公,兩袖清風,則我大清必能中興矣!”他開出一張五百兩銀票作為尊敬,幫助鳳凌家屬料理后事和安排生活?! ▲P凌的獨生子彬熙在其父的影響下,民國初期,他任各國駐華公使團團長助理,各省軍閥紛紛求他向西方國家貸款購買武器;并承諾給予巨額的中介費,但被他一一拒絕。有人勸他說:“你不應該把走進家門的財神爺拒之門外?!薄斑@塊肥肉你不吃,讓給別人吃,你太傻了!”彬熙卻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會幫助他們購買軍火殺害自己同胞。”“我決不介入血腥的軍火交易掙那種不義之財?!?柏氏三代之所以成為人們所企盼的文官和武官,因為他們遵循古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從修身做起,從做人開始,恪守“ 為官不可一日無德”。做到“君子固窮”,而不是“小人窮斯濫矣!”連慶被革職后憂憤成疾,在病榻上還寫出打油詩,揭露貪官污吏的丑惡嘴臉:貪吃貪喝又貪嫖,聽聞打仗我先逃。撈銀保命是首要,妄死疆場他人笑?! ∷牟慌c這些貪官污吏同流合污?! ▲P凌從不多占多用,不動用公款,不受禮納賄,而且他的隨員薪餉和差旅費用全部由他支付。他既清貧又挨罵,有人罵他“不識時務”。他聽說之后哈哈一笑。他說:“一生甘當不識時務與兩袖清風和敢言之仕足矣! ” 彬熙則堅持先父的教導“臨財勿茍得”;他認為這是基本的做人原則。在封建腐朽的社會里,柏氏三代面對滾滾而來的金錢,可謂垂手可得,又會受到別人的稱贊;但是,他們卻一文不取,反而寧愿被人罵成“傻” ,罵成“不識時務”;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啊!對比當前那些被人唾罵的貪官污吏,自己忘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貪污受賄,以身試法,他們的心靈又是多么污濁啊! 柏氏祖孫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先做人,再做官,再做事。這是從事任何工作和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本書提出了重視家庭教育的問題,這對于每個家庭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柏氏家族有嚴格的家教傳統(tǒng)。他們代代傳承,世世銘記:“列祖列宗的美德以誠以仁待人,以實以廉處世?!彼麄兗彝ソ逃淖龇ㄅc經(jīng)驗是: 1.親切談心。這個家族在家庭內(nèi)父子促膝談心歷經(jīng)四代,談心的內(nèi)容既豐富,又深刻,這是充滿親情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父親在病中還堅持與子談心,更是悲情感人。連慶在病中悲憤地對鳳凌說:“洋夷不斷欺我大清,只怪我大清腐敗無能。當今倡捐官之舉(可以花錢買官),貪官越來越多,受害者唯有草民百姓。朝廷是引賊入室。愿我兒日后若有機會,應探索西方富國強民之策?!币蚨?,鳳凌發(fā)誓一定謹遵父囑?! ?.不給子女留萬貫家財,而是教子成人與成才。彬熙曾對功敭說:“ 我不為你留房產(chǎn)或金銀財寶,只為你準備少許學費,供你在中學或大學畢業(yè)后到歐美留學,只希望子孫學有所成,全心為民服務”?! ?.不嬌生慣養(yǎng)子女,不讓子女因依靠父母而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提倡讓子女走出去,闖天下。連慶曾對其愛子鳳凌說:“閉門學富五車,而無廣闊閱歷亦難成大器?!北蛭醵啻握劊骸白约旱穆肥亲约宏J出來的。在比利時大學讀書是半工半讀完成的;用三個學年完成四個學年的課業(yè)?!?他說:“發(fā)奮圖強,自我創(chuàng)業(yè),樂在其中。” 4.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彬熙認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觀念,在國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但是,“養(yǎng)不教,父之過”的觀念卻很淡薄。要承擔教育子女的社會責任,必須把對子女的“不教”看成是父母的“過失” 。應當讓“養(yǎng)不教,父之過”的觀念扎根在人們的心中。從“養(yǎng)不教,父之過”的高度認識家教的問題,今天,在社會上已出現(xiàn)了勇敢的實踐者?! ?jù)2006年6月份《家庭》報道:湖北省有一位副縣長,發(fā)現(xiàn)自己擔任副縣長以后,兒子變成一個飛揚跋扈的“衙內(nèi)”。同學怕他,老師不敢管他;逃學、打架、鬧事。在網(wǎng)吧里他把別人的頭部砸傷,還大罵執(zhí)法的11O民警?! 槭裁磿@樣呢?這位副縣長分析兒子變壞的原因與自己的職務有關(guān);他毅然辭去副縣長的職務。果然,兒子屁股后面再沒有一幫聽他支使的孩子了;有個干部的孩子還嘲笑他:“你爸爸現(xiàn)在是小老百姓了”;校長宣布開除他的學籍。人情與世態(tài)的變化,使他淚流滿面。他表示:“一定學好?! 彼S去武漢打工的父親轉(zhuǎn)入武漢某中學重讀初一。期中考試成績名列班上前三名。2006年1月被學校授予2005年度“十佳少年”的光榮稱號。雖然社會上對“辭官救子”的故事褒貶不一,可是這位副縣長畢竟挽救了一名不良少年變成“十佳少年”。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讀過這本書之后,回首過去,展望現(xiàn)在,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歌詞:我們“趕上了好時候”。連慶、風凌、彬熙都是有抱負、有理想的愛國之士。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里,他們的抱負只能“破滅”,他們的理想只是“夢想”。今天,中國人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設(sh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祖國的面貌日新月異。連慶、鳳凌、彬熙生前所向往的愿景,正在變成現(xiàn)實。引用墨西哥《太陽報》的報道:“沒有人會否認中國是工業(yè)大國’:,“無論對資本主義制度,還是對社會主義制度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都指明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些固守著理論框框、無法使自己的人民獲得更好生活水平的國家更應向中國學習?!?見2006年4月27日《參考消息》16版) 如今,質(zhì)優(yōu)價廉的中國商品在世界各國都可以買到,它惠及世界人民。新加坡的一位經(jīng)濟學家說:“現(xiàn)在非洲的窮人都可以買得起中國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了。農(nóng)民有了車,它能夠把蔬菜、水果賣到城市去,提高生活質(zhì)量?!薄拔艺J為應該提議一個中國貢獻論,應該量化中國商品為國際消費者帶來的實惠。”(見2006年4月27日《參考消息》16版)我們看到:在神州大地上,神舟6號載人宇宙飛船騰空而起之后,一項又一項驚天動地的工程不斷地落成。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大壩壩頂?shù)淖詈笠环交炷翝仓戤?。至此,世界上?guī)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在中國長江全線建成。2006年汛期三峽大壩開始全面攔水,使長江中下游的防洪標準從十年不遇提高到百年或千年不遇。長江中下游1500萬人、150萬公頃良田可以解除洪水威脅。浩浩長江之水不再白自流去,它轉(zhuǎn)化成電能造福人民。這是中華民族百年夢想和企盼的“民心工程”。7月1日在“世界屋脊”上筑起的“天路” 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又圓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凍土層分布最廣的高原鐵路。它是我國鐵路建設(shè)者“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創(chuàng)造出世界鐵路建設(shè)史上的一大奇跡。這條被稱為吉祥的“天路”,將成為西藏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助推器,促進西藏人民走上小康之路?! ∵@些偉大的工程,書寫了中華民族走上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展示了祖國山河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倘若連慶、鳳凌、彬熙在地下有知也會含笑九泉的。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李中一 2006年7月3日于長春 (作者為吉林日報社功勛新聞工作者,吉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
內(nèi)容概要
清府臺連慶深知大清國外強中干的癥結(jié)所在,諄諄教育兒子鳳凌做人、處事、治國的道理,臨終遺愿,尤望鳳凌學成赴洋,了解洋夷“安邦治國與強健其軍之法”。鳳凌不負父輩期望,發(fā)憤學習,中舉后先后到大清駐英、法大使館任職。書中披露的其盡職盡責,為我北洋水師采購軍艦、智救落難倫墩的孫中山等事件鮮為人知。受鳳凌教導,其子彬熙也成為了一代外交官。他一生正直、克勤克儉、助人為樂,曾通過外交途徑為中國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如北大紅樓收歸國有、促使及早歸還天津比利時租界、促進比利時財團資助京漢及隴海鐵路等。彬熙長子柏功敭則致力于推進國際文化經(jīng)貿(mào)交流旅居巴黎。
作者簡介
柏功敭,1932年生于北京,在北京美國教會學校由幼稚園讀至大學畢業(yè)。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中學、大學教師、系主任。曾作為中國代表參加聯(lián)合國教科文會議,發(fā)表論文。曾任北京市、區(qū)政協(xié)委員及常委。1986年起,到英國、法國作訪問學者?,F(xiàn)旅居巴黎。創(chuàng)建法國巴黎國際文化經(jīng)貿(mào)交流協(xié)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鳳凌紀事(從光緒初年中舉出洋——甲午海戰(zhàn))一、府臺連慶二、中舉出洋三、在海輪上苦學外語四、在大清駐法使館工作五、調(diào)任駐英使館六、大清駐法使館見聞與富仔捐官七、訂購北洋水師軍艦的見證者八、在倫敦智救身遭綁架的孫中山九、張之洞的洋務顧問十、再返巴黎十一、旅訪歐洲多國十二、由歐返回祖國十三、英、法日新月異十四、《鳳史續(xù)》第二章 彬熙談往(從辛亥革命——民國解體)一、最年輕的大學(堂)教師二、赴比工作與留學三、辛亥革命時期四、在比利時駐華大使館工作五、民國初期的心境六、愛國之心七、與辜鴻銘的交誼八、彬熙的愛國之舉九、董事十、夫人十一、老世交十二、教子十三、廣交好友助人為樂十四、兩家抗日愛國華僑十五、喜好與美食家十六、國籍十七、五代巴黎情第三章 憶聞(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袁世凱之死)一、老北京的使館區(qū)二、外國駐華公使團三、老北京使館區(qū)的外國駐軍四、老北京的第二使館區(qū)五、老北京使館區(qū)的鄰街六、老北京使館區(qū)趣聞七、袁世凱請外國醫(yī)生治病的牽線人八、憶老北京歐美同學會
編輯推薦
這本書超出了個人傳略與家史的范疇,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中國近代史畫卷;讓讀者得以從中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不僅豐富了歷史知識,還使讀者更加感悟人生,視野開闊。書中還透過刻畫柏氏家族的清官形象,揭示出無論做官或者做事而先做人則是根本的客觀真理。 作者真情講述這個歷經(jīng)大清、民國的外交世家的人情世故,滄桑變化,看似在談“家私”,實則是在對我國外交史的“拾遺補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