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太守道家流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朱關(guān)田  

內(nèi)容概要

全書分8個章節(jié),從對顏真卿出守湖州時間的質(zhì)疑落墨,對顏氏在湖州4年多時間里的政務(wù)周旋、學術(shù)活動、宗教寄寓、周邊友人、詩酒唱和及書法作品進行詳細的鉤稽、考辨與評述。通讀之,尤可重視者有二:一是作者對于唐代史書、筆記與文學作品相當熟悉,故能旁征博引,條串勾連,對相關(guān)史實隨時進行辨正補益;二是作者精于書法,故對于作品真?zhèn)沃袛?、?yōu)劣之比較,匪僅據(jù)舊說敷衍成章,而是敢下斷語,申發(fā)新意。

作者簡介

朱關(guān)田,字曼倬,浙江紹興人,1944年3月12日生。    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浙江省特級專家。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四屆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五屆副主席、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三、四、五屆主席。    現(xiàn)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西泠印社副社長,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杭州師范大學教授、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shù)學院客座教授。    出版專著《李邕》、《顏真卿傳》、《唐代書法考評》、《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唐代書法家年譜》、《顏真卿年譜》、《初果集·朱關(guān)田論書文集》以及《朱關(guān)田書歷代詠物詩帖》、《思微室印存》。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第21卷歐陽詢、虞世南;第22卷褚遂良;第23卷李邕;第25—26卷顏真卿1—2和《沙孟海全集》、《沙孟海論藝》。

書籍目錄

一、出守湖州二、潛心儒學三、儒釋神侶四、隱逸適從五、吳興勝事丑、天六肚爭六、政務(wù)周旋七、翰墨余論八、在湖年表

章節(jié)摘錄

一、出守湖州    (一)    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于大歷八年正月(公元773年2月)到達湖州,出任湖州刺史。    根據(jù)出自《忠義堂帖》顏真卿《乞御書題額恩敕批答碑陰記》:    真卿……大歷三年夏五月蒙除撫州刺史,六年閏三月代到。……七年秋九月歸至東京。起家蒙除湖州刺史。來年春正月至任。    顏真卿起家遷除湖州刺史,殷亮《顏魯公行狀》記在大歷七年(772)九月,留元剛《顏魯公年譜》從之。    唐制,凡是注授新職的官員必須克期赴任,若如殷亮所言,顏真卿自九月遷除新職,明年正月始到任,其間滯留先后四個月,這與他謹慎的秉性不合。    按,開元二十五年有《假寧令》,其明文規(guī)定:“諸外官授訖,給裝束假,其一千里內(nèi)者四十日,二千里內(nèi)者五十日,三千里內(nèi)者六十日,四千里內(nèi)者七十日,過八千里者八十日,并除程。”湖州離京三千四百余里,裝束假七十日,上引魯公所記“來年春正月至任”,其吏部注授必在七十日以前,即十一月間。    有關(guān)史料與殷氏所言也有支吾:    一、王昶《金石粹編》卷九七有顏真卿《宋璟碑》,首題“金紫光祿大夫行撫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并書”,末款“大歷七年歲次壬子九月二十五日孫儼追建”。按,宋璟墓田在邢州沙河縣,據(jù)顏真卿《宋璟碑側(cè)記》“昭義軍節(jié)度觀察使、尚書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陽郡王薛公日嵩……乃命屯田郎中、權(quán)邢州刺史封演購他山之石,曳以百牛;像刻字之工,成乎半歲。磨礱既畢,建立斯崇,遠近嗟稱,古今榮觀。雖大賢為德樹善,庸限于存亡,而小子何知,附驥托跡于階序”云,大凡碑志皆在墓主死后依憑其行狀撰述的,所志撰書人職銜,皆出自題,為其時職。之后書丹銘石,或模勒上石,多依樣作業(yè),不加更改。魯公所署“撫州刺史”,蓋其時職。若撰書出之撫州,其銘石必在宋璟墓田。即使不在墓田,亦當在邢州治所,由刻工處置之,而邢州在洛陽東北八百四十里處。又,是碑明記九月二十五日追建,其立石必在顏真卿九月歸至洛陽之后。其題銜撫州,蓋未注授新職。    二、同書卷九五《臧懷恪碑》,立在京兆三原縣。其文稱墓主臧懷恪之子希讓“開府儀同三司、行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邠寧山南觀察使、集賢待制、工部尚書、渭北節(jié)度使魯國公”,參閱《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大歷四年“六月丁酉,以太子詹事臧希讓檢校工部尚書,充渭北節(jié)度”;九年九月“乙巳,渭北節(jié)度使、坊州刺史臧希讓卒”。故是文當撰書于臧希讓大歷四年(769)正除工部尚書后,大歷九年(774)出任坊州刺史之前。臧希讓是魯公蓬州刺史任上的節(jié)度使,是為上司。碑有稱“真卿早歲與公兄(懷亮)子謙為田蘇之游,敦伯仲之契;晚從大夫(希讓)之后,每接常僚之歡”云,是時正任“開府儀同三司、行太子詹事”。魯公與之相遇,必在京都,且希讓父墓在三原,隸屬于京兆,是碑必撰書于魯公撫州代到、自洛歸京之日即待選期間。其碑題魯公結(jié)銜一如《宋璟碑》,日“金紫光祿大夫行撫州刺史”,亦是明證。    最可說明問題的是顏真卿的《與夫人帖》,其云:    真卿頓首,奉承十四日遷厝。……真卿離官已久,事須十間,前至鄭州。……真卿十一日且發(fā)東京,佇望早來早來。謹不次。真卿頓首,夫人閣下。十一月八日?!蛑潦盏冒l(fā)。    按,是帖十一月八日顏真卿所記,尚稱“離官已久”,其注授新職,必在十一月十四日奉承遷厝之后。殷亮所記“七年九月拜湖州刺史”者,誤?!熬旁隆焙?,必有漏奪。    顏真卿存世碑志凡自題湖州刺史職銜者,最早見諸《元結(jié)碑》。墓主元結(jié)是顏真卿在饒州刺史任上的朋友,大歷七年四月卒于京都永崇坊旅館,“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魯山青嶺泉陂原”。大歷七年十一月,丁丑朔。壬寅,二十六日。觀其文“故吏大歷令劉袞……等,感念恩舊,皆送喪以終葬,竭資鬻石,顧垂美以述誠。真卿不敏,嘗忝次山風義之末,尚存蠱往,敢廢無愧之辭”云,魯公撰文頌德、書丹銘石者必在大歷令劉袞諸群士虔葬元結(jié)、立墓魯山即十一月廿六日之前,而是時已見任湖州。其“蒙除湖州刺史”,必在大歷七年十一月八日至二十六日之間。    顏真卿自大歷六年(771)閏三月代到離任,至七年十一月注授新職,整整做了二十個月的“具員”,這期間每兩個月皆由所在州府即撫州申奏,全不見“量才除授”。而如今“因自歸止”,不數(shù)月即授新職,蓋依助于京兆尹杜濟的援引,原由所出有二:(一)杜濟是魯公連襟,當時正在任上。(二)唐制,“刺史及五品以上官在外應(yīng)受替去任,非有征召未得至京,宜委所在州府每兩月一度申中書門下,其初狀仍具前任政績,受代年日,中書、門下準前置‘具員’,量才除授,其家在上都,因自歸止者,京兆府申奏”。顏真卿祖宅在長安縣敦化坊,隸于京兆府,其來京者,當出“自歸止者”,依資改轉(zhuǎn),正由京兆府申報,出之杜濟之手。    按,杜濟(720—777),字應(yīng)物,襄陽(治所在今湖北襄陽市)人,望出杜陵,是杜甫的從侄,魯公的妻妹夫,也是太子中舍人韋迪的第三女婿,政治上是權(quán)相元載的黨羽。    永泰二年(766)魯公自刑部尚書劇貶外郡別駕,正出于元氏集團對不同政見的排抑。當是時,元載專權(quán),引用私黨,懼怕朝臣直奏皇上議論其非,乃矯旨百官論事,皆先報長官,長官報宰相,然后奏聞。魯公由是上疏,切諫其害,此即著名的《論百官論事疏》。意見雖然未加采納,但甚得人心,內(nèi)侍爭寫之傳播于外,尤受后人的重視,《新唐書》作者即全文引載,借此以申明魯公正直與明智。當然,此舉更遭到元載的忌恨。正好這時魯公攝職謁太廟,以祭器不修言之于朝,于是即以此為口舌,借誹謗時政的罪名加以陷害,逐出朝廷,遠離政治中心。P1-4

編輯推薦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chuàng)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quán)、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quán)并稱:“顏筋柳骨”。    由朱關(guān)田編著的《吳興太守道家流——顏真卿在湖州》收錄了出守湖州,潛心儒學,儒釋神侶,隱逸適從,吳興勝事等內(nèi)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吳興太守道家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