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0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陳小平 頁數(shù):230
內(nèi)容概要
《初中語文語義探究》是對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至九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疑難字、詞、句及其注釋的探究和訂正、補充,力圖為中學師生正確理解課文提供幫助?!冻踔姓Z文語義探究》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疑義探析。是對七至九年級六冊語文課本約480多個詞句、注解的分析、探究和訂正、補充。第二部分:相關(guān)鏈接。是就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些涉及文史方面的知識的介紹,共35篇。一般都是課本、教學參考書上沒有或過于簡略的。為便于查檢,《初中語文語義探究》根據(jù)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最新版本,以年級為序,每冊又依課文次序編排,相關(guān)條目各列課文篇名下。
書籍目錄
序一、疑義探析(一)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1.仙露瓊漿2.盤虬臥龍《短論兩則·第一次真好》漸漸長大,羽毛漸豐,……我喜愛它們又甚于那些老鳥《〈論語〉十則》1.論語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3.傳不習乎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堵握Z文世界》社會上的電影電視、標語廣告……《春》1.朱自清2.吹面不寒楊柳風3.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濟南的冬天》1.一髻兒白花2.水墨畫《古代詩歌五首·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古代詩歌五首·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化石吟》化石《看云識天氣》1.峰巒2.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山市》1.高垣睥睨2.一切烏有霄漢《風箏》我瞇著雙眼,仰面凝視《羚羊木雕》標題是編者加的《散步》1.委屈兒子2.我想拆散一家人《詞兩首·金色花》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皇帝的新裝》1.多么神奇的力量2.看不見布料3.后裙《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淺淺的天河《寓言四則·塞翁失馬》1.其父2.馬無故亡3.何遽4.丁壯《過故人莊》1.過故人莊2.故人具雞黍3.還來就菊花《題破山寺后禪院》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子規(guī)啼2.夜郎西《泊秦淮》1.杜牧2.商女《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二)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菜畦2.怪哉3.宿儒《丑小鴨》野鴨們說《傷仲永》1.傷仲永2.自為其名3.或以錢幣乞之《最后一課》柏林已經(jīng)來了命令《木蘭詩》1.唧唧復唧唧2.不聞機杼聲3.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4.昨夜見軍帖5.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6.賞賜百千強7.愿馳千里足8.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9.同行十二年10.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黃河,母親》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黃河情《鄧稼先》燕然勒功《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何妨一下樓《音樂巨人貝多芬》1.加以引申開的2.海頓《社戲》蘊藻《安塞腰鼓》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觀舞記》假如我是個詩人《口技》1.施八尺屏障2.驚覺欠伸3.婦撫兒乳4.側(cè)目5.盆器傾側(cè)6.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7.中間力拉崩倒之聲8.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登上地球之巔》郭超人《兩小兒辯日》及日中則如盤盂《珍珠鳥》1.顯得生性膽小2.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3.垂蔓《斑羚飛渡》相距約六米左右《華南虎》膽怯而絕望的觀眾《馬》1.不像牛耳太短2.和獅子一樣《狼》1.途中兩狼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苫蔽成丘4.少時,一狼徑去……5.狼亦黠矣《馬的世界》雪聲雨聲《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逢入京使》……二、相關(guān)鏈接
章節(jié)摘錄
又,“不亦說乎”“不亦樂乎”兩句,“說”與“樂”雖都有“高興”、“快樂”之義,但又有區(qū)別。朱熹《論語集注》引程子日:“說,在心,‘樂’主發(fā)散在外”,“樂由悅而后得”?! 叭瞬恢粦C”,這個“知”字,不能理解為一般意義上的“知道”、“了解”,而與“知遇”、“相知”的“知”同義?!叭恕币膊皇侵笇こ0傩?,而是指有權(quán)勢的“君卿大夫”?!墩撜Z正義》:“人不知者,謂當時君卿大夫不知己學有成舉用之也?!薄叭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句的正確理解是:“有學問、有才能不被當權(quán)者賞識、重用而不怨恨,難道不是君子才能做到的嗎?” 由此看來,三句話看似各自獨立,卻是一個有機整體,反映了孔子主張的讀書治學的“三個境界”:第一境界的讀書、復習、實踐等活動,是治學的基礎,即初級階段;第二境界與志同道合者研討、磋商,從而加深造詣,是提升學問的階段;第三境界實際上說的是才與德、治學與修身養(yǎng)性的關(guān)系。一方面說明做學問要經(jīng)過“人不知”的磨練才能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強調(diào)“人不知”時要“不慍”,也就是保持澹泊寧靜的心態(tài)。同時說明只有那些心靈超脫塵俗,不為繁華所誘,安于貧賤的人,才能在學問上達到高境界,同時也在心靈上達到高境界?! ≈链?,我們對《論語》為什么把“學而時習之”放在開篇第一句就有更深的理解?!皩W而時習之”是求學之根本,教學之根本,研究學問之根本。學習成績不好,研究學問無成,都可以從這里找到原因,即沒有做到“學而時習之”!無怪乎清代教育家顏元說:“孔子開章第一句,道盡學宗”,“千年大患,只為忘了孔門‘學而時習之’一句也”(《習齋言行錄》)。(上述引文參見張國生《孔子的“治學三境界”》,載《中學語文教學》2003年7)。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