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品圖典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余振東 甘肅文化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余振東  頁數:224  

前言

甘肅省慶陽市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遠在2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文化。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與中醫(yī)鼻祖岐伯論醫(y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這種悠遠的歷史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原生態(tài)的民族習俗,孕育出了獨樹一幟的民俗民間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嗩吶、道情皮影、剪紙、隴東窯洞民居等項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慶陽民俗文化屬于地方人文資源。為了傳承和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2年開始,慶陽市連續(xù)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著力開發(fā)以香包、隴繡、剪紙、皮影為代表的香包民俗文化產業(yè)。通過多年的發(fā)展,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業(yè)已經成為擁有100多家企業(yè)、500多名國家、省、市美術大師和15萬從業(yè)人員、600多個特色品種、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產品規(guī)格,方便宣傳推介,推動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慶陽市香包民俗文化產業(yè)開發(fā)辦公室。

內容概要

  甘肅省慶陽市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遠在2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文化。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與中醫(yī)鼻祖岐伯論醫(y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這種悠遠的歷史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原生態(tài)的民族習俗,孕育出了獨樹一幟的民俗民間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嗩吶、道情皮影、剪紙、隴東窯洞民居等項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書籍目錄

A部 香包繡制A1 收藏品A2 裝飾品A3 社會禮品A4 生活實用品A5 旅游紀念品B部 隴繡B1 軟裱類B2 錦匾類B3 屏風類B4 繡片類B5 掇繡類C部 剪紙C1 圖騰復合篇C2 人物篇C3 吉祥花鳥篇C4 十二生肖篇C5 條屏篇C6 團花篇C7 精裝篇D部 道情皮影D1 觀賞品系列D2 戲劇人物系列D3 布景道具系列D4 神怪異獸系列D5 鏡框冊頁系列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品圖典》是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品圖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