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山東畫報 作者:沈迦 頁數(shù):276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原來是“賣文為生”的,后入商?!,F(xiàn)在寫得最順手的便是以“甲方、乙方”為開頭的商業(yè)合同,于是干脆就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甲乙堂”。曾供職于溫州日報,與金輝同為副刊編輯。兩人性相近,好書畫,嗜好茶,還喜逛書店,被同人稱為“本報最高雅者”。圈中人喜用綽號或昵稱相呼.于是我自稱“阿雅”,呼金輝為“老高”,取合稱“高雅”之意。此稱呼已用多年矣。黃源先生曾為我題書“有為有守”,寶之,懸于公司會客室。員工中午常端盒飯至?xí)蛷d用。陳一梁建議改“有為有守”為“有吃有喝”。解放北路新開一石雕店,見一小壽山石,既潤且透,標價200元,欲買。可惜的是店主竟然認出了我,我擔(dān)心他不好意思收我錢,于是做罷。第二日即委托發(fā)賜前往代購,不料那入見他要買此石,就說:“沈迦叫你來買的吧?”發(fā)賜聰明,反問:“誰是沈迦?”此石后來由渠淼刻“阿雅”二字,現(xiàn)常用。蔡心谷晚年喜用雞毫作書。我在其家學(xué)書時,先生的雞毫就擱在書桌上。一日我好奇,拿起先生的筆來寫。雞毫很軟,根本不能運筆成字。先生笑說:姆,用雞毫寫字,你還早著呢。住高樓,每臨池畢,惜無墨池可洗筆硯,只能于抽水馬桶里蕩之。馬桶水充足,適也。老婆說,怪不得,你的字越寫越臭。在家中張掛胡漢民先生的墨跡,老婆湊過來一看,說,這是胡漢三嗎?
內(nèi)容概要
收在本書里的文章,是沈迦先生過去十余年間陸續(xù)寫的,當(dāng)然,以寫于近三年的居多。沈迦先生說,他自小便有“附庸風(fēng)雅”的毛病,很慶幸,那里收藏沒有今天這么熱,名家書畫也沒有今天這么貴。作為普通人,那里憑著不多的收入,還能買得起幾張小畫?! ”緯鶎懙膬?nèi)容,又有點四不像,既不像書畫鑒賞文章,又不像收藏過和記趣。也可以說,沈迦先生是寫畫外之事,寫其本事,如潘靜淑和吳湖帆、徐悲鴻與孫多慈、貝聿銘家族、聞蘭亭、汪日章,等等,也許他們算不上驚天地對地的人物,但又不是尋常意義上的普通人。
作者簡介
沈迦,筆名阿雅。男,1969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溫州市。1998年畢業(yè)于杭州大學(xué)新聞系新聞學(xué)專業(yè),獲學(xué)士學(xué)位。1998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xué),獲文學(xué)碩士學(xué)位。2005年畢業(yè)于中歐國際工商學(xué)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xué)位(EMBA)。曾任《溫州日報》社記者、編輯,后入商?!,F(xiàn)在寫得最順手的就是
書籍目錄
代序 甲方乙方第三方一 普通人二 貝家記事三 丁亥沉重癸未沉重——龐萊臣《水村消夏圖》讀記四 孫多慈與徐悲鴻的溫州之約五 江弢老竟以窮死六 永嘉佳日——謝玉岑在溫州的時光七 蒲華獨行八 汪日章的人生畫卷九 王一亭借巨款要做什么?十 日月樓中的如水月色十一 依鄉(xiāng)稀國夢中迷——說不清的聞蘭亭十二 沈寐叟一聲嘆息十三 曹壞蛋也會寫字?十四 楊柳樓臺十五 仰止亭前看落花十六 末代衍圣公十七 阮元僅是天才嗎?十八 褒貶端方十九 一個人的徽州——從黃賓虹致芚公信想開去二十 廢紙簍里的沙孟?!「戒洝榱烁鎰e的聚會二十一 曾衍東來到溫州二十二 頂級棒的高干子弟二十三 不會刻印的西泠印社社長二十四 狀元張謇的儒商情懷二十五 學(xué)顏當(dāng)如斯——訪譚延閻墓二十六 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二十七 我知五味和誰識梅調(diào)鼎二十八 曾克耑拼圖二十九 葛嶺的冬天 附錄 風(fēng)情猶拍老人肩——文壇老人黃源印象記三十 池上樓里玉海樓外三十一 直大方伯——杭城尋找八千卷樓三十二 河邊的鐵琴銅劍樓三十三 蒲坂藏書的前世今生 附錄 模糊的姚鈞石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 普通人桃花山鳥為了寫這篇文章,特地把潘靜淑的《仿張子正桃花山鳥圖》懸掛在客廳里。清晨起來,房里尚只有淡淡的亮光,但我第一眼便看見了畫中棲在樹上的這只黃鸝,她身披黃羽,站立在鮮艷的桃花枝上。潘靜淑把紅色與黃色都用得那么鮮艷,但我從中卻看出一份孤苦來,總感覺有些灰色隱含在這份鮮艷之中。此畫的作者潘靜淑不是等閑之輩,她是近代國畫大師吳湖帆的元配夫人。吳湖帆集畫家、收藏家、鑒定家、詞人于一身,上世紀三十年代,便與張大千合稱“南吳北張”。吳湖帆“文革”中冤死時,有人評論他的藝術(shù)成就“有待五百年后論定”,現(xiàn)在時間之河還只走了半個世紀,他在中國畫史上作為一代宗師的地位已成定論。何用五百年!講到潘靜淑,我便想起“大家閨秀”這個成語。在流行“野蠻女友”的今天,這個詞顯得不僅遙遠,而且陌生。
后記
網(wǎng)上有句話好像這樣說:長得丑不是你的錯,但出來嚇人,就是您的不對了。近日讀清樣,把每篇的文章都重讀一次時,這句話常常冒出。我對妻子說,我當(dāng)年怎么寫得這么差。妻子回應(yīng):現(xiàn)在其實也差不多。收在本書里的文章,是過去十余年間陸續(xù)寫的,當(dāng)然,以寫于近三年的居多。我自小便有“附庸風(fēng)雅”的毛病,但正式買書畫并寫書畫,也就在這過去的十余年。很慶幸,那時收藏沒有今天這么熱,名家書畫也沒有今天這么貴。我們這些普通人,那時憑著不多的收入,還能買得起幾張小畫。有幾張收藏后,便萌生寫點文章的想法,既考證藏品的來龍去脈,亦“為賦新詩”,發(fā)發(fā)對歷史與人生的感慨。那時,我尚在《溫州日報》副刊做編輯,于是這些感慨,特別是與溫州歷史文化有關(guān)的,偶見于報端。后來幾年,我“乘著改革的東風(fēng)”下了海,每天忙于生意場上的折騰,寫作也就算自廢武功了。
編輯推薦
《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記》是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