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9月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澳)文青云 頁數(shù):290 字數(shù):170000 譯者:徐克謙
Tag標簽:無
前言
坦言對中國古代隱士感興趣,往往會遭到詫異其不可思議的嘲笑,或是引來令人畏縮的輕蔑目光。對于那些執(zhí)迷于學術相關性的人來說,這個選題看起來實在是瑣屑而無意義的。然而如果需要我解釋這種興趣以及愿意與他人分享這一興趣的正當理由,我覺得也不必說得太多,有關這些隱士的歷史記載,跨越兩千多年的鴻溝,已經(jīng)表達了其自身的現(xiàn)實相關性和訴求,使得那種認為其"不相關"的想法受到高度質(zhì)疑。更重要的是,它們言及了那些現(xiàn)代世界可能視為純屬其自身關懷的主題:基本的道德問題,如個體的道德良知與政治權威的要求之間的沖突,服務于社會并分享其獎賞,還是疏離于社會以便盡可能保持個人自主獨立的兩難選擇。那些把這些問題看作是現(xiàn)代工業(yè)國家及其效率和富裕的附帶現(xiàn)象的人們,將會發(fā)現(xiàn)事實上在公元前三世紀迅速變遷的中國戰(zhàn)國,以及公元一世紀更加穩(wěn)定但卻依然"陌生"的中華帝國,同樣也出現(xiàn)了這些現(xiàn)象,因而從中找到許多思想食糧。因此,早期中國隱士與現(xiàn)代世界的相關性是出乎意料地直接;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對這些問題的反應,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熟悉,因此他們的魅力程度一點也不低。一些人或是向往著脫離當代社會,或是已經(jīng)實際上這么做,從事農(nóng)耕來謀生,以盡量減少與一個走向瘋狂的世界的接觸,不理會一個他們認為是腐敗的國家的要求,或者擁抱不合作主義,以努力在其自我獨立中保持一種信仰。這些人將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行為,中國的隱士們在很久以前就充分預想過了。
內(nèi)容概要
隱逸,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歷史中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少偉大的思想家、詩人、藝術家,同時也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隱士。隱逸及其相關的道德原則、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涉及到古代社會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為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提供了許多素材和話題。探究隱士和隱逸文化的奧秘,對于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和歷史是十分必要的。 本書是第一部對東漢末年以前的中國早期隱逸文化和隱逸思想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的著作,并且是出自一位西方漢學家之手。作者以大量第一手史料為依據(jù),追本溯源,探究隱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據(jù)的來龍去脈,分析了孔子、莊子、司馬遷、班固、楊雄等許多重要人物在隱逸傳統(tǒng)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論述了戰(zhàn)國群雄爭霸、漢帝國建立、王莽篡政、官吏察舉制度、東漢黨錮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對隱逸傳統(tǒng)發(fā)生的影響。 全書資料翔實,內(nèi)容豐富,考論嚴謹,敘述生動,涉及有名有姓的隱士數(shù)百人。其中有真誠的道德理想主義者,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極端主義者,也有沽名釣譽的江湖騙子;既有與統(tǒng)治者不合作,帶有政治抗議色彩的隱逸,也有融人體制,助人君行教化的典范性隱逸;既有實質(zhì)性的遁跡山林、棲居巖穴者,也有“隱于市”、“隱于朝”的所謂“大隱”。他們所依據(jù)的思想觀念不一,采取的行為方式各異。而不同君主和隱士之間的微妙互動、隱士在當?shù)厣鐓^(qū)的角色和文化功能等,也是書中饒有興趣的話題。本書對早期隱逸傳統(tǒng)的研究,為考察中國古代士人文化和社會政治史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理解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傳統(tǒng)提供一個重要的背景。
作者簡介
文青云(Aat Vervoom)博士,出生于荷蘭,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先后畢業(yè)于新西蘭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哲學、文學、中國語言和歷史等學科學位,然自謂其教育大多得自于其他“大學”:所從事過的不同職業(yè),所遇到過的各種人,其世界觀深受
書籍目錄
序 中文版前言 引論 第一章 隱逸的起源及其在戰(zhàn)國時期的發(fā)展 一、隱逸及其早期文本 二、孔子的關鍵角色 三、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遷與隱逸 四、戰(zhàn)國時期的隱逸哲學 五、結論 第二章 前漢和王莽時期 一、被接受了的關于漢代的觀點 二、原始資料的偏見 三、躬逢盛世 四、統(tǒng)一帝國中的個人選擇 五、適時的隱逸 六、隱士顧問 七、無條件隱逸 八、察舉制度和典范性隱逸的興起 九、王莽以及對他的反抗第三章 后漢時期 一、總的發(fā)展 二、王莽垮臺后的隱士與權力之爭 三、光武帝、明帝和章帝的態(tài)度 四、后漢中期:一個轉(zhuǎn)折點? 五、亂世之適時隱逸 六、桓、靈時期政治上的黨錮 七、儒家典范性隱逸 八、“百家”之學的影響 九、梁鴻第四章 朝中隱士 一、東方朔與揚雄 二、后漢時期結語附錄 朝代和帝王紀年表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莊子書中這些段落令人驚異的地方在于,其中完全沒有提到個人為了存身活命必須退隱到偏僻的地方,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山中洞穴或林中茅屋去尋求庇護。似乎很清楚,莊子并沒有對空間位置賦予特別的重要性,盡管在個人試圖使自己不被注意的努力中,會有某種情況下使得空間的隔絕成為一種有效的策略。莊子所運用的某些比喻,如鳥高飛以避之害,鼷鼠深穴以避熏鑿之患,顯然暗示了這一點。但是人不是動物,而且因為人所面臨的危險往往比動物所遇到的威脅要更加復雜和不易捉摸,因此他們需要設計更加巧妙的策略來逃避危險。莊子感興趣的隱身類型——通過廢除掉任何顯著的特點和杰出的才能,從而使自己不被注意——是一種在社會之中而不是在社會之外的隱身術。最好的隱身方法就是藏身于蕓蕓眾生之中,完全做到無名:正是在無人知道你是誰的時候你才沒有危險。對于名聲的渴望恰恰是對個人安康的最大的威脅,因此莊子一貫對之加以抨擊,而他的哲學理想,如下面將要討論的,是一種自我概念、個人認同一齊泯滅的狀態(tài)。但是為了理解為什么是對名聲的渴望如此頻繁地成為莊子抨擊的靶子,有必要先考察一下莊子時代一些與個人聲望相關的社會和宗教信仰。
后記
文青云博士,英文名阿特·威爾富恩(Aat Vervoorn),是澳大利亞一位著名漢學家,原籍荷蘭,后移居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十多年前我在翻譯一份有關西方道教研究的文獻時,就得知了文青云先生的大名,那份文獻中引述了他關于華山與道教關系的論文以及((巖穴之士》一書。2005年下半年我應邀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進行為期半年的訪學,我所在辦公室的斜對面恰好就是文青云先生的辦公室,于是有幸和他本人時常見面,談論學問,相得甚歡。當時文青云先生是亞太學院的執(zhí)行院長,亞洲社會和歷史研究中心主任,但他卻絲毫沒有架子,為人辦事非常低調(diào),頗有中國古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的風格,師生們都親切地叫他“阿特”。同時,他又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特立獨行的學者。最令我驚奇的是他居然每天是背著背包,騎著登山車來上班的。要知道在堪培拉那種地方,一位大學教授騎自行車上班是極其罕見的。從交往中還得知,文青云先生早年(六、七十年代)曾在新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庫克峰擔任登山導游,還出版過一本關于那座名山的書,在當?shù)氐巧浇珙H有影響。他似乎對山有著特殊的愛好,每年假期都要到那座山里去呆一段時間。他研究古代中國的著述,很多也跟山有關系。后來他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習中文,當今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那時就是他的同桌小師弟。他又曾經(jīng)在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從事高級政策研究,研究領域涉及人權發(fā)展、高等教育、科學與技術等。但他似乎對在政府中任職不太感興趣。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關于王世紀前中國隱逸傳統(tǒng)的一部覃思竭慮、精心結撰、引人入勝、情辭并茂的著作。作者對所涉及的各語種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源都作了具有相當深度和廣度的探究,包括許多至今尚未翻譯過來的文獻?! 狫ay Sailey,《亞洲研究雜志》(Journal of Asiml Studies)50卷20期(May,1991)一部重要的、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廣泛運用原始的及第二手的資料,結合普遍的視角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了迄今為止所有語種已經(jīng)發(fā)表的對這個問題的最好的淪述。他的研究對于研究古代和中世紀早期中國的學者,以及更廣泛的研究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和制度的學者們來說,部具有相當大的價值。 ——Alan Berkowitz,(《美國東方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13卷4期(1993)論述清晰,基于堅實而廣泛的研究?!稁r穴之士:中國早期隱逸傳統(tǒng)》對該領域作出了散個重要貢獻:首先,是為我們提供r不同的中國知識傳統(tǒng)中隱逸哲學和概念的發(fā)展的歷史,最引入注目的是指出中國隱逸傳統(tǒng)是由儒家,而不是道家奠定的;其次,Vervoorn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漢代用人制度及其實踐(包括其濫用)與隱逸之問的密切關系;第三,Vetvoom提醒人們注意到漢代統(tǒng)治者對那些拒絕應招的隱士的寬容,不僅不像明代那樣把不應招的隱士處死,反而給予鼓勵,加上頭銜,讓他們回到隱居的地方繼續(xù)隱居。從中可}見政治權力在不同朝代的相對強弱,以及儒家之實際影響的大小?! ?cack L Dull,《中國文學》(Chimese Lterature:Essays,Articles, Reviews,簡稱CLEAR)14卷(1992)
編輯推薦
《巖穴之士:中國早期隱逸傳統(tǒng)》是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