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周繼厚 頁數:341
前言
“國運盛,收藏興。”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收藏熱正在中華大地蓬勃興起,收藏愛好者與日俱增。特別是21世紀后,各種收藏門類推陳出新,各種研究著述紛紛推出,各種收藏展覽爭奇斗妍,已經成為國家文物收藏的一個有益的補充,繁榮了我國文博事業(yè)和收藏文化。早在二千四百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出現(xiàn)了徽章?!稇?zhàn)國策·齊策一》載:“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之……章子為變其徽章以雜秦軍。”在我國古代.徽章有多方面功能:用于獎勵的,如賞牌、功牌等,用于通行證明的,如腰牌;用作標志的,如族徽、旌旗等;用作調兵遣將的,如兵符、符節(jié)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近、現(xiàn)代徽章的用途更加廣泛,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在宏觀或微觀,從表面或背里,都從某一角度、某個側面記錄和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藝術、體育等諸方面情況,而且還蘊含有相當多的史筆不到之處,以及史籍和方志所不詳的往事,從而形成了涵蓋面十分廣泛、具有豐富內蘊的“徽章文化”。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或地區(qū))都發(fā)行有徽章。各國(各地區(qū))徽章的形制、版式、圖案、裝飾以及制造技術、文化內涵各具特色。從徽章的種類來看,它包括勛章、獎章、證章、像章、徽志、紀念章等;從徽章的內容分類,有軍事徽章、宗教徽章、人物徽章、體育徽章、勞?;照碌?;從徽章的時代劃分,有古代徽章、民國徽章、新中國徽章等,從徽章材質而言,有金、銀、銅、鐵、鋁、竹、木、布、紙等,從制作方法而論,采用了雕刻、繪畫、書法、鑄造等工藝手段和藝術形式……
內容概要
《中外體育徽章圖志》分為“清朝時期體育運動徽章”、“民國時期體育運動徽章”、“新中國體育運動徽章”、“體育運動項目徽章”、“奧林匹克徽章”、“外國體育運動徽章”六個章節(jié),共計115篇文章、29萬字、900多幅圖片。該書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內容豐富,史料詳實,形式活潑、語言通俗、印刷精美。通過大量古今中外體育徽章,向讀者介紹了體育徽章產生、演變的歷程,講述了體育運動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展開了百年來中國體育運動的歷史畫卷,兼具史料性、知識性、典故性、鑒賞性、趣味性。一枚枚小小的徽章,就像一條回溯往事的路標,牽著他走回被塵封的歷史。洋洋灑灑近30萬言、彩印數百枚珍貴體育徽章的著作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看到了中國體育史、奧林匹克史的縮影。通過對異彩紛呈的徽章的收藏研究,中國現(xiàn)代史的一幅幅畫卷也在人們面前攤開。讀他的收藏文章,你會感覺到是一段深情往事的回憶。
作者簡介
周繼厚,1961年4月生,重慶江津人,出生于軍人家庭,大學本科學歷。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現(xiàn)在貴州航空工業(yè)技師學院宣傳部任職?,F(xiàn)為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收藏協(xié)會常務理事。他從小酷愛收藏,三十多年來,共計收藏各種徽章十一萬多枚、五萬余種。從1992年至今,先后舉辦個
書籍目錄
序一 藏章鑒史拋磚引玉序二 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園前言 清朝時期體育運動徽章 清末保安獎牌 清末上海華商體操會銀質獎章 最早舉辦的省級運動會獎章 勸業(yè)會與運動會民國時期體育運動徽章 文狀元與武術會 上海腳踏車比賽獎章 中華駐日同澤俱樂部體育證章 民國時期鐵路體育徽章 民國時期福建體育徽章 南開大學贈給董守義的銀盾 為紀念蔣介石壽辰舉辦的運動會 民國時期全國體育會議紀念章 賽狗徽章話“賽狗” 天津賽馬跑出一座“東方賭城” 遠東運動會徽章的故事 北平育英學校運動會徽章 東亞體育專科學校證章 新生活運動并非體育運動 民國歷屆全運會徽章 神秘的鴻翔部隊 籌賑豫災足球義賽紀念章 殖民統(tǒng)治時期大連體育運動徽章 中國勝利信鴿協(xié)會證章 中國滑翔總會抗戰(zhàn)勝利紀念章 體育徽章銘刻抗戰(zhàn)勝利新中國體育運動徽章 國慶節(jié)運動會紀念章 捐獻“體育號”飛機紀念章 中央體育學院運動會獎章 昆明市第一屆人民體育大會徽章 建國初期福建體育徽章 建國初期貴州體育徽章 建國初期郵電體育徽章 新中國鐵路體育徽章 毛澤東題詞紀念章 新中國勞衛(wèi)制證章 中國行業(yè)體育協(xié)會徽章 火星體育協(xié)會徽章 裁判員徽章 征服地球之巔——中國登山隊首次攀登珠峰徽章 五好運動徽章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徽章 ……體育運動項目徽章奧林匹克徽章外國體育運動徽章后記 小徽章里大文章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徽章在不同的時代和國度,有其不同的內容和形式、不同的質地和功用,它是社會文化和社會意識的一種組合形式?;照碌膬热荼容^寬泛,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照挛幕┐缶?,可按不同歷史時代、不同國別、不同屬性分類。從比較收藏學的觀點來看,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徽章與郵票幾乎同時產生:1878年中國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誕生,1891年中國第一枚勛章——雙龍寶星勛章問世,距今百余年歷史。早在民國時期,集郵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民間收藏類別,集郵者就開始對郵票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從清代至今發(fā)行的郵票僅有幾萬種,而流傳至今的集郵書籍、文獻資料何止成千上萬冊。在民間收藏類別中,集郵一直被排在第一位?;照屡c郵票則不同。百余年來,中國制作的徽章估計有數十萬種。在以往相當長的時間里,徽章僅僅作為錢幣收藏的一個附屬品種(或專題),更談不上對它進行系統(tǒng)的收藏與研究。20世紀90年代初,以宣傳介紹毛澤東像章收藏為契機,掀起了一陣“徽章收藏熱”,徽章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并逐步將徽章從錢幣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收藏大類。愛好徽章收藏的人士也越來越多,為數可觀。據估計,目前全國徽章收藏者有近百萬人。這說明徽章收藏已經成為眾多民間收藏門類中一個新的熱點。與此同時,對徽章進行系統(tǒng)的收藏研究才開始起步。十多年來,對于像章的收藏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經出版了數十冊有關書籍,涌現(xiàn)出一大批收藏家,這是對徽章收藏研究的貢獻。盡管像章品種數量繁多,可以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其實只有幾年時間),但在徽章的海洋中也僅僅是朵朵浪花。而經過一個多世紀沉淀下來的古代徽章、民國徽章、新中國徽章,品種數量浩如煙海,其內容包容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藝、體育、教育等各個領域,可以成為不同時代的“百科全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