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1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德)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 頁數(shù):569 字數(shù):514000 譯者:呂叔君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著《世界哲學史》敘述了東西方哲學發(fā)展通史,內(nèi)容涵蓋古代印度哲學、古代中國哲學、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阿拉伯哲學和猶太哲學、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期哲學、19世紀哲學以及20世紀世界哲學思想的主流。 該書初版于1950年,后經(jīng)多次修訂和增補。1999年作者對本書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修訂,重新撰寫了涉及當代世界哲學的第七部分,是為本書第17版。本書內(nèi)容廣博,深入淺出,用質(zhì)樸的文字闡述了復雜深刻的哲學思想。在本書的最后部分,作者特別關注了哲學與其他學科研究之間的關系問題,對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人類與自然和動物的關系、生態(tài)危機、人類語言、認識的極限、世界倫理與世界宗教、大腦與意識等諸多問題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考察和論述。 施杜里希著《世界哲學史》德文版的銷售量迄今已超過60萬冊,被翻譯成8種語言文字,受到世界各國讀者的好評,成為德國學術著作通俗化、公眾化的范例。本書中文版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和臺灣城邦出版集團聯(lián)合引進,依據(jù)德文第17版翻譯。作者特為中文版作序。插圖由譯者精心選配。
作者簡介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教授,出生于1915年,曾就學于德國的弗萊堡大學、科隆大學、科尼斯堡大學、漢堡大學、柏林大學以及瑞士的巴塞爾大學。在大學期間,學習和研究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和法學,先后獲得哲學博士和法學博士學位。1963—1983年,施杜里希教授擔
書籍目錄
導言 修訂版前言 四個自我批評性的意見 哲學研究的對象 幾個主導思想第一部分 東方的智慧 第一章 古代印度哲學 一 吠陀時期 二 印度哲學的非正統(tǒng)體系 三 印度哲學的正統(tǒng)體系 四 印度哲學后來發(fā)展——評價 第二章 古代中國哲學 語言和文字 中國哲學的主要時期 中國哲學后來的發(fā)展——評價第二部分 古希臘哲學 概述——主要時期 第一章 前蘇格拉底哲學至智者派的出現(xiàn) 一 米利都的自然哲學家 二 畢達哥拉斯與畢達哥拉斯哲學信徒 三 埃利亞哲學家 四 赫拉克利特與公元前5世紀的自然哲學家 第二章 古希臘哲學的鼎盛時期 一 智者派 二 蘇格拉底 三 柏拉圖 四 亞里士多德 五 蘇格拉底學派、柏拉圖學派和亞里士多德學派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臘和羅馬哲學 一 斯多葛派 二 伊壁鳩魯派 三 懷疑派 四 折衷主義 五 新柏拉圖主義第三部分 中世紀哲學 第一章 教父哲學時期 第二章 經(jīng)院哲學時期第四部分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 第一章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的哲學 第二章 巴洛克時期的三個偉大思想體系第五部分 啟蒙運動時期的哲學和康德哲學 第一章 啟蒙運動 第二章 伊曼努爾•康德第六部分 19世紀哲學 第一章 浪漫主義與德國唯心主義 第二章 實證主義、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 第三章 叔本華、克爾凱戈爾、尼采 第四章 新康德主義第七部分 20世紀哲學思想主流 第一章 20世紀上半葉的思想家和流派 第二章 當今哲學思考的主題和問題范圍結(jié)束語人物譯名對照表術語譯名對照表譯者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