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作者:韓民青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序言/韓民青/1NO.1 馬克思/李曉東一、志懷高遠的特利爾青年/2二、社會發(fā)展的新視野/7三、發(fā)現(xiàn)資本主義的秘密/13四、他的英名與事業(yè)永世長存/18附錄/25NO.2愛因斯坦/殷霞一、要走自己的路/32二、開創(chuàng)物理學的新時代/39三、科學哲人/5l四、擁抱和平/56附錄/61NO.3牛頓/劉永策一、偉大的塑造/66二、苦行追光/72三、詮釋世界/79四、終生思想者/86附錄/91NO.4達爾文/付立華一、叛逆的青少年時代/96二、乘上"貝格爾"號/103三、物種起源與人類的由來/lCr7四、不朽的學說與人格/115附錄/118NO.5托馬斯·阿奎那/王世濤一、"西西里的啞牛"/124二、論證上帝/134三、從托馬斯主義到新托馬斯主義/146附錄/149NO.6霍金/孫萬菊一、極限人生/153二、黑洞之謎/159三、解讀宇宙/165四、科學決定論/17l附錄/176NO.7康德/王青一、講堂書齋與理性思辨的一生/180二、批判的序曲/185三、理性之火可以燎原/188四、批判時代的旗手/202附錄/209NO.8笛卡爾/鄭偉一、弗萊什公學的特許生/214二、尋找自由思想的沃土/217三、建造知識的巴比倫塔/224四、不朽的靈魂1235附錄/238NO.9麥克斯韋/韓連慶一、青少年時代的探索/242二、電磁理論的集大成者/249三、涉及后世的諸多貢獻/257附錄/263NO.10尼采/李革新一、生命如是告訴我/268二、酒神之舞/27l三、查拉圖斯特拉之歌/279四、有些人死后才出生/287附錄/292
章節(jié)摘錄
書摘1. 和平使者 愛因斯坦一生酷愛和平。他強烈反對暴力和軍國主義,把到世界各地傳播文化當做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盡自已的綿薄之力反對戰(zhàn)爭,呼吁建立世界和平組織,倡議人們和平共處…… 愛因斯坦在幼年時就憎惡戰(zhàn)爭,并隨著年齡而與日俱增。1914年,受德國大資產(chǎn)階級"愛國主義"和民族仇恨的盲目煽動,93位德國人文科學家聯(lián)合宣言"保衛(wèi)祖國"。有人想請愛因斯坦簽名,他卻直言不諱地說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反對為戰(zhàn)爭賣力??吹綉?zhàn)爭使歐洲在血泊中呻吟、德國軍國主義的肆意挑釁,為了表露對德國戰(zhàn)爭販子的蔑視,他公然同93人復仇主義宣言分庭抗禮。他與尼古拉共同起草《告歐洲人民書》,呼吁歐洲科學家應該竭盡全力,盡快結(jié)束這場大屠殺,認清自己的道德責任,同心協(xié)力把戰(zhàn)爭這一政治手段從世界人民的生活中清除掉。1913年11月,反戰(zhàn)的知識分子在柏林組成"新祖國聯(lián)盟"。愛因斯坦是該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它是為盡快實現(xiàn)沒有領土要求的正義和平而創(chuàng)建制止未來戰(zhàn)爭的國際組織。"新祖國聯(lián)盟"1916年初遭到查禁,被迫轉(zhuǎn)入地下,直到1918年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幾周,才重新公開活動。愛因斯坦一直是會員,曾多次在"新祖國聯(lián)盟"會議上發(fā)表演說。 1916年,愛因斯坦在訪問荷蘭期間會見了各國和平主義者。1917年,對俄國革命的勝利,愛因斯坦表現(xiàn)出由衷的喜悅。他認為,這是在社會平等基本原則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初次嘗試。幾年后,他著文表達了對十月革命的偉大導師和蘇聯(lián)的締造者的崇敬心意:"我崇敬列寧,因為他是一個為爭取實現(xiàn)社會平等而獻出自己一切的偉人。雖然我認為他的手段欠妥,但有一點應該肯定,像他這樣的偉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9年11月,由于英國考察隊對廣義相對論的證實,愛因斯坦的名聲傳遍了整個世界,各國的邀請信紛至沓來,他風塵仆仆地從一個首都趕到另一個首都。他是一個和平使者,走到哪里就把文化傳播到哪里。他把科學的威望帶到世界各地,又把自信心帶回德國,鼓勵德國人民建設一個民主、自由的新德國。 1922年初,應法國物理學家郎之萬的邀請和為了活躍德法兩國間學者的交往,愛因斯坦訪問法國。愛因斯坦是在"一戰(zhàn)"后第一個在法國公開露面的德國人。3月13日,愛因斯坦在法國大學作報告,聽眾都是一流的學者,有居里夫人、柏格森、諾貝爾獎獲得者查爾斯等巴黎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和各系的教授及全體科學院院士。愛因斯坦用法語作報告,希望自己的形象能被法國人接受。在離開法國前夕,愛因斯坦去參觀了法國東部被"一戰(zhàn)"破壞的城鎮(zhèn)和村莊。他提議:讓德國及全世界的學生都來這里,看看戰(zhàn)爭是多么的可怕和丑惡。 愛因斯坦的法國之行,使德法知識界的關(guān)系得到改善,為重辟受帝國主義戰(zhàn)爭摧毀的德法兩國自然科學家間的交往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同時,他以一個和平者的身份,為撫慰戰(zhàn)爭給法國帶來的創(chuàng)傷做了力所能及的助益,從而以自己的榜樣力量增進了德法兩國人民的友誼。也正因為此,引起了德國民族主義分子的反感,使他們由反相對論進而反對猶太人。 1922年10月,由于國內(nèi)排猶情緒的囂張,以及曾有的美國之行使他因感到并沒有給美國人帶去他們想要的東西而造成的失落,愛因斯坦決定開始他的遠東之行。 1922年11月14日,愛因斯坦夫婦乘坐的"北野丸號"駛進了上海的黃浦江。他們一下船,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大學生圍住。在上海,他見到人力黃包車,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那些坐在車上的人讓自己的同類像畜生一樣地拉著自己,他希望社會公正、經(jīng)濟平等、人人幸福。P56-57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 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編輯推薦
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發(fā)展著的人類歷史本質(zhì)上是發(fā)展著的文化(文明),而文化的發(fā)展軌跡本質(zhì)上又是人們創(chuàng)造文化、推進文化的歷程。作為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推進者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而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優(yōu)秀代表的則是他們中的偉大科學家、偉大哲學家、偉大文學家……即偉大的思想家,本書將向你展示馬克思、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康德、尼采等10位偉大思想家的傳世經(jīng)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