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

出版時間:2010年4月  出版社: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作者:一念行者  頁數(shù):13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從身心靈的不同層面解析生命的真相,并詳盡探討了身體與疾病、治療與修行、謀生與生存三大議題。作者敏銳地洞察到當前人們在追求靈性生活的潮流中所進入的誤區(qū),在對待身體、修行和謀生方面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以犀利的筆鋒進行剖析和解悟,提醒人們回歸正知正見,過如實覺知的智慧生活。

作者簡介

一念行者,一個走在路上、站在街上或坐在椅子上的人。喜歡寫作,以心為田,以字為種,以寫為春耕夏鋤。自喻為一個心靈的農(nóng)民,春種秋收,披星戴月,筆耕不輟。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僅有當下一個不停變幻著的念頭。身份:一念。名字:一念。全部的所有:一念。一念行者,一念覺行。

書籍目錄

身體與疾病 一、身體的“故事” 二、疾病與修行 三、別在“病”上糾纏了 四、色身之道治療與修行 五、現(xiàn)代治療家的故事 六、“原生家庭”問題 七、術數(shù)和覺者的治療本質 八、小心對能量上癮 九、靈媒的真相 十、幻象的動力謀生與生存 十一、沒有外在的工作 十二、金錢即道 十三、別把自己當做謀生的工具 十四、從壓力中解脫 十五、回到“生存”

章節(jié)摘錄

身體與疾病一、身體的『故事』“身體”對于你到底是什么?如果中午你睡了一覺,沒有任何夢的一覺。醒來時你問自己,在那過去的一小時里我去了哪里?世界在何方?它就像死一樣地發(fā)生在上一小時里。沒有覺知,沒有夢,我們完全死了。而當你從那完全無夢的狀態(tài)中醒來時,你覺得你重新“出生”了。每一個片刻、每一天,你都出生在你那不變的身體里——直到你再也不知道你出現(xiàn)在哪里。你的“活著”和身體有什么關系?唯有當和身體相關的“疾病”、你才意識到你的“身“死亡”等概念進入你的意識時,體”存在。是不是這樣?絕大多數(shù)時候,你都忘了你的身體。當你想不起你的身體的時候,你的“身體”在哪里?它存在嗎?身體對于你到底是什么?身體與疾病3無論死去還是活著,身體都是我們的“尸體”。所不同的是,活著時它是一條河流在流動的尸體;死了后它是一具河流靜止的尸體。在沒有死去之前,我們只是“活”在這一具尸體里——無論活著還是死去,身體對我們完全沒有不同。從沒有身體存在過,只有意識存在過?!吧眢w”只不過是意識里的一個概念——它實質等同于“凳子”、。“床”和“大地”唯一的不同是,心不那樣認為。人們常常追問我們有沒有靈魂。當你問我有沒有“靈魂”時,我問你有沒有對自己活著或不愿消失的執(zhí)著?..我們究竟活多久才會滿意?生命存在一百年和存在五十年的區(qū)別在哪里?為了不肯讓自己死去,你做過多少努力?而你終生的苦都來源于那里。身體從來都不是問題,心的健康才是問題身體從來都不是問題。它不可能是你苦惱的根源,你苦惱的根源只能是你對身體的判斷或執(zhí)著。沒有你投給身體的故事,身體完全健康。在身體上用功,試圖讓自己活得很久;或試圖通過身體達到不生不滅的空境;或企圖讓身體“聽”你的而使自己無煩惱..這都是徒勞的努力!因為身體從來不是你問題的根源,它不會思想,不會說話,不會自作主張。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4你的身體是你的問題嗎?你能活一百年會怎樣?不死嗎?你不生病會怎樣?不煩惱嗎?在五十歲的時候死去和一百歲時死去一樣,身體不是你的煩惱,其他的問題還會是你的煩惱,結果都一樣。僅僅身體好,并不是我們“心”的意義所在,而且身體只能是“心”的結果。如果有一顆完全健康的心,不可能有一具不健康的身體。當修行把努力的重點放在身體上時,那就本末倒置了。如果祈禱身體永生,那就是顛倒夢想。身體是空無之海上的最后一根枕木,試圖緊緊抱著它不讓自己墜入空無之中的努力沒有任何效果。覺者從不執(zhí)著于自己的身體好,也不執(zhí)著于它的不好。覺者的心一刻也不停地向前走,它不在任何一處停留。身體好或不好,怎能留住覺者歡暢如水的心的流動?覺者如果身體好,他會覺得很好;覺者如果身體不好,他也會覺得很好。當我們的心不準備向它投射任何問題時,它不再是我們的問題——它永遠是好的。當然覺者并不會虐待他的身體,因為虐待自己的身體就是虐待自己的心,上善若水的心怎能對任何一樣事物施以虐待呢?它投給身體的,和投給任何一種存在的一樣,是完全的善。覺者不是一個虐待身體的人,當然也不會把身體視為他的國王,而讓自己成為身體自欺的奴隸。身體與疾病5如果你的心沒覺悟,整個世界都是一口棺材身體是“心”踏進這個空無世界的第一塊墊腳石,也是它離開這個世界時,腳從上面抽走的最后一塊墊腳石。身體只是“心”踩著的石頭——在這個世界中你所看到的每一樣事物,都是心踩著涉河的墊腳石。如果要涉過河,你想賴在河中的一塊石頭上不走嗎?你想在每一塊墊腳石上永遠駐留嗎?如果你停下來不走,你會痛苦。因為心的本性是流動,而你試圖不流動——你在違背心的本性,所以你痛苦,即使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沒有覺悟的心是你活著時的唯一問題,而身體的存在和你看到的萬有存在完全一樣。一切你所看到的存在,都是心投射的“熒幕”。心是唯一的投射者。如果你在某一樣存在上痛苦,肯定不是那個熒幕的緣故,你的心是唯一的原因。當心沒問題,整個存在就完全沒問題。如果你的心沒覺悟,整個世界都是一口棺材。你只是被活封在那口棺材里還沒死去的人,所以才那樣痛苦或窒息般地活著,所以有時你會看到這個世界存在的某種“黑暗”。沒覺悟的心是它自己的棺材,它自己躺在自己里面求生。心把它自己的痛苦強加在它所見的每一樣存在上,并指控是那存在讓它痛苦的。心欺騙自己,讓自己忘記自己創(chuàng)造痛苦的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6過程,并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謊言是真的!痛苦中的心指著金錢、指著婚姻、指著性、指著身體、指著工作、指著孩子發(fā)火,它說:“這都是你造成的,這都是你造成的!”而真是這樣嗎?身體完全沒有責任,“心”才是一切苦的根源身體被心指控為讓它持續(xù)痛苦的原因。心憤怒時指著身體說:“你這個壞蛋,你出生時我才出生,你死了時我也不能活,你生病時我受苦,你這個壞蛋!”身體是心受苦的因嗎?心創(chuàng)造了它自己苦的因,也在接受它自己的果。在那個從它自己到自己的過程中,身體只是一座橋、一塊墊腳石,身體完全沒有責任。在整個一生的病痛旅程之中,身體是你的受害者,而不是你是身體的受害者。但心的狡猾確實了得,它硬生生地把這一切倒置過來,并讓你信以為真——讓你千生萬世千真萬確地信它為真!什么才是這世界的發(fā)源?什么才是你苦的根源?心!去了解心吧。不要在其他細枝末節(jié)上用功,不要本末倒置地用功。對身體用功,和對工作、金錢、婚姻、科技等用功一樣,那仍是本末倒置。為什么本末倒置的用功對你是“正常”的?身體與疾病7因為你在顛倒夢想之中。在顛倒夢想里,顛倒是它的正常。自欺的心被自己催眠,它看不見它所未見的。身體是一座廟,但神不在那里身體是一座廟,你可以把你的廟修繕得很好,但是別忘了把你的神請回來。如果廟里沒有神,廟修得再好有什么用呢?如果在廟上用工夫超過對神像用工夫,如果對神像用工夫而超過對神用工夫,這努力最終有什么意義呢?那些修繕自己身體廟宇的人,那些修繕自己身體神像的人,你可以去努力,但別忘了那廟宇里、那神像中的“神”!你的心永遠都是你的重點,你的心是你世界的起源。在你的世界中,你的心就是你的造物主?;氐侥闶澜绲脑搭^,去了解你的造物主吧。試圖通過改變外部存在——包括身體——而讓“心”感覺愉悅、舒服或安全,是幻象般的、短暫的、不可靠的、最終無效的;在那外在努力是本末倒置的;認為外在實而驅馳于外在,是顛倒夢想的。所謂覺悟,就是從這一切幻象中醒來,然后活在心本來樣子的世界。沒有苦,苦根本就是幻象,也根本不存在一個“去苦”的實際努力。輪回、因果、前世,那都是夢中人的說法。只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8要你還有一天執(zhí)著于這些概念,認同這些概念,研究這些概念,你的解脫就是無望的。那說明你還在夢中,你根本不可能覺醒。如果夢醒來了,什么還存在呢?當你醒在完全的無夢中,一切概念消失了,一切法消失了,一切故事消失了..哪有神?哪有廟?哪里還有佛或者教?有的只是完全的如實存在。存在就是佛,處處是佛。無言就是教,它自身的存在就是教。你得越過身體,越過一切迷惑于語言和迷惑于身體是一樣的,因此要真正進入實質,你得越過身體,你也得越過語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說法,哪怕它是佛陀所說,也不論你認為它有多正確!你必須舍棄它,心必須越過一切。認同就是心在那兒扎根,相信就是進入迷惑,心停在哪兒就死在哪兒..所以,從這一切一切里解脫吧。這“一切”是絕對的,它不遺漏任何。概念是心的第一個枷鎖,心的第一個籠子,心的第一口棺材,所以要想出離或解脫,第一步先從概念中出離或解脫。相信讓你迷在叢林,執(zhí)著讓你被叢林里某一根樹枝掛住。所以,解脫意味著對任何概念名相的不再相信、不再執(zhí)著、不再癡迷,意味著“心”身體與疾病9從一切中完全脫離。沒有一個念頭被頭腦留下,所有的出現(xiàn)都回歸它的本來。認識到“什么也沒有”的時刻,你看到了佛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認識到你“什么也不是”的時刻,你就是佛!修修補補你的船,敲敲打打你的船——心還要為船而煩惱嗎?身體是佛修行的出發(fā)點,也是佛很早就丟棄的一艘船。修修補補你的船,敲敲打打你的船——心還要為船而煩惱嗎?棄船的時刻即是登岸的時刻,只要你一日還帶著船,就一日不能到達彼岸。棄你的船并不意味著你要有意砸碎你的船,而意味著船不再是你的問題。還在對船用工夫的人,到達彼岸是無望的,除非他認識到船就是岸——而不再依賴船。世人發(fā)明了很多修船的方法,但是他們卻不能發(fā)明棄船的方法;因為棄不需要方法,只需要心的覺悟。當人們深入修船或欣賞船時,棄船就被忘記了。而當棄船被忘記了時,彼岸在何方?那些想找尋解脫或無苦的人,去覺察這一切吧。成道只能借著覺悟,而不可能借著任何實際的方法。方法只是手指指向月亮,但最后看見月亮還得靠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10“眼睛”——那心。在任何手指上用功沒用,那揮動手指留下的看不見的痕跡才是重點。你見過飛鳥留下的路嗎?沿著那走,你才能見到佛陀的家。從“身體”出發(fā),去見佛吧。但不要留在你認為的那里——佛總是在你的認為之外。出離了自己的認為,佛才與你相會。身體與疾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7條)

 
 

  •   十分受教,十分感恩,一念行者我們的痛苦煩惱是由念頭引起,但止息痛苦卻不能由另一個念頭來進行,以念止念,內(nèi)亂不息。一些人強調覺知念頭,但是他們卻不知覺知念頭的覺知卻是另一個念頭。本覺不落在念頭的后面,也不走在念頭的前面,它只是照耀一切受想行識。本來之覺即不制造內(nèi)亂,也不止息念頭,亦不參與念頭的管理。它只是如明鏡一般的反映一切。但在它的本來之上,痛苦煩惱不復存在,所以為存在的痛苦煩惱,只是空花、錯覺。內(nèi)在的修行,不是制服念頭,也不除去念頭,它只是讓你發(fā)現(xiàn)本來,然后處于本來之上,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覺即不流動,也不旋轉,落在一個念頭之后的是另一個念頭,走在一個念頭之前的也是另一個念頭。只有念頭判斷念頭,本覺無為,它怎么去判斷念頭呢?能判斷的不是覺知,在判斷的必是念頭。善知識,分清念頭和覺知的不同。覺知在一切處,覺知在念頭上,但是覺知不是念頭,莫把能知道的念頭當作覺知!能知道的知道是另一個念頭,覺知于那個念頭上顯示,但覺知不是那個知道的知道,它僅是那個知道的“知”。真心如鏡;善知識,但尋其鏡,以其光明圓照一切,莫把鏡“像”當作鏡!經(jīng)云:“見見之時,見不是見,見見非見,見不能及?!蹦e把所見之見當作見所見之見,是頭腦,是判斷,不是本覺之見,不是本見之覺,莫錯佛意!善知識,之于修行,但找本覺,莫在念頭上纏縛,在念頭上纏縛,千生萬世,見佛不能!覺在念頭上顯,覺遠離念頭,善知識,但知此意,于“覺、念”之事上,頓悟成佛!分類:《修行路上的長歌》
  •   第一次看到一念行者的書就被吸引了,作者對佛法有很深的修證功夫,可以圓融無礙地把佛法融匯入生活,看了有醍醐灌頂、當頭棒喝的感覺!
  •   喜歡一念行者
  •   早就在看一念行者的博客,非常受益。這本書喜歡探究內(nèi)心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
  •   行者的書就是一本對所有佛經(jīng)精華的粹取 句句發(fā)人深省 直指心經(jīng)中心 結合現(xiàn)代人生活分析至極之理入因果 入解脫 真是受用無盡!感謝恩師 感謝出書的有緣人
    博客里面的一念覺法 希望有人出書 方便閱讀 就最好了!
  •   不可多得的修行指南。
  •   還用我寫嗎,看了就知,強烈推薦的
  •   惟有感恩!能讀到這本書是幸福,謝謝遇到這本書!謝謝一念上師!
  •   自性即凈土,凈土即自性。

    離自無世界,離性無凈土。

    凈土在性中,世界在夢中。

    離心想世界,一場夢中夢。

    他界種種美,皆是妄想成。

    妄心作惡想,地獄在鑄中。

    妄心作勝想,妙樂世界生。
  •   頭腦的自己和實相的自己并不等同,用心體會自己的感受,提升當下能力,不執(zhí)著于過去,不對未來恐懼,當下剛剛好!一本書!
  •   買了送人的,很多本了
  •   這本書我讀后很受益,一針見血地戳穿了小我的把戲,頭腦編織的故事,強烈推薦
  •   是爸爸要買的書。他說不錯
  •   用最簡單的文字寫實相,很好的書
  •   不錯的一本書,可以讀一讀
  •   書到的很快,滿意,給個好評
  •   很好的閱讀享受,閑暇時的品味。
  •   好書,推薦大家閱讀。
  •   強烈推薦收藏,隨時翻閱。指導自己成長
  •   好書!行云流水的感覺。
  •   很好的一本書,靜靜地閱讀!
  •   真的值得大家看的好書
  •   看過很多試圖洗腦的書,這本是洗衣機讓你自己洗的
  •   內(nèi)容很好,我會好好看
  •   書的質量不錯,挺好的,這幾本買的都不錯
  •   很受益,我看完送給了信這信那,被宗教束縛的老媽。
  •   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一念行者談靈修)——有奧修的影子。
  •   如果你沒有真正與內(nèi)心連接,那么你永遠看不到真相。
    如果你沒有真正想要去找尋,那么你永遠只是一個無明亦無智的人。
    生命,于你而言,只是一段茫然的經(jīng)歷。
    生活,只是你無可奈何的繼續(xù)。
    生存,更是痛苦的折磨。
    于是,活著,變成一場對自己最大的諷刺。
    每天看著鏡中的自己,似乎,都是那么逼不得已的面對。
    為什么要經(jīng)歷這么多痛苦?
    為什么要經(jīng)歷這么多無奈?
    為什么要經(jīng)歷這么多失望?
    為什么?
    為什么?
    因為人要在這段生命的歷程里,要成長,但必須經(jīng)由痛苦、無奈、失望、傷心、喜悅、愁怨等等考驗。
    你經(jīng)受了,覺悟了,超脫了。
    可惜,多數(shù)人只是理論的知道,缺乏真實的體驗,缺乏真實的面對,因此,知道了,卻依然在痛苦中掙扎。
    曾經(jīng)我很不喜歡“生存”這個詞,因為生存與我而言,是非常無可奈何的事情。仿佛是心不甘情不愿必須去面對的局面。
    而生活,是我比較喜歡的,覺得它很平淡,很寫實。
    而一念行者,則將生活、生存做了另一種不同于我所理解的剖析。
    但,有什么好執(zhí)的呢?
    因為我們都只是用字面在訴說自己的體驗而已。
    既然只是字面,又何須在意如何界定?
    無論站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清自欺的真相,就能學會活在當下,就是活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里。
    愿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真相,活出真正的自己~
  •   還在細細的讀,我是因為作者才買的!呵
  •   需要多度幾次
  •   怎樣看待一些事
  •   很好的一本書,需要多讀幾遍~
  •   初步的影響還可以
  •   有點失望!收獲不多!作者始終把“心”做為雷池,不敢逾越!
  •   好書,包裝太臟
  •   是一本令人醒悟的好書。
  •   感覺此書的作者既沒真悟,又沒真見,看了幾本書,偷了幾個概念就在這放一堆空氣。看十分鐘就看不下去了。進垃圾堆。
  •   內(nèi)容不錯,雖然更一般的心靈成長有點不一樣。封面太丑。。太土。內(nèi)容很好。生命是什么?就像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問這種問題,總讓人頭疼。對于我來說,此刻我想到的,生命就是生老病死的過程,生命就是悲歡離合,各種情緒的呈現(xiàn)。上上周買來兩本一念行者的書《愛的提醒》與《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有些觀點似曾相似,有些觀點一下打翻了我之前所接受的,有些又讓我將信將疑。對于生命是什么,他這樣認為:“生命朝向它自身叫做生命,朝向外叫作人生。從心向內(nèi)看,生命只是一些時刻的變化,沒有實性的念頭。從心向外看,人生并不是萬千事物,而是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沒有那些念頭就沒有生命,沒有那些事件就沒有人生。因此,于內(nèi),請不要輕視每一個念頭;于外,請不要忽略每一件事。”生命向內(nèi)由不斷升起的念頭組成,向外由一件件事情組成。突然想起,上次看到的生命教育:學習——我,你,他。于內(nèi),聽見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體會自己真實的感受,就是“我”。認真經(jīng)歷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那每一件事情其實就是你我他共同完成,所以說,生命的教育就是學習你,我,他。珍惜每一個念頭,熱愛生命中遇見的每一件事?!懊總€時刻我只能與一顆玉米來相逢”,誰說生命是由意義的事情構成的,那些洗碗、拖地、...等車、困頓的時候都不是生命的一部分么?不是的,它們所有構成了我們的生命。如此坦然面對生命中一切的念頭和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心”的問題。讓心流動起來吧,我們的心是自由的,把心綁在某一個地方,執(zhí)著于某一種信念,所以痛苦。我們想要快樂,我們喜歡美麗,我們相信自己健康長壽。所以當別離的時候,我們悲傷,當傷疤呈現(xiàn)的時候,我們痛苦,當疾病襲來的時候,我們沮喪。想來想去,念頭歸于心,心歸于哪里呢?心不屬于任何一處,心是自由的,心是流動的。像水一般,有人說,上善若水,是的,有大有小,有型無形,從高到低,流變所有的地方,滴水能石穿。 閱讀更多 ›
  •   現(xiàn)在身心靈方面的書出的很多,卓越做這方面的書比較及時,算是他們的一個特色吧。在眾多的這類書籍中,一念行者的三本書非常值得推薦,是我目前看到的這類書中最透徹最直接的。他將凱蒂的功課和佛學結合起來,看了他的書,就知道修行要修什么了。
  •   人,最怕的不是艱難困苦,而是自欺欺人,作繭自縛。
  •   還可以,沒我想象的好,可能是緣份不夠。
  •   同事喜歡看書,還可以吧
  •   當人們還在迷茫世界的繁雜和喧囂的時候,你是不是該靜下心來認真想想,你的內(nèi)心是不是也很繁雜,不夠安靜
  •   廢話太多,啥用沒有,建議大家不要買。
  •   不知道為什么,看了幾頁,有點沒興趣讀下去,不知道讀完會有什么感覺。
  •   難得的清晰,清醒,干凈利落.推薦,努力的推薦,至少再買20套.
  •   覺者的指引,謝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