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作者:江亞平  頁數(shù):303  
Tag標簽:無  

前言

  最近幾年,印度突然成了中國媒體的“寵兒”。關于這個鄰居的消息和文章常常占據(jù)中國媒體的重要位置,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發(fā)展都讓中國讀者興趣盎然,津津樂道。尤其是印度發(fā)達的軟件業(yè)和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更是讓中國人既關心又擔心?! ∮《染烤故窃鯓右粋€國家?它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真的那么神速嗎?印度何時能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印兩國是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這些話題常掛在中國人的嘴邊,甚至還引起學者和專家的激烈爭論。  也正是在中國興起“印度熱”的這幾年,我作為新華社新德里分社首席記者在印度工作和生活了幾年,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去觀察、了解和報道那里所發(fā)生的一切重大變化。即便離任回國后,我也依然十分關心它各方面的發(fā)展,跟蹤和報道印度的重大新聞事件。

內容概要

  《印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描述了印度作為南亞大國與我們比鄰而居。多少年來,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和認識還往往局限在電影和畫報上。印度不但是文明古國,而且還是當今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印度這個神秘的南亞大國憑著它在軟件和航天技術等方面的突飛猛進,再度引起了世界的矚目?! ‘斀竦挠《染烤故窃鯓拥囊粋€國度,新華社駐印度首席記者江亞平先生通過他的現(xiàn)場觀察和調查思考,為我們撩起當今印度社會的神秘面紗。書中涉及印度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配數(shù)十幅精彩照片,讀來令人興致盎然、趣味無窮。

作者簡介

  江亞平,新華社國際部高級記者,從事國際新聞報道20余年,曾在埃及、南斯拉夫、英國和印度任常駐記者和首席記者,現(xiàn)居澳大利亞,為新華社堪培拉分社首席記者。著有《波黑悲劇》和《跟女王聊天》等書,另有《如何造就男子漢》等譯著。

書籍目錄

龍象共舞合作共贏01 中印會有第二次戰(zhàn)爭嗎02 印度拿什么超越中國03 “印度制造”何時取代“中國制造”04 印度航母在威脅誰05 印度也有自己的“嫦娥”06 到海外找油去07 棘手的邊界談判08 中國企業(yè)如何闖印度09 緬懷二戰(zhàn)時的中印合作10 華人一掬辛酸淚11 流亡藏人——生存在夾縫中的獨特群體12 容易被誤讀的國度13 “煙與鏡”——一位印度記者眼里的中國冷眼看民主 熱心觀社會14 備受爭議的“印度式民主”15 媒體——社會的良心16 老人治國與家族統(tǒng)治17 霧里看花常走眼18 欲與中國展開人口較量19 三心二意搞開放20 恐怖活動 天下第一21 體驗警察的敲詐22 精英勝利大逃亡23 高種姓也有憂慮24 他比蓋茨還要有錢25 中產(chǎn)階級的幸福生活26 乞丐王國探秘文化的嫵媚與暗傷27 人與神的橋梁——苦行僧素描28 最后的精神貴族29 俱樂部——培養(yǎng)精英的搖籃30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31 英語——“英國人給印度最偉大的禮物”32 甘地——印度特有的精神財富33 縱情狂歡的霍利節(jié)萬花筒般的神秘古國34 從回水到圣山35 風靡全球的性愛雕塑36 “愛情豐碑”泰姬陵37 “寶萊塢”欲勝“好萊塢”38 “性感城市”孟買39 人造的火山口——克什米爾40 在西姆拉拾撿帝國繁華夢41 印度洋上的“明珠”——安達曼群島掠影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龍象共舞合作共贏  01 中印會有第二次戰(zhàn)爭嗎  2009年3月26日,印度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印度斯坦時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印度軍方擔心2017年之前會有中印之戰(zhàn)》的文章,說印度軍方近日舉行了一次為期3天的秘密軍事演習,其假想敵就是同樣擁有核武器的鄰國——中國。文章還說,中印之間十年之內必有一戰(zhàn)——或許就是在2017年之前,中國有可能挑起戰(zhàn)爭?! 〔粚崍蟮腊夭涣紕訖C  報道還說,演習前,印度軍方花了6個月對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最后認為,中國將采用信息戰(zhàn),在發(fā)動正式攻勢前就讓印度“俯首稱臣”。而信息戰(zhàn)的方式,是利用黑客收集情報、破壞通信系統(tǒng),進而摧毀對方的空中安全、金融系統(tǒng)和電力供應。報道援引參與演習的一位印度軍官的話說:“西藏的基礎設施已經(jīng)得到很大改善,中國的解放軍可以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短時間內迅速組織一次進攻。”  這篇篇幅很短的報道立即在中印兩國的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甚至引發(fā)深度討論——中印是否會爆發(fā)沖突,在下一次中印戰(zhàn)爭中誰勝誰負,中國和印度在爆發(fā)戰(zhàn)爭時將如何布兵、進攻和防守,等等?! @篇報道,中國官方有如何反應?很快,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在被問及對于這篇報道的看法時,明確表示“感到驚訝”,“中印兩國領導人早已達成共識,中印兩國互不構成威脅,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這無疑對熱炒“兩國要打仗”的好戰(zhàn)人士兜頭給了一盆涼水。  其實,我在印度工作時,“中國威脅論“的論調就像瘧疾一樣,每年都得發(fā)作幾次。印度個別媒體的炒作性報道故作驚世之語,聳人聽聞,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對這些奇談怪論我們不以為意,更無需大驚小怪。印度的媒體十分自由,什么樣的聲音都會發(fā)出來,而且從來都是負面的內容多,正面的報道少。印度讀者對這些夸大其詞的報道早已習以為常,中國人更要冷靜對待,不要聽到風就是雨,以為印度已經(jīng)在磨刀霍霍。在印度待過一段時間的人對當?shù)厝苏f話沒譜的習性都習以為常。譬如說,印度前兩年有人公開表示,要讓孟買在5年內趕上上海。這是天方夜譚嗎?當然是!那么,是誰敢如此大言不慚?不是別人,正是印度總理辛格!另外還有人說,要在2020年讓印度跨入發(fā)達國家的行列!這種人根本罔顧印度還有3億人口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種口出狂言的人又是誰?他就是印度人民黨的領導人阿德瓦尼,這是他在2004年的大選時提出的競選綱領。這些都是言之鑿鑿、白紙黑字的東西,有據(jù)可查??捎《热擞钟姓l把這種話當真過?  再有,中國近30年來經(jīng)濟和綜合國力發(fā)展如此神速,變化之大可謂滄海桑田,某些民族主義至上的印度人能不著急上火嗎?印度的部分媒體或官員時不時地冒出一些反華言論,甚至煽乎“中國威脅論”,除了要提高報紙的發(fā)行量和網(wǎng)站的點擊率,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給本國增加國防預算找借口。印度是南亞的老大,周圍多數(shù)都是蕞爾小國,要增加軍費開支,研制原子彈、航母和衛(wèi)星。找什么理由去說服窮得叮當響的老百姓?也只有提中國這個大國,還能說得過去。要說為對付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而大幅增加軍費,誰信?印度已經(jīng)比他們強大很多,還有這個必要嗎?  因此,對這些不負責任的猜測性報道、間或發(fā)出的嘈雜之音,我們不必過于認真和耿耿于懷,更不能因此斷言印度人全都持同樣心態(tài)。在印度,主張對華友好的大有人在,深化和加強中印合作是印度主流社會的共識。最關鍵的問題是,中印兩個在亞洲舉足輕重的國家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因此也沒有爆發(fā)沖突的基礎,有的只是合作共存、互利共生與和平共處的親密關系。近20年來,兩國的關系不斷改善,持續(xù)走高,早已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這種緊密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潮流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杏£P系源遠流長  從本世紀初以來,中國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印度熱”,這與全球政治氣候變化和中印兩國領導人的高瞻遠矚有關。我在印度工作時,正好見證了兩國關系日益深化和鞏固發(fā)展的歷史階段。  記得我在印度各界采訪時,經(jīng)常聽到一句十分熟悉的老話:“Hindi—Chini Bhai—Bhai(印度中國親如兄弟)?!薄斑@句話在上世紀50年代曾在印度廣為流傳。當時,印度和中國都在不久前相繼擺脫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統(tǒng)治,先后成立了新的共和國。中印兩國領導人站在戰(zhàn)略高度,攜手合作,相互支持,并聯(lián)合倡導了對國際關系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種親如兄弟的關系在亞非各國一時傳為佳話?!癏indi—ChiniBhai—Bhai”這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也唱響在印度廣袤的大地上?! ∪欢?,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中國和印度1962年在兩國邊界地區(qū)發(fā)生過一次短暫的武裝沖突,兩國關系隨之轉冷。兄弟之間發(fā)生嫌隙,受到傷害的不僅是中國人民,許多印度人也很難過。他們當時悲傷地說,不再是“Hindi—Chini Bhai—Bhai”,而是“Hindi—Chini Bye—Bye”(印度中國說再見)了。但當時許多印度人就表示,印中關系源遠流長,兄弟關系猶如太陽,決不會被一片烏云永遠遮蓋。  果然,14年后的1976年,中印開始恢復大使級關系,從此拉開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序幕。此后,兩國政治關系不斷改善,人員交往和高層互訪逐漸增多,經(jīng)貿(mào)往來持續(xù)增長。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雙邊貿(mào)易額更是直線上升。幾年前,印度人在談到兩國關系時經(jīng)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就是:“Hindi—Chini Buy—Buy”(印度中國互做買賣)。這種貿(mào)易促進了雙邊的友好往來,無疑對兩國關系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雙邊關系如果僅僅限于商業(yè)交往的層面,也不是兩國人民之所愿。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政治格局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印這兩個發(fā)展中的大國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中印如何再度攜手,恢復親如兄弟的友好關系,成為擺在兩國領導人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丶覍毧偫?005年4月在對印度作歷史性訪問的時候,和印度領導人一起把兩國關系定位在“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這一新的定位把兩國關系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兩國進入全面發(fā)展友好合作的新時期敞開了大門。溫總理訪印的最后一場活動是在印度德里理工大學發(fā)表演講并與師生進行交流。溫總理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希望能有機會跟年輕人進行談心交流。當他在演講中深情地說起一句大家耳熟能詳?shù)睦显挕癏indi-Chini Bhai=Bhai”時,頓時在學院的禮堂里引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并使得數(shù)百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大聲喊道:“Hindi—Chini Bhai—Bhai!Hindi-Chini Bhai-Bhai!”場面之熱烈,感人至深?! ≡诮?jīng)歷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后,中印關系經(jīng)受住了考驗,變得更加成熟。雖然邊界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但兩國關系還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2007年,中印兩國雙邊貿(mào)易額達386億美元,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2008年初,印度總理辛格訪華期間與溫家寶總理達成共識,把2010年雙邊貿(mào)易目標由原計劃的400億美元提高到600億美元?! 蓢P系的目益密切以及印度欲圓強國夢的決心,讓中國人開始關心起鄰國的一舉一動了。印度不僅與中國山水相連,比鄰而居,而且有許多相似的值得比較的地方,譬如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都是新興國家,都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和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時期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兩國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對國際能源和其他原材料有巨大需求,軍事工業(yè)也發(fā)展很快,都希望成為亞洲地區(qū)有影響力的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有意思的是,不僅中國出現(xiàn)了“印度熱”,連西方也對南亞這個貧窮的大國親近和熱絡起來。西方媒體近幾年關于“中印比較”的討論幾乎到了連篇累牘的地步,仿佛不談論這個話題,就顯得有點跟不上國際形勢。美國高盛公司的經(jīng)濟學家甚至在2003年還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金磚四國”,把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列為未來發(fā)展前景廣闊的新興國家?!赌系乱庵緢蟆?008年初在一篇報道中談及中印兩國的根本差別時寫道:印度有民主,而中國沒有,所以許多研究未來的學者認為,長期來看印度將超過中國,躍居領先地位。他們的理論是,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能更好地防止挫折,穩(wěn)步前進?!  氨赜幸粦?zhàn)”屬無稽之談  印度將來能否超過中國,這一論斷至少在目前看還是個偽命題,這個“將來”是多長的時間?50年還是80年?連《南德意志報》也承認,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還要等待時間的檢驗,但“大象和龍的這場競賽肯定會使本世紀成為最有趣的世紀。”  盡管如此,印度近幾年經(jīng)濟保持高速發(fā)展,社會進步顯著,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印度至少在目前跟中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跟自己的過去相比,已經(jīng)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進步。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中印未來是否必有一戰(zhàn)?“印度式民主”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印度能取代目前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嗎?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是“愛情的豐碑”還是“王朝的墓碑”?新華社高級記者江亞平在繼《波黑悲劇》和《跟女王聊天》后推出的第三部力作,回答了中國人關注的上述問題。  看過江亞平這本書的人,將忍不住揣起它,立馬去訂飛往新德里的機票。因為就連我這剛剛去過的人,都忍不住想立刻再度重游了。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陳建功  江亞平先生撰寫的《印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在介紹印度方面是一本及時的書,一本填補了空白的書,也是一本饒有興趣、值得認真閱讀的書?!  袊骷覅f(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葉辛  江亞平常駐印度期問,悉心觀察,孜孜研讀,認真思索,從容著筆,撰寫大量具有獨到見解的文字,全面揭示了印度這個“不可思議國度”之真情實況。該書立意明晰,文筆生動,讀后確實令人眼界大開?!  氯A社前副社長、著名國際問題專家、翻譯家高秋福  關于印度,我們知道的太少了,而江亞平卻是個“印度通”。他筆下的印度,既是一個記者眼里的印度,又是一個思索者心里的印度,也是一個作家筆下的印度。印度并不比中國簡單和輕寡,也許對當代中國人來說,了解美國的意思或者意義只是虛設的,而了解印度,就像在了解我們自己的一部分。由此說來,我尤為期待這本書的順利出版。  ——著名作家、《暗算》作者麥家

編輯推薦

  《印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說印度是如此豐富多彩的一個國家。當你厭倦了印度,你也就厭倦了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印度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