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張立先 長江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張立先
內(nèi)容概要
《石壁立江西:中國三峽工程決策建設實錄》是一部全景式狀寫三峽和三峽工程的長篇報告文學。作者長期置身于三峽熱土,既親歷工程建設,亦追蹤三峽移民,力求客觀公允地為三峽工程作傳。讀這《石壁立江西:中國三峽工程決策建設實錄》,您足不出戶,便能對三峽工程的歷史和現(xiàn)狀有較深的了解……
作者簡介
張立先,男,蛇年生于鄂南鄉(xiāng)村。常年當“編輯匠”,習慣了白天不長腦袋。自詡日“坐家”,鐘情于文學便作繭自縛,在“格子籠”掙扎。愛詩愛散文,亦寫小說和報告文學。已出版各類文學專著9部,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當代文學作品多“速朽”。唯企盼自己的習作“朽”得不那么速……
書籍目錄
引子 “馴龍”:歷史性的時刻/1第1章 三峽,多霧的歲月/3永遠的中堡島/3神奇的長江三峽/4長江,歷史上的悲?。?第2章 既生瑜,又生亮/950年代的“三峽熱”/9另一種聲音/101958年:李銳與林一山“對簿公堂”/12隨周恩來查勘三峽:“話不投機驚滿座”/14李銳說:我同三峽的糾葛沒有完/16第3章 解讀葛洲壩/18毛澤東的古怪“批示”/18斷章 ,卻不是空白/20葛洲壩:“中國的新長城”/22第4章 水位線牽著萬人心/25來自華盛頓的電波/25圍繞著水位線的爭論/26150方案的前前后后/28三峽走來了孫越崎老人/29李銳及其《論三峽工程》/30庫區(qū)人民在呼喚/31第5章 困難與希望同在/34移民,意味著什么/34我國水庫移民的昨天和今天/35國外水庫移民說略/36故土情:隔河巖水庫的一幕活?。?7往事:一棵橘樹被抬至縣委招待所門前/38剪不斷,理還亂/39第6章 李伯寧領命三峽行/42北京的最高決策/42李伯寧領命三峽行/43移民,踏破鐵鞋探新路/44葛洲壩,柳暗花明見“新村”/46第7章 “三峽熱”,80年代再降溫/48重新論證,鄧小平一諾千金/48撤銷建省計劃,增設國務院“三經(jīng)辦”/50試點,庫區(qū)移民轉憂為喜/5189之春,李伯寧陳情駁李銳/53程子華的“萬言書”/54第8章 問三峽,何處是家園/57貧困的怪圈/57“不三不四”:三峽庫區(qū)經(jīng)濟現(xiàn)狀/58“不上不下”:三峽庫區(qū)人口現(xiàn)狀/59故土淹,何處再安家/62建三峽,移民費用知多少/63日本人說:三峽工程80%的問題在移民/65“開發(fā)性移民”新思維/66移民專家談庫區(qū)環(huán)境容量/67開發(fā)性試點面面觀/68第9章 三峽,從歷史向我們走來/71三峽喜潤“毛毛雨”/71三峽,考察團紛至沓來/72解惑釋疑:專家名流話三峽/73自發(fā)捐款:人民掏出的僅僅是錢么?/744月3日: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75千人誓師,葛洲壩人搶灘大三峽/76進軍三峽,“總指揮部”誕生/78陸佑楣:咬定青山不放松/79第10章 七十年長夢今日圓/84夜幕下,懷揣祝福入三峽/84驚天動地一嗓子:“開工——!”/85李鵬的三峽情結/86陳賡儀“八年抗戰(zhàn)”/88“五虎上將”聚三峽/90第11章 穿山越嶺出三峽/92“宜蓮公路”血染成/92“三橋一隧”競奪標/94洞,向歷史延伸/95橋,朝未來敷設/97第12章 沸騰的三峽/100長龍縱臥“中堡島”/100跨越過千萬年/102臨時船閘擺戰(zhàn)場/104廠壩段,“愚公移山”/105第13章 壇子嶺下鑄軍魂/107寄自北京的“請戰(zhàn)書”/107浴血壇子嶺/108肉體非凡,緣自使命崇高/112第14章 淹沒線下的思念/115他交出土地,也獻出一片赤誠/116自毀家園,峽江涌動移民潮/117黨員是旗,民心是碑/119不是親人,勝似親人/122第15章 神州暖風吹三峽/124暖風入峽“援”聲不斷/124涪陵喜迎“娃哈哈”/126萬縣市民養(yǎng)“白貓”/127“常柴”“三柴”結良緣/128總理牽線三家結親/129第16章 奇跡是怎樣創(chuàng)造的/131三峽移民第一村/131……第17章 城址之惑第18章 另一種“三峽熱”第19章 1997:截流,截流第20章 陸佑楣的“五虎將”第21章 三峽大業(yè)主第22章 “苦戀”’三峽的人們第23章 鳳凰今夜無眠第24章 挑戰(zhàn)伊泰普第25章 一半是你,另一半是我第26章 雄性峽谷寫風流第27章 三峽走來了李銳老人第28章 探秘“前方指揮部”第29章 “高峽平湖”現(xiàn)眼邊第30章 庫岸千里長鏡頭第31章 文物搶救大行動第32章 千家企業(yè):窘境與出路第33章 庫區(qū)人心中永遠的痛第34章 喜與憂:庫區(qū)生態(tài)調查第35章 生命,消亡或者延續(xù)第36章 外遷路。我與移民同行第37章 東溪啊,今天我就要離開你第38章 移民資金是“唐僧肉”嗎?第39章 橫空出世耀九州第4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41章 右岸:風景這邊獨好第42章 “空中電梯”升船機第43章 我是長江“馴龍人”第44章 上市:“長江電力”獨領風騷第45章 李永安:緊握歷史“接力棒”第46章 創(chuàng)新:三峽工程的靈魂/第47章 張光斗與三峽工程第48章 潘家錚:畢生智慧獻三峽第49章 鄭守仁:嘔心瀝血繪宏圖第50章 我站在大壩之巔試為三峽工程作傳(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31年,長江水患殃及川、鄂、湘、贛、皖、蘇、豫七省,共計205個縣,淹沒農(nóng)田5000多萬畝。災民達2800多萬,其中淹死者竟達14.5萬人之多。武漢。市區(qū)“大船若蛙豐浮水面。小船如蟻漂流四周”。洪水浸泡時間長達四個月。洪水泛濫時,“幸免者或攀樹巔?;蝌T屋頂?;蛘靖吒?,均鵠立水中,延頸待食。不死于水者。皆悉死于饑,竟見有剖人而食者……”1935年,洪水發(fā)生之時,致使“荊沙被水圍困,形如島嶼。四鄉(xiāng)人畜漂沒。四舍蕩然,并波及荊、潛、監(jiān)、沔一帶,為狀之慘,目不忍睹”。1954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荊江分洪工程已搶建完工,荊江大堤也已經(jīng)過大規(guī)模整修。但因洪水來勢兇猛,雖以分洪方式確保了武漢,也保住了江漢平原,但災情依然令人嘆息:京廣線鐵路交通命脈中斷行車100天;農(nóng)田淹沒4700萬畝;死亡30000人……不妨把1870年的洪水與1954年的洪水作個比較:1870年洪水通過宜昌的最大洪峰流量是11萬立方米每秒,1954年則為8.68萬立方米每秒,后者為前者的79%。1870年的洪水。從水位高程看。在太平溪河段比1954年高10米,而在忠縣至巴東河段。則高15~20米。若再發(fā)生類似1870年那樣的特大洪水呢?據(jù)調查,沙市地面高程為32米,堤面高則是46.5米。有人認為:像1870年那樣的洪水千年一遇。據(jù)史料分析,其重現(xiàn)期至少為820年,而按理論頻率則為四千年一遇。然而。理論歸理論。1860年與1870年兩次發(fā)生特大洪水,相隔僅僅十年。這又如何解釋?水利專家最擔心荊江大堤。
后記
屈指算來,我與三峽“戀愛”了近30年。有緣親近三峽,有幸歌唱三峽,是我人生的驕傲。呈現(xiàn)在您面前的這本書,是我這些年苦心經(jīng)營的采訪“作業(yè)”,也算是一種“交代”。這樣的交代,是一個記者的良知,更是一個作家的責任。這樣的交代。需要勇氣,更需要堅守精神??v然是斷斷續(xù)續(xù),但卻是一廂情愿(無人請亦無人逼)且持之以恒,如圓夢似興建三峽工程一般。終于也完成了這部中國跨世紀的宏偉水利工程“傳記”。置身三峽熱土,既參與三峽工程建設,也追蹤庫區(qū)百萬移民。近30個寒暑,既見證葛洲壩工程完建,亦見證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建設全過程,泱泱華夏,多少人有此幸運?面對一座舉世無雙的鋼筋混凝土大壩巍然聳立在萬里峽江,面對一座里程碑似的“銀龍”神奇般展現(xiàn)在雄雞形版圖西部,我想,只要是有正常思維的中國人,誰都會為她的“橫空出世”而喝彩!因為,這是中國人自己完成的自萬里長城以來最宏偉的工程!因為,這是世界水利史上空前絕后的偉大壯舉。它向世界昭示著中國國力,亦向世界彰顯著中國人的智慧、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編輯推薦
《石壁立江西:中國三峽工程決策建設實錄》由長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