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長江  作者:傅德岷//韋濟木  頁數(shù):443  

前言

  中國是散文的國度。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燦若繁星。早在殷商時代,在甲骨卜辭和青銅 器銘文上,已見散文(廣義)的蹤影。春秋戰(zhàn)國,諸子蜂起,汪洋雄辯,形 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勃興局面。兩漢更化,《史記》超群脫俗,將 歷史散文推向頂峰,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魏晉南北朝,重 “文”(韻)輕“筆”(散文),但山水散文與筆記文得到了發(fā)展。唐宋繁榮 ,散文“八大家”高舉古文運動的旗幟,反對六朝以來風靡三百年的駢律 ,主張新鮮活潑的文風,無論在散文理論的建立,寫作題材和手法的多樣 化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是繼先秦諸子散文發(fā)展的又一次高峰。明清 小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突出“自我”,空靈透逸,達到了個性 鮮明的新境界。鴉片戰(zhàn)爭炮擊,中國由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社會,許多仁人志士為求民族的自強和國家的獨立,與帝國主義和封 建主義進行了前仆后繼、英勇不屈的斗爭。一百多年來,我國社會生活激 蕩嬗變,各種思潮風起云涌,使散文這一短小精悍、極富時代性和主體性 的文學樣式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名家名篇迭出,佳作奇葩紛呈異彩,“時 代推動了散文,散文反映和表現(xiàn)了時代”?! ≈袊倌晟⑽氖撬枷雴⒚?、民主思潮不斷發(fā)展的記錄。正如毛澤東在 《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所說:“自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時起,先進 的中國人,經(jīng)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為、嚴復 和孫中山,代表了中國共產(chǎn)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時 ,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書也看?!蔽鞣轿乃噺团d 時期的人文主義和18世紀啟蒙時期的“人權(quán)、平等、自由”等資產(chǎn)階級民 主主義思想,紛紛傳入中國,促進了國人思想的啟蒙和民主思想的滋生。  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封建專制王朝被推翻,,袁世凱“皇帝夢”的 破滅,張勛復辟丑劇的完結(jié),“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我國人民“科 學~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綿延遷衍,直至2Q世紀末,仍然是我國人民思 想上追求的目標。中國百年散文中有不少篇章正是這種思想追求的記錄。  諸如孫中山的《〈民報〉發(fā)刊詞》、鄒容的《〈革命軍〉緒論》、于右任的《 中國萬歲 民主萬歲》、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秋瑾的《致徐小淑絕命 詞》、林覺民的《與妻書》、李大釗的《“今”》、蔡元培的《我在北京 大學的經(jīng)歷》,以及林非的《詢問司馬遷》、王充閭的《土囊吟》、余秋 雨的《一個王朝的背影》等,均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封建專制制 度的批判和與其決裂的堅定態(tài)度,對民主主義和科學發(fā)展觀熱烈的向往與 追求?! ≈袊倌晟⑽氖莻€性解放和人性覺醒的載體。經(jīng)過“五四”新文化的 啟蒙,“王綱”解紐,封建正統(tǒng)思想逐漸崩潰,思想大解放,人們的認識 已同過去不一樣,決非。為君而存在,為道而存在,為父母而存在”,而 是“為自我而存在了”。這種個性解放和覺醒的思想促使散文家們打破古 文的桎梏,以白話文為體用,敘事、議論、抒情、言志。所以,郁達夫在 《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中說:“現(xiàn)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 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xiàn)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 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新文化運動逐漸從啟蒙主義 走向了馬克思主義,曾經(jīng)顯示了思想啟蒙特點的“民主”、“科學”的口 號被賦予了嶄新的內(nèi)容。個性的、人性意識的覺醒,導致民族意識與階級 意識的覺醒,進而導致社會主義思想意識的全面覺醒。這些不同層次的奔 向現(xiàn)代觀念的思想內(nèi)涵,在中國百年散文中均有所體現(xiàn)。魯迅的《秋夜》 和《風箏》、周作人的《苦雨》、鄭振鐸的《海燕》、朱自清的《背影》 和《給亡婦》、張聞天的《飄零的黃葉》、梁實秋的《槐園夢憶》、何其 芳的《雨前》、茅盾的《雷雨前》、瞿秋白的《—種云》、方志敏的《清 貧》、艾蕪的《人生哲學的一課》,以及黃秋耘的《丁香花下》、梁衡的 《覓渡,覓渡,渡何處?》、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馬麗華的《渴望苦 難》等,都從不同側(cè)面、不同層次展現(xiàn)了個性(人性)、民族、階級、社會 主義思想意識的全面覺醒?! ≈袊倌晟⑽氖侵腥A兒女團結(jié)御侮、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史詩。百多 年來,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 入侵,使我國大片國土淪亡,人民遭受殘酷的屠戮?!疤煜屡d亡,匹夫有 責”,愛國的作家們懷著滿腔的民族義憤,紛紛走出大都市的“亭子間” ,走向鄉(xiāng)村,走向內(nèi)地,走向敵后,走向大后方,救亡圖存,為民族的獨 立與解放,拿起筆作刀槍,以血淚為文章,為正義而吶喊,參加“以我們 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的偉大斗爭。葉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是對 英、日帝國主義發(fā)動“五卅慘案”、屠殺中國人民血腥暴行的控訴。郭沫 若的《銀杏》、茅盾的《白楊禮贊》、豐子愷的《還我緣緣堂》、夏衍的 《野草》、巴金的《燈》、楊剛的《沸騰的夢》、施蟄存的《馱馬》、陸 蠡的《囚綠記》、麗尼的《鷹之歌》、靳以的《紅燭》、蕭紅的《給流亡 異地的東北同胞書》、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白朗的《月夜到黎明》 、方敬的《贊美》等,是中華兒女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批判“ 亡國論”,堅持抗日斗爭,頑強不屈的民族意志的贊歌,是不朽的愛國主 義精神的壯麗詩篇。  中國百年散文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的頌歌。新中國成立 后,社會制度的變革,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重組,生產(chǎn)力的解放,全國人民有了當 家作主的自豪感,生產(chǎn)熱情高漲,社會主義建設(shè)取得了巨大成就。散文家 們用他們的筆記錄了這些燦爛的篇章。老舍的《北京的春節(jié)》、李廣田的 《花潮》、楊朔的《茶花賦》、秦牧的《社稷壇抒情》、碧野的《天山景 物記》等,盛贊了新中國人民新的生活,新的風尚,新的山川風物,新的 愛國主義情感,謳歌了新中國“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20世紀80年代吹起的改革開放的駘蕩東風,將神州大地吹拂得綠意蔥 蘢,花紅爛漫。散文沖破了“左”的思想和古典主義藝術(shù)趣味的束縛,得 到了新的崛起,迎來了散文史上的又一個春天。冰心的《綠的歌》、林斤 瀾的《春風》、峻青的《雄關(guān)賦》是對覺醒了的人民力量的贊頌,是對社 會主義祖國“濃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熱切的希望”的謳 歌。賈平凹的《丑石》、劉再復的《讀滄?!?、傅德岷的《佇立西湖畔》 則是對拔擢人才的伯樂的呼喚,是人生奮斗與進取之歌,是對歷史的反思 和對數(shù)典忘祖思想的批判。  中國百年散文是海外炎黃子孫思鄉(xiāng)戀鄉(xiāng)的樂曲。無論出于什么原因, 海外游子遠離祖國數(shù)十年,心里、夢里思念的仍然是自己生于斯、長于斯 的那一片故土。正如《我的中國心》中所唱的:“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 依然是中國心!”因此,海外散文家紛紛用他們的筆寫下了對祖國、故土 的思戀,蕭白的《響在心中的水聲》、張曉風的《愁鄉(xiāng)石》、張拓蕪的《 紡車》、郭楓的《老家的樹》、黃河浪的《故鄉(xiāng)的榕樹》、陳浩泉的《南 音牽鄉(xiāng)情》、李成俊的《深夜傾聽“洪湖水”》、於梨華的《親情·舊情 ·友情》、闞家蓂的《我依然想回祖國》、聶華苓的《“國”格與“人” 格》,都從不同角度表達了鄉(xiāng)思與鄉(xiāng)戀之情,以及對民族自尊與獨立的“ 人格”“國格”的贊頌?! ≈袊倌晟⑽氖侵形魑幕诤稀⑺囆g(shù)多元化的畫卷。這百年是中西文 化碰撞、融合的時期,20世紀20年代和80年代兩次大規(guī)模地引進西方現(xiàn)代 藝術(shù)技法,加上散文家主體意識的加強,散文與詩歌、小說、戲劇、電影 等文體的交叉與滲透,散文的筆法得到了更新與拓展,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 勢。百年散文中除了紀實的富于現(xiàn)實主義特征的散文而外,還有抒寫主觀 情感、富于浪漫主義精神的散文。其體式,除了常見的小品、隨筆、游記 、印象記而外,還有對話體、告白體、書信體、寓言體……其手法,有紀 實的、象征的、夢幻的、怪誕的、意識流的……其人稱,有第一人稱“我 ”的,有第二人稱“你”的,也有第三人稱“他”的,甚至三種人稱綜合 運用于一篇作品之內(nèi),構(gòu)成了多姿多彩的藝術(shù)畫卷?!  吨袊⑽陌倌昃A鑒賞》一書就是從中國百年散文寶庫中精選出來 的。這些作品具有:(一)經(jīng)典性。經(jīng)時間的淘洗,大多是有定評的名家名 作,即使少數(shù)不太為人們所熟悉的作者,其入選作品也屬上乘佳作;(二) 抒情性。無論記人、敘事、寫景、狀物,這些作品均情真意摯,樸素雋永 ,展時代風貌,抒濃濃的親情、友情、鄉(xiāng)情、國情;(三)哲理性。哲理是 “在最崇高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許多高尚的強有力的思想”(恩格斯),是 散文家對生活本質(zhì)的認識和人生奧秘真諦的揭示,本書所選的不少篇章冷 峻深邃,飽含人生底蘊,能給人以人生啟迪?!  吨袊⑽陌倌昃A鑒賞》集作者簡介、原作和鑒賞于一體,讀者不 僅在短時間內(nèi)能飽覽百年散文的精華,更能從鑒賞文字中進入原作思想藝 術(shù)的堂奧,增知啟慧,勵操砥志,怡情養(yǎng)性。它將為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添 磚加瓦,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做一點微薄的貢獻。  傅德岷 韋濟木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是從中國百年散文寶庫中精選出來的。這些作品具有:(一)經(jīng)典性。經(jīng)時間的淘洗,大多是有定評的名家名作,即使少數(shù)不太為人們所熟悉的作者,其入選作品也屬上乘佳作;(二)抒情性。無論記人、敘事、寫景、狀物,這些作品均情真意摯,樸素雋永,展時代風貌,抒濃濃的親情、友情、鄉(xiāng)情、國情;(三)哲理性。哲理是“在最崇高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許多高尚的強有力的思想”(恩格斯),是散文家對生活本質(zhì)的認識和人生奧秘真諦的揭示,《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珍藏本)》所選的不少篇章冷峻深邃,飽含人生底蘊,能給人以人生啟迪?!  吨袊⑽陌倌昃A鑒賞》集作者簡介、原作和鑒賞于一體,讀者不僅在短時間內(nèi)能飽覽百年散文的精華,更能從鑒賞文字中進入原作思想藝術(shù)的堂奧,增知啟慧,勵操砥志,怡情養(yǎng)性。它將為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做一點微薄的貢獻。《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珍藏本)》由傅德岷、韋濟木主編。

書籍目錄

《民報》發(fā)刊詞少年中國說《革命軍》緒論致徐小淑絕命詞中國萬歲民立萬歲與妻書“企”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秋夜雪風箏故鄉(xiāng)的野菜苦雨白馬湖之冬我的母親銀杏訪沈園荼靡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秋天的況味五月的北平雷雨前白楊禮贊釣臺的春晝故都的秋翡冷翠山居閑話蘆溝曉月快閣的紫藤花海燕還我緣緣堂背影荷塘月色給亡婦雷峰塔下北京的春節(jié)禿的梧桐一種云清貧飄零的黃葉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笑一只木屐綠的歌秋日風景畫野草榴褳聽潮黃葉小談街雅舍槐園夢憶燈再憶蕭珊咬菜根人生哲學的一課北游漫筆風雨中憶蕭紅山水花潮記一輛紡車沸騰的夢馱馬雨中登泰山途中茅店塾師花床囚綠記鷹之歌蘇州拾夢記紅燭鐵匠窗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月夜到黎明雨前我歌唱延安向日葵采蒲臺的葦賣琴贊美(節(jié)選)茶花賦長江三日社稷壇抒情黃昏枯葉蝴蝶天山景物記丁香花下幽徑悲劇松坊溪的冬天葡萄月令更衣記黃山小記春風雄關(guān)賦筏子紫藤蘿瀑布詢問司馬遷土囊吟凝思佇立西湖畔讀滄海珍珠鳥六駿蹤跡鞏乃斯的馬一個王朝的背影覓渡,覓渡,渡何處?清潔的精神我與地壇丑石渴望苦難杏黃月活到老真好響在心中的水聲失去的森林聽聽那冷雨愁鄉(xiāng)石謝謝紡車老家的樹我的空中樓閣教授的底牌多情的雨故鄉(xiāng)的榕樹橋南音牽鄉(xiāng)情香江賦深夜傾聽“洪湖水”西灣四筆斗室漫筆(六題)“國”格與“人”格親情·舊情·友情我依然想回祖國追憶豐子愷回憶郁達夫一些小事情

章節(jié)摘錄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枢l(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 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 ,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jīng)發(fā)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 。我現(xiàn)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 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沂窍騺聿粣鄯棚L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 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nèi)外 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 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 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 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 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 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 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 ,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 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 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 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 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 ,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欢业膽土P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jīng)是中年?! ∥也恍遗级戳艘槐就鈬闹v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qū)τ诰竦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 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乙仓姥a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 放。我們?nèi)轮?,跑著,笑著?!欢鋾r已經(jīng)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 子了?! ∥乙仓肋€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 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 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 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jié),自說少 年時代的胡涂?!拔铱墒呛敛还帜愫??!蔽蚁?,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 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罷?!  坝羞^這樣的事么?”他驚異地笑著說,就象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 。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煌鼌s,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 ∥疫€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F(xiàn)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 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 —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925年1月24日 (選自《野草》《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鑒賞】文以情動人,沒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魯迅作 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從不隱蔽自己的感情。一只小小的風箏,會那么長 久地牽動著他的心緒,使他痛苦,使他沉重?!讹L箏》一起筆,就寫出了 這一點?!氨本┑亩尽碧炜罩懈又囊欢L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 悲哀”。原來它喚起了作者對往日的回憶,使作者想起了幼小時候?qū)π⌒?弟的一次精神的虐殺。事隔二十年,當這一幕重新在眼前展開時,“我的 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一直到現(xiàn)在,異地空中 的風箏“既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作者以風箏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向讀者展示了自己心靈的歷程。  《風箏》取材于作者的零星感受,描寫了生活激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有關(guān)風箏的一段記憶,只是寫了幼年時不準小兄弟放風箏和成年后討 兄弟寬恕的兩個片斷,情節(jié)可謂簡單??墒?,作者透過現(xiàn)象,于平凡中窺 到了精深,揭示出自己行動的實質(zhì)是對兒童的一次精神的虐殺。因此,才 在人物活動和事件的發(fā)展中批判了自己,毫無保留地披露了自己的心靈。  在這里,我們不能不驚服作者生活感受的深刻,不能不感佩作者嚴于解剖 自己的精神,不能不嘆服一個偉大革命家光明坦蕩的胸懷。然而,文章僅 僅是解剖了自己嗎?不!人的思想意識來源于社會。舊中國是一個怎樣黑 暗的社會!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味戕殺兒童活潑自然的天性,當時的封建 復古勢力更是極力用舊思想、舊文化、舊道德來束縛兒童。一般的家庭, 也深受影響。所以,魯迅批判自己,正是在同自己身上舊思想的因襲進行 斗爭。他的自我解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解剖社會?!讹L箏》的 結(jié)尾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 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边@不明明寫出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么!作 者以精練的一筆,把具體的事件置于典型的社會背景之中,使自我解剖和 當時的社會緊緊相連。由此可見,作者剪取的雖然是生活中的點滴片斷, 但由于滲透著精深的見解,所以文章以小見大,言近旨遠,以一個獨特的 事件,反映了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讹L箏》的形象描寫是出類拔萃的。作者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寥寥幾筆,神情畢肖。例如,對于小兄弟的“ 形”,作者并未著意刻畫,只寫了“十歲內(nèi)外罷,多病,瘦得不堪”幾筆 ,卻于具體的行動描寫中,為其傳“神”。小兄弟“最喜歡風箏,自己買 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 。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 高興得跳躍”。一個靜的神態(tài),兩個動的細節(jié),就淋漓盡致地寫出了他對 游戲的濃厚的興趣。“我”“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見了他 ”,“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一個大蝴蝶風箏即將完工,“做眼 睛用的小風輪”,還“用紅紙條裝飾著”,這個情景又使我們看到小兄弟 工作得多么專注、細心!多么肯于鉆研,富于創(chuàng)造!長兄代父,小兄弟看 見了“我”,“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十分準確地揭示 了小孩子當秘密被發(fā)現(xiàn)時的惶悚心理?!拔摇眱叭皇歉奔议L的神態(tài),“即 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并且“傲 然走出”?!罢邸薄ⅰ皵S”、“踏”之后,“傲然走出”,多么窮形極態(tài) ,栩栩傳神!時間的流逝,會洗去舊跡,在生活的輾轉(zhuǎn)中,誰還將幼時的 小事銘記心頭?所以,當兩人“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 ”,“我”又重提舊事的時候,“‘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地笑著說 ,就象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這又是多么儉省的一筆!這一筆一筆的 勾勒,好像一幅一幅的寫意畫;這一系列的行動描寫,又好像一連串的電 影鏡頭,將人物的形態(tài)與神韻一并攝了下來,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使人如聞 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風箏》在人物描寫上著墨不多,但卻真實 地再現(xiàn)了各自的心理與性格,達到了以少勝多的效果。而對舊社會的控訴 ,對幼小者的同情,對自己舊思想的鞭笞,都滲透其中?!  ?/pre>

編輯推薦

  《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精選中國百年散文名家之名篇,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飽含人生底蘊,文筆精美酣暢,實屬我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瑰寶,是民族文化中無比珍貴的不朽的藝術(shù)寶庫。它將為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做一點微薄的貢獻?!吨袊⑽陌倌昃A鑒賞(珍藏本)》由傅德岷、韋濟木主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