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典詩文存稿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劉文典  頁數(shù):262  
Tag標簽:無  

前言

  先師叔雅先生,學貫中西,識鑒古今,詩文兼擅,校補群書,博學審伺,慎思明辨如先生者,誠學界之翹楚也。其《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斟補》等學術(shù)專著,早巳飲譽學林,名重海內(nèi),唯其詩文雜著則鮮為人知,蓋因年代久遠,往昔見諸報刊者,后人未能達覽;或因傳抄于師友之間而尚未面世,以至明珠塵封而光澤未現(xiàn)。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劉文典全集》出版,除諸??睂V?,翻譯著作及部分詩文書信,俱已收入,然其著述尚有遺漏者,未能稱完璧也。爾后,經(jīng)先生哲嗣平章君及諸友人之努力,查閱報刊,多方求索,又獲詩文多篇,加以董理校輯,與《全集》中已收錄之部分詩文,合為《劉文典詩文存稿》出版,既可補《全集》之缺,亦足以饜讀者之所需。讀者當可進步認識先生之學識與人品。  先生青年時代隨孫中山從事革命,受民主思想之熏陶,立志愛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面對日本侵略,山河破碎,其拳拳愛國之心,溢于文字之表,讀其政論與時事述評諸文,則其對侵略者之仇恨,對祖國之熱愛,俱躍然紙上。先生之人品由此可見。先生早年師從劉師培、章太炎等國學大師,師出名門,學養(yǎng)深厚,眼界開闊,故雖以校讎之學卓爾成家,然先生之學不囿于隅,哲學文化,文學藝術(shù),音韻文字,俱廣泛涉獵,并力主中西溝通,古今融匯。于國學則博通經(jīng)史,于西學則諳熟唯物唯心之論,精通生物進化之學,文史哲兼解融通。先生治學之道,當為后世所師法。先生自幼聰慧,讀書勤奮,博聞強識,非但專攻學術(shù),且才思敏捷,文采飛揚?;蛞园自捨膶懽鳎h論時政,激揚文字,慷慨激昂,酣暢淋漓;或寄興于詩詞,紀事于碑誄,傷時感事,婉轉(zhuǎn)沉郁,文字典雅,音韻鏗鏘,吟詠之間令人唱三嘆。除此之外,《存稿》中或論治學之道,或談音韻訓(xùn)詁之學,或作讀書筆記,或撰序跋短文,篇什雖小而精義迭出,知識廣博而慧眼識珠。語云:“各師成心,其異如面。”叔雅先生之詩文,俱本情性而作,讀其詩文,則其學術(shù)人品可知矣!《存稿》與《全集》珠聯(lián)璧合,叔雅先生之道德文章與學術(shù)成就,俱足以窺其全豹,而先生之風亦宛如常青松柏,可永昭示后學也。

內(nèi)容概要

  《劉文典詩文存稿》或談音韻訓(xùn)詁之學,或作讀書筆記,或撰序跋短文,篇什雖小而精義迭出,知識廣博而慧眼識珠。語云:“各師成心,其異如面?!笔逖畔壬娢?,俱本情性而作,讀其詩文,則其學術(shù)人品可知矣!《存稿》與《全集》珠聯(lián)璧合,叔雅先生之道德文章與學術(shù)成就,俱足以窺其全豹,而先生之風亦宛如常青松柏,可永昭示后學也。

書籍目錄

序怎樣叫做中西學術(shù)之溝通我的思想變遷史《淮南鴻烈集解》自序標點偉懣每們同善社宣和遺事類書讀《文選》雜記記《淮南子校錄拾遺》《文苑英華辨證》簡端記音韻學札記最容易讀錯的幾個成語《莊子補正》自序《杜甫年譜》序《大唐西域記簡端記》引言歷代循吏史實《呂氏春秋集釋》序《移山縿隨筆》序;《茈湖精舍詩初集》序《師荔扉先生年譜》跋范烈士鴻仙先生行狀梅校長任職廿五年紀念題名錄序唐淮源將軍廟碑李儀廷將軍七旬壽序重修玉溪大橋記唯物唯心得失論叔本華自我意志說歐洲戰(zhàn)爭與青年之覺悟軍國主義難易乙玄君《生命之不可思議》譯序《進化論講話》譯序《日本陸軍大臣荒木告全日本國民書》譯序天地間最可怕的東西——不知道美日太平洋大戰(zhàn)和小說日寇最陰毒的地方日本敗后我們該怎樣對他孫中山先生回憶片斷回憶魯迅我和魯迅最后的面回憶章太炎先生憶“五四”對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感想致胡適四十三封致陳垣致陳東原書致梅貽琦宣南雜志清內(nèi)閣大庫宋元人筆記蒙古文學宣大女樂燕都風俗居庸關(guān)石壁造像暹羅在日本之北雞籠圖晁衡后村詩微旨夕照寺清理密親王之死清世祖為僧說。達摩面壁石洪承疇之論鴉片清列帝之不學日本名物附燕京之不可建都詩詞存稿過奈良吊晁衡黃鶴樓杜湖無題有感無題西莊移居西莊舍南有流水松竹天兵西贈栗成之送彭郎五十八初度金陵懷古懷寅恪無題七絕無題壬辰中秋進仁結(jié)婚詩以賀之四首無題鷓鴣天壽張子謙老藝人四首謁工部草堂伏老降臨敬賦律鷓鴣天《劉文典詩文存稿》書后

章節(jié)摘錄

  從前我們中國人看見西洋人駕了輪船、開起大炮打來,我們共鼓、貨狄刳木為的舟,僮做的弓,浮游的矢,是萬萬敵他不過;又看見銅壺不如鐘表,火柴勝似鉆燧,于是不能不承認西洋人有術(shù)。然而這“術(shù)”字里面還含得有“邪術(shù)”、“魔術(shù)”的意味。后來漸漸曉得輪船鐘表的機括也不過是銅鐵打造,彈藥火柴的原料也不過是硫磺、硝、磷等物制成,就不能不承認西洋人有藝術(shù),不能不承認他的藝術(shù)比我們高強了。但是卻還不曉得西洋人也有學,更不曉得他們的學比我們的精深。  后來漸漸也有人曉得,輪船、大炮、鐘表、火柴都不是一個巧工能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的,都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產(chǎn)物,于是也就漸漸有人肯去研究那“聲光電化之學”。雖是為了種種原因,沒有人真能深造,卻也略略嘗著了近世自然科學的滋味。這時候的人士,都以為西洋人的學,只有“聲光電化之學”,至于那“修齊治平之道”、“身心性命之學”,究非西洋人所能有的。若是有人向他們說,西洋人除了這些自然科學之外,還有那極精深的文化科學,恐怕未必有人肯信哩。所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句話,在幾十年前,差不多是個不可動搖的原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劉文典詩文存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