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羅貫中、 戴敦邦 黃山書社 (2008-08出版) 作者:羅貫中 著 頁數(shù):398
Tag標簽:無
前言
《三國演義》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書”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歷史演義開山之作。近年來,很多人深入挖掘《三國演義》的文學之外的意義,使其成為一部集人才學、領導科學、軍事戰(zhàn)略學、智謀策略學等為一身的百科全書?!度龂萘x》的作者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籍貫山西太原府,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戲曲家。《三國演義》所本三國故事,在魏晉以后就在民間流傳。隨著說話技藝和戲劇的興盛,這三國故事題材也自然被藝人所看重。宋元時期,三國故事即在勾欄瓦舍上演。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有30多種。元代還刊出了《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作注所搜集之史料,注入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chuàng)作了《三國演義》?,F(xiàn)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24卷本,是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嘉靖本”。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現(xiàn)今通行的120回本,是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是《三國演義》最流行的本子,俗稱“毛本”。《三國演義》描繪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斗爭,塑造了眾多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展現(xiàn)了社會歷史的變遷。羅貫中繼承了民間故事中擁劉反曹的政治傾向,以劉備的蜀漢政權為正義的一方,表達了對“仁政”的向往,對漢民族復興的渴望?!度龂萘x》的偉大之處在于其精彩地描寫了大大小小40多場戰(zhàn)爭,被認為是中國人寫的描寫戰(zhàn)爭的史詩性作品。作者視野廣闊,構思宏偉。其中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從戰(zhàn)事的起因,交戰(zhàn)各方力量對比、作戰(zhàn)方略及內部爭執(zhí),到戰(zhàn)爭的過程及其變化,勝負的決定及其緣由,主要人物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都敘述得具體而生動。特別是赤壁之戰(zhàn),作為曹、劉、孫三方同時卷入、決定三國鼎立之勢的關鍵性戰(zhàn)爭,小說中用整整八回的篇幅,通過鋪排和虛構,寫得矛盾沖突不斷、戲劇性的轉折接連、波瀾壯闊、高潮迭起,讀來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值得稱道的是,《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品格性情各個不同,如劉備寬厚仁愛、曹操雄豪奸詐、關羽勇武忠義、張飛勇猛暴烈、諸葛亮謀略高超與勤于國事、周瑜聰明自信與器量狹小。這些形象都極富于生命力,幾百年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非常高超的。如寫諸葛亮的出山,先借司馬徽、徐庶之口,側面虛寫其非凡才能;然后在三顧茅廬這一段,從劉備等三人的眼中觀察這位“高人逸士”的生活環(huán)境,引起讀者的興趣;最后諸葛亮千呼萬喚始出來,一場“隆中對”,縱論天下大勢,展現(xiàn)他的政治才能于廣闊的時代背景之下,令人覺得他是有大才,且日后必有大用之人。
內容概要
《四大名著普及本:三國演義》出現(xiàn)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fā)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yè),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里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后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后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chuàng)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tài)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后來還有神魔小說《西游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后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后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籍貫山西太原府,一說山西省祁縣;一說山西省清徐縣;一說錢塘(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據(jù)說和施耐庵合著《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書籍目錄
第1回 桃花園豪杰三結義洛陽城兵刃十常侍第2回 誅丁原呂布背義刺董卓曹操獻刀第3回 八方剿董卓三英戰(zhàn)呂布第4回 孫堅跨江擊劉表王允巧下連環(huán)套第5回 張翼德醉失徐州呂奉先射戟轅門一第6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第7回 天子射獵受恥辱曹操煮酒論英雄第8回 吉太醫(yī)藥罐下毒關云長曹營陷身第9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10回 劫鳥巢孟德燒糧戰(zhàn)官渡袁紹敗兵第11回 劉備躍馬過檀溪徐庶彈指破金鎖第12回 劉玄德三顧草廬諸葛亮初戰(zhàn)博望第13回 諸葛亮火燒新野趙子龍單騎救主第14回 論天下孔明舌戰(zhàn)群儒斬桌角孫權決計破曹第15回 拜老友蔣干盜書用奇謀孔明借箭第16回 獻密計黃蓋受刑借東風孔明妙算第17回 周瑜火燒赤壁關羽義放曹操第18回 曹仁大戰(zhàn)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第19回 趙子龍計取桂陽關云長義釋黃忠第20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第21回 周瑜三氣歸天龐統(tǒng)二遭冷遇第22回 馬超興兵雪恨曹操割須棄袍第23回 張松獻圖投劉備趙云截江奪阿斗第24回 落鳳坡亂箭射龐統(tǒng)巴郡城仗義釋嚴顏第25回 馬超挑燈夜戰(zhàn)關羽單刀赴會第26回 張飛智取瓦口關黃忠計奪天蕩山第27回 趙云受封虎威將劉備進位漢中王第28回 關羽水淹七軍呂蒙智奪荊州第29回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禍移許昌第30回 傳遺命曹操壽終廢獻帝曹丕篡位第31回 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含淚托孤第32回 鄧芝說退東吳兵孔明三擒南蠻王第33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第34回 趙子龍力斬魏將姜伯約歸降蜀國第35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孔明彈琴退司馬第36回 五丈原孔明歸天南鄭城魏延中計第37回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司馬昭闖官廢曹芳第38回 入西川二士爭功平東吳三國歸晉
章節(jié)摘錄
東漢末年,昏庸的漢桓帝聽信身邊太監(jiān)的讒言,將正直的文武官員誣陷治罪,打入牢獄。張讓、蹇碩等十名太監(jiān)專權禍國,歷史上稱他們?yōu)椤笆J獭薄h桓帝死后,漢靈帝即位,文武官員忍無可忍,密謀將十常侍置于死地,不料消息走漏,反被十常侍所害。從此,太監(jiān)把持著朝廷重權,為非作歹,再加上連年災荒,百姓怨聲載道。河北巨鹿縣有位叫張角的,趁天下人心大亂,以行醫(yī)為名,從河南、河北八個省,召集了四五十萬百姓,自稱“天公將軍”,揭竿而起。起義軍頭裹黃巾,聲勢浩大,所到之處,官兵潰不成軍,棄城而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黃巾軍打到幽州地界時,幽州太守劉焉恐怕寡不敵眾,急忙在所轄縣城張榜招募義兵。榜文張貼到涿縣的那天,引出一位英雄。那人叫劉備,字玄德,性寬和,寡言少語,喜怒不形于色;胸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漢景帝的玄孫。家里的祖上因沒有按規(guī)定交納貢金而被削去侯爵,因此遺在涿縣,住在樓桑村。村子附近有一棵桑樹,有五丈多高,遠遠望去如同車蓋。一位相士曾預言:“這家要出貴人! ”劉備小時候和小朋友在樹下玩耍時,說:“我為天子,應該坐這車?!眲溆啄陠矢?,家里十分貧窮,主要靠母親賣麻鞋和織席糊口。十五歲時,劉備拜鄭玄、盧植為老師,并且與公孫瓚結為好友。劉焉發(fā)榜招軍這一年,劉備已二十八歲。當天劉備見了榜文,慨然長嘆。身后有一人厲聲說:“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為何長嘆? ”劉備回過頭來看這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劉備見他形貌異常,就問叫什么名字。那人說:“我叫張飛,字翼德,世代住在涿郡,家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你看榜而嘆,才問你的。”
后記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故事從劉、關、張?zhí)覉@結義開始,以王溶平吳結束。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的社會統(tǒng)治集團的矛盾斗爭活動。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書中的描寫,為理解當時社會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提供了大量的生動的素材。全書結構宏大、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長期以來,《三國演義》深受各階層讀者喜愛,成為我國歷史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本次校點,在海天出版社1996年本的基礎上,參校諸本,并參酌史籍,擇善而從。均不出校記。
媒體關注與評論
前言《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 是一部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性格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偉大作品。在世界古典文學名著之林中, 它無疑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十年來,《三國演義》研究由沉寂走向興旺, 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和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作為這一歷史進程的參與者,我曾反復認真研讀這本書,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思考。現(xiàn)僅就幾個基本方面,略陳管見。 (一)《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與作者 長期以來, 學術界公認《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近年來,一些學者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提出了四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1.“成書于宋代乃至以前”說; 2.“成書于元代中后期”說; 3.“成書于明初”說; 4.“成書于明中葉”說。在這四種觀點中,“成書于宋代乃至以前”說不僅忽視了《三國演義》吸收元代《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內容的明顯事實,而且實際上否定了羅貫中的著作權, 實難成立, 因而幾乎無人贊同?!俺蓵诿髦腥~”說, 徑直把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嘉靖本”)視為(三國演義)的原本,認為弘治甲寅(1494)為之作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即其作者, 也否定了羅貫中的著作權,其論述雖有精辟之處,結論則未必令人信服。那么,“成書于元代中后期”說和“成書于明初”說,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呢? 我認為,確定(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應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對作者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經歷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多年來。 人們公認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 確為《三國演義》的作者,這是“成書于元末明初”說的基礎。近年來, 一些學者對羅貫中是否即元代理學家趙寶峰的門人羅本、羅貫中與張士誠的關系、羅貫中與施耐庵的關系等問題作了積極的探考。但因資料不足,見解歧異。 尚難遽爾斷定《三國演義》成書的確切年代。 第二。確認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嘉靖本基本上保存了羅貫中原作的面貌,或者直接把它當作羅氏原本,根據(jù)它來考察《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嘉靖本乃是一個加工較多的整理本,而明代諸本《三國志傳》才更接近羅貫中原本的面貌(詳見第二部分階段),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以往論述的可靠性。
編輯推薦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普及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