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志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王方歧、吳少勛、高天信、 吳賓彥 黃山書社 (2008-10出版)  
Tag標簽:無  

前言

安徽襟江帶淮,無論自然條件,還是人文風俗,皆有南北兼容的特點。歷史上潑墨操戈,代有風流;百業(yè)競技,各顯其能;地域文化,源遠流長,方志是其重要的文獻載體之一。安徽方志歷史上可追溯到漢代,有《廬江七賢傳》、《九江壽春記》等。羅愿《新安志》是安徽流傳下來的惟一一部宋代志書,也是方志體例定型的代表作之一。志書編纂,代代相濟,明清時期數量巨增。安徽地靈人杰,文風昌盛,地方官員、文人學士或賢達名流都樂于修志,參與修志的著名學者有章學誠、洪亮吉、孫星衍、龔自珍、李兆洛、鄧廷楨、何紹基、趙紹祖、趙吉士、劉師培等人。眾多名流的參與保證了志書編纂質量,章學誠《和州志》、鄧廷楨《安徽通志》、孫星衍《廬州府志》、趙吉士《徽州府志》、洪亮吉《寧國府志》、李兆洛《鳳臺縣志》等一批名志為安徽留下了一筆寶貴而又豐富的文化遺產。歷經風雨洗劫,據不完全統(tǒng)計,安徽歷代方志現存470余種。舊志含有大量自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人文史料,是研究安徽、建設安徽的重要信息資源。整理和出版舊志,是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文化事業(yè)。安徽1999年完成第一輪修志任務后,省地方志辦公室和省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經過認真研究,決定開發(fā)舊志資源,計劃從1949年以前的安徽歷代方志中精選百種,加以??薄它c,整理編纂成《安徽歷代方志叢書》出版。

內容概要

《廬江縣志(清·康熙):附冶父山志(民國)》內容簡介:康熙《廬江縣志》十六卷,吳賓彥修,丁象臨纂。開編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七年(1698)付梓??滴跞迥?,《廬州府志》成,知府張純修命各屬繼修邑志,時任廬江縣知縣吳賓彥適時依定例組織編纂縣志。是志吳賓彥主修并任總裁,教諭余惟孝監(jiān)修,訓導丁象臨編纂,典史殷三重、冷水關巡檢鐘元標督梓。并請《合肥縣志》纂修者王方歧參訂編纂。卷首有張純修、吳賓彥序。
康熙《廬江縣志》為十六卷,約23萬字。卷一輿圖考,卷二建置沿革、星野(附祥異),卷三疆域、山川、風俗、城池(附街巷、鄉(xiāng)都、市鎮(zhèn)、橋渡、關寨),卷四食貨土產、歲辦、戶口,卷五田賦、田塘、水利蠲賑,卷六役法、兵驛,卷七學校、公署,卷八古跡、寺觀、祀典,卷九秩官,卷十選舉,卷十一名宦,卷十二人物,卷十三僑寓、隱逸、仙釋、方技,卷十四列女、貝也封、冢墓、雜志,卷十五、十六為藝文。較順治《廬江縣志》多六卷。與前志相比康熙《廬江縣志》用一定篇幅記載了“田賦、田塘、水利、蠲賑”等內容,此部分文字有1.5 萬多字,反映了當局重視農業(yè)生產和經濟發(fā)展,當時社會“家給人足”、“人文蔚起”的情況。

作者簡介

作者:王方歧 解說詞:吳少勛 高天信 合著者:(清朝)吳賓彥

書籍目錄

廬江縣志  清·康熙附冶父山志  民國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山川山河兩戒之說,江淮負海,南紀攸司,莫不岳峙川流相為表里。是故樹國邑者,有必然之形勢;表鉅麗者,有屹若之金湯??匾齽t夸雄服,孔道則稱襟喉,山川所融結,不第資游覽也。廬邑襟江帶湖,而山尤多,深曲秀拔,不必《山經》、《水注》漫引成編,而入疆攬勝,蓋可考而知也。百藥山治西南十里。山多藥品,故名。相傳唐李百藥游此,宋碑作白若山,音相近而訛也。嶺有棋盤石,相傳子可推動。山又有石鼓,撼之如鼓響,而今不然,豈好事者浪傳歟!郡志刻人鎮(zhèn)山。冶父山治東北二十里。唐更名日冶山,宋碑日鐵冶,蓋冶鑄之所。相傳歐冶子鑄劍于此,上有鑄劍池,非春秋群帥所囚處也??肌跺氈尽吩疲号f冶鑄于此。其山比眾山獨尊,故號“父”。山之陽有冶父寺,山之陰有實際禪寺。嶺有伏虎庵。庵前有龍湫、龍王廟、羅漢壇、百尺巖、袈裟柜。南下數十步,有伏虎巖。西百余步,有白佛巖。又有諸葛嶺、白兔嶺,凹凡三百六十四,子山盤礴蜿蜒亙數十里。而清冽之泉,不知幾出,蓋廬江諸山之勝也。故使節(jié)往來者,多登眺吟詠焉。采見《藝文志》。塔山治北三里。上嘗有塔,故名。宋碑日鴻寶,縣之主山也。嶺有龍王廟,鄉(xiāng)人祈雨,今廢。其北子山有石魚,長五尺。東顧山治東五里。俗云馬家山,脈自冶父來,為治左護,故名。山頭松杉蓊郁,邑人夏縉晦跡云窩在焉。山腰有將軍石。尾有烏桕,有黃荊、金狗諸窩泉,大小四五出,灌溉田畝。石屋山治東北七里。東顧山畔一峰,巖石如屋,中可容數人。

后記

根據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關于認真做好(安徽歷代方志叢書)出版規(guī)劃工作的通知》和《(安徽歷代方志叢書)編纂方案》、《(安徽歷代方志叢書)校點通則、審稿編輯、校對條例》等文件要求,廬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選康熙《廬江縣志》、民國《冶父山志》予以點校。康熙《廬江縣志》系康熙三十七年(1698)出版,全帙藏日本內閣文庫,為孤本,國內僅存有殘本,北京首都圖書館存一至五卷、十五卷、十六卷等共七卷,中九卷缺失。此次點校,依據中國科學院選編、中國書店出版的縮印本《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20冊(1992年版),并參照北京首都圖書館的殘本復印本。依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出版的《冶父山志》木刻本。2003年5月,由吳少勛、高天信著手點校二志。在點校時,根據省方志辦規(guī)定的點校通則,首先將二志原版復印成冊,分別在復印件上斷句標點分段、繁體字改成規(guī)范的簡化字。其次,將點校的復印件橫排打印。高天信承擔印刷校對。由于康熙《廬江縣志》系孤本、殘本,字跡多處缺漏或模糊不清,不少字跡難以辨認,給點校工作帶來較大困難,為此,參照清順治、雍正、嘉慶、光緒《廬江縣志》及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原有版本反復???、補正。

編輯推薦

《廬江縣志(清·康熙):附冶父山志(民國)》:安徽歷代方志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廬江縣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