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傳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高陽  頁數(shù):386  字?jǐn)?shù):327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從事歷史小說寫作以來,二十余年心血所積,得書若干,計字又若干,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約略而計,出書總在六十部以上;計字則平均日寫三千,年得百萬,保守估計,至少亦有兩千五百萬字。所謂“著作等身”,自覺無忝?! ∩舷挛迩辏穼嵑迫鐭熀?,所以我的小說題材,永遠(yuǎn)發(fā)掘不盡;更堪自慰的是,世界華人社會,到處都有我的讀者。有些讀者獎飾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慚感交并”四個字來形容心境?! ⌒心炅形?,或許得力于凡事看得開;更應(yīng)慶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匱乏的大環(huán)境中,所以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可說并未老化;與筆續(xù)盟、廿載可期。不過今后的筆墨生涯,一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亦須整理舊稿。新作單行本將僅交由聯(lián)經(jīng)及遠(yuǎn)景兩家出版事業(yè)公司印行?! ∨c遠(yuǎn)景出版事業(yè)公司合作的開始,在個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是一塊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種極愉快的經(jīng)驗,特綴數(shù)語,敬告讀者。

內(nèi)容概要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瓶生,亦號瓶廬,晚年自署松禪,江蘇常熟人。大學(xué)士翁心存之子。咸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進(jìn)士,歷任戶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是當(dāng)時著名的清流領(lǐng)袖。翁同龢為光緒師傅,“得遇事進(jìn)言”,光緒“每事必問同龢”,眷倚尤重。但因力主變法圖存,慈禧令光緒下諭將翁開缺回籍。戊戌政變后,又奉朱諭,將翁革職,永不敘用,并“交地方官嚴(yán)加管束”。    翁氏的性向與際遇,志氣與才具,責(zé)任與權(quán)力,興趣與任務(wù),地位與作風(fēng),皆不相侔,種種不平衡的積累,禍己、禍君、禍國。這是時代的悲劇。然而,他是愷悌君子,結(jié)局之凄涼,令人酸鼻。本書要為他一抒難言的隱恨委屈。

作者簡介

高陽(1926-1992),臺灣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水,筆名郡望、吏魚。大學(xué)未畢業(yè),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xué)校,當(dāng)了空軍軍官。退伍后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并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高陽擅寫歷史小說,也是著名的“紅學(xué)”專家。我國歷史紛繁幻雜,高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天子門生 由拔貢而狀元 “潘郎傷逝空悲哽” 父厄于肅順 烽火閑情  家仇初起 終天之恨 叔侄狀元第二章 門生天子 弘德殿行走 兼作太后師 是非之地 回籍守制 “圓明園李監(jiān)督” 萬丈波瀾的震撼 “可憐天子出天花”第三章 樸園路線 “皇帝本生父” 吉祥花第四章 再為帝師 楊乃武案 毓慶宮行走 衣錦榮歸 喪明之痛 門戶漸深 長信宮的異聞第五章 依違南北之間 吳江相國 去南報銷案 初入軍機 清議與清流第六章 朝局的大翻覆 恭王被黜 收拾清流的一條毒計 “督撫平分半子”第七章 常熟門下 北衰南興 南通狀元 閭面第八章 渤海換了昆明湖 司農(nóng)常熟 海防經(jīng)費的用途  翁李榮枯 李翁矛盾第九章“盍簪喧櫪馬” 賜壽  又一怨家張廣雅  奕勖其人  失曾得張  賞識奇才張蔭桓  前世孽緣康有為  謬托知己 第十章 主戰(zhàn)復(fù)迫戰(zhàn) 文學(xué)士  珍妃  寇連材  大院君  參與朝局  袁世凱  主戰(zhàn)復(fù)主和的太后第十一章 黃海熸師 翁同龢天津行  恭王復(fù)起  自種禍根  宮闈多故 第十二章 求和終得和 恭王和樞庭 李鴻章議和 馬關(guān)之辱  聯(lián)俄之始  整肅帝黨  李鴻章的打手 羅剎行 羅曼諾夫報告第十三章 回紇馬與督亢圖 膠澳事件 對德交涉 俄德勾結(jié) 李鴻章的真面目 張蔭桓叛翁投李第十四章 窮極思變 康有為高談時局 光緒廿四年正月初五 英國借款 俄國第二次行賄 亨利親王訪華 尚有人爭海舶香第十五章 “獨坐看雨” 煊赫的半個月 定國是詔 “喜極”之后 恩怨說榮張 大臣之風(fēng)第十六章 戊戌政變 新政 張之洞 東山再起 美夢成空  楊崇伊發(fā)難  袁世凱告密之謎 “木訥令兄”的故事第十七章 山中歲月 編管 沈鵬事件 刪改日記 老驥伏櫪 凄涼到蓋棺 身涉是非附錄 十疑康有為詩并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天子門生  由拔貢而狀元  《離騷》:“惟庚寅吾以降。”蘇州府的唐寅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因取此語,刻為閑章;同府同一年生的還有文征明。后三百六十年,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蘇州府又降生了兩位猶如唐寅與文征明齊名的士林魁首:一個是潘祖蔭,一個是翁同龢。  翁同龢籍隸蘇州府治以北九十里的常熟。翁家在常熟是大族,但先世除了康熙十五年丙辰探花、官至刑部尚書的翁叔元以外,沒有出過什么炬赫的人物,直到道光后,方始興旺。  翁家之盛,始于翁心存。心存之父名咸封,官至海州學(xué)正,生兩子,次子心存字二銘,號邃庵,生于乾隆五十六年,道光二年三十二歲成進(jìn)士,入翰林。翰林院庶吉士,常例教習(xí)三年,復(fù)經(jīng)考試,以等第高下分別任用,稱為“散館”,名列前茅者,二甲授職編修,三甲授職檢討,稱為“留館”,其次用為部員,再次用為知縣。庶吉士散館時,絕大多數(shù)希望留館;翁心存不但留館,而且散館由三年縮短為一年。因為宣宗即位,例開恩科,道光元年辛巳恩科鄉(xiāng)試,則二年壬午恩科會試。子、午、卯、酉之年正科鄉(xiāng)試,辰、戌、丑、未之年正科會試。道光三年癸未春闈,“庶常館”無法容納兩科的庶吉士,所以翁心存得以提前散館?! ∥绦拇娴幕峦痉浅m樌?,一年散館,又一年“開坊”,擢為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又一年充福建鄉(xiāng)試正考官,提督廣東學(xué)政,時為道光五年?! W(xué)政俗稱“學(xué)臺”,例得專折奏事,與督撫平禮相見。三年差滿回京,奉旨在上書房行走,為惠郡王的業(yè)師?;菘ね趺d愉,宣宗胞弟,行五,咸豐年間為親貴首腦,內(nèi)廷外朝皆尊稱之為“老五太爺”。翁心存晚年蹉跌而能復(fù)起,未始非由于有此一重淵源。  翁同龢即生于其父當(dāng)上書房翰林時。翁心存共生四子,長子同書,字祖庚,號藥房,道光二十年庶吉士,跟他父親一樣,也是一年散館,授職編修。其時早翁同書一科的曾國藩,因是三甲出身,在當(dāng)檢討。后來李鴻章尊稱科名、功名皆是晚輩的翁同龢為“丈”,即由曾國藩與翁同書的關(guān)系而來,老師的同寅為長輩,則此長輩之弟亦為長輩;李鴻章所以如此謙下,作用是要突出他繼承曾國藩的形象?! ∥绦拇娴拇巫用舯?,早殤;三子名同爵,出嗣堂叔;幼子即翁同龢,字叔平,號瓶生,亦號瓶廬,晚年自署松禪。他的祖父是學(xué)官,父親又是上書房的師傅,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書自然讀得極好。十三歲時作試帖詩,題目是“元夕張宴奪昆侖關(guān)”,詠狄青的故事,有“第一回圓月,奇功第一人”之句,傳誦一時?! 〉拦舛拍昙河?,翁同龢二十歲,成為拔貢——出類拔萃的生員(秀才),稱為拔貢,定制逢酉年由學(xué)政在“科考”后選拔,共試兩場,即日交卷,第一場試四書文兩篇,經(jīng)文一篇;第二場試論一篇,策一道,判一條,五言八韻詩一首。較之鄉(xiāng)會試僅試四書文、五經(jīng)文及試帖詩,更為繁重;而且除文字以外,兼重書法,此又與殿試無異?! ∫虼?,在昔科舉時代,常以“名貴”二字來形容拔貢。又有人說,拔貢之名貴,是因為三年出一個狀元,十二年才出一個拔貢。此雖為戲言,但有不通的翰林,而拔貢則必是真才實學(xué),這是毫無例外的事實?! 《ㄖ疲喊呜暈檎境錾?。進(jìn)京復(fù)試考列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縣任用。但翰林院畢竟是儲才之地,所以除非年齡太長,急于出仕,否則仍會赴秋闈。翁同龢趁進(jìn)京復(fù)試之便,參加北闈鄉(xiāng)試,輕而易舉地成了舉人?! ∵@一科順天鄉(xiāng)試的考官是工部尚書王廣蔭、戶部尚書孫瑞珍、工部右侍郎宗室靈桂。孫瑞珍之子孫毓汶、靈桂的女婿榮祿,后來與翁同龢的關(guān)系極其密切,卻都交誼不終。先談孫毓汶與翁同龢同榜的故事?! O毓汶是山東濟(jì)寧人,咸同年間,為北方士族第一家。他的祖父玉庭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玉庭有一孫毓淮,是毓汶的堂兄,道光二十四年的狀元。咸豐六年丙辰,翁同龢、孫毓汶會試中式后,孫家希望孫毓汶奪魁,造成兄弟狀元的佳話,因而有一段關(guān)于孫瑞珍計陷翁同龢的軼聞。  據(jù)高拜石在《古春風(fēng)樓筆記》中說:“殿試前夕,赴試貢士,住家離殿廷稍遠(yuǎn)的,每多借宿朝門附近親友家,以便第二天清早進(jìn)入隆家門。那時孫家第宅是在皇城附近,翁家比較遠(yuǎn)些。當(dāng)晚,孫家以通家之誼,延翁同龢到家里夜飯,孫瑞珍以父執(zhí)世誼,殷勤款待,頻頻勸酒,絮絮暢談,賓主非常歡洽。席散之后,孫尚書又邀同穌到他書齋里,把殿試一切規(guī)例,不厭其詳?shù)匾灰恢更c,直到深夜,同穌已有倦意,加以不勝酒力,兩眼微澀,孫尚書始促其就寢。毓汶早于散席之前就枕了?!薄 】上攵模降玫诙旖鸬顚Σ?,翁同龢的精神絕不如孫毓汶;但翁同穌畢竟還是奪魁了。據(jù)高拜石記,正當(dāng)翁同龢精力不濟(jì)時,“猛記起他父親給他的老山人參兩枝,藏在卷袋里,因找了出來,折下半枝,含入口中略加咀嚼,果覺精液流貫,神志奮發(fā),振筆直書,一氣到底,如時繳卷。”  這段故事的真?zhèn)危约叭藚⑹欠裼心菢拥墓π?,都是疑問,但翁同龢的日記中,從未提過孫瑞珍,則是事實。金殿臚唱后,翁同龢以一甲第一名授職修撰,孫毓汶以第二名授職編修。這一榜后來成顯宦者,還有浙江歸安沈秉成、宗室延煦、湖南茶陵譚鐘麟、浙江仁和夏同善、宗室霍穆歡、陜西長安薛允升、鑲黃旗滿洲烏拉喜崇阿等?!芭死蓚趴毡臁薄  段掏樔沼洝废特S十年正月廿七日條:  詣老丈處,晚飯后歸。老丈為余言:昔文端公在江蘇學(xué)政任時,拓一樓,奉乩仙懸筆于上,老丈輒從拜于樓下。一日乩書某次子修,賜名敏齋。又一日書年庚八字一,綴一詞于下,有“二十四橋明月夜,明珠一顆掌中擎”云云。越日又書云:“昨所示八字,乃上海葉令之女,可與修為佳偶。命幕友張某為媒,急往,限某日到,沿途多加纖夫?!蔽亩顺忻矎埦毙小V?,則前一日葉令方與寧波林氏議婚,適因小恙終止。張君至,述神語,遂委禽焉。于歸三年,生一女而歿,年二十四,乩書所謂“二十四橋”者驗矣,所生女即余亡妻也。亡妻歸我十年,無子女,年三十而卒。無子女,鏡合無期,珠摧先兆,其命也夫。曩聞亡妻言之不甚悉,今詳記之?! ∷^“老丈”,指其岳父湯修,“文端”則湯修之父湯金釗,浙江蕭山人,嘉慶四年翰林,官至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咸豐六年下世,謚文端。道光二年為會試四總裁之一,為翁心存的座師,以此淵源,翁湯聯(lián)姻。  湯夫人生于道光九年,比翁同龢大一歲,二十歲于歸,三十歲亦即咸豐八年三月去世。湯夫人能畫,翁同龢有《題亡室湯夫人畫冊》詩;亦好吟詠,伉儷之情甚篤。翁同龢悼亡不久,被命充陜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剛?cè)腴澯址疃綄W(xué)陜甘之命。這年除夕,填“金縷曲”一闋,《題白石詞后》序云:  此余兒時依仿鮑叔野先生點本。亡妻愛誦唐宋長調(diào),因以畀之,病中猶尹唔不輟也。頃來秦中,攜以自隨。除夕客去,官齋如水,取案頭畫竹筆點讀一過,俯仰舊事,慨然而嘆。是日購一銅鏡,背銘三十二字,有“曾雙比目,經(jīng)舞孤鸞”之語,因題一詞,以抒余悲。  “金縷曲”又名“賀新郎”,凡賀人婚娶,每選此調(diào);翁同龢用來悼亡,用“冷”字韻,音節(jié)在凄涼之中,別具感慨。原詞云:  歷歷珠璣冷,是何人清詞細(xì)楷,這般遒緊?費盡剡藤摩不出,卻似薄云橫嶺;又新月娟娟弄影。玉碎香銷千古恨,想淚痕暗與苔花并,曾照見,夜妝靚?! ∨死蓚趴毡?,最難禁燭花如豆,夜寒人靜。玉鏡臺前明月里,博得俄頃;偏客夢無端又醒。三十年華明日是,剩天涯漂泊孤鸞影;銘鏡語,問誰省?  這年翁同龢二十九歲,故言“三十年華明日是”。是日日記:  得家書……山城岑寂,爆竹之聲絕少,客中情景,凄涼萬狀。題唐鏡銘,作一詞,有“三十年華明日是,剩天涯漂泊孤鸞影”之句。余豈真有兒女之念哉?死生契闊,未能忘情,念彼黃壚,當(dāng)亦形影相吊,潸然出涕耳。北望京華,東瞻淮甸,南顧吳門,一日九回,寸衷千里,甚矣,游子之不可為也?! ∵@一段話,最足見翁同龢的性情?!氨蓖闭?,念老父。翁心存這年也很得意,四月充上書房總師傅;九月由協(xié)辦正揆席,為體仁閣大學(xué)士,原為戶部尚書,仍舊管理戶部。但這是表面的榮華,深入體察,則肅順勢焰熏天;有名的“戊午科場案”,殺大學(xué)士柏葰時,肅順在御前的狂悖情狀,幾為曹操之于漢獻(xiàn)帝。最使翁同龢不能放心的是,肅順與翁心存同為戶部尚書,凡事獨斷獨行;翁心存畫諾的“堂稿”,送到肅順處時,他動輒大涂大抹,全盤推翻。殺柏葰已有誅大臣立威之意,下一個倒霉的,極可能就是翁心存。以肅順的心狠手辣,翁同龢如何放心得下?!  皷|瞻”者,翁同書于是年六月授為安徽巡撫,幫辦欽差大臣勝保軍務(wù),安徽境內(nèi)各軍均歸節(jié)制。一當(dāng)了疆臣,便有守土之責(zé),喪師失地,若不能殉節(jié),便罹大辟之刑,終歸是一死。而且勝?!岸嗽~林,三十為大將”,行事皆仿年羹堯,跋扈異常,絕不會尊重同是翰林出身的翁同書。此又可憂’之事?! ≈劣凇澳项檯情T”,自然是擔(dān)心蘇州、常熟會淪陷?! ∥掏樖切┚?,但本性溫厚懦弱,只宜于做育人才的太平宰相,不宜于做外官,亦不宜于處亂世;“甚矣,游子之不可為”一語,瞻顧親族之情如見?! 「付蛴诿C順  咸豐九年初春,翁同龢以告病為由,奏請開缺奉準(zhǔn),于四月初四返抵北京。自四月初五至年底無日記,此為翁同龢晚年自行刪去,因為其中牽涉翁心存兌換寶鈔情弊案,有礙語之故?! ∥绦拇嬖趹舨可袝蝺?nèi),出了好些弊案:庫銀被盜、倉廒無故失火,等等,肅順正在雷厲風(fēng)行查辦。翁心存名為大學(xué)士管戶部,實際上為被管的肅順?biāo)?,因而兩次奏請開缺,第一次賞假一月,第二次得遂所愿,時為翁同龢回京后一個月?! 〔痪?,爆發(fā)了官錢號的弊案。咸豐初年,軍餉支出浩繁,而庫空如洗,復(fù)以鑄制錢的銅來自云南,洪楊亂起,道路阻梗,滇銅不至,不得已鑄大錢、行寶鈔,通貨惡性膨脹,以致錢法大壞?!短戾肱悸劇酚洠骸 ∠特S三年三月,先鑄當(dāng)十錢一種,文日“咸豐重寶”,重六錢,共制錢相輔而行?! “嗽略鲨T當(dāng)五十一種,重一兩八錢?! ∈辉乱蜓卜劳醮蟪贾?,又增鑄當(dāng)百、當(dāng)五百、當(dāng)千三種。當(dāng)千者重二兩,當(dāng)五百者重一兩六錢,銅色紫;當(dāng)百者重一兩四錢,銅色黃,皆磨鐿精工,光澤如鏡,文曰“咸豐元寶”。而減當(dāng)五十錢為一兩二錢,當(dāng)十為四錢四分,繼又減為三錢五分,再改為二錢六分?! 〕诉@不值錢的銅錢以外,又發(fā)行了更不值錢的鈔票,銀票稱為“戶部官票”,標(biāo)明足色銀若干兩,下有“戶部奏行官票”字樣;錢票稱為“大清寶鈔”,中標(biāo)足制錢若干文,旁列“天下通寶,平準(zhǔn)出入”,下面并特別注明:“此鈔即代制錢行用,并準(zhǔn)按成交納地丁錢糧,一切稅課捐項,京、外各庫,一概收解?!薄 °y票與錢票的兌換率為一對二千。交納公款搭抵的成數(shù)是:票鈔五成;大錢三成。結(jié)果由于民間不信任,以致官方亦拒絕搭抵。《天咫偶聞》記:  咸豐四年三月,鑄錢當(dāng)十錢;六月鑄鉛制錢啉頗可行。然未及一年,盜鑄蜂起,禁雖以棄市之律不止?!  懊癫晃匪?,奈何以死懼之”?因此,戶部及言官紛紛奏請停鑄高額制錢,最后只剩下當(dāng)十的銅、鐵兩種錢。不一兩年,鐵錢亦廢?!  短戾肱悸劇酚钟洠骸 ∑吣暾?,忽訛言,一日而鐵錢頓廢,比戶諭之終不聽。從此銅當(dāng)十獨行。初令大錢與制錢并行,其后京城遂不用制錢,出京數(shù)十里即不用大錢,亦不知誰為之限制?! ‘?dāng)十大錢又稱“京錢”,民間呼之為“一大枚”。以后貶值至準(zhǔn)制錢二文,故所謂“京錢一吊(千)”,實際上只是制錢兩百文?! ‘?dāng)發(fā)行票鈔之初,戶部奏定設(shè)立官號九處,四處號名有“乾”字,另五處號名有“宇”字,經(jīng)管兵餉收發(fā)。咸豐八年冬天,肅順徹查官號,發(fā)現(xiàn)“五宇字官號”有官商勾結(jié)、侵吞分肥的情弊,于是有關(guān)司官及商人革職嚴(yán)辦,抄沒家產(chǎn)者數(shù)十家。肅順又奏請嚴(yán)究失察的戶部堂官翁心存等,奉旨由肅順一黨的怡親王載垣等查辦,翁同龢咸豐十年三月初一日記:  戶部官票所官吏舞弊,經(jīng)王大臣審實,有旨詰問:該司員以短號整鈔換長號零鈔,曾否回堂?著七、八兩年歷任戶部各堂官明白回奏。  當(dāng)寶鈔發(fā)行之初,即發(fā)生打折行使的情況,短號整鈔折扣大,長號零鈔折扣小,所以在規(guī)定搭放的比率中,如能以短號換長號,無形中便套取了差額。戶部司官忠麟、王熙震等供稱:“記曾回過尚書翁心存、侍郎杜(喬羽)”,所以上諭著令明白回奏。  三月初二,翁心存復(fù)奏,大意謂:各部并未議準(zhǔn)。至十一日,復(fù)有旨詰問,翁心存復(fù)奏謂:“部院公事,非一二人所能專政,斷無立談數(shù)語,更改舊章之理?!弊嗳藷o下文,而謠言極盛。翁同龢十六日又記:  連日訛言紛起,有謂奏入震怒,朱批“喪心病狂”等語,將有不測。大人日:“吾之忠悃,天實鑒之。汝等無為流言所惑?!痹掚m如此,為人子者何能釋然?翁同龢連日打聽,至十九日始有消息:  晨謁筠師,終日枯坐,殊無所聞。夜辛他來,以折底見示,內(nèi)有翁某等回奏,與司員等所供不符,請將翁某、杜某均摘去頂戴,歸案質(zhì)訊。  “筠師”即杜翻,字筠巢,咸豐六年殿試曾充讀卷官,所以翁同龢稱之為師;“辛伯”名錢桂森,江蘇泰州人,時官翰林院編修;所謂“以折底見示”,即載垣等復(fù)奏的底稿。此案的結(jié)果,見《清史列傳?翁心存?zhèn)鳌匪d上諭:  忠麟、王熙震僅稱回過翁心存、杜翻,其余各堂概未回明,亦未立稿存案,何得以影響之詞,意存諉過。唯心存等在部有年,何以毫無覺察?實難辭咎。著先行交部議處,無庸再行回奏,亦無庸傳訊。

編輯推薦

  以歷史入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寫人情,高陽寫出了怨而不怒,冷殂客觀的氣質(zhì)。寫斗爭,高陽切中了權(quán)力欲望對人性的腐蝕。寫風(fēng)格,高陽更是色繪出了一部部絢麗磅礴的民俗變遷史。正因引故,才有了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zhèn)處有高陽一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翁同龢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我喜歡翁同龢老先生
  •   是看了網(wǎng)絡(luò)版買的,誠如封底所言,以小說寫歷史,筆法與語言的運用自不相同,高陽對晚清人物的把握和刻畫到底功力深厚,讀來頗有興味,竟不覺是一本考證嚴(yán)謹(jǐn)詳實的人物傳記,強烈推薦。
  •   還沒看 慢慢欣賞高陽的作品。
  •   是一本好書,內(nèi)容精彩,值得一看!
  •   送貨也可
  •   “有井水處有金庸,的村鎮(zhèn)處有高陽”,沖著作者的名氣和影響,買了這本翁同龢傳,果然名不虛傳。
  •   高陽的書應(yīng)該很好
  •   一門2狀元,冬烘究可哀。書好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