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濟美傳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上海遠東  作者:王羽|主編:陳學勇  頁數(shù):242  
Tag標簽:無  

前言

女性參與文學寫作一定是很早的,口頭創(chuàng)作的《詩經》里顯然有她們的作者。后來文學創(chuàng)作進展到書面形式,后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作者便隱退到男士身后了。數(shù)千年間,雖總有些不甘寂寞的人,但終究稀少得很,如蔡琰、李清照者,鳳毛麟角。今人從列朝列代史籍錄出一本詩、詞、曲、文大全的《中國古代女作家集》(山東大學出版社),縱然厚達千余頁,就算加上遺漏和未錄的小說、劇本,翻它多少倍吧,比起浩如煙海的男性作品,仍不過滄海一粟。直到五四時期,發(fā)現(xiàn)了“人”,包括女人,為她們群體地重返文學舞臺提供了從未有過的社會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數(shù)以百計的女性作者紛紛捏管揮毫,添上一道奪目的創(chuàng)作景觀,文學研究也多了一方新的天地。有人發(fā)問,為何女性作家要單列出來研究?開句玩笑,不妨反問,為什么醫(yī)院要設立婦科呢?無非她們有著與男性不同之處,就像如今醫(yī)院里又有了男科。文章不是無情物,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情感表達,女性則特別易于并且善于表達感情,而她們的表達總還會顯示有別男性作家的特色,這便有了單獨研究女性創(chuàng)作的理由和需要。再說,不加性別區(qū)分地整體研究創(chuàng)作,勢必虧待女性作家,她們的特色難以得到充分剖析,公正地肯定她們創(chuàng)作成就也不易了。共和國成立初的十多年里,文學研究實際上不準許按性別進行的。

內容概要

施濟美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知名的女作家,更是名噪一時的“東吳系女作家”的領軍人物,在當時文化界頗有影響。她出身外交官家庭,畢業(yè)于東吳大學經濟系,終生貢獻于教育事業(yè),是一代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因與好友俞昭明的弟弟俞允明相戀,而在戀人殉難于日軍轟炸之后堅持獨身,締造了一個平凡又異常華麗的愛情傳奇。    本書講述了民國女作家施濟美豐富傳奇的人生經歷,是國內第一部完整呈現(xiàn)施濟美出身名門,接受過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富于文學才華,并曾獲得相當聲譽。作者用生動的筆致展示了她作為一代新女性的心路歷程,并表現(xiàn)其堅執(zhí)于民族大義、始終閃耀著理想星光的人格精神。

作者簡介

王羽,生于1978年12月,天津人,2007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文學博士,現(xiàn)為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派文學、女性文學。

書籍目錄

引子古城是座回憶的國(1920—1927)瘦西湖畔度童年(1927—1935)  古屋·家塾·祖父  父親·母親·湘姊  瘦西湖畔的船娘求學上海的天之驕子(1935—1942)  培明女中  永久的戀人  東吳大學  老師胡山源  嶄露頭角從“小姐作家”走向“新生”(1942—1949)  專職教師與業(yè)余作家  聲名鵲起  收獲友情  巔峰時代  《鳳儀園》  《十二金釵》  《莫愁巷》  小說集出版  一個人的落幕禮虔誠的夢寐人生——施濟美的文學世界  《藍園之戀》、《鳳儀園》:精神家園的烏托邦建構  《古屋夢尋》:永恒的回溯之路  《冰島漁夫》式的愛情荒野  《愛的勝利》:宗教之愛  《紫色的罌粟花》:美的頂端  《三年》:堅執(zhí)的時間玩偶  小結海派的別緒記憶中的施濟美先生(1949—1968)  七一中學  1966屆畢業(yè)生  “文革”歲月尾聲附錄  施濟美作品名錄  施濟美大事年表  施濟美追悼會悼詞施濟英  施濟美的作品謝紫施濟美代表作  《鳳儀園》  《藍園之戀》  《巢》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高尚的精神界標 愛情本來是自私的,崇尚愛情的施濟美卻常常選擇用道德和正義的力量來壓制內心的情感,以完成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高尚的人生目標。《圣瓊娜的黃昏》中的司徒藍蝶便是這樣,當她得知戀人柳翔的知心女伴黎萼已經病人膏肓,迫切需要柳翔陪伴左右時,不惜以自毀聲譽的方式來刺激柳翔放棄自己,重回黎萼身邊?!而P儀園》中的馮太太,為謝康平的人生與前途考慮,毫無解釋地將他趕出鳳儀園,重新墮入孤獨的精神世界之中。在她筆下出現(xiàn)的這些為了道義而做出犧牲的人物,從本質上看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一種理想人格,即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始終把完善個人的道德系統(tǒng)作為人生的首要任務。在這種人生理想的觀照之下,愛情也就必然脫離了狹小的個體性,而成為服務于群體的平衡機制了。橫亙在愛河彼岸的病患愛情竟是如此脆弱,常常受到無情的病患的阻隔,使柔順而又富于犧牲精神的女性選擇主動放棄和退出。《古屋夢尋》中,沅和表妹荷珠本來青梅竹馬,完全可以成就一段美滿姻緣,然而荷珠患上了嚴重的肺病,她為了“我怕有一天會令你傷心”,而拒絕了唾手可得的愛情,只能孤獨地回家養(yǎng)病??梢韵胍?,等待她的命運會是何等的殘酷。在諸種病患中,施濟美尤其樂于為她們的主人公選擇肺病。其實她本身從未身染此疾,之所以皈依于這種在當時還算得上不治之癥的死神天使,關鍵還在于肺病所包含的根深蒂固的隱喻意義。

后記

這是一本陪伴了我兩年的書,關于一位陪伴了我十二年的作家。1997年我在天津讀大學一年級時,看到新華書店里擺著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虹影叢書·民國女作家小說經典》(第一輯),十本小冊子里只有最末一本《鳳儀園》不知來由,其作者“施濟美”的名字也是聞所未聞。然而,十本小說讀過,最使我癡迷的便是《風儀園》。我開始在各種可能相關的文字中找尋她的資料,只不過,北方粗獷的泥土似乎埋不下鳳儀園的雕欄玉砌,在我赴上海求學之前,我?guī)缀鯖]有任何收獲。那時,我更加迷戀業(yè)已浮出歷史地表的張愛玲,后來便有幸考到了“張學泰斗”陳子善教授門下,當然,他也正是《虹影叢書》的編選人。我決意以施濟美所在的“東吳系女作家”為題目完成我的博士論文,因為從史料的角度看,張愛玲在哪里都可以研究,“東吳系”則只能在上海。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在各種文學史中幾乎無跡可尋的作家群能否支撐起一部大部頭的畢業(yè)作品,只是帶著完成大學時代一個理想的強大動力,頻繁地出入于上海各個圖書館。與此同時,對包括施濟美在內的各位成員及其后人的尋訪也進行得如火如茶。三年后,我不僅以這篇論文獲得了華東師范大學的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感謝時間,它讓我用十年的成長來承擔這樣的重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施濟美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去年年底決定本科畢業(yè)論文以施濟美為研究對象,一直苦于參考資料比較少,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本評傳,真是如獲至寶。拿到書之后,翻了幾頁,覺得內容非常詳細,施濟美那凄美坎坷的一生如電影鏡頭一般在眼前鋪開。
  •   獲益匪淺,十年前寫她的論文,全是自己硬寫出來的,現(xiàn)在重新溫習,感慨頗深,網(wǎng)絡真是好東西,它能實現(xiàn)人太多的愿望,書寫的不錯,只不過寫施濟美的人太少,他快被人遺忘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