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望的困惑之旅

出版時間:2006-2-1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作者:[美] 史景遷  頁數(shù):211  字數(shù):166000  譯者:呂玉新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日志形式記述了18世紀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國天主教徒在法國奇跡般的生活經(jīng)歷,并輔這以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使這個中國人的法蘭西之旅充滿艱辛手曲折,靈魂也備受煎熬,以致最后竟淪澆到精神病院。本書再現(xiàn)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試圖對他的疑惑予以歷史和文化的解釋。

作者簡介

史景遷,世界著名漢學家,現(xiàn)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于英國,曾受教于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從他取名蘊含景仰司馬遷之意可見他對此專業(yè)的熱愛)。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宿疑第二章 出發(fā)第三章 海上之旅第四章 接近歐洲大陸第五章 在法國各省第六章 巴黎第七章 獨闖奧爾良第八章 通向沙榔東第九章 身陷精神病院第十章 重見天日第十一章 返鄉(xiāng)注釋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我們的這位胡先生,具體地說,胡若望先生,此時雙腳站在接待廳門道內(nèi),伸長著脖子把頭探進室內(nèi),兩眼轉(zhuǎn)個不停,向里張望了一陣。室內(nèi),幾十個穿著教士長袍的神職人員占滿了所有的長椅。室外,給胡若望套上外衣并將他從牢房押送到此的管理人員緊緊地夾在他的兩側(cè),以防他因受刺激而做出某種意外的激烈舉動。胡若望本人并不知道為什么他會被押送到這里來,因為不但沒人告訴他,而且也沒人能有辦法告訴他。胡若望不懂法語,根本不可能開口用法語詢問任何問題,而將他押送到此的人對中文也一竅不通。 兩年半前,胡若望被當作精神病患者送進了位于沙榔東的醫(yī)院,自此與世隔絕。由于從中國帶來的衣服早已破爛不堪,此時的胡若望身上套著又臟又破的中國式短衫和襯褲,腳上一雙早已不成型的中式襪子緊繃繃地塞在爛了個大破口子的爛布鞋里。他的肩上還耷拉著半截歐式短外套,一頭雞窩似的長頭發(fā)則順著后腦勺亂趴在后肩。“他看上去就像剛從棺材中挖出來的死尸,臉色慘白、憔悴?!碑敃r在場的戈維理神父在遇到胡若望三天后寫道:“由于既無好身材,又無動人的、表面勝于他實際處境的面孔,他看上去更像個深受饑餓折磨的流浪者或叫化子,根本看不出他是個知文識字的中國人。” 戈維理神父當時也在室內(nèi),與別的神父擠在室內(nèi)一隅的一條長凳上。胡若望頭伸到室內(nèi)時,戈維理神父用漢語向他打了聲招呼。這突如其來的鄉(xiāng)音,使胡若望的耳根子猛然一震,心跳頓時加速,大有他鄉(xiāng)遇故知之感,他迅即往聲音發(fā)出的地方扭轉(zhuǎn)頭去。當胡若望看到戈維理時,他身后墻上掛著的鑲在鍍金畫P3框內(nèi)的基督教油畫也同時映人視線。見到畫中有副十字架,胡若望忽地舉手沖它一指,不顧大庭廣眾的驚異目光,撲通一聲,合起雙膝倒地就拜。一連磕了五個響頭之后,他方才緩緩爬起。這是胡若望用他自己的方式對畫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所表示的尊敬。隨后,胡若望走進室內(nèi),以中國式的禮儀,雙手抱拳、低頭鞠躬,向每一個人打招呼。然后,在眾人的力勸下,他才在一張凳子上彎腰落座。胡若望和戈維理神父暢談了一個多小時。戈維理講得一口流利的漢語,這是因為他在中國,主要在廣州地區(qū)作為傳教士生活了二十三年之久。當英國商人在該地找不到愿意給他們作翻譯的中國人時,戈維理神父還幫忙兼做翻譯。戈維理不僅詢問了胡若望為什么會落到如此幾近衣不遮體、一貧如洗的困境,還問了胡若望為什么沒有與傅圣澤神父簽訂工作合同的原因。那是因為是后者把他從中國帶到法國來的。胡若望口齒清楚地詳細回答了戈維理的每一個問題。最后,當戈維理神父問胡若望是否有問題要問他時,胡若望明明白白地表示他有一個千思不解的宿疑。那就是:“他們?yōu)槭裁窗盐谊P起來?”……

編輯推薦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紀中國天主教徒法國蒙難記》18世紀,一名名叫胡若望的中國天主教教徒,離開祖國,來到他鄉(xiāng),開始了他一生的傳奇之旅。在這次旅行中,他經(jīng)歷了東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不僅肉體飽經(jīng)風霜凌辱,而且靈魂也受到了極大的煎熬?!逗敉睦Щ笾?18世紀中國天主教徒法國蒙難記》再現(xiàn)了胡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試圖對他的疑惑予以歷史和文化的解釋。點擊鏈接進入:  《史景遷中國研究系列(套裝共七冊)》,點擊查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胡若望是18世紀廣州的底層市民,原本根本不值得一說。歷史連名字都沒流傳下來,若望是他作為天主教徒受浸的名字??滴醯蹏鴷r代,廣州是基督教傳教較為深入的區(qū)域,即使這樣,仍然受到官方的嚴密監(jiān)控。胡若望為何加入天主教已無從考起,但是他有著堅定的信仰。他最大的夢想是到羅馬,見到教皇。傅圣澤是一名多年生活在北京、廣州的傳教士。他學習了中文,并且多年來一直研究古文籍,為得是證明從中國遠古就已經(jīng)有了上帝的存在,也為了證明在中國傳教是必須的并且是重要的。傅圣澤在中國生活十多年后準備回巴黎再去羅馬,而他除了要把多年收集的2000多本古文籍通過各種渠道運送到巴黎外,還需要一名會抄寫的中國人給他做一些文秘工作。陰差陽錯,他最終選擇了胡若望。時間緊迫,他甚至沒有好好的深入了解過胡若望。從廣州登船,有驚無險的達到法國。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胡若望在船上就與只會講法語的船員產(chǎn)生了摩擦,被認為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而這種懷疑一直持續(xù)到他來到法國。傅圣澤一方面要為自己去羅馬做好各種準備,一方面還得與教會、官方保持聯(lián)系。于是,很很的傅圣澤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不會講法語生長在康熙帝國的胡若望。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即使現(xiàn)在的我們,也需要適應踏出國門后的那段時間。而傅圣澤認為,胡若望馬上就會好的。當胡若望在他看起來,越來越怪異時,他默認了將胡送到療養(yǎng)院。胡若望在法國生活的那段時間,據(jù)說是很多巴黎人見到的第一個中國人,他長長的辮子,怪異的舉止都讓人好奇,更何況一口猶如天書一般的漢語。作為在中國生活這么多年漢語說的標準的傅圣澤卻并沒有真切的去幫助胡若望適應。胡若望回廣州后,法國巴黎基督教的一些人認為傅圣澤對待胡若望有一定欠缺,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傅圣澤把他所能收集的所以文件整理歸類,并寫成了三份“真實之敘述”,并分別被世界三大檔案館收藏。于是這一段18世紀中國天主教徒在法國的經(jīng)歷就被保存了下來。
  •   一個18世紀的勞務輸出先驅(qū)的故事。胡若望如果活在現(xiàn)代,就是一個被拖欠工資但最終維權(quán)成功的農(nóng)民工。史景遷的筆下的人物都是個性鮮明,充滿細節(jié)。歷史也隨著那些細節(jié)而活了起來。都應該拍成電影。
  •   重慶江北,一條從北城天街到觀音橋步行街的通道,亦即所謂“香港城”的那段,中間是各種衣服或者適合地攤銷售的其他品種,兩邊仍舊是門庭若市的吃客,整段路得擠著路過。這是深夜23時許,還是這么多人。沒有辦法估算——哪怕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地球上已經(jīng)裝載過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被所謂的文字,抑或口頭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記錄或者傳頌過?那個份額肯定很低很低。但胡若望,一個粗通文墨的18世紀的中國人,居然能成為史傳人物,就在于寫者通過文檔,知悉他的一切。而在他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中,無意地成為歷史觀察的一個斷片。太大的宏大敘事與普通人無涉,哪怕胡若望——他也許一直也在貴國的某些檔案的角落里存在。如果不是史景遷,我們其實沒法了解當初宗教傳播,會因了文化差異有這么多的沖突,雖然胡若望堅如磐石的以自己的不合作、失常來減輕了沖突的銳度。這是一本小書,篇幅不長,文字一般。敘述的技巧能讓人閱讀下去,背景的鉤沉和鏈接,煞是有些嚼頭。通過日志的方式,能還原彼時的情狀。特別是傅圣澤神父攜帶的那些書籍的波折,以及他試圖構(gòu)建的理論體系,讓人不禁莞爾¬——一個外國人,抱著統(tǒng)一理論體系,打通幾大宗教的任督二脈的志向,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神父隨時想到胡若望的生活、安全及回家,與過去乃至當下,中國人的分量感都有差別。這本書只有p211,其中P164-203是注釋,P204-211參考書目,這樣一本書,每章每節(jié),每人每事都有出處。對照貴國的其他書籍,長嘆息!
  •   讀來饒有趣味,一個中國鄉(xiāng)下人遠赴法國,幫法國教會做事,因為個人的問題發(fā)生糾紛,欲回國,發(fā)生的一系列攙雜著歷史背景,個人性格的種種離奇又滑稽的瑣事。清晰的看到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人物風情,雖然發(fā)生在世紀,卻讓人覺得就象是昨天得故事。史景遷,這位著名的漢學家給我們描繪的一幅迷你版的清明上河圖
  •   沒有理解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   該書翻譯及其粗糙 語法不同 就是一幫碩士研究生 還有可能是圖書館系的學生翻譯 實在不知所云

    沒有絲毫美感

    感覺就是描述一清朝精神病患者在國外四處游蕩 百受欺凌

    翻閱看完 毫無收獲!

    要想慕名購買 雙手反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