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修持實踐與核心思想探源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天津古籍  作者:徐兆仁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儒佛道修持實踐與核心思想探源》為中國人民大學方立天先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儒、佛、道三教關系史》(課題編號:01JAZD730005)的子課題。全書共分五章,主要介紹了脫胎于文化突破期的儒佛道修持思想內涵,儒佛道修持思想的最終目標,儒佛道修持方法及其實踐等內容。
為了幫助讀者能夠形象、直觀地把握本書所涉及的學術概念、范疇、思想、理論,作者徐兆仁從各方搜集了兩百余幅圖像照片,以圖證史,以圖明理,延伸研究,幫助理解、彌補文字敘述難以起到的作用。

作者簡介

徐兆仁,1955年生,浙江省溫嶺市人,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思想文化、史學理論等學術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根植于原始文化土壤的儒佛道修持淵源
一 儒家修持淵源:以巫史祝卜為起源
1.“儒”起源于祭祀相禮之業(yè)
2.儒家修持之學的文化烙印
二 道教修持淵源:以神仙方術為起源
1.道教起源于神秘信仰
2.神仙方術催化道教的形成
三 佛教修持淵源:以原始宗教為起源
1.婆羅門教的宗教統(tǒng)治
2.釋迦牟尼的宗教反省
第二章 脫胎于文化突破期的儒佛道修持思想內涵
一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修持思想內涵
1.從神學向人學的重要過渡
2.以“仁”的思想統(tǒng)率一切
二 以道為核心的道家修持思想內涵
1.“道”的理論升華
2.本原之道
3.永恒之道
三 以涅槃為核心的佛家修持思想內涵
1.“涅槃”內涵
2.早期佛教修持教義
第三章 儒佛道修持思想的最終目標
一 儒家:成圣,人格、君子
1.理想人格
2.君子風范
3.圣人境界
二 道教:成仙,外丹、內丹
1.神仙外丹之術
2.內丹學的興起
3.內丹學的道、理、法
三 佛教:成佛,戒、定、慧
1.以戒律為行為準則
2.以禪定獲得智慧
第四章 儒佛道修持方法及其實踐
一 以內省為樞紐的儒家修持方法
1.端正心志
2.蕩滌精神
3.培育正氣
二 以氣為路徑的道家修持方法
1.以氣為生命動力之源
2.認清氣脈
3.行氣之法
4.守氣之道
三 以禪定為路徑的佛家修持方法
1.《奧義書》禪法
2.佛陀“四禪”
3.小乘禪法
第五章 儒佛道修持思想與實踐之關系
一 儒佛道修持思想與實踐的差異
1.修持終極目標的差異
2.修持價值取向的差異
3.修持重心的差異
4.修持路徑的差異
5.修持方法的差異
二 儒佛道修持思想與實踐的共性
1.修持理念的相近性
2.修持對象的共同性
3.修持基礎的一致性
三 儒佛道修持思想與實踐的交匯
1.儒佛道的必然聯系
2.儒佛道交匯導致思想錯雜
附錄 參考文獻與研究資料
一 漢魏時期儒佛道基本典籍及歷史文獻
1.漢魏儒教典籍
2.漢魏佛教典籍
3.漢魏道教典籍
4.相關歷史文獻
二 近現代學者關于儒佛道研究著作
1.儒教類
2.佛教類
3.道教類
三 外文資料
1.日文
2.英文
3.德文
4.法文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儒佛道修持實踐與核心思想探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徐兆仁之前出版的《東方修道文庫》相當不錯,所以,他寫的書,都要買一本來看。
    這本書,總體一般,研究角度不錯,可能稍微淺顯了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