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文選學研究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廣陵書社  作者:趙昌智,顧農(nóng) 著  頁數(shù):306  
Tag標簽:無  

前言

  唐代揚州大學者李善是"文選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除了在各地講授《文選》以外,他為《文選》撰寫的六十卷注釋貢獻更大,歷代流傳,影響深遠。  為了紀念這位鄉(xiāng)賢,同時也為了迎接行將在揚州召開的第八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從大量的關于李善的研究成果中遴選了近二十篇文章,編為一集,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我們見聞不廣,集外必有遺珠,如有機會當繼續(xù)選編;本書編輯工作的其他不足之處,亦請同道不吝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李善文選學研究》主要收錄了歷年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李善其人及文選的論文18篇,主要從版學、文字學角度,全面解讀李善注及相關文選注??晒└鞔髮T盒W鳛榻滩氖褂?,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書籍目錄

前言李善《文選》注例《文選》李注纂例論《文選》李善注和五臣注李善的《昭明文選注》與征引的訓詁體式李善與文選學李善《文選》注體例管窺《文選》李善注中的作者注與題目注關于《文選》李善注之"釋事而忘義"的評價問題從《文選》注看李善的美學思想《文選》注的文學批評略談李善注《文選》的尤刻本宋刊本《文選》李善單注本考尤刻本《文選》李善注二題兩部重要的李注引用書目研究《文選》李善注引用《通俗文》評述揚州與選學從李善的《文選》注到駱鴻凱《文選學》——《昭明文選》研究管窺錢鍾書與《文選》李善注

章節(jié)摘錄

  按今行袁刻六臣本,于李善表后有國子監(jiān)準敕節(jié)文云“《五臣注文選》傳行已久,竊見李善《文選》援引賅贍,典故分明,若許雕印,必大段流布。欲乞差國子監(jiān)說書官員校定凈本后,抄寫板本,更切對讀后上板,就三館雕造”云云。據(jù)此可見善注初無刊本,此云校定凈本后,抄寫板本是凈寫善注,又抄寫五臣板本合刊之證。唯不著年月,故自來著錄家有北宋六臣《文選》(即袁氏所原之裴本是也),北宋五臣《文選》(即錢遵王所收之三十卷是也,見《讀書敏求記》),而絕無有北宋善注《文選》者,良由善注自合五臣本后,人間抄寫卷軸本盡亡,故四明、贛上雖有刊本(當在南宋之初),皆從六臣本抽出善注,故尤氏病其有裁截語句之弊。今觀楊氏之說,誠失之謬矣。蓋楊氏文中所云之國子監(jiān)準敕節(jié)文,原系廣都裴氏所有,袁本乃據(jù)裴本覆刻,故亦錄載了此段節(jié)文。然楊氏顯然于認定“善注《文選》北宋絕無刊本”之錯誤前提下,對此節(jié)  前文吾人已據(jù)彭元瑞之說,確定此段準敕雕印節(jié)文,乃為北宋國子監(jiān)刊行善注《文選》時,附刊于李善進表之后,藉以表明刊行該本之始末。廣都本兼收善注與五臣注,其中善注乃承自北宋監(jiān)本,故兼錄了此段奉準刊印之節(jié)文。然楊氏卻誤將此段節(jié)文,視為因刊行此廣都本而有。為符合“廣都本”乃六臣本之事實,故強解“凈本”乃凈寫善注本,“抄寫板本”乃抄寫五臣板本,而后將凈寫后之善注本與抄寫自既有刻本之五臣注合刊,成六臣注本。然楊氏此說于事實言,即理有所未安也。按廣都本乃蜀地廣都裴氏私宅之刊本,何來“國子監(jiān)說書官員校定凈本”“就三館雕造”云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李善文選學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