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廣陵書社  作者:黃懺華  頁數:278  
Tag標簽:無  

前言

  《佛教各宗大意》,黃居士懺華之所著也。居士于民國十五年之夏,訪予上海寓園。予始識之。然于未面前,固嘗見居士關于佛學之論述矣。一談之下,曾涉及各宗判教之得失,輒相莫逆于心。自是以后,于京組中國佛學會,于滬辦中國佛教會,皆歷經相與研討商略者也。居士于從政之暇,恒時時為佛學之精究,頃年遂有《佛教各宗大意》之編撰。每成一種,即出囑校訂,但予來去新京,每匆匆未獲終卷。茲已全書纂竣,共計有四輯:一輯為俱舍、唯識、律宗三種,二輯為成實、三論、禪宗三種,三輯為天臺、華嚴二種。四輯為密宗、凈土二種。前加佛傳、史綱為序輯,而冠之以導言,條理井然矣!此之各宗,誠為梵、華二土佛教之所匯,然各系方俗時化,在今殆將成歷史之陳跡,故各宗學之研究,無異佛學史之研究耳。第篤行之士,得其一宗,厘然有當于意,亦未始非起信趣修之一種方便。其能遍探異文,以究教原,綜觀各宗以通化演者,則尤為時機之所尚。  此書敷義明澈,屬辭精簡,其將大有裨于學者之解行,蓋不待語矣。其尤善者.則不囿于臺、賢、密尊自卑他之教判,亦不涉乎性、相、禪是此非彼之論調,而又能輯歸其類,有其統(tǒng)緒,此可見居士學無常師,與辯才慧業(yè)之閎肆也歟!惜予又溯江赴漢,不及盡讀,居士堅請序之,乃勉題數語于簡端云爾。

內容概要

  佛教學術研究一度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佛教學術團體和研究機構紛紛成立,佛學報刊陸續(xù)出版發(fā)行,許多論著在當時既有學術開創(chuàng)意義,至今天仍有研究參考價值。為了保存近代佛學典籍,繁榮佛教學術研究,編者從中選取部分名家著作,重新整理出版。     《近代佛學叢刊》所選著作,內容涵蓋佛教通史、專門史、佛學總論、宗派概述、佛經譯釋、人物傳記諸領域,作者均為一時名家。     本冊為《佛教各宗大意》,包括了釋迦牟尼佛略傳、印度佛教史綱、中國佛教史綱等內容。

書籍目錄

釋迦牟尼佛略傳  一、創(chuàng)誕  二、幼學  三、婚對  四、厭俗  五、修道  六、自覺  七、成道  八、教化  九、示寂印度佛教史綱中國佛教史綱俱舍宗大意唯識宗大意律成實宗大意三論宗大意禪宗大意天臺宗大意華嚴宗大意密宗大意凈土宗大意

章節(jié)摘錄

  七、成道  佛典稱太子在菩提樹下.端坐思惟,魔王波旬遣魔女悅彼喜心多媚往惱亂之。太子寂然,身心不動。魔王大怒,廣集軍眾,往太子所。以力迫脅,震大雷,雨熱鐵丸,刀輪武器,交橫空中,而太子身心堅固,卒不得便。魔遂崩散?! √佑诙缕呷找菇捣б?,即便人定,思惟真諦。于初夜,得宿命通,自知宿命。于中夜,得天眼通,徹見眾生死此生彼,隨行善惡受苦樂報。于第三夜,得漏盡通,洞觀三界之因果。經云: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于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于欲有色有無色有業(yè)生;又觀三有業(yè)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yè)從四取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便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即便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即便知觸從六人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人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即知名色從識而生;又復觀識從何而生,即復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便知行從無明生。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人滅,六人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缡悄骓樣^十二因緣,至第四夜明星出時,霍然大悟,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嘆日: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于時悉達太子之心胸,如旭日之初升,如蓮華之破蕾,心鏡豁然開朗,智光四射.由苦行瞿曇一躍而為三界之大導師釋迦牟尼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教各宗大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更多方面了解佛教的宗派
  •   我喜歡睡覺前看,很詳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