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作者:李本華 頁數(shù):18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小提琴是一種在構(gòu)造上與聲音上十分完美的弦樂器。它音色優(yōu)美、音域?qū)拸V,富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它既可以獨奏、又可以重奏、伴奏,是管弦樂隊中的基礎樂器。它輕巧便于攜帶,兒童小提琴價格也較便宜,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的喜愛。通過學習小提琴,孩子們受到音樂美的熏陶與教育,豐富他們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對美好事物、對人生與社會的熱愛。經(jīng)過雙手、大腦乃至全身的協(xié)調(diào)訓練,使他們的理解力、記憶力、反應能力以及學習注意力都會比其他同齡兒童優(yōu)秀很多。這對他們將來不論是專門從事小提琴演奏,還是從事其他職業(yè)都是非常有好處的,“童年學琴,終生受益”。 這是一本主要為小提琴愛好者編寫的教程。是在作者原已出版的《小提琴入門》一書的基礎上,經(jīng)過自己幾年的使用并吸收了一些同行的意見后,對原書進行充實修改后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遵循了這樣一些原則:一是基礎性。從“零”開始,循序漸進。入門采用左手2、3指為半音音程的調(diào)性,手形較為自然,容易掌握。二是可聽性。大量采用好聽、 熟悉的樂曲做為教材。所選全部曲目中,練習曲只占1/3,樂曲則占2/3。三是實用性,除了樂譜外還簡單講解了樂理知識,并有針對性地介紹了一些學習過程中需要了解的相關(guān)知識。為了克服小提琴學習過程中音準這一難題,讓學生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保持左手相對不變的手指排列關(guān)系是非常必要的。為此,作者在曲目編排上把相同調(diào)性的樂曲編在一起。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本教程可以單獨使用,通過練習基本可以達到考級所要求的四、五級的程度。它又可以配合其他教材使用,特別是針對目前很多教師和學生用考級教程當做練習教材,曲目過于復雜、技術(shù)水平跳動大的問題,如把本教材與考級教材結(jié)合使用,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為了更好地輔導學生學琴,本教程還錄制了教學DVD一張,作者重點地介紹了本書各單元的要領和相關(guān)的學琴知識,希望能對使用者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李本華,男,1954年出生。唐山市歌舞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員。6歲從父學習小提琴,15歲入唐山市歌舞劇團至今。先后任演奏員、獨奏演員、樂隊首席。1973~1974年在中央廣播樂團進修。1986—1988年在天津音樂學院管弦系學習。1992-1 995年赴日本,在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zhèn)一博士的小提琴研究生班學習,畢業(yè)獲鈴木先生簽發(fā)的“小提琴指導者認定”證書。
1985年創(chuàng)辦唐山市第一所課余小提琴學校,介紹其教學情況的電視專題片《琴弦上的夢》在中央電視臺播放。撰寫的十余篇倫文及研究報告,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fā)表。
編著出版《小提琴入門基本教程》、《小提琴中外名曲168首》兩本教材。錄制了《小提琴演奏入門》、《小提琴考級輔導》兩套DVD教學光盤在全國發(fā)行。
現(xiàn)為:國際鈴木協(xié)會會員;
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音協(xié)小提琴學會理事;
全國少兒小提琴教育學會理事;
河北省音樂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
河北省小提琴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
唐山市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
唐山市小提琴藝術(shù)委員會主任。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單元 小提琴的起源與構(gòu)造第二單元 簡要樂理知識第三單元 演奏姿勢第四單元 怎樣運弓及空弦練習第五單元 怎樣運指及按弦練習第六單元 關(guān)于節(jié)奏及訓練方法第七單元 三個升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八單元 兩個升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九單元 一個升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單元 無升降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一單元 一個降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二單元 兩個降號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三單元 訓練左手指靈活的練習第十四單元 幾種弓法的練習第十五單元 樂曲10首(一把位)第十六單元 三把位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七單元 二把位的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第十八單元 雙音練習曲12首第十九單元 揉弦練習第二十單元 樂曲10首第二十一單元 重奏曲8首第二十二單元 有關(guān)知識解答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單元 小提琴的起源與構(gòu)造一、小提琴的起源小提琴的歷史悠久。傳說在距今兩千年前的埃及,有一位名叫莫可里的人。一天,他在尼羅河邊散步,偶然中踢到一個烏龜殼,他撿起來一敲,發(fā)出好聽的聲音。于是他依照烏龜殼的形狀做了一把小提琴。關(guān)于小提琴的起源,較為正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小提琴源自古提琴。古提琴在早期的意大利器樂演奏中占有主要位置,很多協(xié)奏曲和奏鳴曲都是專為古提琴而寫的。十六世紀的意大利作曲家以及后來的巴赫和享德爾都曾寫過古提琴曲。只是到了海頓時期,小提琴才代替了古提琴。由此,一些學者得出結(jié)論:現(xiàn)代小提琴是古提琴發(fā)展而來的。意大利文小提琴一詞,本來就源于古提琴。另一種說法認為,小提琴是由斯拉夫民間樂器吉格(Geige)琴發(fā)展而來。因為吉格琴也有四根弦,按五度關(guān)系定音。吉格琴頸是狹長的。指板沒有格子(品),琴馬也呈上弧形。這些特征都與小提琴一樣。最早的一把琴是由德意志人阿格利科拉(1486—1556)制成。他稱這把琴為波蘭吉格琴。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xiāng)。位于意大利的克雷莫納和布來斯加是全歐小提琴制作的搖籃。十六世紀這里能工巧匠輩出,著名的三大制琴世家為:阿瑪?shù)?、瓜奈利、斯特拉第瓦利。其中斯特拉第瓦利又最負盛名,他制作的琴價值最高。據(jù)說他一生中制作了上千把提琴,其中大部分至今仍被人們珍藏和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