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生活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施萊辛格  頁數(shù):228  
Tag標簽:無  

前言

30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幫助人們從生活的困境中尋找人生快樂的真諦。盡管獲取幸福對我來說,也是平生夙愿、可望而不可即。歲月流逝,我漸漸意識到這樣的希望也是一種福分,因為我的努力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激勵其他人,而幫助別人反過來又讓我更深地體驗到生活的快樂。我已寫過許多關于人際關系和個人隱私的書,但這本書截然不同。它講述你應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認識生命的局限性,如何獲得如水的平靜和幸福。簡單地說,人生如戲,每個人都在舞臺上跳舞。關鍵是,你得弄清楚自己在為誰跳舞,并且為什么一生都矢志不渝。你畢生的努力,為的是得到父母的愛和他們的肯定嗎?

內容概要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抱怨”二字,本書作者認為,適度抱怨并不完全是件壞事,但我們不能讓自己陷入一種抱怨的生活模式。過多而不當?shù)谋г?,會破壞人際關系,影響家庭與婚姻生活。勞拉博士每天主持3小時的節(jié)目,通過節(jié)目中的電話,聽到的大多是這類抱怨。作為一位生理與心理學博士,勞拉在悉心傾聽聽眾講述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從心理分析層面,幫助這些飽受抱怨之苦的人們走出誤區(qū),改變生活境況。  書中的分析案例,大都來自節(jié)目中的真實事例,非常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它為每一位普通讀者而作,讓讀者學會控制抱怨,改變關系,過上幸福的日子。

作者簡介

勞拉·施萊辛格,美國著名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她所主持的“勞拉博士”電臺脫口秀節(jié)目于2008年被評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商業(yè)電臺節(jié)目”。30多年來,她憑著對聽眾的責任心、道德感與可信度,通過電波與網絡媒體,為數(shù)百萬飽受生活困苦的聽眾指點迷津、激勵他們快樂幸福地生活。據(jù)統(tǒng)計,她在全球的聽眾每周約有850萬人,許多聽眾通過節(jié)目熱線電話,向她傾訴生活中的困惑,尋求指導。
勞拉·施萊辛格獲哥倫比亞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后于美國南加州大學從事婚姻家庭與兒童領域博士后研究,獲心理咨詢執(zhí)業(yè)資格,并從事了12年的心理咨詢。她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頒發(fā)的“杰出公共服務獎”,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獲得美國廣播協(xié)會頒發(fā)的“馬可尼獎”的女性。
勞拉博士目前已寫作了12本暢銷書,除紐約時報暢銷書《不抱怨的生活》,她還寫作了《呵護你的婚姻》、《童年不好,未必就不幸福》《贊美家庭主婦》等著作。

書籍目錄

前言PART1 看問題的角度決定一切 平常的日子 困境:源于自尊還是痛苦 “啊,這難道不是真的嗎? 我的身體與我自己 你的痛苦在飛 鏡子,墻上的鏡子PART2 交談!交談?交談!交談?  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抱怨  默默忍受痛苦  “正確”的忠告  少抱怨,多做事PART3 對讓你感情受傷的事情說“不”  行為產生感受  不好的事,刪除!  一切都將過去!  從黑暗里脫身  憐憫別人,拯救自己  把負面因素改造成正面因素  把消極的種子扼殺在萌芽階段  你就是你自己給予的一切PART4 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從長久的痛苦中解脫 哭得厲害的孩子有糖吃——我也會 合理的悲傷情緒 悲慟是一種選擇 內心空虛嗎 趕緊逃避,以防萬一 從消極情緒中走出,度過余生 祈福并不能完全消除咒怨PART5 這種親情糟透了 當厄運永遠都不會好轉時 容忍與謙卑 勞拉頓悟時刻 性愛有魔力 尊重他們做父母的角色 吵架的最佳方式 親愛的,我們應該離婚PART6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你我也不是 孩子改變了我們的情緒 上癮與責任 當你為自己的痛苦和恐懼而抱怨時,有人還需要你的力量 想要更好,卻有可能更糟 來自地獄深處的祝?!o路可走嗎PART7 不再抱怨,開始新生活 我終將一死 最終選擇離開 自怨自艾的人必失敗 我看見了未來——啊哈! 嗨!我沒有瘋!我瘋了嗎?我會瘋嗎? 你有這種能力! 學會閉嘴 停止責備 想想要說的三件好事 我想要它,現(xiàn)在就要! 讓我們假裝一下 身體的痛消失了,以后再也不來了 要酒還是要孩子 我愿為孩子們做任何事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PART1看問題的角度決定一切在廣播節(jié)日中,我與打來電話的觀眾談話,他們總是擺脫不了那根深蒂固的痛苦、失望和恐懼,我給他們談了很多關于看問題“角度”的問題。首當其沖的是,他們煩惱,生怕我要把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剝奪了似的,這些東西正是他們受苦、憤怒的干系所在。任何與孩子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從脾氣壞的孩子手中搶走一件東西,最好準備在他手中放上另一件東西。因此,對于電話那頭的人來說,拿走他的抱怨(不管有沒有正當理由)之后,我得留下一些他們能接受的意象。這種替代意象應該是這樣的:1.他們能理解。2.不忽視、不否定他們的痛苦和痛苦的原因。3.相比那些痛苦的原因,這些意象更能深深地打動他們。4.在全新的、健康的條件下激勵他們的行為。5.為行為提供一個方向。6.戰(zhàn)勝現(xiàn)在的阻力和未來陷入舊有模式的可能性。讓我通俗易懂地舉幾個生活中真實有效的例子。我記得有位從偏遠鄉(xiāng)下打來電話者的例子,符合上面的模式。此次電話在她態(tài)度和觀念的轉變上作用巨大。一個年輕婦女,大約23歲,打電話說到她的性取向,并且詢問是否應該告訴她的母親。她害怕她母親會不同意。首先我告訴她:“我敢肯定,你媽媽是知道的。不可能跟你生活二十多年而不知道這一點,她是個母親!然而由于她們的恐懼和骨肉感情,父母親似乎有意忽視這類情形,這不是不常見的?!逼浯挝腋嬖V她:“你應理解,這可能會沖擊你母親的價值觀。她認為女人一輩子愛的應該是男子,作為母親,她會為你有可能一輩子失去這珍貴的東西而擔心。她或許永遠都不會贊成你的性取向,但如果給她機會,她可能會出于愛你而接受或容忍你?!闭窃谶@一點上,我直接談到了“角度”問題:“并不都是關于你的,盡管我認為你會這么看。你母親失去了她的一個夢——看著孩子嫁人、生子,如果沒有這些,她看不清她在你的未來生活里的角色。她會因為失去這些夢而痛苦,正如為你而擔憂。我認為你要少生氣、少焦躁,而要多同情、多憐憫?!贝螂娫捳叩膽B(tài)度突然從恐懼、痛哭,轉變?yōu)槌錆M希望和關注,她的情緒不再是完全的防衛(wèi)性,她不再只是單純地看到自己的樣子,而能從更多的角度來看整個事情。平常的日子我希望能給每個打電話來抱怨丈夫不干家務活的婦女一美元,她們通常首先告訴我,她們的先生總體還不錯,然后就開始具體抱怨他的懶散。怎么辦呢?很多人建議這些主婦們采取操縱、威脅、要求或談判的策略使丈夫做家務。我致力于從這些“角度”上考慮。一位名叫托西希的聽眾寫道:以前您談到應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我認為有必要重申這一點。我丈夫,是我的英雄,在鯊魚出沒的水域的泳者,一家四口唯一的經濟支撐者,我兩個小女孩的了不起的父親,有時卻絕對讓我抓狂!他可以把開瓶器從抽屜中拿出來,放到柜頂上而從不放回原處;他臟兮兮的衣服,有時競能扔到放臟衣服大籃子外面的地上;他認為車庫里的每樣東西都要放在正確地方,而房子里的東西就不那么重要了,還有……但接著有必要說明,他的確是個人物,一個公務員,他天生干那一行,他保護人們,是部隊上的一位志愿消防員,是海岸預備衛(wèi)隊的軍官(在五年空軍服役和兩年空軍預備隊服役之后)。他這個人,除了偶爾去釣魚外,業(yè)余時間都在家與家人一起度過,因此我得面對他每次一走出家門、或許不再回來的現(xiàn)實。你知道嗎?當我這么一想,瓶起子放在哪兒或他的襪子扔在什么地方都不重要了,我寧可今后一輩子跟他后面收拾這些東西,也不愿沒有他而生活一刻。勞拉博士,或許我們會一起提醒那些妻子們看開點兒吧,有一個不在乎東西放回原處的了不起的丈夫,要比有一個一點也不出色的丈夫要強太多太多。我曾在做節(jié)目時讀到這份電子郵件,其他婦女也寫過類似故事,另一位聽眾朱麗葉寫道,她過去一直向家人抱怨其丈夫在家不講衛(wèi)生整潔。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2005年11月的某一天,她最好的朋友失去了丈夫。朱麗葉說她朋友的丈夫是個很出色的男人,她的朋友和其丈夫相互之間關系非常融洽,她記得她的朋友從不抱怨她丈夫,2005年11月她丈夫死了,在執(zhí)行高速路巡邏的任務中去世了。朱麗葉在看到朋友悲痛欲絕之后,突然明白,自己以前不應該責怪丈夫。這次事件改變了她對所有家人,尤其是對她丈夫的態(tài)度。她意識到她的朋友在丈夫死后,將會永遠失去一些東西。朱麗葉在節(jié)目里聽我與另一位抱怨的妻子(也是對丈夫不幫忙而致家中雜亂)談話之后,給我寫了一封信。朱麗葉回復那位抱怨的妻子說:我來說說我那朋友,當她丈夫死后她是怎么過的吧!獨居生活最艱難的地方,是生活一成不變。當她回家的時候,總是看到家里跟離開時一模一樣。她日復一日地不再收拾屋子了,因為收拾不收拾總是她一個人。但我清楚,她渴望有人在她走后能收拾屋子。所以我倆若是有家庭聚會,我常讓她在我們吃完飯后刷碗,不僅是因為我討厭刷碗,而且因為刷碗會給她帶來一種歸屬感和目標。因此,我想說的就是——把襪子扔在一旁,擁抱你的丈夫。莉娜,一位駐防海軍陸戰(zhàn)隊員的妻子,對抱怨的妻了答復說:當打電話的人說道,她丈夫在家的時間多于干其他事的時間,我很羨慕。但這意味著他會把家弄得更亂。我也有兩個孩子,一個兩歲半,一個七個多月,我會很高興地每天去收拾臟襪子,打掃廁所,只要能有丈夫陪伴,令他舒服。我愿意在家收起任何角落丟下的盤子,只要我兒子不再問我:“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因為我知道,那時候我不能給孩子他們想要的答案。好,現(xiàn)存閉上你的眼睛——再從頭讀完這一段之后——勾畫出你生活中那位讓你惱火的人(注意:這個令人惱火的人,不等于有危險或毀滅性的伴侶),先勾畫出這個人所做的讓你無限惱火的事情;接著,把這個人從你剛才勾勒的畫面里拿出來,讓他消失,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你會失去或錯過什么。如果讓你選擇,你愿意保留哪張畫面?真實的生活需要幽默、智慧和原諒,它們能讓你對愛情生活中的苦惱釋然。那些特有的舉動、習慣、缺點和愚蠢的壞毛病,也就不一定非改不可,因為每個人都有,包括你!如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并非所有人所有事都順你意、遂你愿,你才快樂。你若真的要求這樣,你將永遠不快樂,也無人因你而快樂。困境:源于自尊還是痛苦當我們對某事痛苦萬分時,我們的世界坍塌到了只能容下自己。我們就像被薄膜包得緊緊的蔬菜,要想掙脫何其困難,因為這種痛苦已經將我們卷入以自我為中心的漩渦。約翰講述了他是如何從這種悲慘境地中擺脫出來的:從一直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到成為一個真正的成人,我的生活態(tài)度的這一轉變,是在我認真反思那些逝者的艱難生活之后。那時候他們的壽命很短,生活充滿疾病、陰郁和悲傷。那時候離現(xiàn)在并不太久。在我認為是艱難日子的那些天,一次午飯時,我在伊利諾斯-密歇根運河邊散步,思考著那些開鑿運河的人,當初遇到了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疾病,傷害,經受風吹雨打,孤獨,為微薄工資而忍受讓人筋疲力盡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馬拉松般的一天八小時。在有限的閑暇時間里,他們在運河的上、下游建了教堂,有些與他們的墓冢一道,迄今仍舊矗立在那里。每當那些陰霾的情緒剛一露頭,我就會想起我的先祖?zhèn)兯浭艿囊磺?,我對他們的忍耐、毅力和信仰敬畏萬分。苦難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并不是針對你個人的突襲??嚯y讓你痛苦。對別人也是一樣??嚯y意味著什么?是不是,因為所有人也會受苦,所以你就沒有表達痛苫、受傷和憤怒的權利嗎?當然有權利,然后呢?洛杉磯電臺一位脫口秀主持人,在回答那些聽眾問他將怎么辦時,回答說:“比某些人要好一些,比某些人要差一些?!蔽业谝淮温牭臅r候,認為這種回答十分巧妙,之后我認為也很深刻,真是個好的啟示。

后記

凱茜的來信很好地表達了我結尾的想法:我是勞拉節(jié)目的新近聽眾,但已開始運用你對聽眾每天所說的那些道理:停止抱怨!我從不認為,我們抱怨,為那些不可能的事而掙扎,能有什么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接觸的每個人,并不是專門出來傷害我們的。有些關系我們處理得很失敗,這也毫不奇怪。但當我有意識地努力,經過一段很短的時間后,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隨之而來的幸福。信不信由你,這并不難做到。朋友們,好好聽取忠告吧!高興起來,不要再去尋找烏云了。我想我們會活得更長,而且肯定還能使我們周圍的人更加幸福。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本書名列08年3月美國非小說暢銷書榜第5名,該書點中了眾多現(xiàn)代都市人的死穴。作為婚姻與家庭問題心理治療醫(yī)師和心理學博士后,勞拉?史萊辛格勸說人們擺脫牢騷滿腹的狀態(tài)、積極面對人生。這本書讓人讀起來覺得那么入情入理,易于接受。是的,“無論我們曾經遭受或將繼續(xù)遭受怎樣的痛苦和磨難,我們畢竟還活著,那就有機會去改變和享受生活。” ——中國圖書商報:“3月美國暢銷書榜 追名逐利”(2008年3月28日) 

編輯推薦

《不抱怨的生活》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2名30多年來勞拉博士通過電臺節(jié)目,吸引850萬全球聽眾,發(fā)起了一場真正的“不抱怨運動”勞拉博士認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些讓人抱怨之事,適度抱怨確實有助于消除痛苦、失望、恐懼、困惑、怒氣等。然而,如果讓自己長期陷入一種抱怨的生活模式,這就是一種困擾生活的問題了!作為一位生理學博士、婚姻家庭與兒童心理博士后和執(zhí)業(yè)心理咨詢師,勞拉博士在12年的心理咨詢和30多年電臺脫口秀主持人的經歷中,每天聽到無數(shù)人的“抱怨”。她每天主持一個3小時的電臺節(jié)目,為數(shù)百萬聽眾指點迷津,同時也通過《不再抱怨的生活》這本書,讓更多讀者受益,從根本上幫助讀者減少和消除生活中的抱怨,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正如作者所言:抱怨并不是一件壞事,就像湯里放鹽不是件壞事一樣,除非放過量了;或者除非你過分抱怨,沉迷其中,便它成了唯一的選擇。所以要適度地抱怨,然后制定一個計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不抱怨的生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名曰「傷痕實驗」?;瘖y師為每位志愿者的臉上做出專業(yè)的一道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愿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后,鏡子就被拿走了。關鍵的是最后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涂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對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醫(y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規(guī)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并無二致,什么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這真是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共皇菃??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么樣的外界眼光...。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就像這句話“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對你有意見,可能是那個人的問題;如果你對整個社會都有意見,那就是你的問題”所以,不要抱怨生活,抱怨別人,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人生 閱讀更多 ›
  •   翻看了這本精美的書,故事生動而真實。后來了上作者的網站和博克上瀏覽了一下,真讓人佩服。這位心理博士主持了30多年的電臺節(jié)目,可想她聽到了多少人的抱怨,并由此引導人們過上沒有抱怨的日子。故事+心理分析,增加了本書的實用性。
  •   在《不抱怨的世界》與《不抱怨的生活》中選擇,最終還是決定了《不抱怨的生活》,更能貼近人心的書,不強勢,潛移默化的讓生活變得更淡定。
  •   國內這方面的書不多,勞拉。施萊辛格所寫的各個專題都很有針對性,不愧是這方面的專家。此書物有所值。
  •   雖然是平裝的,但是很精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