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

出版時間:2005-9  出版社:李揚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09出版)  作者:李揚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在關注政治對文學的影響的同時,對創(chuàng)作主體的自身原因進行了深入思考,并由此推導出“20世紀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內耗機制”問題。作者認為,“與其說是客觀環(huán)境導致了中國文學的徘徊不前,倒不如說是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內耗機制和意識的自我纏繞導致了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反反復復”。

作者簡介

  李揚(1965~),原名李錫龍,文學博士,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1985年開始從事中外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當代作家評論》、《社會科學戰(zhàn)線》、《文藝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80余篇;出版有《現代性視野中的曹禺》(人民文學出版社)、《沈從文的最后四十年》(中央文史出版社)、《20世紀中國文學主潮》(與張俊才先生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怎樣讀現當代小說》(河北人民出版社)等著作多部,科研成果多次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河北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等獎勵多項。

書籍目錄

引言/1上篇  風雨飄搖的藝術之舟    (1949~1976)  第一章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確立和發(fā)展/3  第二章 政治權威話語的確立與創(chuàng)作個性的式微/14    第一節(jié) 《武訓傳》批判:新中國文學斗爭模式的確立/15    第二節(jié) 《紅樓夢》研究批判及其后果/19    第三節(jié) 胡風事件:理論個性的消亡與“工具論”思想的形成/22  第三章 “陽謀”:雙百方針與反右運動/30    第一節(jié) 知識分子政策的調整與“雙百方針”的確立、發(fā)展/30    第二節(jié) 曇花一現的理論探索/34    第三節(jié) 風云突變:1957年6月8日/41  第四章 調整與顛覆:藝術規(guī)律與工具論的消長/48    第一節(jié) 文學失重狀態(tài)的艱難調整/49    第二節(jié) 理論探索的短暫復蘇/53    第三節(jié) “文化大革命”序曲:風雨飄搖的藝術之舟/58  第五章 1966:走向政治化文學的極致/64    第一節(jié) 凋謝時代:作為階級斗爭武器的文學/64    第二節(jié) 姚文元的文學批評/69    第三節(jié) 民間立場的沉?。骸拔幕蟾锩睍r期的地下文學思潮/74  第六章 周揚的文學思想/81    第一節(jié) 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傳播者/82    第二節(jié) 黨的文藝政策的闡釋者/87    第三節(jié) 走向巔峰的理論探索/90中篇  啟蒙主義文學精神的世紀絕唱(1977~1989)  第七章 主體論的誕生與本體論的重建/99    第一節(jié) “為文藝正名”/101    第二節(jié) 人道主義思潮的再生與崛起/106    第三節(jié) 方法的誕生:文學批評意識的自覺/112  第八章 啟蒙主義文學精神的嬗變/125    第一節(jié) 傷痕與反思:傳統(tǒng)的回歸與延續(xù)/126    第二節(jié) 改革時代:“烏托邦”精神的歡歌/141    第三節(jié) 懷疑的誕生:尋根文學對文學與現實的雙重超越/151  第九章 現代主義思潮的崛起與漸進/162下篇  走向多元共生的時代(1990~  )  第十章 后現代語境下的文學寫作/187    第一節(jié) 后現代主義概說/190    第二節(jié) 后現代主義在中國的歷程/193    第三節(jié) 宏大敘事的消亡與私人話語的誕生/203  第十一章 現實主義沖擊波與新時期文學探索的終結/219  第十二章 “抵抗投降”:也許我們還有夢/231結語結局或開始:世紀之交的文學處境/248余論論20世紀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內耗機制——對創(chuàng)作主體的一種反思與省察/260參考文獻/279后記/286

編輯推薦

  本書在關注政治對文學的影響的同時,對創(chuàng)作主體的自身原因進行了深入思考,并由此推導出“20世紀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內耗機制”問題。作者認為,“與其說是客觀環(huán)境導致了中國文學的徘徊不前,倒不如說是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內耗機制和意識的自我纏繞導致了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反反復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