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化:普魯士精神和文化

出版時間:2003-8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丁建弘,李霞  頁數(shù):39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為政治地理概念,普魯士有三個含義:第一,中世紀曾在德意志騎士團統(tǒng)治下的、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人領土;第二,1701——1918年在德意志霍亨索倫家族統(tǒng)治下的普魯士王國,它是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聯(lián)邦內(nèi)的一個邦國;第三,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覆滅后所設的德國的幫。從這種意義上我們了解到,普魯士是一個德意志國家,一個德決志邦國。

作者簡介

  丁建弘,1936年生。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F(xiàn)為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中國德國史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1981年獲聯(lián)邦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獎。多年在德國從事客座研究并任客座教授。長期從事世界近現(xiàn)代史、德國史、世界現(xiàn)代化史的教學和研究。1988年起入選英國劍橋《名人錄》和《名人詞典》等。主要論著有《世界史手冊》、《德國通史》、《發(fā)達國家的現(xiàn)代化道路》等。

書籍目錄

導言一、什么是普魯士二、什么是普魯士精神三、什么是普魯士文化四、歷史、精神與文化第一章 拓殖時代一、普魯土的宗教騎士團國家普魯士和普魯士人赫爾曼·馮·薩爾在德意志宗教騎士團普魯士騎士團國家的內(nèi)部建設坦能貝格戰(zhàn)役 騎士團的沒落穗意志宗教騎士團的文化普魯士公國二、勃蘭登堡邊區(qū)馬克阿斯坎尼亞家族維特爾斯巴椿家族和盧森堡家族霍亨索倫家族宗教改革勃蘭登堡一普魯士個人聯(lián)盟柏林·時尚·文化第二章 普魯士精神立國時代一、勃蘭登堡一普魯士的崛起大選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容克和莊園小邦專制主義擴建柏林和波茨坦二、普魯士王國的形成土地和人民弗里德里希一世加冕慶典文明化和索菲婭·夏洛苔三、“士兵王”的軍事立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軍國主義虔敬主義和兵營的聯(lián)盟新官僚制度柏林和波茨坦的兵營化第三章 萊布尼茨時代—、普魯士早期啟蒙文化巴洛克風早期啟蒙運動二、早期啟蒙哲學托馬西烏斯萊布尼茨沃爾夫三、早期啟蒙文學鞏特爾和旄納貝爾戈特舍穗四、巴洛克音樂巴赫亨德爾五、巴洛克建筑奈林和埃俄桑穗施路特爾六、萊布尼茨與科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科學院”萊布尼茨與柏林科學院“向東方”的科學方針第四章 弗里德里希大王時代第五章 康德時代第六章 施泰茵時代第七章 海涅時代第八章 馬克思時代第九章 俾斯時代第十章 威廉時代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苔魯士王國的形成  土地和人民  從1415年第一代霍亨索倫人入主勃蘭登堡馬克以來,到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為止,這個家族的每一位選侯,都利用聯(lián)姻關系、繼承協(xié)定、巧取豪奪以及其他手段,擴大領土和統(tǒng)治范圍。因此我們可以說,普魯士王國是由分布極為廣闊的、分散的各部分領土和各種族民集合而成的。  在選侯弗里德里希一世(1414—1440)統(tǒng)治時期,一共才有29 478平方公里土地,包括阿爾特馬克(即老馬克)、帕里格尼茨、烏克爾馬克的大部分、密特爾馬克(即中馬克),加上西南德意志的老領地安斯巴赫和拜羅伊特。  在選侯弗里德里希二世(1440—1470)統(tǒng)治時期,土地達到39 985平方公里,新增的領土包括:諾伊馬克(即新馬克);烏克爾馬克的部分;通過購買得到的波希米亞采邑科特布斯,派茨,托伊庇茨,貝爾費爾德;通過購買得到的維爾尼格羅德?! ≡谶x侯阿爾布雷希特·阿齊勒斯(1470—1486)統(tǒng)治時期,土地面積為42 272平方公里,新增的土地有:通過同波美拉尼亞協(xié)定得到的洛克尼茨(1472)和烏爾克馬克的維爾拉登(1479);通過卡門茨和約(1482)得到的克羅森、楚里肖、梭默爾費爾德、波貝爾斯貝格,擴大了諾伊馬克;另從安斯巴赫繼承了一小塊領土?! ≡谶x侯約翰·西塞羅(1486—1499)統(tǒng)治時期,因家族分家失去安斯巴赫和拜羅伊特;通過購買得到措森。領土總面積為36 353平方公里?! ≡谶x侯約阿希姆一世(1499—1535)統(tǒng)治時期,獲得魯坪伯爵領,土地面積為38130平方公里。  在選侯約翰·格奧爾格(1571—1598)統(tǒng)治時期,得到波希米亞采邑貝斯科夫和施托爾可夫,土地總面積為39 413平方公里?! ≡谶x侯約翰·西吉斯蒙德(1608—1619)統(tǒng)治時期,通過繼承(1609)獲得西部領地克勒弗公國、拉文斯貝格伯爵領、馬爾克伯爵領(包括利姆堡);通過繼承獲得普魯士公國。領土面積一下擴大到81 064平方公里?! ≡诖筮x侯弗里德里?!ね?1640—1688)統(tǒng)治時期,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得到東波美拉尼亞(包括卡敏);馬格德堡公國;哈爾貝斯塔特侯國(包括曼斯費爾德一霍亨斯坦因);明登侯國;波蘭采邑勞恩堡和布托夫(1657);施維布斯區(qū)(1686)。領土總面積已達110 836平方公里,居民人口150萬。  在選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即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1688—1713)統(tǒng)治時期,通過繼承奧蘭治家族領地得到摩爾斯侯國和林根伯爵領(1707);通過購買獲得陶羅根和塞雷伊、泰克倫堡伯爵領(1707);通過繼承得到諾伊恩堡和瓦倫金(1707);割讓施維布斯(1694),土地總面積為112 524平方公里,居民人口165萬?! 〈撕笾T代普魯士國王繼續(xù)保持這種擴張勢頭。近代德國統(tǒng)一前夕,1866年,普魯士王國的領土總面積達352 260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為37 293 324人。  弗里德里希一世  大選侯創(chuàng)立了勃蘭登堡一普魯士國家。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他臨死前留下的遺囑中,違背祖宗阿爾布雷希特·阿齊勒斯選侯1473年定的家族法:勃蘭登堡馬克領地永遠不得分割,他把他的國土分配給他的六個兒子。這一大悖常理的遺囑甚至遭到大科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Leibnitz)的非議。萊布尼茨在大選侯去世后簡單地寫到,這一難以置信的遺囑在歷史面前再次充分表明,不能給予這位死去的選侯以“偉大的”稱號。1688年即選侯位的大選侯的次子弗里德里希三世(FriedrichⅢ,1688—1713),通過各種手段,“打消了”兄弟分割領土的意愿,使大選侯的“最后意愿”未曾實現(xiàn)?! 「ダ锏吕锵H莱錾跂|普魯士首府柯尼斯貝格,是一個矮小的、發(fā)育不全的“樂天派”,一個好出風頭的、愛虛榮的、窮奢極侈揮霍浪費的邦君。他的愿望就是怎樣使自己升格為“普魯士的國王”(即普魯士地區(qū)的國王)。這種愿望由于漢諾威邦的漢諾威家族1692年升格為選侯,并有希望繼承英國王位,特別是對手薩克森選侯、韋廷家族的強者奧古斯特,1697年改宗天主教后獲得波蘭王冠,而受到強烈的刺激。大選侯創(chuàng)立的勃蘭登堡一普魯士國家,其軍事力量和版圖已不亞于歐洲其他王國。弗里德里希三世以此為后盾,加緊追逐國王王冠。他的這一愿望得到極大多數(shù)容克的支持?! ≥o佐弗里德里希三世的主要大臣,是西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亞人埃伯哈德·馮·唐克爾曼(EberhardyonDanekelmann,1643—1722)。他從1663年起就是當時王儲弗里德里希的太傅,1674年為樞密顧問,1693年被任命為首席大臣和樞密顧問委員會主席,權傾朝野。唐克爾曼為人雄才大略,力圖使勃蘭登堡一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的乃至歐洲的強權,算得上是一代國務活動家。正是在他的輔政下,確保了勃蘭登堡一普魯士領土的統(tǒng)一。他反對選侯的糜費,要求節(jié)儉;提倡文化和科學,使勃蘭登堡一普魯士擺脫不文明的狀態(tài)。他的嚴格的喀爾文主義特別是他的擅權,引起選侯和其他大臣的不滿和疑懼,在宮廷和大臣華滕貝格伯爵的策劃下,1697年,他被加上“莫須有”的罪名,被解職并被逮捕入獄。10年后方獲釋,雖然恢復了名譽,卻不讓他再起作用。他曾促成著名的哈勒大學的成立(1694)和促成柏林藝術科學院的成立(1696)?! ‖F(xiàn)在,選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可以毫無顧忌地充分享受父親大選侯留下的產(chǎn)業(yè)。他也繼承了大選侯晚年執(zhí)行的政策:站在德意志帝國皇帝方面,為皇帝效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同皇帝長時間討價還價后,達成這樣一樁交易:選侯允諾在未來的戰(zhàn)爭中出租8 000人的勃蘭登堡軍隊供皇帝使用(稍后皇帝把這支軍隊投入反對法國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人員傷亡殆盡),皇帝則付給他“補助費”1 300萬塔勒的巨款,同時皇帝還承認他為“普魯士的國王’,作為酬報。選侯用他的臣民的鮮血為代價,在從前德意志騎士團拓殖的威塞河和梅美爾河之間的普魯士公國基礎上,“建立”起新的王國。從弗里德里希三世方面說,國王的新頭銜意味著霍亨索倫家族追求的世界地位和強權,其客觀意義完全超過了對個人虛榮心的滿足。從德意志帝國方面說,出身于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萊奧波德一世皇帝及其后繼者們,根本沒有想到德意志蘭東部邊陲地區(qū)的“化外”家族,會因此而成為自己苦澀的對手和繼承者,并最終把自己從德意志排擠出去?!   ∽诮虒捜菖c猶太人  弗里德里希二世是一位開明的宗教寬容者。在普魯士這個新教國度,所有新舊教教派和教徒都獲得安全的地位。原因不僅僅在于霍亨索倫家族君主有這樣的傳統(tǒng),更重要的還在于弗里德里希二世本人是個不信神的人,他不是教徒,他認為自己是凌駕于所有教派之上的世俗君主。就憑這一點當時就已經(jīng)夠驚世駭俗的了。而從弗里德里希二世看來,“宗教寬容”無非是一個給普魯士國家?guī)砭薮蠼?jīng)濟利益的“世俗問題”,而不再是什么“宗教問題”。1740年6月22日,在他即位后不久,他的大臣請示,是否為信仰羅馬天主教的士兵的孩子在柏林建立學校?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合習俗的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請示上批道:“宗教必須完全寬容。財政官員必須看到,這樣做不會損及任何人,在我們這里每個人都可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升入天國?!?9年后的1769年,這位具有“寬容”思想的國王很有意思地表達了他的觀點,即“宗教永屬國民”,當然只能有利于國家:“按農(nóng)村學校的意圖,必須設法讓農(nóng)民和村民的子女接受宗教課,使他們更加通情達理,教他們正確地理解他們的義務?!薄 ≡凇案ダ锎臅r代”,“宗教寬容”確實主要是一個世俗的經(jīng)濟問題,一個爭取移民的問題。在一種受到國家鼓勵的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國家有利的移民(難民)遷居中,普魯士政府并不過問來人的國籍和教派,它只是考慮,它能得到什么利益。普魯士的移民(難民),幾乎來自歐洲所有國家和地區(qū):一小部分來自俄國和烏克蘭、波蘭和立陶宛、波羅的海沿岸、瑞典和芬蘭分裂出來的教派;有一部分不知國籍的人,匈牙利人,意大利人;到處都有為數(shù)眾多的胡格諾教徒和瓦隆人,他們來自法國和西南德意志蘭;還有一些瑞土人和列支敦士登人、盧森堡人、荷蘭人、丹麥人、英國人,加上不少南德意志人。當時的南德意志蘭,還處在天主教的“不寬容”統(tǒng)治之下??傆嬙凇案ダ锎臅r代”,約有30萬人遷入普魯士,其中10萬人在庫爾馬克(即勃蘭登堡馬克選侯領),約2萬人在馬格德堡地區(qū),1.5萬人在東普魯土,1.2萬人在西普魯士,約2.5萬人在波美拉尼亞、諾伊馬克以及西部省份,還有6萬多人遷入新獲得的省份西里西亞。  在首都柏林,有大量外國移民和移民區(qū),其中法國移民最多,也得到“崇法者”弗里德里希二世最多的優(yōu)待,他們越來越被“同化”為“地道的柏林人”。法國的文化和語言不僅影響而且部分融入柏林的文化和語言。弗里德里希二世優(yōu)先選擇法國人或法國難民的后裔作同伴、朋友、顧問和大臣,他實際上經(jīng)常處在法國人的包圍之中。柏林移民中占第二位的是猶太人,到1786年弗里德里希去世時,柏林猶太人已有4 000多,他們在語言、衣著、風俗習慣方面也受到了“同化”,然而由于猶太教徒同基督教徒之間禁止通婚,猶太人改宗為基督徒的尚屬少見,雙方之間仍有著相當大的宗教成見,還談不上同柏林市民之間的融合。

媒體關注與評論

  導言  作為政治地理概念,普魯士有三個含義:第一,中世紀曾在德意志騎士團統(tǒng)治下的、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人領土;第二,1701—1918年在德意志霍亭索倫家族統(tǒng)治下的普魯士王國,它足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聯(lián)邦內(nèi)的一個邦國;第三,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覆滅后所設的德國的邦種意義上我們了解到,普魯土足一個德意志國家,一個德意志邦圖?! ∩鲜鋈咧g,存在著領土的、歷史的、精神的、文化的延續(xù)性。第一個含義和第三個含義只能列為附帶說說的“前史”和“后史”,真正充當?shù)聡鴼v史上正經(jīng)角色的,是1701年到1918年的普魯士三國。人們很難想象到,普魯士是從一個小小的、荒蠻的、窮困的東部邊區(qū)馬克”,一個被人輕蔑地叫做“神圣羅馬帝國(即德意志第一帝國)的砂石罐頭”發(fā)展起來的。在不到五個世紀內(nèi),普魯士成為德國的絕對領袖,歐洲的強權,爭霸世界的龐然大物(德意志第二帝國),叱咤風云于歐洲和世界。在每一次涉及到疆土的關鍵時刻,普魯士的君王們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進行戰(zhàn)爭。普魯士就像一尊冷酷的“戰(zhàn)神”,手握條頓劍,在行動。普魯士這種過度“武化”的自我膨脹,最終導致自己的被消滅,這是歷史的辯證法?! ★@而易見。在歷史上,普魯士問題是一個德國問題,一個歐洲問題,乃至一個世界問題。而令人驚奇的是,在現(xiàn)實中,普魯士問題也依然經(jīng)常若隱若現(xiàn)地作為一個德國問題、歐洲問題乃至世界問題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我們想探索的“什么是普魯士”中的深一層問題:普魯士是一個怎么樣的國家,有著什么樣的精神、文化和傳統(tǒng)?! ∑蒸斒楷F(xiàn)在早已不存在了。人們對“普魯士”的記憶和了解,都已相當?shù)湍:?,完全不像?9世紀德國統(tǒng)一前后多數(shù)德國人對它的崇敬。1864年,普魯士歷史學家亨利?!ゑT·特賴赤克說:普魯士“這個國家,是我們?nèi)嗣褡顐ゴ蟮恼螛I(yè)績”。這話是頗具代表性的。更不  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后,世人對它抱有某種“深仇大恨”,乃至“談虎色變”,非欲置死地不可。1943年,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德黑蘭會議上說:“我想強調(diào),普魯士是萬惡之源?!彼@然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罪責和納粹暴行歸之于普魯士。蘇聯(lián)紅軍在向柏林進軍時,奉命徹底摧毀德國東部土地上普魯士容克的莊園,乃至鏟除窖克的祖塋(像俾斯麥家族的)。當希特勒帝國整個被摧垮后,1947年2月.戰(zhàn)勝國在德國建立的最高機關“盟國管制委員會”公布第4號通令,用英語、法語、俄語以及適用于被戰(zhàn)勝者的德語向全世界宣告:“普魯士  邦,它的中央政府和屬下所有官廳至此全行解散?!边@是一項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措施,因為自此以后,“萬惡之源”的普魯士作為一個國家,一個邦國,一個邦,真的從歐洲政治和世界歷史中“無聲無息地沉向地獄”,消失了?! 〉?,在今日世界的現(xiàn)實中,卻依然存在著眾多的“普魯士人”和·普魯士物”。苦魯士的精神、文化和傳統(tǒng),并不能光靠行政手段予以消滅。在戰(zhàn)后的聯(lián)邦德國,以及建立在前昔魯士中心地區(qū)勃蘭登堡土地上的民主德國,特別是那些割讓給波蘭和蘇聯(lián)的大片東部土地上,時時有“普魯士的幽靈”出沒。德國人是絕對擺脫不了作為歷史現(xiàn)象的“普魯士”的,無論是民族主義也罷,民主—自由主義也罷,也無論是國際主義也罷。上世紀70年代后期,聯(lián)邦德國歷史學界首先發(fā)難,翻“普魯士是萬惡之源”的案。塞巴斯提安·哈夫納和烏爾利?!ね睾献恕恫⒎巧裨挼钠蒸斒俊?,提出普魯士并非因其“軍國主義”而威脅鄰國,普魯土只是由于它的“廉潔的管理機構和獨立的司法,寬容的宗教和開明的教育”而使其鄰國深感不安;“普魯士在其古典時期--18世紀是歐洲最新式的和現(xiàn)代化的國家”,它比歐洲的任何國家更“富有遠見”,古典普魯士是純粹理性甲家;為把分散的地區(qū)連為一體,要求它比其他國家更應成為一個軍事國家云云。貝爾恩·恩格爾曼在其著作《普魯士——一塊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國土》中認為,普魯士應該理解為“兵營和自由圣地的結合”,它是“統(tǒng)一德國的先鋒”,具有“無條件履行自己的職責、全然正確和自由開明的理性國家”。1979年第二期《明鏡周報》刊載赫爾穆特,古姆紐爾專評上述兩書的文章《普魯士是萬惡之源嗎?》,點明了問題的要害。

編輯推薦

  顯而易見,在歷史上,普魯士問題是一個德國問題,一個歐洲問題,乃至一個世界問題。而令人驚奇的是,在現(xiàn)實中,普魯士問題也依然經(jīng)常若隱若現(xiàn)地作為一個德國問題、歐洲問題問題乃至世界問題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我們想探索的“什么是普魯士”中的深一層問題:普魯士是一個怎么樣的國家,有著什么樣的精神、文化和傳統(tǒng)。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國文化:普魯士精神和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