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 作者:徐劍銘,郭義民 頁數(shù):31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具有文學和歷史雙重價值的大書,一部令人卷不釋手的文學精品……為我們豎起了一座光芒四射的、不朽的民族精神紀念碑。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充滿英雄氣的大書,每一行都充滿慷慨悲涼的大秦之聲!我在閱讀時,一夜間流了四次眼淚…… 書中反映的這段歷史,一度被塵封,但民間良知的口口-相傳,是讓英靈得以安慰的。有了這本書,更是可以告慰英雄與天地良心了!
作者簡介
徐劍銘:1944年10月28日出生,原籍江蘇豐縣,6歲時隨母遷居西安,初中畢業(yè)后進工廠當學徒;1978年起先后任《西安工人文藝》副主編、《西安晚報》副刊編輯、特稿記者,副高職稱;16歲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碼字千余萬,出版詩歌、小說、報告文學、傳記文學作品多部,獲獎百余項。曾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陜西柳青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安事變研究會楊虎城暨十七路軍軍史研究會研究員。
郭義民:筆名欣竹,竹笛。西安市灞橋區(qū)新筑鎮(zhèn)人。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丈史館文史藝術(shù)研究員。
主要作品除《立馬中條》外,已出版?zhèn)€人散文集三部,迄今已公開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約300萬字,其中10余篇獲獎。散文《海石》曾入編《中國當代散文精選》。個人藝術(shù)傳略及代表作收入《百年陜西文藝經(jīng)典》之《散文百家》卷。
張君祥:生于1936年5月,西安灞橋人。從文50余載,熱愛文學、戲曲、書法等,涉獵廣泛,有雜家之稱。早期專事戲曲創(chuàng)作,其中《雙牛記》、《揀棉籽》等獲獎,被推薦為全國戲曲會演劇目。
從1986年起,耗時24年,自費上中條山12次,走遍關(guān)中大地,追尋“陜軍”抗戰(zhàn)血跡,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整理撰吏數(shù)百篇,140余萬字。拍攝照片千幅,為創(chuàng)作《立馬中條》奠定了牢靠的基礎?,F(xiàn)為陜西省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協(xié)會會員、西安事變研究會楊虎城暨十七路軍軍史研究會研究員。
書籍目錄
代序 關(guān)中娃,豈止一個冷字第一章 魂兮歸來第二章 滄海橫流第三章 大軍東去第四章 背水結(jié)陣第五章 東原壯歌第六章 血戰(zhàn)永濟第七章 智守韓陽第八章 轉(zhuǎn)戰(zhàn)東延第九章 立馬中條第十章 鹽池奪鹽第十一章 雪壓冬云第十二章 山地春曉第十三章 風雨同舟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十五章 大戰(zhàn)序曲第十六章 烈火陌南第十七章 血祭黃河第十八章 沙口情仇第十九章 孔旅突圍第二十章 重整旗鼓第二十一章 古渡大捷第二十二章 巾幗風骨第二十三章 虎嘯望原第二十四章 黃河作證第二十五章 百年浮沉第二十六章 士兵傳奇第二十七章 秦晉情深第二十八章 天地悠悠后記 有些事,不能忘記
章節(jié)摘錄
清明節(jié)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活著的人要為已經(jīng)謝世的親人舉行祭祀活動,以寄托心靈中永遠的懷念與哀思。于是便有杜牧的那首哀婉凄美、流傳千古的絕唱:“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2007年的清明時節(jié),就在距“杏花村”不遠的山西省芮城縣的圣天湖畔,舉辦了一場民間性質(zhì)的祭祀活動。圣天湖位于中條山下,黃河北岸,本是黃河改道后遺留在故道上的一泓黃河水,經(jīng)當?shù)卣喐脑旌螅呀?jīng)成了晉南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旅游景點。但是,這一天在這里集結(jié)的一群人卻不是來觀光旅游的,他們像天下所有祭祀者一樣,懷著憂傷悲憫的心情,從陜西西安出發(fā)來到了這黃河故道上,憑吊亡靈。他們不是一家人,卻在祭祀共同的親人;他們各有各的名諱,卻在祭祀一群不知姓名的親人。他們只知道,這些被他們?yōu)I祭祀的親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士兵,綽號“陜西冷娃”。而這群“陜西冷娃”離世的時候,他們都還沒有出生。他們是從已經(jīng)被揭開“一角”的歷史大幕中看到:1939年6月,這里曾發(fā)生過一場慘烈的戰(zhàn)斗,史稱“陌南會戰(zhàn)”或“六?六戰(zhàn)役”。是役,兇殘的日本侵略者以數(shù)倍于我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布防于中條山下平陸、芮城,由陜西主將孫蔚如統(tǒng)領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進攻!我軍開局不利,各部被敵分割包圍,情勢萬分危急!是日下午,當被敵逼至黃河岸邊的我一七七師主力在師長陳碩儒指揮下,以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決絕,回馬三槍從敵軍中殺開一條血路突圍而去后,一隊剛剛?cè)胛榈男卤蝗哲姸略诖a頭崖一帶。這群年僅十七八歲的娃娃兵與敵血戰(zhàn)良久,終因寡不敵眾,近三百名新兵倒下了,下余八百多人被迫退至懸崖之上。他們遍體鱗傷,并且槍斷彈絕。當日軍即將攀上懸崖時,八百壯士高呼著“寧跳黃河死,不做亡國奴”的口號,從懸崖上飛身而下,撲入了中華兒女的母親河——黃河,壯烈殉國!歲月在滄桑巨變中流走了60多個年頭,當年壯士們投河殉國的碼頭崖下,遠去的波濤已帶著壯士不死的魂靈流入了大海,但黃河改道時,卻著意撇出一泓黃河水,化作了今日的圣天湖。于是當?shù)氐睦习傩毡銏?zhí)著地認為,圣天湖的清波中有壯士的鮮血和靈魂。他們的證據(jù)有三:一、圣天湖每到夏季便是一湖映日荷花,而這一湖蓮荷竟然全是野生的,所產(chǎn)蓮藕又皆為紅心。二、一個不諳水性的八九歲男孩失足墜入湖中,村里人打撈半日無果,正當家人及鄉(xiāng)鄰們痛哭失聲之際,一抹夕陽下,那孩子被湖水托出了水面,渾身是水卻安然無恙。村民驚嘆:是壯士們用雙臂將孩子舉托出來的。三、每到冬季,上萬只白天鵝便從四面八方飛來,聚集在圣天湖。13000畝冰封雪蓋的湖面上,白天鵝一團一簇,像列隊的士兵,氣勢蔚為壯觀,聲聲哀鳴,仿佛是在憑吊犧牲在這里的戰(zhàn)友……話題重回清明節(jié)——參加圣天湖畔這場祭祀活動的有近40人。發(fā)起單位是陜西省民革委員會,而應邀主講被祭祀者英勇事跡的則是西北大學中年教師張恒。近年來,張恒在繁忙的工作之佘,數(shù)十次開上那輛破舊的富康車走進中條山下,挨村挨戶地尋訪當年那場戰(zhàn)爭的目擊者、知情人,他要“打撈”那段沉沒的歷史。當近百萬字的采訪記錄佐證了歷史的真實后,他覺得自己該做些什么了。產(chǎn)生前期行動和后期想法的原因,一是張恒俠義情腸的性格使然:二是他的家族與這支由楊虎城將軍創(chuàng)建的十七路軍沿革下來的抗日隊伍有著深厚的淵源。張恒的外祖父李青(之春)是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將軍的同窗好友、結(jié)拜弟兄,曾被孫蔚如以省長的名義派往寶雞擔任“父母官”:而張恒之妻的外祖父楊世伍則隨孫蔚如上中條山作戰(zhàn),于“六?六戰(zhàn)役”的太臣阻擊戰(zhàn)中壯烈犧牲。參加這場祭祀活動的除了省民革領導,其余均系當年那場戰(zhàn)爭參與者的后人。張恒充滿深情的講述令與會者感慨萬千、熱淚盈眶。這個清明節(jié)沒有紛紛細雨,天氣晴好,中條山下柳色青青,山色空瀠。祭祀的人們垂首肅立,被點燃的一堆堆紙錢飄著橘黃色的火焰,錄放機里播放著低回的哀樂。哀樂聲中,飄飛的火焰漸漸熄滅,那堆紙錢化作了一攤灰燼。正當祭祀的人群抹著眼眶里溢出的淚水抬起頭來的那一瞬間,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一陣旋風!那風呼嘯而來,在地上打了個旋兒便又呼嘯而去,就在人們一眨眼的工夫,那攤?cè)紵^后的灰燼便飄飄裊裊地飛上了天空……于是人群中有人驚呼:“啊,壯士顯靈了!”“啊,先烈地下有知啊!”……張恒沒有呼叫,身材碩壯的他卻以脫兔般的敏捷,舉起了錄像機,錄下了這令人感到詭異的紙錢升天的畫面……數(shù)日之后,一個越洋電話從美國洛杉磯達打到了張恒家里?!皬埨蠋焼幔课沂恰盤2-3
編輯推薦
《立馬中條》推薦:中條血壓云垂,黃河浪卷冰澌,血染將軍戰(zhàn)史,北方豪士,手擒多少胡兒!《立馬中條》以紀實的手法,真實再現(xiàn)了抗日名將孫蔚如率領以陜西籍將士為主的38軍在山西中條山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事跡,共計30余萬字,其中不乏壯懷激烈、撼天動地的情節(ji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