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國學精萃書系(全六冊)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太白文藝  作者:叁壹,陳子妹 編著  頁數(shù):186  

前言

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文化、中國元素正在走向世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關注,國學的熱潮正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興起。諸子百家作為傳統(tǒng)國學的精華,歷來被國人視為思想典范、立世之本。《諸子思想讀解》包括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核心、最具里程碑意義的諸子精華思想。具體來說,涵蓋了記錄至圣先師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孔子繼承者孟子、荀子的著作《孟子》《荀子》及道家的經(jīng)典著作《莊子》,還有諸子百家中最為著名的墨家、兵家的經(jīng)典著作《墨子》《孫子兵法》。從內(nèi)容上看,這些著作可以從不同方面為青少年的閱讀和增長人生閱歷提供幫助。《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睹献印酚小皝喪ァ敝Q,與孔子并稱為“孔孟”。這部著作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肚f子》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內(nèi)篇中最集中表現(xiàn)莊子哲學的是《齊物論》《逍遙游》《大宗師》等,是必讀的經(jīng)典之作。

內(nèi)容概要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廣、源遠流長,其中的國學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蘊涵著中國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之魂。叢書在國學原著中節(jié)選出廣為流傳、膾炙入口、具有深遠影響的精髓,加以注釋與解讀,并根據(jù)原文主旨,配以有趣的哲理故事,引導青少年準確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把握國學的精髓,在品讀國學中,點亮你的智慧人生……

書籍目錄

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xiāng)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wèi)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日第二十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原文】孝成王、臨武君日:“善!請問王者之兵設何道、何行而可?”孫卿子日:“凡在大王,將率末事也。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強,亂者弱,是強弱之本也。上足印則下可用也,上不印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也。隆禮效功,上也;重祿貴節(jié),次也;上功賤節(jié),下也:是強弱之凡也。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賞重者強,賞輕者弱;刑威者強,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械用兵革窳梏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焉渙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zhàn)之幾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shù)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眍陀,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隱之以陀,忸之以慶賞,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無由也。陀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shù)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jié)制,桓、文之節(jié)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數(shù)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制、綦節(jié)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jié),則作而兼殆之耳!

編輯推薦

《品讀國學精萃書系:諸子思想讀解(套裝全6冊)》:品讀國學精萃,點亮智慧人生。國學文化蘊涵著中國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之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品讀國學精萃書系(全六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