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作者:錢基博  頁數(shù):39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清末民初,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本書作者將當時的文學分為二類:一為古文學,以王闿運、章太炎、劉師培、陳衍、王國維、吳梅村等為代表;一為新文學,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張士釗、胡適為代表。斷代文學史以這一時期文學作為內(nèi)容的,本書是唯一的一部名著。作者對于這些代表人物的時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層次的挖掘。此書《編首》敘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現(xiàn)代文學,這正是為了通古今之變。書中所談的,“起于王闿運,終于胡適之”,主要還是近代文學,及進入二十世紀后的所謂“舊文學”。但此書仍有極可觀之處:一是談近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時,十分注重他們與古典文學的傳承關系,如談王闿運,歸在“魏晉文”的名目下;二是在藝術分析上,注重一己之感受,多有畫龍點睛之筆;三是作者的文言,實在精粹漂亮。

作者簡介

錢基博(1887年-1957年11月30日),字子泉,別號潛廬,中國江蘇無錫人,古文學家、教育家。早年參加革命。1913年任無錫縣立第一小學文史地教員。1918年任無錫縣立圖書館館長。1920年后任吳江麗則女子中學國文教員、江蘇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現(xiàn)無錫高等師范學校)國文與經(jīng)學教員及教務長。1923年后歷任上海圣約翰大學國文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國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該名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現(xiàn)蘇州大學)校務主任、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及文學院院長等職。1937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湖南藍田國立師范學院(現(xiàn)湖南師范大學)國文系主任、南岳抗日干部訓練班教員。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任武漢華中大學(今華中師范大學)教授。1957年11月30日去世。錢基博思想保守,家教甚嚴,錢鐘書是他的兒子。

書籍目錄

緒論 一、文學 二、文學史 三、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編首 一、總論 二、上古 三、中古 四、近古 五、近代上編 古文學 一、文  魏晉文  王闿運 章炳麟 附黃侃 蘇玄瑛    駢文    劉師培 李詳 附王式通 孫德謙 附孫雄    散文    林紓 馬其昶 姚永概 附兄永樸 二、詩    中晚唐詩    樊增祥 易順鼎 附僧寄禪    宋詩    陳三立 附子衡恪、方恪 陳衍 附陳澹然 弟孝檉 胡朝梁 李宣龔 三、詞    朱祖謀 附王鵬運、馮煦 況周頤 附徐珂 邵瑞彭 王蘊章 四、曲    王國維 吳梅 附童文、王季烈、劉富梁、魏戫、姚華、任訥下編 新文學 一、新民體    康有為 附簡朝亮、廖平、徐勤、梁啟超 附陳千秋 譚嗣同 二、邏輯文    嚴復 章士釗 三、白話文     胡適 附黃遠庸跋

編輯推薦

《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ǎ冬F(xiàn)代中國文學史》,初以《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長編》之名付梓于1932年,出版后影響頗著,暢銷當代,在短短的四年內(nèi),連版四次,1933年再版時改名為《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的寫作主要受西學影響而起,在寫作上離不開西方文學史模式,但該模式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實際明顯不相吻合。為了解決這一沖突,王夢曾、曾毅等早于錢基博的文學史寫作者,采取的是“中西璧合、不偏不倚”的寫作模式,以兼容并蓄之雜糅來寫作文學史。而錢基博依傳統(tǒng)文化提出了獨立于西學之外的文學史定義和“作史有三要”的文學史建構理論:“作史有三要,曰事,曰文,曰義”。
      
      
      
      錢基博所言“三要”之一的“事”,包括兩個層面,一指“知人論世”之事,一指“文學作業(yè)”之事,而后者為重,前者旨在為后者服務?!冬F(xiàn)代中國文學史》,所述及的作家是1911年至1930年文壇的活躍人物,以王闿運開篇,止于林語堂,論列百人之多?!爸苏撌馈敝鲁闪宋膶W史的主體。這不免招致個別非議,如穆士達批評說,這“是不知選擇”。其實,“知人論世”這一傳統(tǒng)的文學批評樣式,在任何一部文學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知人論世”之事在一部文學史中重要的,不是其篇幅大小,而是能否充分地為“文學作業(yè)”之事服務。如寫王闿運,錢基博從其出生取名、天性愚魯寫起,詳筆、略筆摻用,將能顯個性風神的大小事跡,娓娓道出,直至王闿運“自挽”而逝,有影響之詩文隨生平而輯錄,并附以精彩品評。這種“在人即為傳記,在書即為序錄”的寫法,使王闿運的性情風神、用世之志,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影響,相得益彰,并顯于世。
      
      
      
      “文學史之文,滂沛寸心”,是錢基博對文學史之文的要求,但也可以說是對自己文學史之文的評介。《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敘事與論評相摻,無論是敘寫還是論說,均出之以典雅古遒之辭,追求抑揚爽朗、跌宕昭彰之韻致;典重質(zhì)實、聲情飽滿,確有司馬遷、班固之文風。錢基博言“必敷之以文而后史有神彩焉”,《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之文堪謂是最有神采的。中國文學史的寫作者多矣,但能在文風上有高格極致者寥寥,尤其是當代寫作文學史,寫作者多事窘其才,忙求逮意不迭,文風根本無暇顧及,與錢基博所要求的就相去更遠了。
      
      
      
      錢基博尤其強調(diào)“義”,認為“樹之以義而后史有靈魂焉”?!冬F(xiàn)代中國文學史》就錢基博而言是當代文學史,故更容易進行洞流索源之研究,所以對所論及作家之“文學作業(yè)”均能在明確的時代環(huán)境中詳次其來龍去脈。如論梁啟超:胡適倡白話文,風靡一時,“啟超大喜,樂引其說以自張,加潤澤焉。諸少年噪曰:‘梁任公跟著我們跑也’”;民國初年,梁自日本歸來后,“好以詩古文詞與林紓、陳衍諸老相周旋者,其趣向又一變”;梁“亦時有不‘跟著諸少年跑’,而思調(diào)節(jié)其橫流者”,“諸少年斥古文學以為死文學……而啟超則治古文學,以為不可盡廢,死而有不盡死者也”。很顯然,錢基博非常清楚地再現(xiàn)了梁啟超“隨時轉移,巧于通變”的文學活動。洞流索源,觀其會通嬗變,是錢基博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中所樹的“義”,在此之外,還有他對國事、名儒的憂思,司馬遷在《史記》中“發(fā)憤以抒情”,錢基博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中可以說是悲愴以抒憂。憂思之情,是錢基博的使命感之體現(xiàn),以傳統(tǒng)史學家的使命感觀照當代現(xiàn)實,正是錢基博這一文學史的正氣、生氣之所在也。
      
      
      
      中國文學史在今天有數(shù)百部之多,但在理論建構和寫作實踐上罕有能與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相比肩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重寫文學史”以來,文學史的寫作備受學術界關注,有關爭論不斷,而爭論的焦點即文學史究竟應如何寫作、究竟應如何建構,錢基博的文學史建構理論和實踐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或解決,想必有所啟發(fā)或借鑒意義。
      
      
      
      
      
  •     錢基博先生的代表著作,大概也是錢基博先生用力最勤的一部作品。其格式和體例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獨標一幟,不太像文學史,倒更像是一部文化思潮史。
      此版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訛,倘和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錢基博集·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對照一下,不難注意到這一點。
  •     為了保險起見,一般都是先在WORD里寫好,在貼過來,沒想到近幾次大意了,結果回回鏈接錯誤,再寫一遍,跟前面的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就寫幾個字趕緊保存吧,結果一下保留了三次。
      
      不想多說了,文不在茲,為往圣繼絕學。華夏與四夷,好萊塢寫出了“功夫熊貓”,好萊塢變成了中國,中國變成了四夷。道之不行,乘桴浮于海,海外就是華夏。中國無文學之目,過而存之,待五百年之后而有定論。
      
      對,我本來想說:誰能告訴我,民國那段到底出了什么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