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王安憶 頁數(shù):330 字數(shù):200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王安憶20萬字的新長篇《上種紅菱下種藕》,以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的成長經(jīng)歷為引線,講述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江浙農(nóng)村所發(fā)生的自覺的和不自覺的動蕩轉(zhuǎn)變。 全書以極細膩和平緩的基調(diào)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秧寶寶的鄉(xiāng)下小女孩,因父母外出經(jīng)商,不得已離開鄉(xiāng)下的老屋子,來到城鎮(zhèn)。這個與村莊風(fēng)貌迥異的城鎮(zhèn)從此就成了小姑娘的生活天地了。小姑娘在一年內(nèi)跑遍了華舍鎮(zhèn)的角角落落,看到和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包括在她寄宿的顧老師家)。秧寶寶就在這新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長大了,她和她的幾個小同學(xué)蔣芽兒、張柔桑的友誼也經(jīng)歷了更新和發(fā)展。然而,一個更加開闊的天地在等待著秧寶寶呢――一年后,爸爸媽媽要帶她走向更大的城市紹興。 這是一個農(nóng)村孩子融入城市的最初的不起眼的經(jīng)歷。因為不起眼,故容易被忽略、忘記??山?jīng)王安憶傳神的文筆,秧寶寶的一年寄宿生活連最最平凡的地方也鮮活有味了。
書籍目錄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書摘夏靜穎生在出秧的季節(jié),所以小名就叫做秧寶寶。九歲那年,她母親決定跟她父親一同去溫州做生意,把秧寶寶寄養(yǎng)在了鎮(zhèn)上的朋友家里。這樣,他們在沈漤的老屋就空出了,讓隔壁的公公住進去看房子。 老屋其實已經(jīng)有點荒寂了,但在秧寶寶眼睛里,卻是繁榮的。院子里壘著一個雞窩,屋檐下釘著一具鴿籠,石頭條凳上,擱著曬菜籽的空竹匾。房間大床里面,有一面墻那么高和寬的櫥,是爺爺和奶奶從上海帶來的,上面嵌有無數(shù)個大小抽屜,要是有興趣一個個拉開來看,就可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玩意兒。隔著穿廊的另一間屋,原來是爺爺奶奶的房間,現(xiàn)在爺爺不在了,奶奶去紹興的娘娘家住了,所以就專門用來放東西。爸爸媽媽的舊自行車,舊縫紉機,舊的采菱用的長圓形大木盆,米桶,舂米的舂子,一架破紡車,還有一套柳桉木的家具坯子,沒有上漆,摞起來,頂?shù)搅合旅媪?。然后從東西房中間的穿廊走過去,就到了灶間。這里的光線比較暗,加上墻壁被柴火熏黑了,就顯得更暗,但這卻是老屋里頭最興旺的一處。黑黢黢的木梁上,七高八低懸了至少有十二只竹籃,底下一眼大柴爿灶,熏黃的灶身上隱約可見粉紅粉綠的蓮花。灶上嵌著生了黃銹的大鐵鍋,直徑快有一米的木鍋蓋戧在一邊。灶旁邊是液化氣鋼瓶和液化氣灶的鐵架。再旁邊是一口大菜櫥,裝著紗窗紗門,也熏得變了顏色,里面放著碗,盤,勺,筷,油鹽醬醋,鍋是掛在墻上的,大大小小,有兩排。從廚房的門口走過去,就是后院了。 后院里,一地的南瓜藤,絲瓜藤,葫蘆藤。架子散了,藤蔓就在地面上錯亂地爬著。南瓜葉子里,伸出幾株月季花,到了季節(jié),自顧自地一期期開花。在廚房的后窗下,用水泥砌了一方小池塘,專接雨水,在落葉底下,水還是很清的。旁邊呢,還有一眼井。這是家里的“冰箱”,夏天里,有怕餿的剩飯菜,就盛一只碗,碗裝在桶里,放下井去,用繩子吊著。還有西瓜,汽水,也都吊著;冰在井水里。在院子底的角落里,有一棵香椿樹,樹冠很大,罩了一片陰地兒。樹底下,埋著爺爺?shù)墓腔?,還有上海的曾祖父,曾祖母,又有一個早逝的姑婆,他們的遺骨和骨灰也都埋在這里。所以,這一片的南瓜藤蔓,便微微起伏著。照理說,這后院是有些陰氣重,但因為他們都是親人,院子又不大,花木藤葉擠擠挨挨的,倒很熱鬧。秧寶寶在南瓜藤葉里翻,有時候就會翻出一個金黃色的小南瓜紐,是自己落籽長的。她把小南瓜紐很珍貴地放在屋檐下的空鴿籠里,然后就忘掉了。 在老屋的前后,村民們都蓋了二層或者三層的新樓,水泥梁,水泥板。在水泥的房檐底下,竟也筑了燕子窩。并且,還是舊年的燕子。并且,誰家的燕子還是誰家的燕子,一點不曾出過錯。這都是幾十代的燕子了。傍晚,老燕子領(lǐng)了小燕子學(xué)飛,漫漫的一片,從老屋的頂上過去。村民們都說,夏介民一家是要走的。夏介民是秧寶寶的父親,他做輕紡生意。開始在柯橋輕紡城替人看攤位,后來有了本錢,就自己做了。沈漤有不少壯年人出去做工業(yè)和做生意,做大了,就不回來了。人們常常問秧寶寶:秧寶,什么時候走H阿?秧寶寶就站住腳,乜斜著眼,不懷好意地笑著:下半天走。走哪里去?人們再問。走太平洋去!秧寶寶收起笑容,給個白眼,走開了。P.1-3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中國時報開卷2002年十大中文好書,聯(lián)合報讀書人2002年度最佳書獎。 少女之心。一個描寫少女心理活動、感情糾葛、外部世界、成長歲月的經(jīng)典文本。細膩精準(zhǔn),深婉感人。
編輯推薦
《上種紅菱下種藕》曾被《中國時報》評為2002年十大中文好書,全書以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的成長經(jīng)歷為引線,講述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江浙農(nóng)村所發(fā)生的自覺的和不自覺的動蕩轉(zhuǎn)變。王安億在這部小說中,把秧寶寶腳下的水鎮(zhèn):華舍鎮(zhèn),寫得如詩如畫,幾個孩子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孩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讀來令人十分可信。整部小說長于細節(jié)描寫,無論生活細節(jié)、心理細節(jié)和風(fēng)景細節(jié)都捕捉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在對江南水鄉(xiāng)的景物描繪中把光與色的變幻與人物心理變化巧妙地融會到一起,使人幾有身臨其境之感,這使王安憶這部新長篇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