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采風(fēng)

出版時間:2002-7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林行止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書于1970年代在香港出版,后多次再版重印。里面收錄了作者在二十多歲時寫的短文,不僅記錄了1960年代中期作者在英生活的鱗爪,亦反映了一個好奇的中國難民對英國傳統(tǒng)習(xí)俗的看法。
這些年來,作者重訪英國多次,表面上,英國的確隨時代的進步而改變,但英國人的性格、習(xí)慣和生活方式,絲毫未變;就此角度看,這本書所記,對了解英國仍有一點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林行止,本名林山木,潮州澄海人,在汕頭及英國劍橋接受教育。曾在香港《明報》及《明報晚報》任職。1973年創(chuàng)辦《信報》,1975年創(chuàng)辦《信報財經(jīng)月刊》,長期主持兩份報刊的筆政。已結(jié)集發(fā)行的經(jīng)濟及政治評論集有《身外物語》等70余冊,皆由臺灣遠景出版集團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英倫采風(fē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近期筆者先后拜讀了趙恒毅先生的小品文集《倫敦浪了起來》與《有個半島叫歐洲》后再去閱讀了林行止先生的《英倫采風(fēng)錄》,感觸良多。三本書都是作者們在英國(歐洲)生活時的見聞記錄與思考,文字風(fēng)格也都是如此的詼諧幽默,讓人讀起來感到輕快愉悅。
         但仔細對比而言,趙恒毅先生的文字更傾向于引誘讀者深思而林先生的書更傾向于給讀者們展示中西文化的差異(書中前半“英倫采風(fēng)”部分),不知是因為“香江第一健筆”的林先生有意而為抑或是因為寫書時先生只是個二十多歲的留學(xué)生,閱歷尚淺。如果原因是前者的話,那么林行止先生的目標(biāo)是極好的完成了,在林先生筆下的倫敦書店、英國飲茶習(xí)慣、打招呼方式與流行運動中我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不敢說真正看見了、了解了英倫,但是用“瞥見”一詞還是可以的。
         
       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愚見,記錄如下:
         一
         書中有一節(jié)“談天氣的學(xué)問”頗有趣味,不知從哪個年代便有了“到了英國和當(dāng)?shù)厝藛柡镁鸵務(wù)撎鞖狻边@樣的常識,書中介紹到英美人這種見面談?wù)撎鞖獾牧?xí)慣是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所形成的,那時人們關(guān)心天氣問題因為這直接關(guān)系到他們的收成與生計,因此人們互相說一聲“good day”其中夾雜著祝福與濃濃的人情味(G.J.Stigler 引用)。這位書中提到的來自芝加哥商科研究所的教授還建議生活在通貨膨脹嚴(yán)重地區(qū)的居民按此推算應(yīng)該見面時以“降低物價”來打招呼,可不有趣?
         筆者愚以為一切習(xí)俗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該地區(qū)居民們長期生產(chǎn)、生活中傳承下來的,其中該地區(qū)的地理因素、經(jīng)濟因素對其影響巨大,特別是經(jīng)濟因素。好比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人們見面時都以一句“吃飯了嗎?”展開話題拉近距離,想起中國過去時有的饑荒,這種習(xí)慣的傳承便不難解釋,而且中國自古便有“民以食為天”的覺悟。再比如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qū),特別是粵西閩南地區(qū),親友見面都相邀至家中“唊喋”(潮州話“喝茶”之意),這也是一種有趣的文化傳承,南嶺之處盛產(chǎn)好茶,從古到今靠茶葉為生的百姓們當(dāng)然也賦予了茶不同的感情,相邀喝茶這其中不僅是一種客氣與和睦,在古時更是對外宣告今年茶葉好收成的一種喜悅與欣慰,久而久之保留至今,雖然種茶的茶民們已經(jīng)不多了,但是這種習(xí)慣卻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了下來。
         臺灣、海南、湖南部分地區(qū)人民見面便招待對方“嚼檳榔”的傳統(tǒng)或許也是如此生成的吧?
         
         二
         提到“計劃經(jīng)濟”立馬想到前蘇聯(lián)時期的慘狀的人大抵對這四個字都有著一點抵觸,林行止先生在書中也提到了英國人的“計劃經(jīng)濟”,在我看來這種“計劃經(jīng)濟”十分值得借鑒。
         青年人們會根據(jù)自己的收入從長“計”之:看幾次電影、去幾次酒吧、吸多少煙等等,羅列的清清楚楚,計劃一定便按“計”就班。包租婆會問前來租房的新人“一個星期洗多少次澡”這種私事因為這涉及到水費也是包租婆的計劃內(nèi)容。甚至有人不但會將自己的伙食費按一日三餐分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將一塊牛油如何一周吃完、一瓶罐頭豆子如何分兩天吃安排的清晰無誤。
         或許我們看來這種“計劃”婆婆媽媽、繁瑣無比,在作者看來這種行為杜絕了賒借之門也培養(yǎng)了英國人獨立自主的個性。在我看來這種將自己資源細分到點滴的行為是極好,大意的使用金錢常照成入不敷出而且不利于好的理財觀念的養(yǎng)成。不但金錢如此,時間也應(yīng)該按計劃分配,將分鐘落實到每件小事上這樣過起來才不會浪費,反而會獲得充實的快樂感,現(xiàn)在就“計劃”起來!
         
         三
         這段不是關(guān)于書中某一篇抑或某一章的,而是關(guān)于整本書的,或者說作者記錄生活的這行為本身的。
         作者以“英倫采風(fēng)”、“斯人之趣”、“過客夜話”三輯將其在英留學(xué)期間的六十篇散文搜羅,其實作者本在寫作是并沒想過自己會將其出版但是寫著寫著便有了出版的念頭與資本。作者在劍橋攻讀的是工科學(xué)位,這是大眾對這位前《明報》編輯所不熟悉的。筆者想說的是堅持寫作記錄應(yīng)當(dāng)被提倡并鼓勵,或許僅是簡簡單單的記錄,對生活中的特別之處的收集或靈感突現(xiàn)時的捕捉,待到以后看來也必定是一筆財富,因為這是自己人生走過的軌跡。
         筆者也勉勵自己繼續(xù)寫作,有可能收集起來的話就叫做《魏公村記》吧?
         
         
         
          2013.02.22 于北京
      
  •      《萬象》最有看頭的作者,香港那旮旯最能寫、愛寫、寫得又好看的專欄作家。
       財經(jīng)外行如我,也一直拿他的文章當(dāng)作馬桶讀物。
       最近他說自己轉(zhuǎn)向了社會主義,大概是開玩笑,因為看不慣香港的貧富差距。
       但是香港人的工作壓力,走在街上都能感覺到,地鐵里頭很多人都在工作,填單子,寫報告,講電話。因為很多人都是半夜下班,所以香港才成了不夜城。
       但,社會主義就可以解決社會公平。。。嗎?人都說,瑞士挪威和加拿大,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人一生出來,拿著本地戶口,一直到死,即便不上班,不奮斗,不生兒育女,都有吃有喝有住處。
       貧富差距很難觀察得到,多數(shù)人只看得見窮人,看不見富人,中產(chǎn)階級又太喜歡裝舒坦,制造太平幻象,所以一看到什么書或文章的副標(biāo)題是近距離觀察XX社會,就覺得很搞,怎么個近法?是跟社會各階層同吃同睡嗎? 如此近上一圈,該觀察員的一輩子也過完了。
       每當(dāng)看到知識分子文人在為社會不公平生氣,就會想起來晏陽初,老先生大半生煽乎平民教育,鼓動一大群知識分子住鄉(xiāng)下,教農(nóng)民識字,整天騎著小毛驢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那才叫近距離觀察XX社會。
      
  •     從來不知道這個人,因為在圖書管里見著名字順眼就借了。讀了第一篇就后悔沒將其余一起借回來。他的文字簡練幽默,沒有絲毫酸腐氣,很小的事情寫得也很有情境,字里行間可見是思維心胸都很寬闊之人。也許是作者曾做資料分析員的原因,他的一些文章文風(fēng)也受此影響,重視資料論證,從歷史變遷中自顯其見,但依舊寫得生動。
  •      兩年前讀的,很喜歡,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寫在節(jié)日里自己一人讀譜,以及學(xué)習(xí)古琴的情節(jié)。古曲今不彈,甚為寂寥,作者飄泊異鄉(xiāng)形單影只,亦寂寥。全篇沒有渲染如何寂寞,那么心如止水,能心如止水做這些寂寥的事,又是何等寂寞。
  •   北外的親?
  •   香江第一健筆,讀了他一年的專欄,非常喜歡
  •   一個人往往是要經(jīng)歷那樣一段時間,或長或短,他的生命的質(zhì)感才會變得厚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