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年鑒

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作者:倪文東  頁數:374  

內容概要

  《中國書法年鑒》設有“書壇紀事”、“書法家”、“篆刻家”、“書學研究”、“古代書法”、“出土遺跡”、“書法教育”、“展覽比賽”、“編輯出版”、“書畫拍賣”等欄目,所有欄目的資料皆采自該年度正式出版發(fā)行的專業(yè)雜志和報紙,主要有《中國書法》、《書法》、《書法研究》、《書法叢刊》、《書法通訊》(現改為《中國書法通訊報》)、《書法賞評》、《書法之友》(現更名為《書法世界》)、《文物》、《書與畫》、《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以及全國部分高等院校編輯出版的學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和各省、市書法家協(xié)會以及各個高等院校的書法專業(yè)也給我們提供了第一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艘陨蠙谀恐猓吨袊鴷觇b》還設有“出土書跡”、“書畫拍賣”等欄目,綜合反映本年度書法界對古代書法的研究、近年新出土的書法遺跡以及書畫作品拍賣等信息和資料。

書籍目錄

書壇紀事書法家篆刻家書學研究古代書法出土遺跡書法教育展覽比賽編輯出版書畫拍賣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當然沈尹默的理論和藝術創(chuàng)作都有歷史的局限。作為碑派營壘中走出來的書家,亦不可避免地打上時代的烙印,沈氏在《書法論》中所言“筆筆中鋒論”,不能不說還留有碑派用筆論的痕跡。而其限于藝術的資質,所創(chuàng)作的二王一路作品,也不能不說是少個性而藝術感染力欠弱。如果說沈尹默作為近代弘揚帖學的第一人,在50年代到70年代還勢單力薄,那么在80年代至本世紀末的二十年以迅猛的速度開始重新崛起。原本在全國各地就都有一些熱愛帖學的書家,如同經過寒冬的種子,一遇春風,便紛紛破土而出。帖學作為中國書法史上有著千年以上傳統(tǒng)的體系,是個永恒的存在,它并不會因為某一個時期的衰微而降低其藝術價值。寫帖的用筆與寫碑的用筆,有著明顯的不同。碑派的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是篆、隸和北碑,因而在發(fā)展過程中著意開崛中國書法史上這一時期的原始用筆特征,強調澀行、中實和筆筆中鋒。但就中國整個書法發(fā)展史而言,篆、隸、北碑一脈的用筆相對單純。而在漢代隸書階段結束后,書史上出現的楷書、行書和草書(指今草和狂草),其用筆技巧卻不斷地加以豐富。可以說書法藝術的逐漸成熟,正是人們在抒情寫意中創(chuàng)造出這些豐富筆法的結果,書法藝術的形式美也由靜態(tài)轉向動態(tài),并得以充分的發(fā)展。清代碑學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卻無情地扼制了本來已經在中國書史上就有著燦爛成就的行、草體系,二王、旭、素、“宋四家”、趙孟頫、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王鐸等優(yōu)秀“帖派”書家的遺產,在清末和本世紀初的碑派熱浪中均被打入“冷宮”。很顯然帖學在這一時期衰退的同時,用筆的衰退也是必然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甚至本末倒置,以碑派的用筆特征,來審視行草書的用筆優(yōu)劣,而實際上碑派用筆的力度、速度和運筆技巧與帖派的差異是明顯的。但這種站在碑派立場上的審美判斷,卻要求草書也如寫魏碑一般慢行,甚至用禿筆書寫以追求渾厚,在唐宋時代也許這是個笑話,而在碑派思潮的籠罩下,在一些書家的筆下卻成了現實。因此在帖學重新崛起的過程中,許多有作為的書家自然首先注意到了帖學用筆這一核心的問題,并努力在實踐中加以恢復和研究。當然首要的是重新回過頭去,向東晉以來優(yōu)秀的文人書法學習,于是王羲之《蘭亭序》、智永《真草千字文》、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顏真卿《祭侄文稿》、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米芾《蜀素帖》等歷史上的經典作品,重又獲得了新生。帖學的重新崛起,帶來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人書法的回歸思潮。二十年來,由于出版物的發(fā)展,一向不為常人所見的宮廷和私家秘藏墨跡大量發(fā)表,彌補了以刻帖方式傳播帖學的不足。這一不足,曾是碑派摒棄帖學的重要依據?!  ?/pre>

編輯推薦

《中國書法年鑒》設有“書壇紀事”、“書法家”、“篆刻家”、“書學研究”、“古代書法”、“出土遺跡”、“書法教育”、“展覽比賽”、“編輯出版”、“書畫拍賣”等欄目,本書保持原資料的客觀性,以事實為依據,做到圖文并茂,既詳盡又重點突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書法年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