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7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作者: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頁數:4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套叢書按繪畫題材、風格技法等要素重新進行分類,將中國畫史上的國寶級名作聚于一堂,放大至原寸,為學畫者提供了下真跡一等的范本?! ”緯鴮惺杖氲拿恳环嬤M行了詳盡的介紹與分析,部分局部放大,敘述這些流傳千年的國寶背后的故事,并插入與之相關的其他名畫的照片與材料,為廣大喜愛中國藝術的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欣賞素材和參考資料。 欣賞和學習中國畫,離不開對畫史上經典名作的了解。中國畫的歷史源遠流長,由于種種原因,古代流傳至今的繪畫名作非但數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緣于此,我們編輯了這套《國寶在線》叢書,按繪畫題材、風格技法等要素重新進行分類,將中國畫史上的國寶級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盡量放大至原寸,為學畫者提供了下真跡一等的范本。此外,我們還對書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畫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與分析,敘述這些流傳千年的國寶背后的故事,并插入與之相關的其他名畫的照片與材料,為廣大喜愛中國藝術的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欣賞素材和參考資料。
書籍目錄
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絹本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局部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局部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局部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局部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軸 局部宋 蘇漢臣 嬰戲圖 頁 絹本宋 蘇漢臣 嬰戲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冬日嬰戲圖 軸 絹本宋 佚名 冬日嬰戲圖 軸 局部宋 佚名 冬日嬰戲圖 軸 局部宋 李嵩 貨郎 圖 卷 絹本宋 李嵩 貨郎圖 卷 局部宋 李嵩 貨郎圖 卷 局部宋 李嵩 市擔嬰戲圖宋 李嵩 骷髏幻戲圖 頁 絹本宋 李嵩 骷髏幻戲圖 頁 局部宋 佚名 貍奴嬰戲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荷亭嬰戲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荷亭嬰戲圖 頁 局部宋 佚名 秋庭嬰戲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秋庭嬰戲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秋庭嬰戲圖 頁 局部宋 佚名 蕉陰擊球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蕉陰擊球圖 頁 局部宋 佚名 百子嬉春圖 頁 絹本宋 佚名 端陽嬰戲圖 頁 絹本元 佚名 雜技戲孩圖元 佚名 貨郎圖 軸 絹本
媒體關注與評論
嬰戲題材在唐代便已出現(xiàn),時間當與仕女畫相差無幾,但數量不多,技法也遠未發(fā)展成熟。據《宣和畫譜》記載,唐代著名人物畫家張萱善旦畫人物……又能寫嬰兒,此尤為難。蓋嬰兒形貌、態(tài)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歲數間,定其面目髫稚。世之畫者,不失之于身小而貌壯,則失之于似婦人。又貴賤氣調與骨法,尤須各別。事實上,嬰孩的畫法脫胎于成人,因此,早期一些不成功的嬰戲畫中往往會具有一小大人的特征,鉛華未洗,尚不能表現(xiàn)出兒童稚氣天真的特質。 正如唐代人物畫的興盛與其成教化,助人倫的輔政功能不可分割一樣,宋代嬰戲題材畫之所以流行也同樣有其社會背景。宋代重文治,雖然對外一直積弱不振,但內部局勢卻相對較為穩(wěn)定。農業(yè)生產不斷增長,城市經濟日漸繁榮,工商業(yè)發(fā)達,人口集中。市民階層迅速壯大并逐漸形成一支可以影響畫壇趣味的力量。繪畫從主要服務于宗教及貴族階層的利益,轉而開始考慮普通群眾的需求。人物畫的題材中,道釋及帝王肖像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表現(xiàn)市井平民生活的風俗畫開始興盛,這其中便包括以孩童嬉戲為主要表現(xiàn)內容的嬰戲題材畫?! ‘敃r的觀念認為,兒童可以消災解難,會帶來吉祥幸福。例如,北宋熙寧年間京師久旱,皇帝便讓京師的兒童祈雨;南宋時期,除夕時在皇宮里,呈王女童驅儺,裝六丁、六甲、六神之類一等等。因此,宋代社會對兒童事業(yè)頗為重視,當時的京城中設有官辦的慈心幼局類似于今天的幼兒園或孤兒院,還出現(xiàn)了私人的兒科大夫和兒童藥房等。顯然,這種社會時尚在當時的文藝創(chuàng)作中不能不有所反映,就繪畫而言,可以說嬰戲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拇善骱赫硪渤霈F(xiàn)于這一時期。一 在宋代,擅作嬰戲題材的畫家已有相當的人數,如勾龍爽、劉宗道、杜孩兒、蘇漢臣、徐世榮等。其中以蘇漢臣最為著名,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以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秋庭嬰戲圖》最引人觀注。他的成就,從后世作嬰戲圖者多托名于之便可見一斑。杜孩兒,顧名思義,因擅畫嬰兒而得名,《畫繼》說他在政和間,其筆盛行,而不遭遇,流落輦下。畫院眾工,必轉求之,以應宮禁之須?!懂嬂^》還記載:劉宗道,京師人。作《照盆孩兒》,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畫數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由此可見嬰戲畫在當時流行風靡的程度。又據《圖繪寶鑒》所云:勾龍爽,蜀人。好丹青,喜為古衣冠,多作質野不媚之狀。尤善嬰孩,得其態(tài)度。國初為翰林待詔。徐世榮,畫界畫,兼工嬰兒。然而,遺憾的是這些畫家的作品均已失傳,我們只能通過前人的寥寥數語來想像他們的風貌了。宋代的畫壇還有一些精通人物、山水、花鳥的全能畫家,如李嵩、劉松年等,他們也畫過一些嬰戲題材作品,而且都極為精妙?! ∥覀冎?,宋人作畫重視寫生,宋代畫家在再現(xiàn)客觀世界的能力方面較之前代畫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因此,盡管總體而言人物畫的地位遠遜于晉唐,但畫家的技能不僅不遜于前輩,通常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嬰戲畫便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宋代畫家很好地解決了前代在畫孩童時常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已能夠駕輕就熟地表現(xiàn)兒童那種特有的體貌和神態(tài)了。這種技術上的進步與宋代嬰戲題材的流行可以說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 霊蝾}材除了在兩宋較為興盛外,明、清以及民國時期也十分常見,這也和其時代的經濟、文化繁榮息息相關。然而,像宋代那樣有大批一流畫家參與嬰戲題材創(chuàng)作的情況卻不復再現(xiàn),作品也殊難和宋畫相媲美??v觀歷朝歷代的人物畫,嬰戲題材并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卻不可或缺。由于嬰戲畫反映的是生活中美好、祥和的一面,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因此常成為表現(xiàn)節(jié)日里吉慶歡愉的吉祥畫,而在近代,這一題材則逐漸轉化成祈求安康、豐樂的年畫而進入尋常百姓家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