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遼海 作者:高艷春 頁數(shù):100 字數(shù):178000
內(nèi)容概要
為了使廣大師生透徹地理解新課程理念,更好地把握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我們組織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專家及新課程教材實驗區(qū)的一線優(yōu)秀教師編寫了這套叢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對課改考試命題改革方向、改革形式、改革內(nèi)容的研究,重點突出課改試題的精髓。本叢書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新課程,走進新課程。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nèi)容與時俱進,體現(xiàn)時代需求:敏銳捕捉最新信息。搜集聯(lián)系當今時事、經(jīng)濟、前沿科學等方面的熱點問題,融入設計的試題當中,使命題具有時代感,貼近新課標的特點與要求。 二、構(gòu)建與整合學科內(nèi)、學科間的知識網(wǎng):針對新教材要求知識面寬、信息量大的特點.設計了互動欄目。通過提供相關(guān)學科的趣味知識、前沿科學知識等,使學生增強信息意識、儲備知識的能力,同時以開放性的思路為師生提供對話的平臺,體現(xiàn)新課程“滲透綜合與交叉”的思想。 三、基礎與能力并重,綜合與創(chuàng)新結(jié)合:精編精選名題、新題、活題。通過設計研究性課題、開放性問題和貼近社會生產(chǎn)生活實際的試題,激活學生的潛能,提高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內(nèi)容由淺入深,既注重課堂基礎達標,又注重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四、鏈接高考名題,針對性地進行訓練:精心挑選近年典型高考試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使學生提前體驗高考,從中感受高考的命題趨勢、命題立意和難易程度。 五、透視疑點難點。引導學生“學而思”:針對每章節(jié)中可能遇到的誤點疑點,分析容易出錯的原因,進行推類訓練,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領悟正確的解題思路。 六、注重階段總結(jié)、知識梳理及檢測梳理學過的知識并進行階段性測試,考查學習技能、學習方法,查漏補缺,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經(jīng)過測試,培養(yǎng)學生的臨場考試經(jīng)驗,提高心理素質(zhì)。 七、答案詳細,規(guī)范實用:為方便學生使用,書后附有詳細的參考答案與提示。力求做到每題必解,解析精當。
書籍目錄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思想寶庫 第1課 孔子與老子 第2課 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第3課 漢代的思想大一統(tǒng) 第4課 宋明理學 第5課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 第6課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 第一單元綜合測試題第二單元 中國古代文藝長廊 第7課 漢字與書法 第8課 筆墨丹青 第9課 詩言志 歌詠言 第10課 從傳奇到小說 第11課 梨園春秋 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 第12課 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 第13課 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 第14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quán)威 第15課 理性:之光 第16課 近代科學技術(shù)革命 第17課 綜合探究:破解“李約瑟難題”(略) 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 第18課 詩歌、小說與戲劇 第19課 音樂與美術(shù) 第20課 電影與電視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題第五單元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 第21課 西學東漸 第22課 新文化運動 第23課 孫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第24課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第25課 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南 第五單元綜合測試題第六單元現(xiàn)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 第26課 現(xiàn)代科學革命 第27課 改變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8課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第29課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 第30課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第31課 綜合探究:批判繼承與開拓創(chuàng)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略)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題參考答案與提示 見附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