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僧詩僧

出版時間:2004-05  出版社:學(xué)林出版社  作者:劉成,盛曉玲  頁數(shù):188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記述出身于日本的蘇曼殊于1903年在上海文壇初試鋒芒,于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動蕩中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及對于其詩歌的評價等。

書籍目錄

前言 情僧與詩僧蘇曼殊漢、和混血兒的夙慧 日本橫濱心靈的創(chuàng)傷 香山—上海一橫濱—東京潮起東瀛東京初試鋒芒上海從湘江到珠江 長沙—香港古寺孤魂 香港—惠州白馬投荒第二人 中南半島激情和溫情 上海—長沙—杭州—南京大師?教師? 長沙—東京一蕪湖—上海梵文的絢麗和莊嚴(yán) 東京心造的畫境 東京法螺聲聲 東京困境中的柔情 上海結(jié)緣拜倫與雪萊 東京無計逃禪奈有情 東京—上海一杭州—南京恨不相逢未剃時 東京—水戶—長崎榔風(fēng)椰雨 上?!贾荨《饶嵛鱽喿ν蹗u“糖僧” 廣州—上海—東京斷鴻零雁 爪哇—東京—杭州“南社”與吃花酒 上?!毡救醪粍僖隆“矐c—上海—蘇州—日本“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上?!毡?/pre>

章節(jié)摘錄

  東海滔滔,水天一色。  自19世紀(jì)后期起,往來于中日之間的輪船就不絕于途;或經(jīng)商,或求學(xué),或探親訪友,或亡命海外,等等。顛簸之中的人們懷著希望和憧憬、惆悵和無奈……  此刻的蘇曼殊,正與嫡母黃氏及舅父黃玉章乘海輪向廣東家鄉(xiāng)進發(fā),同行的還有庶母大陳氏之女蘇惠玲。隨著海浪的起伏,尚懵懂不甚了事的蘇曼殊的大腦正在拼湊著家鄉(xiāng)的模糊圖景。船中的各色人等帶著不同的表情,在他的眼前晃動。從小就歡喜在紙上涂抹的他,目光投向了一艘迎面駛來的汽船,情不自禁地索要紙筆畫了起來?! 』氐阶婕?,應(yīng)該說是蘇杰生和黃氏的主張:逐漸長大的三郎已經(jīng)到了就學(xué)的年紀(jì),他的根基在中國,祖先的在天之靈會召喚后代們回到華夏大地、回到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的故鄉(xiāng)?! ∽娓柑K瑞文、祖母林棠,對于在遙遠(yuǎn)的異鄉(xiāng)出世的孫兒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二老非常仔細(xì)地從上到下打量端詳著蘇曼殊:“阿戩這孩子的身體里流著東洋人的血呢……”這樣想著,但眼光里還是流露出了慈祥及寬慰:這孩子畢竟是咱蘇家的后人?! ‰x開了母親的蘇曼殊完全被籠罩在與日本橫濱不同的氛圍中,到處都能遇到新奇的甚至帶有怪異的目光;他覺得自己差不多成了村子里最引人注目的人了。由別人直直地注視的感覺可不怎么好受,而這樣的眼光又幾乎無法避開。如果在日本,他可以躲人母親寬廣的懷抱,母親會給兒子精神和心靈上的翼護。而眼下,周圍的自家人,從祖父母到兄妹、叔嬸,有的親近,有的疏遠(yuǎn),誰又能無微不至地覺察出他心底的不安、惶惑呢?很快,被冷落的感覺產(chǎn)生了。蘇氏是個頗大的家族,年紀(jì)和蘇曼殊差不多大的孩子有一群。看著那些無憂無慮的兄弟姐妹們,  父母在一旁的叮囑及呵護,疼愛的臉色,他的鼻子不由發(fā)酸。于是,河合仙那熟悉的微笑的面龐不時地浮現(xiàn)?! 「钊诵暮囊苍S是那種視之如“雜種”的不屑神色與竊竊私語。在歸國之后的多年里,蘇杰生的其他侍妾天然地對他抱有敵意。年少的蘇曼殊忍受著孤獨寂寞的煎熬,他孱弱的身體實在不堪承受這樣的精神壓力。他的言語一天一天地少了,即使有人逗他說話,他也往往心不在焉。沉默往往是此時的他唯一的舉動?! ⌒液?,在簡氏大宗祠村塾的讀書時光給蘇曼殊帶來了一些快意和安慰。塾中同學(xué)有他的兩個叔叔和兄妹們,其他沾親帶故的也不少。大家常在一起多少抵消了他的孤寂感。讀書之佘暇,還與長兄蘇煦亭、堂兄蘇維翰等到野地里游玩,孩童調(diào)皮的天性又回到他的投手舉足中。他甚至還不時地戲耍自己的兄長,于是,在兄弟間的手舞足蹈的嬉鬧的混亂中,蘇曼殊暫時地忘卻了煩惱和苦悶。  蘇曼殊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塾師蘇若泉賞識這個學(xué)生,也一直給予勉勵,因而,自家的弟兄姐妹們不由不刮目相看。  村塾所教授的,主要是中國傳統(tǒng)的小學(xué)和經(jīng)史,也有一些文學(xué)知識,如詩詞的誦讀、聯(lián)句作對等。從蘇曼殊的知識結(jié)構(gòu)來看,詩歌與近似于小說的筆記類作品的分量較重。其妹惠珊后來回憶說“三兄曼殊素愛文學(xué)”,并且小楷書寫端正整齊。繪畫盡管非塾中所授科目,蘇曼殊依然樂此不疲,一幅幅畫被堆疊在家內(nèi)的書柜里。他的這位妹妹受到感染,也歡喜“選讀三兄所讀過的書”?! 【椭袊鴤鹘y(tǒng)文化與知識而言,蘇曼殊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塾中六七年只是起始的一步,他日后的文學(xué)業(yè)績,是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求知,不斷汲取新知識、新學(xué)理而獲致的。但是,傳統(tǒng)意識在其作品中的表現(xiàn)仍然是確實而明晰的?! ?892年(光緒十八年),已經(jīng)九歲的蘇曼殊正埋著頭在書籍中巡閱,忽聞聽父親從日本歸來的聲息?! ∨c廣東故鄉(xiāng)睽違已久的蘇杰生滿懷沮喪,他在日本的經(jīng)營活動失敗了;如不打算另謀出路以改變現(xiàn)狀,以后在日本的生計將愈益艱難。隨他一起回鄉(xiāng)的還有他兩個妾大、小陳氏及幾個女兒。除了河合仙,蘇杰生中國血統(tǒng)的妻妾們都已歸至故土,而且,此后蘇杰生再也沒有重返日本?! ∨c父親本有些隔閡的蘇曼殊的眼光在父親臉上只停留了片刻,不知道說什么好:他還避開了庶母有些威嚴(yán)的盯視;兩個妹子帶著好奇對小哥哥瞧個不已。蘇曼殊茫然而又懷著企望地將目光朝別人的縫隙間探究,“我的媽媽呢?……”  村塾中的讀、寫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地在繼續(xù),蘇曼殊的心中多了些許傷感。他隱隱約約地覺得母親與嫡母、庶母是不同的,否則她為什么讓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這兒呢。祖父母,還有幾個大人有時也會問寒問曖,但他們無法取代母親的摯愛和悉心呵護?! √K曼殊深深地思念起遠(yuǎn)隔重洋的母親來,恍惚中,母親輕輕撫摸自己的頭,柔柔的聲音令人心醉:“三郎,媽媽來了……”  幻覺過去之后,蘇曼殊陷入哀傷: “我是日本人,我的媽媽也是日本人,所以……”  在日本東京和生母河合若及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一段時期,老人為三郎取了個日本名字,叫“宗之助”。在廣東地區(qū),即使有中國血統(tǒng)的父親(母親為外國人)、即使相貌與國人無異,也被稱作“番鬼仔”,或以“雜種”咒之。蘇曼殊自認(rèn)是日本人,未必是因為他不清楚父親為中國人。  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愛本來淡薄,但與父親的團聚畢竟使孤寂無依的心有了一點倚靠。父親偶爾也會說些你媽媽在日本如何如何的話,可是蘇杰生的腦子更容易被生意占據(jù):家中一大堆人個個張著吃飯的嘴,商業(yè)都市上海正誘惑著商人蘇杰生的本能。回到瀝溪兩年多后的1895年,他即遠(yuǎn)赴上海再次從事他的經(jīng)營本行,同往者是庶母大陳氏及其女兒;長兄蘇煦亭則被遣至日本橫濱習(xí)商,蘇氏家族的商業(yè)經(jīng)營活動的延續(xù)是維持整個族人的生計所必需的。蘇曼殊一生似乎未曾涉足此道,然而,他離家獨自生活的費用有時也仰賴家族?! 「赣H的離去,可能給蘇曼殊內(nèi)心造成了恐懼,他由此而得了一場大病,并險些送命。于是,就在蘇杰生赴滬的下一年,憂心忡忡的姑母蘇彩屏將侄子攜至上海父親處?! 〈箨愂系娜惯呌幸蝗号畠海瓷粋€男兒,對蘇曼殊懷有天然的嫉恨和不滿。她用手直指:“你、你這個不知哪里來的雜種!”有時大聲叫道:“滾回你日本臭娘們那里去吧!”她眼里透出的神氣常使這少年不寒而栗。而蘇杰生對此并不怎么在意;再說,他也無暇為此事而分心。對慈母河合仙的溫馨安詳?shù)幕貞洺J固K曼殊入神,而當(dāng)下,庶母的淫威引起了他內(nèi)心的驚恐不安,這兩者間的反差是如此的強烈而鮮明。體弱少年的心靈豈能忍受這樣的重負(fù)和壓抑?  這一時期,少年蘇曼殊的命運是坎坷的甚至是不幸的,這不能不影響并左右他日后的人生歷程,使他的人生觀染上了揉雜的灰暗的色調(diào)。當(dāng)他投入到那囂擾紛繁、五光十色的大干世界中去的時候,所經(jīng)歷的多憂少樂的情形像幽魂一般揮之不去,各種景象會浮現(xiàn)出來壓迫、纏繞他的心胸?! ∩虾F陂g,一個外國人,西班牙牧師羅弼·莊湘(Lopez Johnson即洛佩茲,約翰遜)進入蘇曼殊的人生。這是蘇曼殊了解、掌握英語的開始,英語為他展開了一個新天地,步入這個天地徜徉游覽,顯然使蘇曼殊受到了一次洗禮,為他人生的精神及心態(tài)楔進新的因素。他和這位牧師的情誼有點不同尋常,可說具有神交的意味;雖然相識一年多之后蘇曼殊即赴日本游學(xué),但以后的相晤或書信往來都會使他產(chǎn)生快慰與興奮?!   ∨c劉三同游古城,談笑風(fēng)生者是劉三,蘇曼殊之長不在口說,但他對于種種勝景之奧妙實能默會了然于心,他也以畫家之眼流覽賞會自然風(fēng)物和人文景觀?! 《嗽诠懦敲麆匐u鳴寺逗留,并登上雞鳴山北極閣觀望寺北的臺城和玄武湖。蘇曼殊的目光由近而遠(yuǎn),由遠(yuǎn)而近,沉浸在思古之幽情中……自東晉以來,玄武湖就成為一方勝地,湖中有洲,游賞之人不絕;南朝君臣,以湖水為演武之所,而洲中黃冊庫又貯藏著天下之典籍。臺城與玄武湖相接,所在之處為南朝時的宋、齊、梁、陳宮殿遺址,更早本為三國時吳宮之后苑。臺城宮苑的廢墟中,蘊藏了無數(shù)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這里,我看見了歷史的真諦……”蘇曼殊百感交集,似乎是自言,又像是想得到劉三的應(yīng)和?!  皽婧IL锇。贿^,遺址猶存依稀,正待吾輩來憑吊呢?!眲⑷f時,朝蘇曼殊瞥了一下,只見他眼神凝重,心里不由一動。一回住處,蘇曼殊繪成《登雞鳴寺圖》,題文中情不自禁而又鄭重地寫入“百感交集,畫示季平”等字?! √K曼殊對雞鳴寺一游生情。登雞鳴寺環(huán)望,東有紫金之山聳立,幕府之山巍峙于城北,茫茫玄武湖水正在眼下不遠(yuǎn),沿湖西南岸城墻無聲地逶迤。這一切,都使登寺帶有更濃厚的興味。蘇曼殊還應(yīng)本地人氏伍仲文之邀,復(fù)作雞嗚寺之游。伍仲文記其時游興:兩人攜杖比步,“且談且行,意至爽適”,登高后,遠(yuǎn)眺近瞰,大有“蕩滌塵懷”之感,隨即是“縱談往事”,好不快意。二人的游興還通過聯(lián)詩抒發(fā):  赫赫同泰寺,萋萋玄武湖。(曼殊)  紅蓮冒污澤,綠蓋掩青菰。(仲文)  幕府林蔥蓓,鐘山路盤紆。(曼殊)  蒼翠明陵柏,清新古渡蘆。(仲文)  天空任飛鳥,秋水滌今吾。(曼殊)  六代潛蹤漢,三山古國吳。(仲文)  悠悠我思遠(yuǎn),游子念歸途。(曼殊)  掉頭看北極,夕照掛浮圖。(仲文)  伍仲文與蘇曼殊在日本時,同是軍國民教育會的成員;此番重會,使蘇曼殊羈身金陵的日子多了幾分愉快的心情。同泰寺是雞鳴寺的別稱,二人聯(lián)句,旗鼓相當(dāng)。蘇曼殊“天空”一聯(lián)和“悠悠”一聯(lián),主觀意緒的流露較為顯豁,著眼點與伍仲文有異。“游子”之思中,還多少摻和著無家可以棲身的辛酸。蘇曼殊的詩歌多短句,此則排律格式,盡管長度有限,當(dāng)仍費思量?! √K曼殊在南京結(jié)識了清政權(quán)新軍第三標(biāo)標(biāo)統(tǒng)趙百先。趙百先畢業(yè)于江南陸師學(xué)堂,求學(xué)時即痛憤清廷腐?。簴|游日本,得遇黃興,后于1911年與黃興分別任革命軍正、副司令共同領(lǐng)導(dǎo)廣州黃花崗之役。此前,他曾謀劃在保定新軍秋操時起事,未成,復(fù)回南京。標(biāo)統(tǒng)任上,他援引柏文蔚、倪映典、熊成基等人新軍任官佐,并參加同盟會。蘇曼殊深為趙百先的豪爽的氣概傾倒,他在隨筆中記述當(dāng)時相得之狀:  每次過從,必命兵士攜壺購板鴨黃酒。百先豪于飲,余亦雄于食,既醉,則按劍高歌于風(fēng)吹細(xì)柳之下,或相與馳騁于龍蟠虎踞之間,至樂也。別后作畫,請劉三為題定庵絕句贈之曰: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 負(fù)盡狂名十五年?!薄 √K曼殊剛晤趙百先時,即斷言其為“將才”。趙百先一生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其作為反清革命志士的軍事籌劃和策動工作。顯然,蘇曼殊對趙百先的“豪飲”、“高歌”之風(fēng)釆也不無傾羨之情。從忭格及舉止而言,趙百先與劉三倒有些相似,“狂名”,二人可以當(dāng)之?!  ?/pre>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前言  情僧與詩僧蘇曼殊  蘇曼殊,是個一生都和情產(chǎn)生不解之緣的詩人,同時又是終身以佛陀為人生皈依的僧人?! ∷潭倘迥甑纳顨v程,是在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劇烈的動蕩中度過的。亂象頻生,蘇曼殊常常有意無意地被牽人動蕩漩渦的中心或接近中心的邊緣,成為眾生所矚目的人物;而他內(nèi)在的情感世界,既欲遠(yuǎn)離沸羹蜩螗的現(xiàn)狀,又對民生國事傾注了極大的熱忱。人生即是矛盾,對于蘇曼殊來說,似乎更有實際的緣由;然而,他遁跡佛家之清靜的精神苑囿,不僅是為了消解、對抗昏暗濁世的有形、無形的壓力,并且也有與生俱來的因而是難以解脫的宿命的推力?! せ▎柫男袕?,是蘇曼殊意欲避世以求慰藉的另類舉止:燈紅酒綠和輕歌曼舞令人迷醉,那些善解人意的女性,能給蘇曼殊帶來他人無法替代的溫情及刺激。在這個誠心向佛的“和尚”、“大師”眼里,妓女的存在是天經(jīng)地義的;他在海外乃至病重時,還念念不忘上海的那一群可人的年輕女子?!吧词强眨占词巧?,佛家如此說,蘇曼殊是否也以此作為支配自己的為人和行事的意識呢?由于他終身未娶,又自幼缺少家庭的關(guān)愛,因此,對女性的興趣和鐘情,是心理上的——種自我補償?! √K曼殊的本性是詩人,只有詩歌才能承載和化解個人的真實的豐富的感情。  他的詩歌(還應(yīng)包括繪畫)使他生命的存在個性化和藝術(shù)化了。從古典詩歌的源流上看,其風(fēng)情和格調(diào)遠(yuǎn)契中、晚唐,近則得益于龔自珍;—一些詩篇彌漫著傷感及哀怨,無疑,這是其一生依止不定的流離生涯的投射,也是對于男女之性愛的欲離還即、欲即還離的矛盾情感的顯露。豪邁硬朗之氣的匱乏,似乎和他的革命意志相背,但這恰恰表現(xiàn)了蘇曼殊詩歌獨特的內(nèi)向性。換言之,他寫作的情態(tài)就是精神上的內(nèi)視反省,尋愁覓恨。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情僧詩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