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9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作者:郭雪君 頁數(shù):106
內(nèi)容概要
箏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遠在戰(zhàn)國時代的秦國境內(nèi)(現(xiàn)在的陜西?。?,箏就已經(jīng)流行,當時稱為“秦箏”。此后,又流傳到了河南、山東、廣東、浙江、內(nèi)蒙古等地。由于歷史的變遷而造成了地方風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并為此形成了當今各種不同的古箏流派,使古箏的發(fā)展日趨繁榮?! 」~在漢、晉以前設(shè)十二弦(見魏·阮瑀《箏賦》“弦有十二”)。隋唐時期,箏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見唐詩·岑參“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明清以后逐步增至十五弦,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小……。”清末至民國初出現(xiàn)了新制的十六弦箏,這種十六弦箏也就是我國近百年來流行的傳統(tǒng)箏。建國以后,箏這件古老的民間樂器,通過演奏家們與有關(guān)專家們在對其影制與弦質(zhì)改革的基礎(chǔ)上,成功地研制出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這種箏由于共鳴體加大,弦數(shù)增加,顯然豐富了演奏的音響效果和發(fā)音的厚度。千古流傳的箏,更顯得委婉動聽,富于神韻。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是目前我國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常用箏。 箏的音域很寬,大致有四個八度,其音色甜潤、秀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致,低音渾厚深沉。它既能表現(xiàn)活潑流暢、典雅抒情的曲調(diào),如韓江絲竹《寒鴉戲水》與充滿江南情調(diào)的《高山流水》等;又能奏出氣勢磅礴、鏗鏘有力的曲調(diào),如《霸王卸甲》與《戰(zhàn)臺風》等。它不僅用于獨奏,還在各種形式的重奏、合奏中與其他樂器互相呼應(yīng),豐富充實了樂曲多層次的表現(xiàn)深度和藝術(shù)感染力。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不愧為民族樂器中的佼佼者。
書籍目錄
古箏簡史 古箏的構(gòu)造和上弦 古箏的定弦和音域 古箏的彈奏姿勢 古箏常用指法符號 第一節(jié) 右手大指“托”、食指“抹”奏法 第二節(jié) 右手中指“勾”奏法 第三節(jié) 左、右手八分音符的練習 第四節(jié) 左、右手“撮弦”奏法 第五節(jié) 左手揉弦奏法 第六節(jié) 左、右手“四點”奏法 樂曲:老六板 小白菜 靜悄悄 漁光曲 勞動號子 打夯歌 愉快地勞動 鄂倫春小唱 楊柳青第七節(jié) 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的練習 第八節(jié) 左手“fa、si”按音和右手大指“劈”奏法 第九節(jié) 古箏的和弦及琵琶奏法 第十節(jié) 左手上、下滑音奏法第十一節(jié) 右手“花指”奏法和左、右手“歷音”奏法第十二節(jié) 古穩(wěn)的調(diào)音方法第十三節(jié) D調(diào)轉(zhuǎn)G調(diào)方法及右手大指“搖指”奏法第十四節(jié) 左、右手無名指奏法第十五節(jié) 左、右手食指抹奏第十六節(jié) 古箏常用的泛音、點音、煞音、柱音奏法樂曲第十七節(jié) G調(diào)轉(zhuǎn)C調(diào)方法第十八節(jié) 古箏的“掃音”奏法第十九節(jié) 左手雙按音和回轉(zhuǎn)滑音奏法第二十節(jié) 古箏的“掃搖”奏法樂曲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編輯推薦
《青少年學音樂系列叢書:青少年學古箏(有聲版)》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