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1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蒲松齡 頁數(shù):523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一 《聊齋志異》曾被認(rèn)為是文言小說之集大成者。單從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和某些表現(xiàn)手法來看,這個評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從中國古代小說發(fā)展的縱橫來看,這個評價就不夠全面了。因此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申說。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發(fā)展系統(tǒng)。一個系統(tǒng)屬文言,起自六朝的志怪而盛于唐的傳奇;一個系統(tǒng)屬白話,起于由唐宋時的說話而形成的話本,進而發(fā)展到大部頭的長篇章回小說。文是文,白是白,界限分明。當(dāng)然,也有個別例外,如以文言寫章回小說者。但是,這兩個系統(tǒng)之間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競賽,甚至有斗爭。從這個角度來考察,《聊齋志異》的出現(xiàn),就不單純的是文言小說自然地順利地直線地發(fā)展的結(jié)果。 魯迅曾經(jīng)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細按原意,當(dāng)是指用傳奇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現(xiàn)志怪式的題材或內(nèi)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這種文言小說的優(yōu)點,所以魯迅把它列入了“擬晉唐小說”,正確地指出了它的淵源。蒲松齡自己也承認(rèn)是“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是自覺地有意識地來繼承這一小說傳統(tǒng)的,是踏著前人開辟的創(chuàng)作道路前進的。然而,從當(dāng)時的情況講,這條路已經(jīng)是歧路了。他以自己畢生的主要精力,又把歧路引直成寬平的大道,樹下了歷史的紀(jì)念碑。 《聊齋志異》是清初十七世紀(jì)的作品,上距干寶的《搜神記》已千年以上,距唐傳奇的興盛也近千年。對于文言小說的發(fā)展來說,《聊齋志異》的出現(xiàn),實在是“文起千年之衰”,其功不在“文起八代之衰”以下。 按照魯迅的說法,中國古代嚴(yán)格意義的小說從唐代才開始出現(xiàn),“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以前的志怪書不僅是“粗陳梗概”,“非有意為小說”,而且“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更無誠妄之別矣”。以志怪書的代表作《搜神記》為例,作者干寶就表明其創(chuàng)作動機是“發(fā)明神道之不誣”。蒲松齡自謙非干寶之才而“雅愛搜神”,正是從“才”的方面來看待六朝志怪書的,取法其設(shè)幻的種種大膽想象,造異立奇,并非追隨其明神道,有取有棄,所以能擺脫單純模仿之惡道。六朝文人的設(shè)奇造幻,不同于單純的宣揚迷信,為了動人,就要造得讓你感到像真的一樣,在這樣的一個寫作實踐過程中,無疑的是鍛煉和發(fā)展了文學(xué)的想象力,發(fā)展了后世所謂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方法的因素。蒲松齡從志怪書中所受到的啟發(fā),正是這種積極的文學(xué)因素。 唐傳奇的確堪稱有唐一代之奇,產(chǎn)生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如《枕中記》、《長恨歌傳》、《李娃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等,作者又多是著名的詩人、文學(xué)家,立意在寫人,又重情節(jié),尚文詞,故能通過委婉曲折的故事給人留下生動的人物形象,使傳奇蔚為奇觀,也使后來的刻意模仿者望塵莫及。這個成就與當(dāng)時文人思想上的較少束縛,社會風(fēng)尚的較為開放大有關(guān)系,正因為如此,傳奇才只盛于唐,至宋則日趨衰落,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再也沒有產(chǎn)生過像唐代那樣的名作,作為文言小說代表的志怪傳奇的全盛時代過去了。 文言小說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唐傳奇的出現(xiàn),雖然標(biāo)志著“始有意為小說”,小說正式登上了文壇,但這并不意味著小說已爭得了應(yīng)有的文學(xué)地位?!皞髌妗币辉~就含有貶意,它與聲勢浩大的唐詩和散文是不能并駕齊驅(qū)的。宋以后的文言小說,用魯迅的話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chuàng)之可言”。這時,另一種起于民間的新的小說形式即評話出現(xiàn)了。評話是白話小說,它的產(chǎn)生與廣大的下層人民群眾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并且主要的是為他們服務(wù)的,得到他們的喜愛。從評話到章回,歷經(jīng)幾代數(shù)百年,越來越旺盛強大,同另一種起于民間的戲劇文學(xué),成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后期主要成就的重要標(biāo)志,詩文的地位反而越來越顯得居于次要了。在這個歷史階段的文言小說,走著與白話小說并不相同的道路,遠離了現(xiàn)實生活,遠離了廣大人民群眾,變成了文人的趣味之作,猶如明末之文人小品,落后于時代的潮流,走向了末路,既缺乏白話小說的生命力,同唐傳奇相比,相差也不可以道里計。 文言小說的衰落,到明朝已達極點,故魯迅在講“清之?dāng)M晉唐小說及其支流”時,一筆帶過,批評多于肯定?!吧w傳奇風(fēng)韻,明末實彌漫天下”,而能夠予以肯定者,實在寥寥。至于清末的文言小說,雖“亦記異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陳禍福,專主懲勸,已不足以稱小說”。文言小說發(fā)展到如此境地,真是名符其實的“嗚呼哀哉”了。 在文言小說的衰敗之風(fēng)“彌漫天下”的境況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卻突然異軍崛起,獨樹一幟,連當(dāng)時鼎鼎大名的文人王漁洋,也不敢小看這位三家村的教書先生,究竟是為了什么? 二 蒲松齡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的動機和目的,不是一般的傳奇志怪,而是以傳統(tǒng)的傳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來表現(xiàn)他長期郁積于心底的“孤憤”之情,是對當(dāng)時社會的抗?fàn)帲彩菫橹卣裎难孕≌f所作的抗?fàn)?。蒲松齡生活在一個激烈動蕩的大變化的時代。他經(jīng)歷了明朝的滅亡,經(jīng)歷了李自成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大起義,經(jīng)歷了清朝入關(guān)前后的擄掠和鎮(zhèn)壓,經(jīng)歷了清初民族的和農(nóng)民的反清抗?fàn)?。在清朝相對穩(wěn)定的統(tǒng)一和鞏固以后,他又幻想著通過科舉制度的途徑出仕,然而初顯才華以后,緊接著而來的卻是屢遭挫折,最后也只得到了一個“歲貢”的虛名。他除了短期到江蘇給人做幕僚外,終生在山東農(nóng)村生活。他始終沒有放棄高升的幻想,然而隨著幻想的破滅,他這個處于下層的小知識分子,直接地廣泛地觀察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這種觀察里自發(fā)地產(chǎn)生了“孤憤”之情,并且把這種“孤憤”之情自覺地體現(xiàn)在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上溯千余年以來的文言小說的發(fā)展,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這樣?唐傳奇的作者大都是有較高地位的知名文人,而且傳奇的產(chǎn)生還與投獻干謁有關(guān),說得不客氣點,還是一種求名的工具。蒲松齡寫了《聊齋志異》,還抵不上科場中三篇八股文,而他自己卻認(rèn)為是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何所為也?他雖寫傳奇志怪之文,心中未必完全以前輩作者為同道的。他心目中追隨的是“二十四史”的開山祖司馬遷?!读凝S志異》中很多篇末綴以“異史氏日”,議論橫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日”的寫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還是把自己的小說當(dāng)“史”來看待,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說家的。當(dāng)然,他還不懂形象的歷史之類的說法,可他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提出了尖銳的社會問題。 概括說來,《聊齋志異》突出地提出了幾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蒲松齡的筆下,當(dāng)時的政治是非常黑暗殘暴的,特別是中下層的封建官吏以及與之相勾結(jié)而受到庇護的豪紳惡霸,他們像一群惡狼一樣吞噬著弱者的生命,用蒲松齡的話說,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官虎而吏狼者,比比皆是也”?!断狡健芬黄图卸湫偷亟衣读四欠N吃人的社會關(guān)系和官吏制度。蒲松齡幼而聰穎,卻屢試不第,他雖然長期沒有破除幻想,醒悟過來,但是從他親身的經(jīng)歷和對知識分子精神狀態(tài)的廣泛觀察中,看穿了科舉制度是一種坑害知識分子的制度,這種制度不僅不能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反而培養(yǎng)出了各種各樣庸碌無能的廢物。在蒲松齡看來,封建社會提倡的所謂“學(xué)而優(yōu)則仕”根本就實現(xiàn)不了,因為考場已經(jīng)成了腐敗的交易所,瞎眼衡文,無才得中而有才被黜,這也實際上回答了蒲松齡為什么沒有通過考試關(guān)的原因。在蒲松齡的筆下,還多方面地反映了婦女問題,如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由于妻妾制而造成的家庭不和,嫡庶之爭。更可貴的是他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的朦朧的渴望著自由的青年婦女的形象,如嬰寧、青鳳等,她們已經(jīng)在幻想的形式中初步?jīng)_破了封建禮教的牢籠和束縛,向著另一個新世界探索和追求。 除這三方面外,蒲松齡還像畫風(fēng)俗畫一樣,廣闊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特別是中下層的人們的生活和農(nóng)村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風(fēng)采各異的人物形象。越是下層的生活和人物形象,越是令人感到親切、生動、真實、樸素,具有泥土的芳香氣,這同蒲松齡對農(nóng)村生活的深刻觀察和樸素的審美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就《聊齋志異》反映社會生活面之廣闊,提出社會問題之重要,創(chuàng)造出的人物形象之眾多,創(chuàng)作高水平的短篇小說之量大,藝術(shù)風(fēng)格之獨特而言,就他畢其一生的精力致力于此而言,在文言小說史上,有哪一位小說家堪與他相比?在文言小說衰頹之風(fēng)“彌漫天下”的環(huán)境中,《聊齋志異》力挽殘局,既繼承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又開拓了新局面,達到了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就這種意義講,說蒲松齡是最杰出的短篇小說家并不過分,不僅文言小說如此,寫白話短篇小說的,又有誰能超過他?即使拿到世界小說史的范圍來考察,在那個時代,也是寥寥無幾的。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還未出世,契訶夫比蒲松齡還晚二百余年。除了帶有傳說色彩的東方巨著《天方夜譚》之外,我想,拿《聊齋志異》同西方喬叟的《坎特伯雷的故事》、塞萬提斯的《懲惡揚善集》、薄伽丘的《十日談》等名著作一番比較研究,也未必是使人汗顏的事。這樣說也并不是為了聳人聽聞,因為西方的那些名著,是在新的歷史潮流的推動下,由短篇小說開始,開辟了西方小說史的一個新時代,而在中國,卻是以《聊齋志異》為始,開辟了中國小說史上的新時代。 三 《聊齋志異》提出的上述三個重大的、尖銳的社會問題,蒲松齡以前以后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也看到了,特別是他以后的小說家也看到了,而且一步一步看得更深更透。思想家同小說家不期而遇地共同地注意到這些問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歷史潮流。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解剖著這個封建社會晚期的腐爛特征,探索著向何處去。這不是思想家小說家的異想天開,而是社會的客觀發(fā)展在他們頭腦中直接的或曲折的反映,至于反映的程度如何,當(dāng)作具體的分析。但是作為一種帶有共同性的探索性的思想潮流,那就有它的開拓者和繼起者。而在小說領(lǐng)域里,這個開拓者應(yīng)該是寫文言小說的蒲松齡,繼起者則是寫白話長篇小說的吳敬梓和曹雪芹。這是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在思想潮流方面的合流,站到了一條戰(zhàn)線上,所以說單純地認(rèn)為《聊齋志異》是文言小說的集大成者不夠全面,道理也在這里。 對于一個思想家或文學(xué)家,看他對人類的貢獻,不是要求他能達到他以后的人所能達到的水平,而是看他比以前的人提出了什么新的問題,盡管后來的人對這些問題認(rèn)識會越來越深刻全面,卻不能以此來責(zé)備他的“局限性”。我覺得對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暫不涉及他另外的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上的復(fù)雜性或矛盾,既應(yīng)該與他之前的小說家比較,也應(yīng)該和他以后的小說家比較,把他當(dāng)作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或者說是個過渡階段,那就可能更符合實際地評價他的歷史地位。 蒲松齡對于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象是有深刻的觀察的,是滿懷著憤怒的激情去揭露的,甚至在《促織》這樣的作品中還敢于對為非作歹的皇帝流露微詞,這就比過去的文言小說家勇敢多了??墒撬恼J(rèn)識更多的是對于中下層官吏的表現(xiàn),所以他幻想有清官來解民于倒懸?!读凝S志異》中不少本來是悲劇而偏偏又出現(xiàn)了虛幻的光明尾巴的作品就是這樣形成的。在康熙時代,特別是中后期,貪污成風(fēng),贓官比比皆是,施世綸式的“天下第一清官”究竟有幾個?蒲松齡就看不清,不僅看不清,他自己還一直想做官,這豈不是矛盾?我不相信蒲松齡做了官就一定一塵不染,兩袖清風(fēng),因為他對榮華富貴是有幻想的,這和做清官又是矛盾的。比蒲松齡的生活稍微好的人不少,比他生活苦的當(dāng)更多,但是他們卻未必都去思考這些社會問題,在“盛世”下“樂天知命”安心當(dāng)順民的大有人在。而蒲松齡卻大揭“盛世”下的爛瘡疤,替被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這不正表現(xiàn)出他敢于正視現(xiàn)實的一面么?不要因為他還沒有充分認(rèn)識到“盛世”的虛弱性,就再加他一個“局限性”的評語,要具體分析透他為什么沒有認(rèn)識到的原因就行了。蒲松齡是從農(nóng)村下層的觀點來觀察當(dāng)時的吏治的,帶有農(nóng)村的直觀性和樸素性。他不了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他也沒有接觸到上層的政治活動。用個形象的比喻,他的憤怒和控訴,正像俚曲中的“哭皇天”,只要“皇天”一睜眼,就會天下太平、吏治清明、五谷豐登了,他的窮苦生活就有改變的希望了,至少可以變成稍微富裕的小康,不必為畢家老爺坐館當(dāng)“西賓”了。蒲松齡只能走到這一步,再往前就邁不開步了,需要接力的人。 十八世紀(jì)的小說家曹雪芹踏上了蒲松齡開辟的路,并在這個基礎(chǔ)上提出了新的問題。蒲松齡眼下的“盛世”,到了曹雪芹的眼下就成了“末世”,因此他不去“哭皇天”,認(rèn)為天也有缺陷,需要補。但是,補天的石頭還有一塊沒用完就補上了“天洞”,結(jié)果呢,仍然不是好天,天下依然是“美中不足今方信”,怎么辦?干脆等它塌了吧,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曹雪芹走到這里也止步了。這是“最后的問題”,他以后的小說家回答不了,只好由歷史來回答了。 科舉制度毒害了知識分子幾百年,小說史上有誰提出來反對過?相反的是在小說戲劇中充滿著狀元發(fā)跡的故事。蒲松齡第一個提出來了,揭露了考場的種種黑暗弊端。但是,他還沒觸及制度,只認(rèn)為考場之弊誤了人才,革除此弊,有的即可得中,他自己就老想得中。他這種想法也是矛盾的,因為即使公正地得中的人,也并非真才。吳敬梓比蒲松齡前進了一步,在《儒林外史》的一開頭,就說這個制度定的不行,使知識分子連行為出處都不顧了,所以他筆下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科舉制造出的假名士的丑態(tài)。吳敬梓也有才,但他看破了,無意于功名,灑脫得開,所以走得遠。曹雪芹就比他走得更遠,認(rèn)為凡熱衷于此道者,皆為“國賊祿鬼之流”,大有懸崖撒手的氣魄,徹底看穿了連制造科舉制度的那個社會也沒出路,有才者又何所用?蒲松齡只能創(chuàng)造出灰心了的形象,吳、曹則創(chuàng)造出了擺脫此牢籠的人物形象。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卻是同一個制度,是志同道合的挑戰(zhàn)者。 再如,蒲松齡觀察到了封建制度下婦女問題的各個方面,可是他一旦想找解決的辦法就陷入窘境,連多妻制也想來調(diào)和,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他當(dāng)然也有更理想的人物,但那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以花妖鬼狐的形象出現(xiàn)。吳敬梓則不僅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還敢寫杜少卿拉著老相好的手游山玩水,放達多了。他自己的行為也狂放不羈,比蒲松齡更少受約束。曹雪芹不僅在理論上大膽地向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挑戰(zhàn),歌頌女子比男子鐘靈毓秀,而且更創(chuàng)造出了現(xiàn)實生活中男女爭取婚姻自主的男女青年的典型形象。封建禮教帷幕被他們逐漸撕破了。 僅從這幾個方面,就能看出幾位小說家是沿著一條路走過來的。如果說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的出現(xiàn),是由明朝的幾部白話長篇小說為代表,那么,第二個高峰就是由清初文言的《聊齋志異》和白話的《儒林外史》、《紅樓夢》表現(xiàn)出來的。文白在思想上合流,把古代小說推向了最后的更高的新階段。 四 《聊齋志異》使用的是文言,這對于它的傳播和影響有不利的一面。但它在社會上居然廣泛流傳開來,突破了語言的障礙,關(guān)鍵在于它是成功的小說,創(chuàng)造出了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歷史所提出的新問題、新動向、新趨勢,從而在讀者的思想感情里引起強烈的共鳴。正因為如此,才能進一步影響到美術(shù)、戲劇、曲藝的再創(chuàng)造,甚至在近代還產(chǎn)生了專說《聊齋》的評書名家。這又進一步間接地幫助《聊齋志異》在社會上繼續(xù)擴大影響,使之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書,變成海外許多國家爭賞的短篇名著。因此,用《聊齋志異》的文言比古文的語言更淺近明暢的說法以解釋其影響面廣,是不夠的。因為,它以前以后還有一些白話小說,語言是更好懂的,但是其影響卻遠遠趕不上《聊齋志異》,有的甚至早就被人忘記了,可見語言的文白并沒有起決定性的作用。 辯明這一問題,目的是把《聊齋志異》與“聊齋風(fēng)”式的作品區(qū)別開來,后者曾長期被看作同前者是一個流派,這是很不恰切的。 繼《聊齋志異》之后,又出現(xiàn)了《新齊諧》、《諧鐸》、《夜譚隨錄》等一批筆記小說。有的僅筆法仿《聊齋》而雜記方物,既不敢觸及社會問題,又寫不出動人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無憤激之情,有閑暇之致,“戲編”文字以自賞,與人民的疾苦不相干,從精神上同《聊齋志異》是背離的,甚至是對立的,怎么能算作一個流派呢? 稍可同《聊齋志異》抗衡者,是乾嘉時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并欲取而代之。紀(jì)曉嵐是總編《四庫全書》的大學(xué)者,可是一比較蒲松齡,他就現(xiàn)出才短了?!叭徊抛又P,非著書者之筆也。……小說既述見聞,即屬敘事,不比戲場關(guān)目,隨意裝點……今燕昵之詞,媒狎之態(tài),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則何從而聞之?又所未解也?!睘槭裁础拔唇狻?,分不清小說和非小說的區(qū)別嘛!按照他的看法,則其他長篇小說更不可解矣。一個不懂小說的人,要寫一部書以代替盛行百年的小說,難免要落空。所以,《聊齋志異》盛行到現(xiàn)在,而《閱微草堂筆記》在社會上的影響就很小了。至于它以后的一些同類型的書,則“已不足以稱小說”,更與《聊齋志異》不相類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聊齋志異》是文言小說系統(tǒng)中空前絕后的一部巨著,未嘗不可。 藍翎 一九八〇年十月下旬于京郊黃金臺
內(nèi)容概要
《聊齋志異》是我國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500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xí)、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極為廣泛。其獨特的故事情節(jié)、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形象,作者蒲松齡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貧,對于當(dāng)時的社會有著深刻的認(rèn)識。他創(chuàng)作的無數(shù)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及藝術(shù)形象,都有扎根于社會的思想內(nèi)容基礎(chǔ),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及愛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鑄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憤心情。此書歷來被視為小說中的翹楚之作,有“空前絕后”的美譽。
作者簡介
蒲松齡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于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xué)經(jīng)商,然廣讀經(jīng)史,學(xué)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后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xiāng)學(xué)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jié)“郢中詩社”。后家貧,應(yīng)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yīng)同邑進士新任寶應(yīng)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yīng)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xiāng)南游,對其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fēng)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jié)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后,以到縉紳家設(shè)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閑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xué),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chuàng)作營養(yǎng),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xiàn)實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
書籍目錄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尸變 噴水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荍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shù)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 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 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蛇癖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龁石 廟鬼 陸判 嬰寧 聶小倩 義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魚 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豬婆龍 某公 快刀 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 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狐聯(lián) 濰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卷三 江中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shù) 丐僧 伏狐 蟄龍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 湯公 閻羅 連瑣 單道士 白于玉 夜叉國 小髻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于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 劉海石 諭鬼 泥鬼 夢別 犬燈 番僧 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李司鑒 五羖大夫 毛狐 翩翩 黑獸卷四 余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 產(chǎn)龍 保住 公孫九娘 促織 柳秀才 水災(zāi) 諸城某甲 庫官 鄷都御史 龍無目 狐諧 雨錢 妾擊賊 驅(qū)怪 姊妹易嫁 續(xù)黃粱 龍取水 小獵犬 棋鬼 辛十四娘 白蓮教 雙燈 捉鬼射狐 蹇償債 頭滾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戲 泥書生 土地夫人 濟南道人 酒狂卷五 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鴉頭 酒蟲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夢 布客 農(nóng) 章阿端 馎饦?gòu)?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 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 龍肉卷六 潞令 馬介甫 魁星 厙將軍 絳妃 河間生 云翠仙 跳神 鐵布衫法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 杜翁 小謝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 細侯 狼 美人首 劉亮采 蕙芳 山神 蕭七 亂離 豢蛇 雷公 菱角 餓鬼 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呆 董公子 周三 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 孫生 八大王 戲縊卷七 羅祖 劉姓 邵九娘 鞏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樹 赤字 牛成章 青娥 鏡聽 牛癀 金姑夫 梓潼令 鬼津 仙人島 閻羅薨 顛道人 胡四娘 僧術(shù) 祿數(shù) 柳生 冤獄 鬼令 甄后 宦娘 阿繡 楊疤眼 小翠 金和尚 龍戲蛛 商婦 閻羅宴 役鬼 細柳卷八 畫馬 局詐 放蝶 男生子 鐘生 鬼妻 黃將軍 三朝元老 醫(yī)術(shù) 藏虱 夢狼 夜明 夏雪 化男 禽俠 鴻 象 負尸 紫花和尚 周克昌 嫦娥 鞠樂如 褚生 盜戶 某乙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呂無病 錢卜巫 姚安 采薇翁 崔猛 詩讞 鹿銜草 小棺 邢子儀 李生 陸押官 蔣太史 邵士梅 顧生 陳錫九卷九 邵臨淄 于去惡 狂生 瀲俗 鳳仙 佟客 遼陽軍 張貢士 愛奴 單父宰 孫必振 邑人 元寶 研石 武夷 大鼠 張不量 牧豎 富翁 王司馬 岳神 小梅 藥僧 于中丞 皂隸 績女 紅毛氈 抽腸 張鴻漸 太醫(yī) 牛飛 王子安 刁姓 農(nóng)婦 金陵乙 郭安 折獄 義犬 楊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島 沅俗 云蘿公主 烏語 天宮 喬女 蛤 劉夫人 陵縣狐卷十 王貨郎 疲龍 真生 布商 彭二掙 何仙 牛同人 神女 湘裙 三生 長亭 席方平 素秋 賈奉雉 胭脂 阿纖 瑞云 仇大娘 曹操冢 龍飛相公 珊瑚 五通 又 申氏 恒娘 葛巾卷十一 馮木匠 黃英 書癡 齊天大圣 青蛙神 又 任秀 晚霞 自秋練 王者 某甲 衢州三怪 拆樓人 大蝎 陳云棲 司札吏 蚰蜒 司訓(xùn) 黑鬼 織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張氏婦 于子游 男妾 汪可受 牛犢 王大 樂侮 香玉 三仙 鬼隸 王十 大男 外國人 韋公子 石清虛 曾友于 嘉平公子卷十二 二班 車夫 乩仙 苗生 蝎客 杜小雷 毛大福 雹神 李八缸 老龍船戶 青城婦 鶚鳥 古瓶 元少先生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 周生 褚遂良 劉全 土化兔 鳥使 姬生 果報 公孫夏 韓方 紉針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錦瑟 太原獄 新鄭訟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檜 浙東生 博興女 一員官附錄 丐仙 人妖 蟄蛇 晉人 龍 愛才
章節(jié)摘錄
畫皮 太原人王生,做完買賣回家,已是拂曉時分,在荒郊野嶺遇見一位絕色女郎,正挽著包袱恓惶地走著。王生見她孤孤單單,就上前與她搭訕:“怎么你這樣一個女子孤單趕路,家里人不掛念嗎?”那女子眼淚汪汪地說道:“都怪父母貪財,把我賣給大戶人家做小老婆,大老婆很妒,整天打罵,這次好不容易逃出來,才算撿了一條命?!蓖跎鷨枺骸澳氵@是要回家嗎?”女郎更是滿臉愁云地說,回去也怕再被父母送到夫家去,正愁往哪兒投奔熟人是好?!⊥跎鷲勰剿拿烂?,就邀她一起回自己家去,女郎爽快地答應(yīng)了,但請王生保守秘密,不能把她的行蹤泄露出去,王生滿口答應(yīng)?;氐郊?,王生一面把女郎藏在與書房相通的密室里,一面呈上美酒佳肴。兩個人瞞著王生的妻子陳氏過起了甜蜜的小日子。一天,王生在市集上偶爾遇見個道士,道士看著王生的臉色很驚訝,問:“你最近遇到什么妖怪了?”王生一愣,答說:“沒有什么呀!”道士說:“你渾身都被妖氣纏繞,命不久矣,還說沒有遇見?!蓖跎吡q白,道士一面走一面嘆氣道:“這世上還真有死到臨頭還執(zhí)迷不悟的人哩!”王生聽他說得蹊蹺,心里已經(jīng)懷疑那來歷不明女郎,但又一想,如此美人怎么可甬妖孽,道士如此危言聳聽,怕是想讓我買他一道符咒,好讓他混口飯吃罷了?!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聊齋志異》是我國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500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xí)、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極為廣泛。其獨特的故事情節(jié)、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形象,作者蒲松齡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貧,對于當(dāng)時的社會有著深刻的認(rèn)識。他創(chuàng)作的無數(shù)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及藝術(shù)形象,都有扎根于社會的思想內(nèi)容基礎(chǔ),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及愛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鑄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憤心情。此書歷來被視為小說中的翹楚之作,有“空前絕后”的美譽。編輯推薦
在幾千所的中國文言小說史上,《聊齋志異》的地位就如同《紅樓夢》在中國通俗小說史上一樣,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作者蒲松齡在繼承魏晉志怪和唐宋傳奇?zhèn)鹘y(tǒng)的基礎(chǔ)上,以雋永之筆、博愛之情寫就《聊齋志異》,使其如奇峰突起,達到了中國文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读凝S志異》是蒲松齡“一生精力所聚”之書。他自幼便以氣節(jié)和才華自負,但卻命運坎坷,科舉失敗,內(nèi)心郁結(jié),不得已,轉(zhuǎn)而創(chuàng)作。所以,《聊齋志異》是蒲松齡藉以抒發(fā)內(nèi)心憤懣、寄托生活理想的作品。《聊齋志異》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其藝術(shù)魅力的根源,在于它一書而兼兩體,魯迅先生稱之為“用傳奇法,而以志怪”。書中作品構(gòu)思奇幻委曲,記事詼譎曼妙,行文典雅純熟,風(fēng)調(diào)寒峭高古??兄?,風(fēng)行海內(nèi),幾至家置一家,膾炙人口。人們幾乎眾口一詞,公認(rèn)“小說家談狐說鬼之書,以《聊齋》為第一”。它使蒲松齡于在世時就已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