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曹全碑解析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作者:李鑫華  頁數:181  

內容概要

《曹全碑》全稱《漢邰陽令曹全碑》,漢中平二年(185年)刻立,明代萬歷初年在邰陽縣出土。主要記載了曹全(字景完)的治理郃陽的出色政績?!恫苋肥且寻l(fā)現的漢碑中最負盛譽的碑刻之一,歷代書家對其均有很高的贊譽。孫退谷評價它與《禮器碑》“前后輝映,漢石中之至寶”??涤袨閯t評價它極富秀韻,“《孔宙》、《曹全》是一家眷,皆以風神逸宕勝”。該碑字體大畫雄強,酣暢淋漓;小畫細膩,靈巧細致;圓筆柔潤,嫵媚多姿;方整講究沒,勁健有力。其筆勢生動靈巧,姿態(tài)萬千,產生了多重審美價值。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漢代隸書與《曹全碑》;第二部分從用筆特征從用筆特征、基礎筆畫、常見偏旁部首、字型結構特征、與《張遷碑》部分相同字的寫法比較、藝術特色與局限六個方面對《曹全碑》進行了詳細解析;第三部分介紹風格各異的漢碑;第四部分是《曹全碑》的原文,方便讀者一覽此碑全貌。本書講解明晰,深入淺出,學習此碑者認真研習,可以在書法練習中體會用筆原則,扎實地掌握用筆基本功,甚至進入書法創(chuàng)作階段。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隸書與《曹全碑》 第一節(jié) 關于隸書 第二節(jié) 《曹全碑》的主要內容簡介 第三節(jié) 對《曹全碑》的評論舉隅第二章 解析《曹全碑》 第一節(jié) 《曹全碑》用筆特征解析 第二節(jié) 《曹全碑》基本筆法與筆畫解析 第三節(jié) 《曹全碑》常見偏旁部首解析 第四節(jié) 《曹全碑》字形結構特征解析 第五節(jié) 《曹全碑》與《張遷碑》部分相同字寫法之比較 第六節(jié) 《曹全碑》的藝術特色與局限第三章 隸書章法淺析 第一節(jié) 漢簡式的漢碑 第二節(jié) 依山就石的漢代摩崖石刻 第三節(jié) 凝重渾樸的漢碑 第四節(jié) 典雅森嚴的漢碑第四章 《曹全碑》全文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隸書與《曹全碑》  第一節(jié) 關于隸書  一、關于隸書與八分之說  隸書一詞有兩個意思,第一,通常指漢字的書體之一,主要指產生于秦代末年,盛行于漢魏時代的主要書體,也叫“左書”、“史書”。它是在小篆,也可以說是在篆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第二,正書的古稱。如秦時稱篆書,魏晉時稱楷體,有人也稱漢代隸書為“八分書”,這是籠統(tǒng)而言。為什么隸書又叫“八分書”,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我們可以通過古人的闡述,來了解這兩種名稱的含義。  清人劉熙載在其《藝概?書概》中,有過具體的闡釋。他說,隸和八分誰先誰后的問題,“辯而愈晦”。也就是說,對于隸與八分書,越想講論清楚,倒越容易弄不明白,導致這種結果的,其原因在于“狹隸而寬分”。意思是指對于隸書的理解過于狹窄,而對于八分書的理解和說法,比較寬泛?! τ凇半`書”的叫法,比漢代“八分”書更早一些的寫法,例如秦權上的字曾稱之為“隸”;對于晚于漢代“八分”書的,如鐘繇、王羲之等人所寫的今天被稱之為正楷體的字,也曾被稱為“隸書”??磥?,隸書的概念,在當初就指字形發(fā)生變化階段的那種字體,而“八分”則指漢代通行的今天所謂的漢隸。順便說一下,秦權上的文字,它有別于秦的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等字形。秦權上的字形明顯地不如那些石刻文字規(guī)整,而是極其隨意,只要字形寫是小篆體即可,全不顧對稱美觀與否。意即今天所說的字寫對了就行,而不十分講究是否典雅美觀。其實,秦權上的文字字形,是我們研究小篆寫法最好的筆畫、筆順分析入門圖例?! 《?、說“分”:分數之分  八分書的“分”字,既是分數之分,也有分別之分的意思。分數的意思是從某一事物中割取一部分,如《書勛中所引蔡文姬所說的%八分書”,就是從分數的角度來說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曹全碑解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還沒看完,但目前為止還是很滿意的,在慢慢消化
  •   很適合初學者的一本書,既有理論,又指導實踐,確實是一本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