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銅鼓續(xù)考

出版時間:2004-6  出版社:巴蜀書社  作者:聞宥  頁數(shù):87  字數(shù):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和《銅鼓續(xù)考》二書,是我館先賢聞宥先生早年研究銅鼓的重要成果,反映了當時銅鼓研究的水平,在銅鼓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對于南方民族考古亦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此二書分別出版于1953年5月和9月,此后再未重新出版,在世面上已很難見到,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F(xiàn)在,我館領(lǐng)導提出“整理館故,弘揚我館優(yōu)良學術(shù)傳統(tǒng)”的主張。為推動銅鼓研究和我國民族考古的發(fā)展,我館特地將聞宥先生的這兩本重要著作重新整理出版,以便學術(shù)界參考?,F(xiàn)將編選作如下說明:    1. 這兩本書原來是分開出版的,現(xiàn)將其合并為一本,并另取書名為《銅鼓考》和《銅鼓續(xù)考》。    2. 原書為手寫體影印本,豎排,繁體字,今一并改為鉛字本,橫排,簡體宇。    3.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原書未分章節(jié),今根據(jù)文意適當予以分節(jié),并為每一節(jié)標出標題名;《銅鼓續(xù)考》原書雖已分節(jié),但未取標題名,今亦為每一節(jié)標出標題名。    4. 原書插圖均未編號,皆是隨文插入。為符合現(xiàn)代學術(shù)著作的慣例,今將各圖予以適當歸并,逐一為其編號。    5. 原書引用中文文獻的題名和外文文獻的中文題名均未加書名號,亦未作特殊的標記,今一并為其加上書名號。    6. 原書涉及外國學者的姓名時,一般都采取中文譯名加外文原名的方式,如“黑格爾P.Heger”。今一并改為中文譯名(外文原名)的方式,如“黑格爾(F.Heger)”。外文文獻題名 亦如之。    7. 原書標點符號一般保持原貌,僅個別地方作了一定的改動。    8. 其余一仍其舊。

作者簡介

聞宥,字在宥、野鶴。松江縣泗涇人。民國2年(191.3年)小學畢業(yè)后,因家庭困難到上海申報館工作,同時,先后在中學、私立震旦大學進修。后轉(zhuǎn)入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工作,并兼任私立持志等大學教員。在此期間,曾加入南社為社員,為前期創(chuàng)造社社員。擅長詩詞、書法,部分作品曾出版。民國18年(1929年)起,歷任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文史科副教授、教授兼預(yù)科教員,青島國立青島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講師,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成都國立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 昆明國立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主任兼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名譽講師,成都私立華西協(xié)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博物館館長,兼國立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院系調(diào)整后,再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兼西南民族學院教授c 1955年起調(diào)任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直到逝世。解放前,已成為法國遠東博古學院通訊院士,聯(lián)邦德國德意志東方

書籍目錄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  一、銅鼓的型式與花紋    (一)銅鼓的型式    (二)鼓面的花紋    (三)鼓身的花紋  二、關(guān)于銅鼓的一般問題    (一)銅鼓的來源問題    (二)銅鼓的作者和中心問題    (三)銅鼓作者的族屬問題  后記銅鼓續(xù)考  一、新得銅鼓的花紋    (一)鼓面的花紋    (二)鼓身的花紋  二、對于若干問題的訂正  三、新得銅鼓的來歷問題編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一)銅鼓的型式    現(xiàn)在先述全鼓的型式。下面是這十具實測圖。(見圖一至圖一O。圖中的數(shù)字皆依公尺計算,又縮尺的比例本為二分之一,但為了節(jié)省篇幅計,每鼓僅畫一部分,其對稱部分皆略去。)    就這些圖看來,十鼓之中,顯分兩類。分類的主要標準在乎鼓身。第一類是鼓身可以分為三截的。第一截我們稱為鼓頸,最突出。第二截稱為鼓腹,照例內(nèi)縮,即西事珥所謂“漸縮如腰形”者。第三截稱為鼓足,照例又擴大起來。凡是鼓身作這種形式的,兩旁的耳雖則在頸腹之間,但總是在鼓頸最突出部分之下,所以占鼓腹的地位較多。第二類是鼓身可以分為兩截的。以全身而論,雖然略有縮突,但遠不如第一類之甚。同時耳的下面,即鼓身的最中間部分,例有一道突出的線,作為上下兩截的分界。凡是鼓身作這種形式的,兩旁的耳例比第一類要高得多,耳的起點例在上半截最突出的部分①。    依照這標準來看,甲、丙兩鼓顯然屬于第一類。乙鼓乍看起來,似乎二、三兩截不甚分明,實則鼓足的大部分業(yè)已殘缺,現(xiàn)在所看到的只是它的最上部分,所以兩截不甚清楚。丁鼓雖則耳已提高,但依其他條件來看,也可以屬于此類。戊、己、辛、壬②、癸諸鼓顯然屬于第二類。庚鼓的分界線雖則微弱不明,壬鼓雖則根本無耳,但依其他條件來看,當然也屬于此類①。     以飛鳥暈而論,其寬度甲、丙兩鼓皆二點二公分,乙鼓二點一公分,可說無甚出入,但畫法三者都不同。其異點為:(1)甲、乙兩鼓皆畫八鳥,而丙鼓則只四鳥。(2)甲鼓兩鳥之后,間以一花紋。乙鼓則兩鳥之后,間以兩花紋。丙鼓則每一鳥之后,皆有一花紋。所以甲、丙只有四紋,而乙鼓則有八紋。(3)甲、乙兩鼓皆為陰紋,丙鼓則為陽紋。(4)甲鼓鳥與鳥間的距離約為一公分,鳥與花紋間的距離約為一點八至二公分。乙鼓鳥與鳥間約為二公分,鳥與花紋間約為一點五公分,花紋與花紋間約為二公分。丙鼓則鳥與花紋間自五點五公分至十公分不等。可知布置上以甲鼓為最密,丙鼓為最疏。    再以鳥本身論,甲、丙兩鼓所畫都比較的寫實。證以中間花紋的相似,可以說明兩者之間有較遠的脈絡(luò)。乙鼓的鳥雖則已似魚形,但還沒有因襲化如黑格爾書第三十七圖版中所見之甚。所以三者相距不遠。至于鳥頸的外向,也是三者一致之點。    就已往紀錄比較,也有幾點可以一述:(1)以前所知,有飛鳥暈的鼓,例如《西清古鑒卷三十七的第一鼓、《匋齋吉金錄》卷七的所謂“漢建武銅鼓”,以及維也納一鼓、茂里一鼓、越南民主共和國所發(fā)現(xiàn)的諸鼓,鳥和鳥間的距離皆極密,尤以后數(shù)者為甚。狀如下圖(圖一一)①。前三者皆前后密接,所以為數(shù)較多。例如茂里一鼓全暈共有十六鳥,恰為甲、乙的二倍,丙鼓的四倍。(2)上述諸鼓鳥形皆外向,甲、乙、丙三鼓則皆內(nèi)向。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斷言這兩式是否有先后的順序。(3)上述諸鼓鳥和鳥間都沒有其他紋樣。Ngoc—lu一鼓雖則鳥身下還有一個銜魚的鷺鷥②,但并不在鳥和鳥的中間。我們的三鼓則鳥和鳥間皆有紋樣,已如上述。這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法,究竟是先后的關(guān)系?還是地域的不同?這一點目下尚不能十分確定③。(4)和這三鼓最相似,尤其是和丙鼓相似的有《西清古鑒》的第四鼓和第十鼓。第四鼓亦為四鳥四紋,惟鳥形不相似;第十鼓的鳥形和花紋皆相似,惟為數(shù)皆較多。   從這幾點來看,銅鼓和鋅于的不必同源,已是很明顯的了。再從史實方面看,鋅于之名,有人雖以為定于漢代,其實先秦典籍中早已有之。傳世實物有人雖以為多屬漢器,其實大多數(shù)是漢以前的制作,宋人的推定是可靠的。所以錞于式樂器的存在,至少可以上溯至周代。而銅鼓呢?雖則文獻難征,但從馬援得銅鼓的故事以及《世本》所謂巫咸作銅鼓的傳說看來,一定也有極悠久的歷史。這兩個在古書中早已分明的系統(tǒng),我們生于千載之下,當然不能輕易地合并起來。    最后再從更多的實物方面看。第一,近年出土的明器中有如下一器(圖一二,1)①。這說明了原始或早期錞于的面影②。不但鈕和面都和后來的稍有出入,而且身部更長,也是整體,也是無耳。這又正說明了原始或早期的鋅于和銅鼓之間,不可能有聯(lián)系。第二,在上述來維一文的插圖中,又有一具越南東山出土的銅器,狀如下圖(圖一二,2)。來氏不通漢學,所以說這一器與其目為飪器,毋寧目為樂器。大約他的意思是認它為烹飪器和樂器之間的過渡形式。在我們看來,它的形式正介乎銅鼓和錞于之間。乍看起來,似乎正證實了由鋅于演化為銅鼓或由銅鼓演化為餑于的想法。其實不然。我們只要想到(1)東山文化不過是東漢后期的產(chǎn)物①,(2)和這一器同在一地出土的,還有不少銅鼓,我們的問題便思過半了。再往上推,在東山文化以前,馬援早已把銅鼓鑄為馬式了;周人早已以金鋅和鼓了。所以這一器的來源,應(yīng)該認為是使用銅鼓的民族,吸取了餑于的形式而加以變化的結(jié)果。總之這一個變型的產(chǎn)生,也正反面地說明了在它以前,銅鼓與鋅于之間沒有聯(lián)系。    總括上述,我們在目前所有材料之下,應(yīng)該確認兩者為各自獨立的東西。鋅于是漢族的,銅鼓是西南兄弟民族的。兩者各有不同的淵源和優(yōu)美的傳統(tǒng)。至于東山出土的一具,則并非兩者間的過渡形式而是兩種文化接觸以后的混合形式①所以它們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如下:    作者最初寫成《古銅鼓考》的時候是在一九五二年的九月。那時館中所藏僅有文中所述的十鼓。但等到付印的時候,已經(jīng)繼續(xù)獲得了52—3702.53—1.53—2等三具。所以在第十四頁上說“共有十三具”,而文中其余的部分則苦于沒有時間補訂。截至現(xiàn)在為止,則已增加至十六具了。不但新得的六具多少有些新材料可記,便是已經(jīng)敘述的十具,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所以在臨去的前夕,分出一些時間,來寫這篇續(xù)考?!⑿碌勉~鼓的花紋    關(guān)于新得的六具的全形,我們也已經(jīng)加以實測如下(見圖一三至圖一八。圖中的數(shù)字仍是公分,縮尺的比例也仍是二分之一,一切與前文相同。)。    就型式來說,這六具顯然都屬于我們的第二類,不必多論。至于紋樣方面,則仍分鼓面鼓身兩項來說明。    (一)鼓面的花紋    1.中央的光芒一律為十二道,仍是第二類中最習見的形式。    2.子鼓的光芒上突最甚,最突處約有半公分高。卯鼓的光芒雖亦較突出,但遠不如子鼓之甚。舊紀錄中有所謂“中央隆起”(《欎林州志》)、“中擊處微突”(《高州府志》)等者,大約便是此類。又以全鼓面論,其凹凸上亦自有一種布置。此得以卯鼓為例。其中間光芒部分突起最甚。其次為“三”、“九”兩暈之釘形。再次為“四”、“五”、“十”三暈,皆略略上突。    2.第二類鼓身的花紋,通常多分兩組,即分界線以上為一組,以下又為一組。也間有分為三組的,即分界線以上又分二組是也。館藏十二具第二類鼓之中,僅卯鼓和前述的辛鼓屬于此類。此外武侯祠丙鼓,巴夢薛所摹河內(nèi)D6214.20鼓亦如此?!段髑骞盆b》所著錄諸鼓中,亦有類此者。    最有趣味者即卯鼓和河內(nèi)鼓兩者不但分組相同,其全部紋樣的配列亦相同。又不但鼓身的全部陪列相同,即鼓面全部的陪列亦完全一致。下列兩圖即依巴氏的書重摹(見圖二一,1.2)。試以此兩者和后附的卯鼓兩拓片相較,幾如合符之復析。由此可知銅鼓的制作,不但在型式上有相承的標準,便是在紋樣配合上亦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更推言之,則四川所得的和越南東京所出的花紋上的完全一致,更是一件意味深長之事。    二、對于若干問題的訂正    關(guān)于以前的十具,其首先應(yīng)該訂正的,便是對于乙鼓的討論。    在第一頁上作者曾說:“(乙鼓)鼓足的大部分業(yè)已殘缺,現(xiàn)在所看到的只是它的最上部分?!惫淖阌袣埲笔菍Φ?,但所缺的未必是它的大部分。這是從比較上可以明白的。比較的資料得以兩具為例。第一是蒲沙爾(S·W·Bushall)  《中國美術(shù)》(ChineseArt)第一卷第六十六圖所示的一具。狀如下圖(見圖二一,3)。除了鼓面大于鼓身,正表示了所謂第二式的特征,和我們的乙鼓不同而外,其余都很相似。連鼓身的紋樣亦相近①。但它的鼓足甚短,尚不及鼓腹之半。第二是河內(nèi)博古學院所藏Konmm出土的19514號鼓。這一具面部的紋樣,如羽人、飛鳥諸暈,都極似我們的甲、乙兩鼓(惟中間光芒僅十道),可以說是同一階段之物。鼓身雖已殘缺,就現(xiàn)存的部分來看,其紋樣也甚似我們的乙鼓。但同時二、三兩截并沒有顯著的縮突,正和所謂第二式相合。由此兩者可以推知我們的乙鼓,雖則鼓頸擴大,和標準的第一式相同;而鼓腹和鼓足兩截的分界本不十分顯著,同時鼓足部分也決不如甲鼓的外突和修長。所以我們不能說:“鼓足的大部分業(yè)已殘缺。”    其次,在第四頁上作者曾提到鼓身紋樣的分格,但沒有詳說。這個問題可以分三點討論。第一是格的數(shù)目。依據(jù)舊說,第一式諸鼓大概都分八格,而我們的乙、丙、丁三鼓都只有六格。第二是格的形式,這又可分兩小類。第一類是每格的上下左右皆有紋樣作為邊緣的,例如維也納藏鼓及越南Ng?c—伍出土鼓等,狀如下圖(見圖二一,4)②。第二類是上端緊接鼓頸,僅下端和左右有紋樣的,例如茂里所藏鼓。我們的三鼓之中,丁鼓上下皆有單線二道,可以說是屬于前一類。而乙、丙兩鼓,則顯然皆屬于后一類。丙鼓的格與格之間沒有直行紋樣,但以排列的釘形作為分格的界線,更是一種罕見的變式。第三是格的大小。國外諸鼓每格的尺寸,目下無法知道。但就圖片看來,上述后一類的格框顯然較前一類的為大。以我們的三鼓言,乙鼓每格高十一公分,丙鼓高六公分強,皆占全鼓腹高度之半略強。而丁鼓僅三公分,不及鼓腹三分之一。至于寬度則每格不等。乙鼓自二九點三公分至二一公分,丙鼓自二七點五公分至一七公分弱,丁鼓自二三公分強至一五公分??傊牡母?,都是縱短而橫長;同時格的大小,大體上又都和全形的大小相一致。    就這三點綜合起來看,我們的三鼓正說明了后期分格形式的發(fā)展①。    兩者而外,作者在第十一頁以下又曾討論了一些餑于和銅鼓的關(guān)系問題。有一點當時沒有提到,現(xiàn)在順帶附說一下,便是在古文獻中,錞于是有它的特殊用法的。      ……

編輯推薦

銅鼓是我國南方古代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創(chuàng)造的青銅藝術(shù)瑰寶,它發(fā)源于云南,流行于我國西南和嶺南,并傳播到整個東南亞,形成獨特的銅鼓文化。銅鼓是集雕刻、繪畫、裝飾、音樂、舞蹈于一身的綜合藝術(shù)品。如今,我國共有館藏古代銅鼓2400多面,是世界上保存古代銅鼓最多的國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銅鼓續(xù)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該書提供的銅鼓圖案和數(shù)據(jù)資料很有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