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匣

出版時間:2005年8月第1版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美國)蘇珊·桑塔格  譯者:李建波,唐岫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個自殺未遂的青年在一次列車旅途中,停車時下到黑暗隧道中探視,誤殺一名修路工人。一切發(fā)生得那樣隱匿和平靜,火車開動后,他自己也無法確認事件的虛實,負罪感的重壓促使他逃離真相,轉(zhuǎn)向一個偶遇的美麗盲女尋求愛情。短暫而和諧的同居生活無法抵擋雙重折磨,他再次來到黑暗的隧道中……桑塔格在她的第二部小說中才情遽現(xiàn),跳躍性詞句和清晰的單線情節(jié)勾勒出一個黑色驚悚故事,舞動著卡夫卡式寓言的鋒芒與顛覆力。
編輯說明:

桑塔格是一個卓越的思想家,敏銳深邃,名至實歸。她也是一個作家,字字句句,都好過現(xiàn)今貼著知識分子標簽的任何人。
——《紐約觀察家》

《死亡之匣》是一部奇特而絕妙的小說,一次對現(xiàn)代恐懼的驅(qū)魔儀式,一部關(guān)于愛與死亡的夢之書。
——《時尚》

僅僅以文藝價值來推薦這本書似乎是不恰當?shù)?。閱讀《死亡之匣》是一次無以界定的經(jīng)歷,它是小說,是驚悚片,是哲學(xué),也是夢境。
——《國民觀察家》

一本充溢無比想像力的小說,一項卓異的成就。
——《星期六評論》



譯 者 序

2002年秋在武漢的一次外國文學(xué)學(xué)術(shù)會上,聽說《世界文學(xué)》編輯部擬于次年初邀請?zhí)K珊·桑塔格來華。我很是高興,因為我正在翻譯她的這部《死亡之匣》。拿定主意一定要參加那次會議,以期對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墒?到了開會的時候,我卻因他事纏身未能與會。后來聽說桑塔格也因故未能如約出席會議,心中的遺憾感稍稍有所減輕。小說譯完等待出版期間,桑塔格于2004年12月28日去世了。
桑塔格1933年出生于紐約。生父杰克·羅森布拉特在中國天津經(jīng)銷裘皮,母親隨夫在中國居住。蘇珊和妹妹被留在美國跟祖父母一起生活。5歲那年,母親獨自一人從中國回來了,聲稱父親不久也會回來。幾個月之后,母親對蘇珊說出了真相:父親因患肺結(jié)核已經(jīng)不治身亡。年幼喪父當是蘇珊對死亡及其意義比較關(guān)注的一個原因。七年后,母親另嫁內(nèi)森·桑塔格上尉,蘇珊始隨繼父姓桑塔格。
蘇珊·桑塔格比較聰慧,10 歲的時候就對百科全書感興趣,15歲進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xué)學(xué)習(xí),一年后,轉(zhuǎn)學(xué)到芝加哥大學(xué)。在上大學(xué)二年級的時候,蘇珊愛上了比她大二十八歲的社會學(xué)老師菲利普·里夫,并與他結(jié)婚。婚后,蘇珊隨丈夫到了波士頓,在哈佛大學(xué)繼續(xù)求學(xué)。從1955年到1957年,她在哈佛大學(xué)攻讀博士學(xué)位。蘇珊與菲利普·里夫的婚姻沒有維持很久,50年代末兩人就離婚了。畢業(yè)后,蘇珊·桑塔格在紐約市學(xué)院和哥倫比亞大學(xué)教過書,也當過客座撰稿人。從60年代起,蘇珊為《紐約圖書評論》等雜志撰寫文章,成為自由撰稿人。后來,她患上了癌癥,因為沒有醫(yī)療保險,生活異常艱難,靠著朋友的幫助和堅強的意志,蘇珊一邊頑強與病魔搏斗,一邊筆耕不輟。
蘇珊·桑塔格一般被稱為散文作家和小說家。她的散文也很有名,其中《反對闡釋》(1968)使她在文論領(lǐng)域有了一席之地。作為小說家,蘇珊·桑塔格起步算晚的。30歲才出版第一部小說《恩主》(1963),《死亡之匣》(1969)是她出版的第二部小說。小說出版之際,《波士頓環(huán)球報》評論說:“《死亡之匣》是蘇珊·桑塔格寫的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小說,卡夫卡式的寓言給人以強烈的沖擊,令上心神不安?!边@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在《死亡之匣》的末尾得到了典型體現(xiàn):主人公迪迪在想像中來到了一連串的墓室。墓室里尸體堆積成山——脫水干癟的皮囊,皮肉殘掛的尸骨。
三十五年過去了,在她新作《面對他者的痛苦》(2002)里,蘇珊·桑塔格似乎還在琢磨一個問題:為什么在《死亡之匣》里要寫那么多的腐棺僵尸?她似乎想從柏拉圖《共和國》的一段描述中尋找人性方面的答案:萊昂修斯看到幾具被處決罪犯的尸體,既想看又惡心。他用手捂住眼睛。可是想看的欲望太強烈了,于是萊昂修斯快步跑到尸體跟前,高聲叫道:“看吧,遭詛咒的,將這美好的情景看個夠!”據(jù)此,蘇珊·桑塔格斷言,人們具有觀看衰老墮落、痛苦扭曲和斷肢殘軀場面的欲望,盡管觀看這種場面的時候,心中不無恐懼和厭惡。
《死亡之匣》所描寫的恐怖場面是恐怖心境向現(xiàn)實的投影,是恐怖現(xiàn)實對灰暗心境的強化。人的心境有陽光燦爛的時候,也有陰云密布的時候。擁有陽光燦爛心境的前提必定是生活動力充沛,境遇平順;而心境布滿陰云的原因卻往往是生活的動力匱乏,境遇艱難。生活動力匱乏又有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原因,或者因為輸送環(huán)節(jié)受阻,或者因為生產(chǎn)動力的機制老化。前者所導(dǎo)致的陰郁心境是可逆的;而生產(chǎn)動力的機制老化所產(chǎn)生的心境陰影則是難以去除的。《死亡之匣》里寫的心境陰影屬于后者。小說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似乎患有抑郁癥的中年人的心境。這個中年人便是迪迪。陰影似乎像棉被一樣把迪迪的心境塞得滿滿的,不僅暗無天日,而且讓人透不過氣來。人到中年,健康程度漸不如前,世態(tài)炎涼充分經(jīng)驗,生活熱情逐步降溫,心境陰霾的時候自然比童年和青年時期要多一些。這不,迪迪感覺“他本已習(xí)慣的混濁液體正在一點一點地漏走。日子軟綿綿的,像彼此掛連的纖維,現(xiàn)在變得松散了。水靈靈的豐滿肌體開始脫水,突出的部分變得殘缺不全,人不人,鬼不鬼的?;鞚岬囊后w仍在不斷蒸發(fā);相互連結(jié)的生命纖維失去滋養(yǎng)。死去了。剩下的只是些武斷的、令人費解的東西?!庇绕鋰乐氐氖?迪迪實實在在地感覺到,給他以生活動力的“發(fā)電機能量越來越小。或者說他感到發(fā)電機出了嚴重故障,變得狂躁起來。噴吐出一股臟兮兮的油,污穢不堪,臭氣熏天。無論是人還是物件,任它是粗陋的還是珍貴的,是丑陋的還是依然算是漂亮的,全被弄得油污不堪。迪迪的天地被污染了,全無用處了,沒法再居住下去了。”
對生活絕望了,迪迪嘗試過自殺。后來在火車上,他遇上盲女赫斯特,兩人墮入情網(wǎng),引出情愛與尋求拯救的母題。同樣在這次旅行中,火車突然停在隧道里,迪迪下車察看究竟,與孤獨的修路工人發(fā)生齟齬,最終以迪迪殺死工人告結(jié)束。迪迪返回車廂,赫斯特卻肯定地說他根本就不曾離開過座位。那么他是否真的殺過人便成了與情愛和尋求拯救母題相互交織的另一個母題。情愛、恐懼、憤怒、懊悔、同情、渴望、迷惘,種種情感波瀾壯闊,形成小說的看點。小說末尾,情感的波瀾在尸體成堆的墓室里平息了下來,變得凝滯、令人窒息。讀者似乎也被帶到了黑暗心境的中心。
誠如萊昂修斯的例子所示,人性中有觀看衰老墮落、痛苦扭曲和斷肢殘軀場面的欲望,但是對于這種場面的恐懼和厭惡也往往成為阻止人們在大庭廣眾對其進行詳細描述的因素。蘇珊·桑塔格能在《死亡之匣》中“肆無忌憚”地描寫令人恐懼厭惡的景象、揭示一般人不愿觸及的尷尬心境,自然有其非同尋常的個性原因。從性格而言,蘇珊·桑塔格是個快言快語的人,似乎樂于不計他人反應(yīng)暴露和揭示難堪的事情和負面的情狀。例如,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習(xí)慣的時候,她說:“我不覺得有必要每天,甚至每個星期都筆耕不綴。不過一旦寫東西開了頭,我會一坐就是十八個小時,直到突然想起要撒尿?!薄?.11事件”之后,小布什總統(tǒng)宣稱,這是一次恐怖襲擊,是針對整個人類文明以及自由的挑戰(zhàn),而蘇珊則敢于反其道而行之,稱這一恐怖活動恰是美國的超級大國外交政策所造成的惡果。她的觀點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遭到保守勢力的激烈圍攻。蘇珊的性格中有其勇于揭丑的一面。在她的寫作生涯中,從不流于中庸、不置可否,而總是直面丑陋、針砭時弊、充滿挑戰(zhàn)性。
《死亡之匣》是一部揭示失意中年人內(nèi)心世界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揭示二十世紀中期迷惘思潮的作品。出版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這部小說有著醒目的時代印記。二十世紀有兩個重要的主題詞,這就是“相對主義”和“解構(gòu)”。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有人說,二十世紀的世界是愛因斯坦相對論主宰的世界。當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在1919年得到證實之后,相對的觀念似乎也找到了立論之基。沒有什么是絕對的,一切都是相對的。作為社會思潮的相對主義空前盛行。它對善惡標準提出了挑戰(zhàn),對等級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對真實與虛幻的界線提出了挑戰(zhàn)。解構(gòu)的浪潮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吧鐣锩薄ⅰ拔幕锩?、“思想革命”成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字眼兒,也成了二十世紀重大事件的內(nèi)核。這種思想和社會結(jié)構(gòu)的動蕩使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感到行動的動機模糊,生活的動力消解,無所適從,身份喪失。在《現(xiàn)代文學(xué)中的自我尋求》中,莫雷·羅斯頓指出了一種有趣而又意蘊深遠的矛盾現(xiàn)象:一方面,在一般人看來,二十世紀是一段令人振奮的時光,科學(xué)新發(fā)現(xiàn)給人類以更大的能量,醫(yī)學(xué)新發(fā)現(xiàn),多媒體通訊,探索外部空間等無不令人鼓舞。而在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看來,二十世紀人的心中充滿黑暗的恐懼和西西弗斯式的無奈與絕望。莫雷·羅斯頓引用了阿爾伯特·加繆《西西弗斯神話》中的一句話來說明現(xiàn)代人的絕望心境:“在真正意義上,只有一個嚴肅的哲學(xué)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自殺?!?br /> 《死亡之匣》中的迪迪就選擇過自殺。迪迪,33歲,一表人材,收入頗豐,“從不虐待婦女,從來不會丟掉信譽卡,洗碗從不會打碎盤子,工作盡心盡責,借錢給朋友出手大方;無論多么疲勞,每到半夜一定出去遛狗。人們很難不喜歡這樣的人,災(zāi)禍也避他三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什么要自殺呢?在十九世紀的作品中,也有不少自殺的描寫,可那是因為一些從當時的角度來看較易接受的理由:破產(chǎn)了或者貞操喪失等。而在現(xiàn)代的作品中,自殺的理由往往不那么容易說清楚。似乎就是一種對身份缺失的恐慌,對生活動力逐漸枯竭的絕望。迪迪就是因此要自殺的。迪迪是現(xiàn)代人一切苦惱的化身。
迪迪到底是自殺未遂還是自殺成功了,這實際上是小說中的一個謎。他吞下了一瓶安眠藥,被人發(fā)現(xiàn)后送進了醫(yī)院,“一個年輕的黑人,看上去干干凈凈,身穿白色夾克衫,白褲子,身上散發(fā)著嘔吐物的氣味,給他按摩僵硬的肢體,并將一臺洗胃泵推到迪迪的病床旁;滿腹屈辱,迪迪的胃腸給抽得一干二凈?!贝撕?迪迪治愈出院,經(jīng)歷了殺人、與赫斯特相戀等許許多多的事件。可是,到了小說的結(jié)尾,“一個穿著白衣白褲、身材苗條的年輕黑人推著一輛病床車來到他的床邊。一股嘔吐物味。是從誰身上發(fā)出來的?是從迪迪身上?!毙≌f開頭部分和結(jié)尾部分所出現(xiàn)的白衣黑人是不是同一個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迪迪自殺后根本就未曾離開過醫(yī)院,自殺獲救及后來的經(jīng)歷就僅是迪迪彌留之際的胡思亂想。而這番胡思亂想則應(yīng)當反映迪迪想自殺的原因、目的、達到目的的方法以及最終結(jié)局等。從這種意義來說,這番胡思亂想應(yīng)當揭示迪迪自殺的全面寓意。
顯然,自殺是絕望的現(xiàn)代人解決所面臨問題的一種選擇。這種方法應(yīng)當是一了百了,帶有驟然而至的終結(jié)性。然而在《死亡之匣》里,自殺的終結(jié)時間似乎被拉長了,其中塞滿了亦真亦幻的情節(jié)與感受:到北方小城參加公司的會議,與赫斯特相遇,在隧道中殺死工人,與被害工人遺孀的交談,與赫斯特的戀情,與內(nèi)伯恩太太的齟齬,與赫斯特的齟齬,重返隧道對是否殺人的求證等等。貫穿于這些情節(jié)與感受的是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慌和淹死前抓稻草式的努力掙扎。恐慌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于迪迪殺了人之后的懊悔與對結(jié)局的焦慮等待中;努力掙扎則主要體現(xiàn)在迪迪試圖在與赫斯特的關(guān)系中尋求拯救的狂想中。
赫斯特是盲人。但在迪迪看來,她看到的比有視力的人要多,要全面。他很想對赫斯特說“難道你不知道嗎,你實際上是能看見的。你看見的東西,多數(shù)有視力的人看不見。人們用眼睛看到的大多只是些零星殘片而已?!钡系弦恢卑押账固禺斪瞿苷茸约旱木刃?認為她的非凡的認知能力一定會為他破解生活的怪圈。當然,這只是迪迪這位“溺水者”看著稻草也像救生圈似的幻覺。在小說中,赫斯特一次又一次地給迪迪潑冷水,指出他這種幻覺的荒誕性。但迪迪似乎已別無選擇,他努力從赫斯特黑暗的世界里尋找真知的光明,就像他不得不選擇自殺,到死亡之中尋找生的理由一樣。
當然,小說的寓意體系是開放的,讀者盡可以有自己的體會。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句式和句號的濫用是《死亡之匣》的兩個突出文體特征,其意圖似乎在突出意識的跳越。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保持了這種文體特征。

譯 者
2005年春于南京

作者簡介

桑塔格1933年出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她不僅風(fēng)姿秀美,而且天性聰穎。16歲就進入芝加哥大學(xué),在施特勞斯(Leo Strauss)和布爾克(Kenneth Burke)指導(dǎo)下攻讀哲學(xué)、法文和文學(xué)。22歲獲英文學(xué)與哲學(xué)碩士學(xué)位。然后在哈佛大學(xué)杰出的哲學(xué)史家蒂利希(Paul Tillich)指導(dǎo)下完成了博士論文。畢業(yè)后,前往法國研究存在主義。26歲回到紐約,在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xué)教授宗教學(xué)。
在紐約,桑塔格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1963年,她在名氣很大的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The Benefactor(慈善家)》,贏來了贊譽與妒忌。同時,她給當時頗有影響的文藝評論雜志《Partisan Review(黨派評論)》撰寫文章?!禢otes on Camp(關(guān)于坎普的札記)》一文使她一夜之間聲名鵲起。這篇隨筆與其他幾篇這個時期的文藝評論后來被收入標題為《Against Interpretation(反對闡釋)》的文集,成為桑塔格最重要的著作。不久前,上海外文出版社出版了此書的中文譯本。
1977年,她出版了對新聞攝影的思考《On Photography(關(guān)于攝影)》;1978年,她總結(jié)自己罹患乳腺癌的經(jīng)驗,發(fā)表了《Illness as Methaphor(疾病的隱喻)》;作為續(xù)集,1989年她又寫成了《Aids and it`s Metaphors(艾滋病與它的隱喻)》;1992年,出版了熱銷書《The Vulcano Lover(火山情人)》;2003年發(fā)表小說《In America(在美國)》,獲得National Book Award(美國國家圖書獎);去年又發(fā)表了她對新聞攝影的新思考《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關(guān)懷他人的苦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死亡之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一閉眼一睜眼一天過去了,一閉眼不睜眼一輩子就過去了。迪迪就這么閉著眼穿搜在一個個夢境中,最終他沒有再睜開眼,永遠也不會醒來。
      
       簡而言之,這篇小說其實就是一個垂死之人的夢囈。大的夢境就是小說敘述的那樣迪迪殺了鐵路工人,與火車上遇到的盲姑娘海絲特做愛,心中潛藏著對自己殺人行為沒被懲罰的內(nèi)疚感又去死者家里探望,然后他又與妓女上了床,他照顧海絲特,與海絲特同居,帶領(lǐng)海絲特再次回到那個犯罪現(xiàn)場以及再次遇到同一個鐵路工人再次殺害他再次與海絲特在犯罪現(xiàn)場做愛,然后他走進一個堆滿尸體的地方,他也終于安詳?shù)刈呦蛄怂劳?。當然,這個打夢境由于完全被當做故事結(jié)構(gòu)寫了,所以作者只是很隱晦地在故事開頭與故事將要結(jié)束的時候略有提到,不認真讀的話很容易就忽略了著所有的一切不過是一個夢。而那些很明顯的夢境,其實只是夢中夢。它們的荒誕性,大概就是它被稱作頗具卡夫卡氣質(zhì)的原因。死亡,是個耳熟能詳?shù)脑~語,太多文學(xué)作品描寫了死亡前與死亡后,而作者卻抽取了死亡過程這一片斷,將其放大,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那么死亡是什么呢?死亡就是一個夢連著一個夢。這些夢中夢有很多,比如重回火車上目睹牧師與郵票販子爭論的夢境,自己與鐵路工人的遺孀結(jié)婚的夢境,得知海絲特手術(shù)失敗消息前的那個夢境等等。也因為是明顯說明的夢境,所以它們在真實性上較之于整個大夢境又稍遜一籌,它們主要負責荒誕的部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頗具寓言性質(zhì)的故事。作者在精心構(gòu)思了這些夢境之后,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個人認為,死亡是抽身于時間不如意的解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迪迪夢中出現(xiàn)的那些東西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忽略到整個故事不過是個虛幻的夢境。在社會關(guān)系中,迪迪嫉妒著才華橫溢的弟弟,又對他無可奈何;與妻子離婚,公司方面的爭心斗角使他也沒有什么好的朋友。這種獨孤狀態(tài)正是當代人的一種寫照,所以,這根本就是個成人寓言小說。它反映著當代人的生存狀況,把我們想做的不想做的都投射于一個迪迪的身上,所以他時而是好人迪迪,時而又是懦弱迪迪,他在整個社會關(guān)系中被捏成各種形狀直到他懷著這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終于迷失了自己,于是他選擇了自殺,結(jié)束這么痛苦的一生。他是痛苦的,甚至在夢中,他都在自己塑造的海絲特這個人物身上極力尋找一種可以超越痛苦的智慧,可惜他沒有找到。所以,海絲特與其說是他的愛人,不如說是他理想中的自己。雖然失明,但是卻擁有一種安然生存的聰明。于是,迪迪這個人在大半部分時間都與海絲特相安無事地相處,他才會與她擁有合為一體的性愛,那完全是對另一個自己的極力渴望??墒遣恍业氖?,他的壞的不穩(wěn)定的一面總是在挑戰(zhàn)著這個平靜的一面的海絲特,于是他們爭吵,他發(fā)現(xiàn)其實海絲特也是懷有憎恨痛苦這些消極情緒的。大吵一場之后無法回歸到從前那種看似和諧的生活他們就再次到了鐵路上,不穩(wěn)定的迪迪再次爆發(fā)再次殺了這個鐵路工人再次與海絲特瘋狂做愛,可是這次,他走得更遠。他丟下海絲特,向前走去,大概是因為他對另一個自己失望了,他決定找到更能讓自己平靜的自己。別無選擇,只有死亡。
      
       所以,死亡匣子,就是最后出現(xiàn)的那些裝著尸體的匣子,它們才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所有憎恨與不滿,都會隨著死亡煙消云散,可是死亡,也是一件十分勞累的事情。
  •     較之蘇珊·桑塔格的第一部小說《恩主》,這部《死亡之匣》延續(xù)了夢境與現(xiàn)實交織、甚至超越現(xiàn)實的主題,但是在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生活的本質(zhì)方面的探索,顯然更進了一層。整部小說可以看到桑塔格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筆觸,展現(xiàn)了巨大的才情和強大的敘述能力。在這里她是全知的,她看似隨意然則精準地掌握故事的走向;從這個方面而言,《恩主》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雖有另一種魅力,卻少了強大的裹挾讀者的思維的力量。
      簡單地說,《死亡之匣》看似是個講述一個“平凡的好人”誤殺了一個鐵道維修工之后一連串的經(jīng)歷,但事實上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這是關(guān)于生命的意義的叩問。那些曲折的故事,高潮迭起的經(jīng)歷,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那么多性的歡悅和愛的迷離,都只是那個昵稱迪迪的年輕人在選擇自殺后彌留之際的幻覺,或者說是精神的最后跋涉。這里不禁要感嘆桑塔格的強大敘事力,她不緩不急卻恰好合上你的心跳節(jié)拍的節(jié)奏讓你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或是混淆顛倒你關(guān)于真實和臆想的觀念。
      真實的故事在全書第6頁,迪迪吞了安眠藥后就結(jié)束。
      “他被粗魯?shù)厝舆M一輛卡車的后車廂。一個年輕的黑人,看上去干干凈凈,身穿白色夾克衫,白褲子,身上散發(fā)著嘔吐物的氣味……”
      壓抑性的氣氛籠罩下開始了全書看似真實的迪迪的經(jīng)歷的描寫,但到了迪迪“再次”(事實上第一次去也是幻想)回到那個隧道時,那個穩(wěn)定的強大的虛擬世界開始被撼動,想象和夢境的泥灰開始剝落、磚石開始崩塌。
      “但是迪迪聽不到赫斯特在喊什么,更不要說理解她的意思了。她的喊叫似乎同一些意義不明的喊叫、勸告和命令渾成一團,例如,‘醒來!’‘嘿!’‘吸氧!’”
      直到全書最后,讓全部的精神跋涉戛然而止,整個她所精心構(gòu)建的那個存在于彌留之際的迪迪幻想中的、平行于現(xiàn)實世界卻又荒誕不經(jīng)的虛幻世界瞬間崩潰。
      “一個穿著白衣白褲、身材苗條的年輕黑人推著一輛病床車來到他的床邊。一股嘔吐物味。是從誰身上發(fā)出來的?是從迪迪身上。”
      如此有力簡短,不留任何商量的余地。我不愿意用所謂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黑色小說之類的標簽來定義這篇小說,剝?nèi)ヒ磺薪缍ê头?,這不是小學(xué)作文里所謂的首尾呼應(yīng),這是作者在指示迪迪焦躁奔跑于臆想世界精疲力竭之后,面對整個世界,面對生活的全部意義的傲慢宣告——現(xiàn)實與虛幻本無界限,我們存活著尋找生命的意義,卻同時也是在走向死亡的歸宿。盡管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時時感受到桑塔格有意的跳躍,有意地將夢境的虛幻納入所有當下的現(xiàn)實之中,但直到最后才能感受到,全書壓抑的黑色氛圍和死亡氣息之下,所有看似隱沒、波瀾不驚的平靜下,這個真正的故事是有多么恐怖驚悚和震懾人心。
      這本書標題為“死亡之匣”,縱覽全文,雖然沒有出現(xiàn)明確的指向,但是似乎在最后情節(jié)中,迪迪在不斷相似而延伸的空間中看到棺材和尸體,那么匣子指代的是死亡者的最后歸宿,也就是棺材?抑或是人的皮囊本身。我們從一出生便不容置疑地走向死亡,而我們的生活本身也像是在生活中逐漸喪失對生的迷戀而轉(zhuǎn)向死的渴求。
      全書并不分章節(jié),看似跨越很長時間段的故事情節(jié)連貫地、流水般地延伸下去,這顯然是作者有意為之。在迪迪自殺后彌留之際的漫長(也許很短暫,畢竟意識空間的時間維度和現(xiàn)實空間并不一樣)時間內(nèi),發(fā)生在迪迪身上很重要的兩件事是尋找是否謀殺了工人的真相以及與美麗的盲女赫斯特的愛情,而與赫斯特的愛情很大程度也來源于關(guān)于謀殺事件的探索。
      于是從迪迪明明在列車停下時下車殺了個人卻被盲女認為從未下過列車開始,這個故事看似有意思的懸念也在暗示著一切現(xiàn)實的虛幻性?!拔矣X得必須得跟人說說這事。否則,這太不真實了?!薄皩ξ襾碚f,即使你說了,還是同樣不真實。”
      迪迪與赫斯特在列車廁所里做愛,他在幾次堅定地重復(fù)“我想和你做愛”后,卻在關(guān)鍵時刻畏縮。他去尋找被殺工人的遺孀,在詢問情況時卻似乎被那個醉酒的女人引誘。后來他找了應(yīng)召女郎。再后來他與赫斯特結(jié)婚,兩人在信任和真實的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卻在融洽的性愛中前嫌冰釋。在迪迪瀕死的幻覺中,他幾次蓬勃而奇特的性欲似乎也印證了垂死的真相。
      跟著迪迪尋找真相,慢慢看到生活在迪迪身上的印記。他確乎是個好人,從全書一開始便有所描述。他也是典型的美國中產(chǎn)階級人士,年輕而英俊,有穩(wěn)定的工作,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常因鋼琴家弟弟的出色感到壓抑,因離婚一次而對愛情無措,在日復(fù)一日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感到倦怠。書中對于迪迪童年的布娃娃以及關(guān)于狼孩的處女作小說都在透露他的茫然無措,長久以來在安分的外表下那顆斑駁潰爛的心。他找不到生活的意義,他找不到這個世界對于他這樣一個平凡的好人的肯定,他看不到生的希望。衣食無憂的有為青年的自殺,在排除現(xiàn)實物質(zhì)的壓力可能外,便是精神的流離失所。這不是迪迪一個人的創(chuàng)傷,這恰是一個群體的病癥。這個世界如同機器一般井然有序地運作,僅需要你在自己的位置上機械地重復(fù)手頭的工作,磨蝕了所有的年輕和夢想,所有的信任和肯定,所有的等待和希望。
      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絕望中,每個人堅定地走向各自的死亡歸宿。
      “更多的房間。迪迪往前走著,尋找自己的死亡。迪迪畫出了自己最后一頁路線圖,勾勒出自己最后一張地圖。迪迪看到了世人的歸宿?!?/li>
  •     不是關(guān)于她的描述,不是關(guān)于她的故事構(gòu)架、線條
      
      我用最快閱讀的方式想結(jié)束掉這本書,
      
      我不是有興趣,我只是停不了。
      
      迪迪的所有的感覺我們都清晰/模糊的感受過
      
      她的文字有魔力一般,畫面感和思維連續(xù),讓我停不下來
      
      我如果不快點讀完,就會進入 迪迪 的感覺中
      
      閱讀習(xí)慣:速度很快,選擇性攝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但是這個書里所有的信息我都不感興趣。不管我是跟哪種感覺聯(lián)系在一起,我自己的世界跟迪迪的世界是共通的。
      
      
      狼孩的故事是我很排斥但又像吸了大麻一樣要讀下去,不然
      難受的部分。
      
      我不能復(fù)述出這個書里的故事,因為它所有的事情,沒有連續(xù),卻
      又連續(xù)不斷.....我是不知道她想表達什么,隱喻什么.......但是我有
      感覺。就像抽了口煙,你不想停下來,一直抽到它沒了。
      
      I could feel it, BUT I COULDN'T DESCRIBE IT.
      
      
  •     1 夾在意識流和普通敘事之間的尷尬風(fēng)格。
      2 太啰嗦、太多無用文字了。讀起來沒有節(jié)奏感。
      3 一些典型的哥特元素:長統(tǒng)襪,吊帶褲,損毀的玩偶,病態(tài)的身體;還有最后那個女尸。似乎在日本動漫中常有出現(xiàn)。不知這類元素的最初來源是哪里呢?
      但是本書中這些元素流于表面,權(quán)作裝飾,有點遺憾。
      4
      
     ?。ㄟ@里有重要劇透)
      
      
      
      
      
      
      
      
      
      
      
      
      
      
      
      
      
      
      
      
      
      關(guān)于隱藏的事實線,我是在看譯后記才發(fā)現(xiàn)的,也就是迪迪本人(也可能根本不叫迪迪)實際上躺在病床上處在瀕死狀態(tài),而全書只不過是虛幻的意識描寫。
      之前讀過片山恭一的《空鏡頭》,其中采用的架構(gòu)與本書是一樣的,也是一個昏迷在醫(yī)院的人的意識世界,不過《空》在作品本身的后半段里表述了出來。
      這個結(jié)構(gòu)本應(yīng)是全書最高亮的元素;只可惜由于冗余繁瑣的文字太多,導(dǎo)致數(shù)量本就稀少的關(guān)鍵的提示性語句淹沒在了文字海里。又或者是之前讀的《空》自己明確地解釋了結(jié)構(gòu),導(dǎo)致我不習(xí)慣辨別如此微小的暗示了?
      而且讀昆德拉的小說時,(雖然沒有仔細分析過,不過)可以感覺到,所謂“音樂感”的存在;像這類關(guān)鍵的語句,會在上下文之中顯得特別突出。
      
      最后有另一個問題,這個描寫昏迷之人意識世界的手法又是從何時開始興起的呢?
  •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
       他有生命,但是從來沒有活過。他只是一個生命的租客,到了時間,就得搬出去。
       不知道什么才是他自己,永遠采用一種“**的迪迪”的狀態(tài)過活,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愛情中。
       讀著這部小說 ,自己也覺得就是戲中人,變換著各種面具,代替他人做自己的觀眾。
       直到有一天,進入了死亡的匣子,各式各樣的的遺骸,似乎才讓我有了一些觸動。
       生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     當死亡遇上顯微術(shù)
      ——《死亡匣子》譯后記
      
      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的蘇珊·桑塔格(1933—2004)由于在文學(xué)和文化批評領(lǐng)域出類拔萃,地位顯赫,其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遮蔽。實際上,桑塔格本人最青睞的是虛構(gòu)文學(xué),在一次接受訪談時,她宣稱身為作家,自感與虛構(gòu)文學(xué)有著最深刻的牽連,并且得以將散文的寫法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推到極致。桑塔格一生共發(fā)表4部長篇小說和1部短篇小說集,其中,《在美國》(1999)于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桑塔格的長篇處女作《恩主》于1963年問世。在2003年為《恩主》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作家指出,雖然她后來的幾部長篇均有別于第一部,但她的風(fēng)格從第一部就已確定下來,“旅行也就此開始”,而《恩主》講述的就是“一個旅行的故事。這是一次生命之旅、精神之旅。這一旅行以達到平和或曰寧靜而結(jié)束”。
      的確,在桑塔格的其他小說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她在當年就已確定的風(fēng)格路線。《死亡匣子》(1967)是桑塔格的第二部長篇。在這里,作家同樣表現(xiàn)出對生命的深切關(guān)注和對旅行的高度倚重,主人公的旅行同樣“以達到平和或曰寧靜而結(jié)束”。不過,正如書名所示,這部作品講述的主要是死亡的故事。
      小名迪迪的道爾頓·哈倫出身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現(xiàn)年三十三歲,就職于一家老牌顯微鏡公司駐紐約辦事處的廣告部門。他性情隨和,溫文爾雅,循規(guī)蹈矩,克己敬業(yè),是個“很難不討人喜歡,連災(zāi)難也會避他三分”的人。但這位“好人”、“好好先生”卻顯然正經(jīng)歷著巨大的中年危機:婚姻失敗,事業(yè)未成,缺少親情,沒有朋友,在極度抑郁和孤獨中于一個月前自殺未遂后,決定重新振作,繼續(xù)生活下去:繼續(xù)守時兢業(yè)地上班,繼續(xù)為前妻付贍養(yǎng)費,繼續(xù)履行身位兄長的義務(wù)?!端劳鱿蛔印返墓适抡且詮乃劳鼍€上退回來的迪迪乘火車出差旅行而拉開序幕,情節(jié)隨迪迪意識的流動而發(fā)展,在迪迪的所思、所見、所感以及夢囈和狂想中逐漸推進。
      在這部以第三人稱為敘述者的小說中,為了契合主人公的職業(yè)身份和敏感氣質(zhì),桑塔格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奇、別致的手法,不妨稱之為顯微術(shù)式敘述。顯微術(shù)原指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和組織的技術(shù),這里指在敘述上營造出類似顯微鏡觀察的效果。迪迪在顯微鏡公司的廣告部門供職多年,對顯微鏡的構(gòu)成、種類、用途、使用方法等早已爛熟于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常常不自覺地進行顯微鏡式觀察,希冀于平庸暗淡之中檢視出意義和價值。為此,作品被附上明顯的顯微術(shù)式敘述標記。首先,在文字排版上,整部作品共有44處縮進,且常常含有多個段落,往往是對前文拆解細分,提供具體而微的說明或解釋。這些縮進部分暫停了故事的敘述節(jié)奏,猶如對主人公的經(jīng)歷、感受、思想進行切片,然后置于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如第4~5頁,在“對他而言,所有的工作都已失去意義,所有的地方都不再友好,幾乎所有的人都面目猙獰,所有的氣候都不再宜人,所有的情形都危機四伏”之后,縮進部分用5個段落對5種“不再”逐一展開陳述。又如第11~12頁,迪迪在火車上無所事事,便裝著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打量起包廂里的另外4位乘客,緊隨其后的下文便是4個縮進的段落對4位乘客分別進行細致的描述。其次,括號和有關(guān)迪迪的修飾語中引號(原文為首字母大寫)的特殊使用與顯微鏡操作過程中的聚焦、放大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迪迪依稀覺得“現(xiàn)在在變?yōu)檫^去的同時,也被一筆勾銷”,并為此深感恐慌和無助。他害怕現(xiàn)在的縹緲和無形,希望現(xiàn)在能變成實在,變成永在。在作品中,“現(xiàn)在”一詞共出現(xiàn)448次,其中335處使用了括號,仿佛一旦置于括號之中,就有了安全感、實在感,就能將現(xiàn)在推至前景,使它定格、停駐。與此同時,迪迪盡管自命“好人”、“好好先生”,但庸碌無為的生活和多疑善感的性格使他承受著無休止的身份焦慮。迪迪到底何許人也?“好心腸的迪迪”,“可鄙的迪迪”,“樂于助人的迪迪”,“占有欲強的迪迪”,“友好的迪迪”,“嫉妒的迪迪”,等等等等,這種出現(xiàn)在引號中的帶修飾語的迪迪在作品中共出現(xiàn)100余次,一方面表明迪迪對自我認識和界定的強烈渴求,另一方面也反照出他的定性身份的缺位。另外,文中主語的大量省略以及獨立短語的高頻使用也破壞了敘述的流暢性,在凸顯主人公意識的零亂、跳躍、斷裂的同時,也與顯微術(shù)中的標本選取、調(diào)焦聚焦等暗合。
      旅途中的邂逅使迪迪與盲姑娘海絲特相識繼而相戀,事后他才意識到兩人命運中的奇特相關(guān):海絲特雖然擁有上天賜予的水靈靈的肉眼,卻看不見,而他自己則致力于推銷一種機器眼,這種機器眼可以承擔肉眼的普通功能,并努力超越它們。這是偶然的巧合嗎?還是冥冥中的天意?抑或是迪迪將失明隱喻化、浪漫化、神圣化的下意識選擇?對明眼人迪迪而言,眼睛是受難的器官,他所看到的一切都使他痛苦,使他不斷地想象,這種想象“既牢牢粘附著對于過去所看到的一切的懷疑,又忐忑不安地凝望著未來”;而海絲特雖然雙目失明,但失明不等于沒有眼睛,相反,海絲特因為失明而擁有了某種特別的智慧,能看到平常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因而在德行上高人一等。因此,迪迪發(fā)起了一場“去視力”的壯舉,盡力讓自己“傳染”上海絲特的失明,以祛除精神的晦暗與淺薄,實現(xiàn)德行的提升,同時由于以恩主的身份照顧海絲特的生活,私下里還可以從自己殉難般的凜然中獲得感動。不過,除了被自視高尚的行為所鼓舞、所膨脹之外,迪迪是否還有不愿示人的動機或欲望呢?如果說海絲特因為失明而占據(jù)了德行的制高點,那么,迪迪有眼能看未嘗不是一種優(yōu)勢,尤其是在海絲特面前。在火車上初次相遇時,他可以盡情打量海絲特,而無需尷尬,無需自卑,無需擔心海絲特看到他消瘦憔悴的面容??炊槐豢矗顾靡哉紦?jù)視力上的制高點,從容地享受自上而下的奢侈。在他顯微鏡式的觀察慣性魅惑下,海絲特本人,海絲特因眼睛傷殘而帶來的痛苦,都成為他觀察的對象。在夢中,海絲特就一度是“迪迪的眼睛所觀察的標本”。但以上種種都是迪迪的單邊主義行為。事與愿違的是,海絲特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理性,帶著逆來順受的姿態(tài)超脫于迪迪對她的失明所做的隱喻,堅決拒絕他的闡釋,用迪迪的話說,就是“不當自己是盲人”。當兩人在紐約安頓下來,海絲特迅速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時,迪迪有關(guān)德行飛升的愿望和他陰暗的窺視狂心理也日益落空,于是精神愈發(fā)萎靡,身體每況愈下,終至臥床不起。正如顯微鏡可以用于外科(包括眼科)手術(shù)卻無法使海絲特重見光明一樣,從事顯微鏡推銷的迪迪非但未能拯救海絲特于黑暗,反而讓自己深陷于黑暗之中,視野之內(nèi)盡是放大的黑暗和痛苦。
      迪迪在乘火車途中殺死了鐵道工尹卡多納,并要求海絲特為他作證,但海絲特堅稱他根本就不曾下過火車。為了求證殺人事件的真假,約兩個月后,迪迪帶著海絲特第二次進入隧道,第二次殺死了尹卡多納。這一切似乎荒誕不經(jīng),讓我們不得不懷疑迪迪是否真的殺過人,甚至懷疑海絲特是否真有其人。在整個作品中,人物、事件、場景以及夢境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諸多微妙的疊合。海絲特的母親曾經(jīng)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卻親手弄瞎了女兒的雙眼;迪迪小時候曾經(jīng)有一個心愛的卻被他挖掉眼睛的玩偶,后來被他扔進萬圣節(jié)的火堆,一邊還與小伙伴們想象著他子虛烏有的小表妹為此而哭瞎眼睛的情景。海絲特14歲那年雙目失明;迪迪14歲那年保姆離去?;疖嚢鼛锏哪翈熍c尹卡多納一樣粗壯、庸俗;尹卡多納的妻子Myra與迪迪的保姆Mary無論在名字還是性格和身形上都極為相像。迪迪在紐約的寓所、火車上的包廂和洗手間、火車經(jīng)過的隧道、酒店的客房、醫(yī)院的病房、去公司開會時乘坐的靈車一般的轎車、夢中的貝殼和獅子洞等,無一不是逼仄、幽閉的空間——也是“死亡匣子”的集合式隱喻,它們常?;楸葦M,如隧道“就像是家”,獅子洞就像“隧道一般”。由于作品中的敘述時間從十月二十七日(星期天)開始,于次年一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四結(jié)束,整個故事便罩上了一層亦真亦幻、似是而非的色彩。不過,有一個人和一種氣味自始至終都陪伴著迪迪:一位穿著白衣白褲、整潔清爽的年輕黑人,一種嘔吐物的氣味。事實上,遠在敘述時間開始前的一個月,也即迪迪自殺未遂時,年輕黑人就推著洗胃泵來到迪迪身邊,身上散發(fā)著嘔吐物的氣味。而當?shù)系舷胂缶綖橐ǘ嗉{進行尸檢時,年輕黑人再次出現(xiàn)。后來,迪迪由隧道拐進畫廊,又聞到了嘔吐物的氣味。最后,迪迪在一間接一間的墓室里穿行,在“偵察未來”和“探索自己的死亡”時,年輕黑人又推著小車來到他的床邊,身上仍然有嘔吐物的氣味——不過敘述者終于為我們解開懸念,點明那是迪迪的嘔吐物的氣味。另外,當?shù)系系诙螝⑺酪ǘ嗉{并聽到海絲特尖叫時,耳邊依稀還傳來“醒一醒!”和“快吸氧!”的呼喊。由此看來,迪迪從十月下旬至一月下旬的階段性生命與其說是平常的出差或返家之旅,不如說是進入冬天、進入幽閉、進入黑暗、進入死亡之旅,是被延展、放慢、或高倍數(shù)放大的彌留之際的狂想之旅。順著這種視角,我們似乎頓悟出作品首尾對于迪迪的生與死之間的呼應(yīng):在小說的開端,“迪迪并非真正地活著,而只是有一條生命”,他只是“棲身于生命之中”,就像“沒有安全感的房客”,而到故事的結(jié)尾,我們被告知“死也是一件十分勞累的事情”。糾纏于過去、留不住現(xiàn)在(括號里的“現(xiàn)在”所彰顯的抑或正是“現(xiàn)在”的隱匿和消抹?)、走進了未來的迪迪終于找到了此行所尋求的答案:死亡并非生命的戛然而止,而是掙脫生命之前對人生的回望、反省和總結(jié),“死亡=人生百科全書”。
      從以上意義來看,我們不妨說,《死亡匣子》是通曉顯微術(shù)的桑塔格為揭示推銷顯微鏡的迪迪的生命的真實,而對他的死亡所作的顯微鏡下的精密探察。鑒于迪迪這樣的“好好先生”在現(xiàn)代社會的典型性,這種探察便具有了廣泛而深遠的意味,主張“拒絕闡釋”的桑塔格由此而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闡釋空間。
      
      譯者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br />    又是一篇充滿“死氣”的小說。如果說卡夫卡筆下的自我格里高爾的悲劇是源于外部世界人性的畸變,而迪迪的悲劇則更像是一種自我內(nèi)心價值的塌垮。外部世界的冰冷可以透過文字觸及讀者的內(nèi)心,于是有那么一刻,格里高爾的世界變成了“我”的世界,“我”為格里高爾而痛苦,“我”為“我”的痛苦而痛苦。但自我內(nèi)心世界的扭曲卻只能停留在書中人物的軀體深處,迪迪寄居在自己的生命里,他的生命不同于我的,于是我讀了、惑了、算了,一笑而過。
       人們似乎總是傾向敏感于他人的幸福和自己的痛苦而麻木于他人的痛苦和自己的幸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雖然我也曾一度糾結(jié)于沃特金森金頂與“海洋的榮耀”的隱喻,糾結(jié)于安迪與狼孩的隱喻,糾結(jié)于迪迪與英卡多納間關(guān)系的隱喻,糾結(jié)于迪迪與赫斯特間愛情的隱喻,可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分析的再多,我無法共鳴于主人公哪怕最為強烈的心緒,一切文字都只能是虛偽的證言。
       不過我還是愿意同情迪迪,但不愿被迪迪同情。他在干尸的世界里找到了精神的寧靜與世人的歸宿,我討厭這種從尋求精神家園到歸于地獄的靈魂蛻變。
       我不愿譴責什么,因為想起了伯林先生的自由選擇。
       嘆口氣,把一切推給箴言——“參差多態(tài)乃是幸福的本源”......
  •     
      謀殺之后,愛上一個女人,從此搖擺于生活的噩夢中,桑塔格的小說不可避免的走入哲學(xué)的氛圍中去.其實故事并不十分晦澀,但由于縈繞著死亡,而充滿了深刻的“進入”和“回避”.
      
      對于回憶來說,我們往往應(yīng)該知道回避了什么,而在這篇小說中,我們看不到回避什么,只有回避本身的形式,這形式恰恰又指向了“回避”的反面--進入與揭露.
      
      迪迪殺死英卡多納不能算是“謀殺”,或是說故意殺人,可是說成是出于自衛(wèi),也顯得牽強.畢竟鐵路工人英卡多納并沒有要和迪迪動武的想法,只是開了玩笑而已,在英卡多納承認與其打架只是玩笑之后,迪迪卻還陷在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中,自己把這玩笑當真,以至于無法控制自己而殺死對方.
      
      這只是噩夢的開始.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謀殺意識的根源.童年的迪迪曾把布娃娃毀壞的不成樣子.如果僅僅把這樣一個故事與謀殺動機想聯(lián)系,只能成為自我折磨的根源.
      
      回憶過去是沒有用的,對于殺人后的現(xiàn)實生活來說,迪迪面臨的是自首與不自首之間的困境.不去自首內(nèi)心總是生活在一種無法自拔的灰色的陰影中,自首只有兩種可能,生活毀于一旦,即使不償命,也要在監(jiān)獄中度過很長時間;另一種情況就是警察會把他當成神經(jīng)病,因為報紙上登載英卡多納的死亡是死于意外,并沒有人知道他是被迪迪殺害的.這樣一來,警察會把迪迪列為那些承認自己是謀殺犯的神經(jīng)病患者的行列中去.迪迪還是選擇了保守這個秘密,除了赫斯特.
      
      敏感而心神不定的迪迪在剛剛殺死英卡多納,就想在車廂中把這件事告訴身邊的陌生人,最后他選擇了盲女赫斯特.話到嘴邊的時候,他改了口,說是自己在下火車的時候想自殺.這突如其來的“虛假的坦白”卻激起了赫斯特愛意,并要求和迪迪在火車的衛(wèi)生間內(nèi)做愛.迪迪正好將自己未使完的“暴力”用在了赫斯特的身上,欲望得到了及時的發(fā)泄.
      
      生活有太多種可能性,一次肉體接觸之后,不一定就要和這個人繼續(xù)交往下去.但基于太微妙的復(fù)雜性,迪迪開始走進赫斯特,以至于到后來提出結(jié)婚,并要求赫斯特的姑媽內(nèi)伯恩太太離開,他想要和赫斯特單獨生活.迪迪感覺到赫斯特雖然眼睛看不見,可內(nèi)心的眼睛卻十分的敏感,明眼人只能看到“瑣碎的片段”,而赫斯特卻能洞察生活的真實面貌.
      
      死亡的陰影時刻提醒迪迪去不斷進入這個本來可以回避的事件中去.迪迪竟然把自己裝扮成鐵路系統(tǒng)的領(lǐng)導(dǎo)去看望英卡多納的妻子和孩子,沒想到的是英卡多納的妻子甚至希望他的丈夫死去.這不但沒有減輕迪迪對謀殺的恐懼,反而讓自己更加無助.這只能導(dǎo)致絕望,使處于混亂中的迪迪在弟弟保羅突然的拜訪而與赫斯特爭吵起來.
      
      赫斯特從某種意義上成了迪迪的安慰自己內(nèi)心生活的“工具”和“手段”,仿佛在殺人后的生活中,迪迪需要這樣一份愛情的依托來沖淡生活中灰色的部分.而矛盾的是,他也總是要讓赫斯特確信自己的謀殺.他不但讓赫斯特相信了,并最終帶領(lǐng)她來到當時案發(fā)的現(xiàn)場.在那里,另一個“英卡多納”(接替英卡多納的鐵路工人)出現(xiàn),是為了向赫斯特證實也好,還是迪迪仍然沒有改變面對這種處境的緊張感,他再次將這個工人殺害.而這拙劣的“模仿”還沒有結(jié)束,像上一次謀殺結(jié)束一樣,他又和赫斯特做愛,這次地點就改在離“犯罪現(xiàn)場”不遠的隧道里.
      
      而過了隧道,迪迪在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中(或者是桑塔格安排的形式中)走向墓地,在那里,他看到各種人的尸體.最后的一幕,我們感知到他好像是選擇了自殺,而這是不是他對自己的一次“自首”呢?用自殺作為自己的自首,讓這樣的自首雜終身監(jiān)禁和偶然再回到生活中徘徊著,一如這始終搖擺的生活.
      
      
  •     蘇珊*桑塔格被譽為當今美國知識界“全才”和“良心”,2004年12月28日卒于紐約。她有著有別于尋常女作家的文風(fēng),并不糾纏于軟綿綿的感情問題,她的目光更長遠敏銳激越,她關(guān)注著越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用真心說話,也是頗受爭議的女權(quán)主義評論者(現(xiàn)在我都不敢提女權(quán)主義了)。她最有名的幾部作品是《論攝影》、《反對闡釋》、《疾病的隱喻》、《重點所在》、《恩主》和《在美國》,但我最先接觸的是她的第二部小說《死亡之匣》,它對我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在2006年1月20日買的。
      這是一個亦真亦假的故事,宛如在黑色夢境中的孤獨旅行,呼吸到的是有關(guān)時間不朽的厚重的灰塵,它讓人窒息,讓人緊張,像在一首長達20分鐘充滿戲劇張力充斥嘶叫游移的無浪潮風(fēng)格噪音,使你輾轉(zhuǎn),使你質(zhì)疑,生死的界限本來就很模糊,或許他從未經(jīng)歷過后面的任何情節(jié),或許一切都是幻覺中的否定與乖張,他只是在逃避著生的沉重,妄圖在死亡中尋找平靜。有評論說:“《死亡之匣》是蘇珊·桑塔格寫的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小說,卡夫卡式的寓言給人以強烈的沖擊,令人心神不安?!边@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在《死亡之匣》的末尾得到了典型體現(xiàn):主人公迪迪在幻覺想像中來到了一連串的墓室。墓室里尸體堆積成山,而迪迪卻“達到了一種幾乎無情無欲的境界,沐浴在這樣一種朦朧的彩虹般的心境中” ,獲得了精神上的解救,因為人生的本質(zhì)實質(zhì)上是死亡,最終迎來的的確就是死亡,死亡像經(jīng)過錘煉敲打修補過的明亮而純凈的網(wǎng),過濾掉了他的焦灼與失意,在陰影的籠罩下,他達到了幻覺中的平衡。
      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有主流精英特性的、自殺未遂的青年迪迪在一次列車旅途中,停車時下到黑暗隧道中探視,誤殺一名修路工人,他自己也無法確認這件隱匿平靜謀殺的虛實,負罪感的重壓促使他逃離真相,轉(zhuǎn)向一個偶遇的美麗盲女尋求愛情,也曾試著和被殺工人遺孀談話以求轉(zhuǎn)嫁心靈的負荷,但短暫而看似和諧的同居生活無法抵擋雙重折磨,他再次來到黑暗的隧道中……小說充滿跳躍性詞句,是不壓韻的詩行,清晰的單線情節(jié)在黑暗里匍匐直行,勾勒出一個暗色驚悚故事,邊緣舞動著犀利鋒芒與顛覆力量。
      迪迪至始至終活在彷徨憂郁中,對生命無法把握的游離感使得他急于抓住攀附鮮活的實體,盲女赫斯特有幸符合他所有想象的條件,正因為她失去了視力,所以世界對她來說,是有無數(shù)可能的,她也不會挑剔存在,她有平靜坦然的異賦,像鎮(zhèn)靜劑讓趨于絕望毀滅的迪迪重新審視世界,獲得生的力量,但她畢竟是凡人,她的能量不足以把他拉回來,她也害怕自己的熱量(生命的熱量)被這個無底黑洞吸走,爭吵不能解決問題,似乎惟有性將他們拴在一起來面對死亡這個共同敵人。愛情的確是發(fā)生了,不管多么脆弱,不管能否渡到彼岸,是抵擋黑暗隧道里最后一絲光芒。
      
  •   ”這個世界如同機器一般井然有序地運作,僅需要你在自己的位置上機械地重復(fù)手頭的工作,磨蝕了所有的年輕和夢想,所有的信任和肯定,所有的等待和希望。 “
    慢慢懂得,只簡單地想將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   大叔喜歡什么樣的工作
  •   不知道~做過了才會知道喜歡與否
    最想的說過啊,是廚師嘛,這個看來只能當業(yè)余愛好了。
  •   很期待讀蘇珊的這本小說
  •   比起“公眾的良心”及文字的批判性 覺得她寫得不如赫塔·米勒
  •   morlosophy~
    先來頂你下
  •   我來回一下~~~無聊的令人發(fā)指?。?!
  •   何謂無聊
    何處無聊?
  •   參差多態(tài)乃是幸福的本源
  •   這份愛情在起初并不純潔而美好。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主角應(yīng)該是慢慢進入了狀況了吧?
    才看到40頁……繼續(xù)……
  •   通過這本書我學(xué)到自殺的話就一次成功。。。:)
  •   喜歡!樓主的評論把握的很準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