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俄羅斯)阿·阿列克辛 頁數(shù):284 字數(shù):155000 譯者:陸肇明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可怕事件》里的中學生格列布是“名人”的后代,學校為了自己揚名就無原則地吹捧他,結果格列布的“自我”膨脹了,出于保持自己“地位”的目的,制造了一起傷害他人的恐怖事件。作品采用了偵探小說形式,寫得撲朔迷離、情節(jié)緊張、扣人心弦。作品中的那群中學生個個性格突出,生動感人。
《同時卻在某處……》中的小主人公發(fā)現(xiàn)父親對前妻造成巨大的傷害之后,并沒有跟父親公開頂撞,而是偷偷以實際的行動去彌補父親所犯下的過失。在阿列克辛的小說中,大人與小孩是平等的,大人并非個個是楷模,小主人公往往介入成人的世界。
《分財產》中的小主人公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產傷”,影響了她的智力與行為。是奶奶犧牲自己把她培養(yǎng)訓練成一個完全正常的小姑娘。但奶奶老了,盡完了責任,小姑娘的父母嫉妒奶奶與孫女之間的親情,想把女兒“奪回來”,最后把老人逼走了。小說提出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如何對待有恩于自己、但已經“完成了角色”的人?
作者簡介
阿列克辛是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國內外讀者大受歡迎的作品。他曾榮獲國際安徒生獎。他的作品不但少兒愛讀,連成年人也愛不釋手。這是因為它的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往往介入成人世界,與成年人彼此影響,彼此理解。
阿列克辛作品是真正“走向了世界”:除了被譯成“社會主義各國”的語言之外,還被譯成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波斯語、孟加拉語、印地語、烏爾都語等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也譯介過他的一些作品,立即在我國的兒童文學界掀起一場“阿列克辛熱”,不少作家通過借鑒與模仿,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發(fā)人深思的名篇。
作為一名蘇聯(lián)時期的作家,他的作品居然能在東方和西方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眾多國家里大受歡迎,不但少兒愛讀,連成年也愛不釋手,而且即使在蘇聯(lián)解體后的今天,魅力依然經久不衰,作家本人還榮獲國際安徒生獎,被列入了以安徒生命名的榮譽名冊。這到底是為什么?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阿列克辛的作品始終貫串的是一種人文主義的情感教育,而不是對現(xiàn)行政治和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圖解。他打破了“少兒世界”與“成人世界”之間的森嚴壁壘,引導雙方彼此溝通、彼此理解,共同提高人文素養(yǎng)。阿列克辛絕大部分的作品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如何正確處理“自我”與“他人”的復雜關系,這是任何人一輩子時時刻刻都會面臨的抉擇。
書籍目錄
可怕的事件 阿利克·偵特金寫的中篇偵探小說 同時卻在某處分財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