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2卷人的歷史

出版時間:2002-1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譯者:林本椿,宋東升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本奇怪的小說。它在表達作家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時充滿了懷疑主義的態(tài)度,對歷史,對愛這些在一般人看來是“早有公論”的思考對象進行了重新的思考。當(dāng)作家把真實與虛構(gòu)、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物質(zhì)與精神、災(zāi)難與拯救、愛情與死亡等都囊括于小說之中,當(dāng)作家把宗教傳說、故事新編、歷史記載、個人敘述等都進行拼貼于小說之中時,這種斑駁陸離的形態(tài)在帶有后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顯著特征之同時,也構(gòu)成了巴恩斯對人類生存境況的一種感知和體驗的態(tài)度。有意思的是,巴恩斯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在運用后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技巧寫小說。

作者簡介

利安·巴恩斯(1946——),后現(xiàn)代主義作家。生于英格蘭中部的列斯特,1968年牛津大學(xué)畢業(yè),曾參與《牛津辭典增補本》的編纂工作,著有九部長篇小說,三度獲得布克獎提名(1984、1998、2005),其中《福樓拜的鸚鵡》(1984)最為膾炙人口。

書籍目錄

譯者序
第一卷 偷渡客
第二卷 不速之客
第三卷 宗教戰(zhàn)爭
第四卷 幸存者
第五卷 海難
第六卷 山岳
第七卷 三個簡單的故事
第八卷 逆流而上
插曲
第九卷 阿勒計劃
第十卷 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10 1/2卷人的歷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8條)

 
 

  •     The Authority of the Author,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in Julian Barnes`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 Chapters, E.P. Thompson`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and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Julian Barnes seems to be ambitious in trying to conclude the history of the whole world in ten and a half chapters, but if we understand that he is just using a literary way to express his historical view and the truth of human history he values, this length is enough for use. In Barnes` account, he raised a vital question of the authority in interpreting history, or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ng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ar history.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the text, the reader or the author? What`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 respectively in bringing meanings to a text? Is there an absolute truth in the interpretation? Who should we trust if there is not?
      
      By discussing about how novelists, El Greco,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produce their art , Barnes seems to argue that the authors are responsible for bringing the text to the reader, but they lack control of the interpretation to it, just like the metaphor of the lonely sea-captain directing a ship without engine-room and rudder, although he spares no effort to direct the ship, it actually listens to the winds and tides instead of him. The author`s effort to control his work will probably come to a similar result, as his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artistic work i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ideology, his past,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many other mysterious issues nobody could possibly know. The author may hold his own interpretations to the artistic work, as El Greco painted himself in his ‘Burial of the Count of Orgaz’, he is showing his authority of p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 however, the author could not master the reader`s interpretation to the artistic work, as the reader has his own interpretations basing on his life experience, world view etc., and he does not need to accept the author`s interpretation. It appears that the more flexibility the author has, the more control he has to turn his work into what he want, but at the same time more interpretation and ambiguity of the work are produced. The example of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has illustrated this point, as poets own the flexible ‘I’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turn bad love into good love poetry, while prose writers can only turn bad love into prose about bad love, poetry are less trustworthy than proses to the reader.
      
      E.P. Thompson however, holds a quite different view towards the authority of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 In his Introduction to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William Blake and the Moral Law, he tries to analyze William Blake in a historian`s way, which is, knowing who Blake actually was by ‘placing Blake`s thought with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his times’ and ‘the very particular intellectual tradition which Blake formed his mind in’ . In his opinion, the academic way of studying Blake is too isolated and ex parte, the readers are welcome to bring meanings to Blake`s words, but at least they need to know what he really want them to discuss about. Therefore to precisely understand Blake`s poetry, proses and paintings, we should first know who he was and why he made his works that way,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at tradition guided his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painting.
      
      In this essay Thompson is in fact arguing that the author has the absolute right to interpret his work, while the reader can only follow and should not have entir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asing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ideology etc. Thus a fixed direction of explanation has been set for all kinds of artistic works, as ‘Baudelaire`s work is the failure of Baudelaire the man, Van Gogh`s his madness, Tchaikovsky`s his vice’ . At this circumstance the text becomes the very narrowed ‘unique one’ with no potential to be further explained or developed; for the readers, they have only got the right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text; therefore both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solve this dilemma, Roland Barthes (1977) suggested a solution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him, only by cutting down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text and giving the readers the right to interpret can the text be given new lives.
      In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Barthes ident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as ‘the birth of the reader must be at the cost of the Author’ . As stated by him, writing begins when ‘a(chǎn) fact is narrated no longer with a view to acting directly on reality but intransitively’ , 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happen to the Author. In the ethnographic societies a mediator conducts writing, and the Author is a modern product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e discovery of ‘human person’ . Consequently, ‘it is language which speaks, not the author; to write is, through a prerequisite impersonality to reach the point where only language acts, ‘performs’, and not ‘me’’ , and the author is removable. As a result of the removal of the Author, the text could be change. The Author, if believed in, will be considered father of his work in temporality, but if he is substituted to a position of a modern scriptor, he will exist at the same time with his text and writing can no longer represent a process of recording, notation etc. Hence he only writes for no origin, or if any origin, it is language itself. A text at this sense is ‘a(chǎ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in which a variety of writings, none of them original, blend and clash. The text is a tissue of quotations drawn from the innumerable centers of culture.’ Thus, once the Author is removed, trying to decode a text will become meaningless. The Author puts limitations to the text and closes the writing, while reading can become the origin of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give the text new life. The reader, who produces the space to hold together all the traces constructed the text, is the real solution to a restricted text.
      In summery, Barthes is maintaining that to interpret a text only through the text itself by destroying 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of language (recording, representing etc.), denying the stability of a text (Author-God interpretation) and cutting down the author-to-text and author-to-reader approaches in the author-text-reader relationships, the diverse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could be achieved. His opinion is completely opposite to that of Thompson`s, who claims that the author has the absolut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his work, and the readers can only choose to accept or reject it. Barnes looks to stand in the middle, or maybe the side closer to Barthes, as he believes, although the author wants to keep control of his work, he cannot manage it. He may want to get rid of the sway from his past and the environment but could not handle it, and there are many other factors changing his direction while he does not actually know. Even so the author still has the right to put himself in his work, but the reader may not accept it. And the more flexible the work is, the more interpretations the reader may bring to it.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give the work meanings, but neither of them are dominate, hence the text has large freedom to speak for itself,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goals Barthes wants to achiev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author.
      [Word count: 1362]
      
      
      References:
      Barnes, Julia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 Chapters. London: Vintage, 2009
      Barthes, Roland.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London: Fontana, 1977
      Thompson, E.P. 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 William Blake and the Moral Law.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歷史向來更像多種媒體的拼貼,涂抹油彩的是粉刷滾筒,而不是駝毛筆。——《10 1/2章世界史》
      
      朱利安.巴恩斯喜歡與歷史與過去對著干,這也讓閱讀的人不斷思考:“我們該如何抓住過去?我們能夠抓得住嗎?”這確是一本好書,可惜我離西方歷史文化的距離過于遙遠,閱障礙時時出現(xiàn),幾度想放棄,卻又幾度不舍。
      
      此書是巴恩斯被研究和討論得最多的作品。全書以諾亞方舟的傳說為主線,包含十章故事和一章“插曲”(所謂1/2章),或戲說 《圣經(jīng)》,或品評名畫,或演義歷史,或虛構(gòu)未來,以文學(xué)的方式揭示了歷史的虛構(gòu)性以及虛構(gòu)的歷史是如何產(chǎn)生并變身為“真實”的,以方舟的隱喻講述了人類在歷史的汪洋中孤獨漂流,尋求救贖的命運。作者在“插曲”中將挽救歷史的希望寄托于愛情,它是人類最后的“方舟”。全書如同一組拼貼畫,呈現(xiàn)出一部寓言式的“世界史”。
      
      這樣的小說再也找不出第二本——令人興奮,超級有趣,這是一部絕妙而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全書處處閃現(xiàn)著才華、風(fēng)趣和深刻的思想,給人以閱讀之樂。巴恩斯如同中世紀的圣典注家轉(zhuǎn)世,帶給我們這部小說。它是歷史的注腳,是對已知的顛覆。
      
      這本奇怪的書魔力無邊,除了第3篇的“宗教戰(zhàn)爭”外,我還是有滋有味地啃下了這塊骨頭?!昂ky”和“夢”是我最喜歡的兩個故事,那里面有虛構(gòu)有事實有懷疑有反思。巴恩斯的筆下歷史不再可靠不再權(quán)威。此書是歷史的注腳,也是對已知的顛覆。
      
      《海灘》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詳細敘述法國護衛(wèi)艦“梅杜薩”號1816年遇難的情況,一部分分析籍里柯名畫《梅杜薩之筏》。在分析這副名畫時,作者評論說:“畫作斬斷了歷史的錨鏈”,”災(zāi)難變成藝術(shù)“,將”木筏上極度痛苦的瞬間,選作題材,經(jīng)過改造,通過藝術(shù)演繹,變成一副有力度和深度的圖畫,再上光、裝幀、鑲玻璃,懸掛在著名的美術(shù)展覽館內(nèi),用語闡述我們的人類狀況,固定不動,最終地,永遠在那兒。這就是我們擁有的嗎?”如此深刻,如此透徹,讓人不得不反思,深深地陷入沒有答案的深洞。
      
      全書最后一章,即第十章《夢》,主角是第一人稱敘事者。在前面的章節(jié)里巴恩斯一直在回顧歷史,可是他無法理解歷史,現(xiàn)在有展望未來,做了個夢,想象死后會怎樣,同樣感到迷惘?!拔摇痹趬糁衼淼揭粋€現(xiàn)代消費者的天堂,“一切都是非常舒心的:購物、高爾夫、做愛、會見名人,沒有什么不好的感受,永生不死?!笨墒恰斑^一段時間之后,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沒什么二者相差無幾了?!薄昂髞?,他們都選擇了死?”結(jié)尾一句很耐人尋味的:“我夢見我醒了。這是最古老的夢了,而我剛剛做了這個夢?!?/li>
  •     我們必定相信巾幗英雄穆桂英掛帥,但未必相信眼前的這一行宋體的創(chuàng)始者是大奸臣秦檜。歷史的可信度總建立在我們的主觀情緒上。穆桂英是民族英雄,一介女流,那么掛帥這般可歌可泣的故事必定就是事實。人們樂意這樣宣揚,即便事實是世界上從未出現(xiàn)過穆桂英這個人物。人們通過演義、戲文一次又一次的加工整理,把穆桂英的事跡細化。細化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細化了才越顯得真實,這才是歷史。
      
      更典型的例子是孟姜女尋夫。顧頡剛先生找到的最早的線索是先秦某文獻的一句“杞梁妻哭城,哭崩城”(可能有出入)。事情原本是將軍杞梁跑去打仗,戰(zhàn)死沙場。杞梁的老婆哭的昏天黑地,最后城墻塌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要注意的是事情發(fā)生的年代是在東周時期。后來人們?yōu)榱耸惯@個故事更加豐滿,更加具有嚼頭。把事情發(fā)生的年代搬到秦朝,杞梁妻哭城的原因也不再是因為杞梁戰(zhàn)死沙場。這時候,杞梁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將軍,而是成了一介平民,是被拉去筑長城的,因為勞累過度死在工地上。我們明顯感覺的,故事加工的過程都是跟著民眾的主觀感情前行的。修筑長城動用了中國近半數(shù)的勞動力,可謂勞民害民。民眾必然對此很痛恨,所以把最早的一句“哭崩城”改為哭倒萬里長城,這就具有歷史的悲壯,越能顯出統(tǒng)治者的暴政和人民的痛苦。杞梁妻哭城的故事在后世情節(jié)越來越具體。為了展現(xiàn)婦女的貞潔,杞梁妻萬里尋夫最后也有了名字——孟姜女。孟是排行,姜是姓。姜姓的封地從姜子牙開始,東周的齊國就是姜姓,也就是說齊魯大地早先就是姜姓的封地。這個地方有一個特點,從古代就有一個習(xí)俗,出殯的時候人們哭得很猛。把杞梁妻和齊魯大地的哭聯(lián)系到一起,故事就真實了。另外,齊魯本來就推崇禮儀教化,夫死婦尋的出處也只能是在齊魯。令人感慨的是,人們編纂歷史的時候,孟姜女有了名字,而他的丈夫杞梁卻一直都在改頭換面,最終他的名字被我們勞苦大眾給忘卻了。記住杞梁又有什么必要呢?我們需要的就是精通泣鬼神,神乎其神的孟姜女。
      
      孟姜女尋夫已經(jīng)不僅是一個修剪出來的故事了,它成為了一個歷史,寄托著三千年中國人的精神想象。這個故事反映出平民對統(tǒng)治者的憤怒和對萬里尋夫這一舉動的贊美。
      
      人們樂意加工穆桂英和孟姜女,也樂意加工秦檜和曹操。
      
      翻閱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歷史上從未出現(xiàn)過類似于評價毛的話語——“功大于過”。我們能看到的是好人和壞人,忠臣和奸臣,良民和暴民,明君和昏君,紅臉和白臉。古代人民尚未學(xué)會一分為二的看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大家習(xí)慣性的把故事搬上戲臺,給人物涂上臉譜,給歷史定型。這種涂臉譜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會給后來人造成錯覺,后來人的錯覺再一經(jīng)加工,就成了歷史,成了事實。曹操和秦檜就是大奸臣,別的一無是處,這是我們被加工過的歷史影響后的第一反應(yīng)。
      
      歷史,在底層就被扭曲了。
      
      而對于那些修訂前朝歷史的新的統(tǒng)治者,歷史也是個靠不住的玩意。
      這一點很容易被理解。一個新的政權(quán)要想長治久安,對被統(tǒng)治者不僅僅要從武力上進行統(tǒng)治,更多的是要求思想上的統(tǒng)治。
      
      元朝滅亡,沒聽說過哪個漢人殉國,明代倒是有一大幫子,那些個南方的書生抵抗起來比明朝正規(guī)軍還猛,清朝滅亡也沒聽過幾個,唯一的是梁漱溟的父親。有人說過,只有被某一種統(tǒng)治政權(quán)的文化同化了的人才會為這個政權(quán)自刎。這一點很有道理。
      
      新政權(quán)打從一開始就要統(tǒng)一國內(nèi)的思想,最起碼的是要對自己的改朝換代找一個說辭??隙ǖ囊稽c是,前一個朝代不能統(tǒng)治大家了,現(xiàn)在需要我來拯救大家,只有我才能救中國,只有我才能領(lǐng)導(dǎo)大家繁榮富強。
      
      歷史上的說辭大致無二,不同的是說辭的說辭,就是說辭成立的依據(jù)。為說辭找借口的任務(wù)落在了新政權(quán)修訂前朝歷史的史官身上了。貶低前朝,夸贊當(dāng)朝,一定的夸張是必須的,一定的刪減是必須的,一定的杜撰是必須的。搞出來的東西不是歷史,是一種傳說,或多或少的帶有戲說的成分。不過,大體上也還是靠得住的。
      
      回到小說本身。作者朱利安·巴恩斯試圖通過十個半章節(jié)來講述世界史,要寫這本書聽起來很玄乎,十個半章節(jié)?世界史?如果寫起來,必須要使用一種異于常規(guī)的布局。其二,寫什么?美國?伊斯蘭教?線索是什么?如果寫來,必須要用一種異于常規(guī)的主線。其三,怎么寫?這是小說?散文?隨筆?
      
      可以說,這本書玩的就是技巧,它竭盡所能地拓展了小說的寫作能力。
      
      全書的章節(jié)各自獨立成文,讀者完全可以分開來讀。要是真的以為它們相互獨立,有可能就讀不懂小說想要做什么了,即便是全書通篇讀下來,像我這種閱讀能力有限的讀者未必能揣摩出作者的意圖。小說純粹是隨性而為,或杜撰神話故事,或杜撰歷史,或評價名畫,完全沒有清晰的線索。我不得不回過頭去看譯者的前言,還是看不大明白。
      
      具體是怎么回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翻書。
      
      對于這本小說,剛開始我的評價很高,但是看到最后,我徹底絕望了??催@本書完完全全是對讀者的一次挑戰(zhàn),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必須要時刻改變自己的閱讀習(xí)慣和思想邏輯。讀者一直都在尋找小說的主線,但是一個章節(jié)結(jié)束的時候,若有若無的線索也就斷了,接著就要進入下一個章節(jié),重復(fù)著找尋主線,等到你明白這是相互獨立的章節(jié)之后,又開始尋找每個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讀者永遠都是在一頭霧水中讀這本書的。更可氣的,本書沒有譯注,這對一個不怎么了解外國歷史的人來說,簡直無法忍受。第一章我明白那是圣經(jīng)的開篇,我讀過一些圣經(jīng)還可以搞明白。后面有一節(jié)講恐怖主義劫持的游輪上的富蘭克林,我只認識兩個美國人叫這名字。發(fā)明家和總統(tǒng),不知道是不是他們。里面還有馬克思和黑格爾我知道這是兩個哲學(xué)家。一般而言,這樣的名字下面都是有譯注的,但是這兩名字下面沒有。我相信里面還多東西我都是稀里糊涂讀過去的??吹降诰耪碌臅r候,我要崩潰了,于是還是選擇了放棄了這本折磨人的小說。
      
      這本小說我完全沒有真正讀懂,書評開始的也不過是我平時的一些關(guān)于歷史的想法。而對于小說傳達的東西,我也不能憑空擬造,如果你想知道究竟這本書要講什么,恕我無法相告,建議你看看,或許你看的要比我通透。
      
  •     key words: 動物 人類 宗教 方舟 海 愛 夢 人性 歷史 自由意志 身體
      
      第一章: 偷渡客
      |方舟|
      木蟲的視角:
      上帝的不公,無知和虛榮
      動物的輕信,倒霉的命運
      諾亞的貪婪,狡猾,欺騙,酗酒。人類的本性一如既往的狡詐,歷史靠不住
      
      第二章:不速之客
      |穆斯林恐怖分子劫船|
      富蘭克林的故事:
      地點:希臘克里特島
      每一種情況下,利己意識大于利他意識
      人類的宗教糾紛(以及對溝通的冷漠)
      人種的階級(“諷刺可以定義為人們沒看出來的東西”“人任由講故事的人擺布”)
      
      第三章:宗教戰(zhàn)爭
      |法庭記錄檔案形式|
      居民:申請把木蟲革除教籍(“《圣經(jīng) 詩篇》:人能統(tǒng)治動物”)
      木蟲:“你審判局內(nèi)人,而不是局外人”
      
      第四章:幸存者
      |美國婦女和貓的獨航|
      馴鹿——飛翔——切爾諾貝利——掩埋——給水貂吃
      人類的解決辦法:“估計我們能找到個辦法”——人一受到威脅就逃散,分散到整個地圖
      在海上的漂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訣竅)
      做夢(“如果你已經(jīng)閉上眼睡覺,還要再閉眼,把噩夢關(guān)在外面”)——虛構(gòu),對話,隱隱的期待的愛情——自己對自己的心里解析——夢是因為她的大腦害怕死亡
      
      第五章:海灘
      1|海難——歷史事件|
      描述法國船隊在遭遇海難時的反應(yīng)
      2|災(zāi)難如何變成藝術(shù)|
      籍里科的畫作《美杜莎之筏》
      開始肯定是忠于生活,但一旦進入過程,忠實于藝術(shù)就成了更高的信條
      人(歷史)必須成為藝術(shù)品力量元素的組成——不真實的演員——上帝的垃圾
      總結(jié):人類通過藝術(shù)對于災(zāi)難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在絕望和希望之間的搖擺。冷淡。
      
      第六章:山岳
      |女兒的獻身|
      父親——對現(xiàn)代科學(xué)的崇敬
      女兒——對父親的愛,對上帝的迷戀
      阿勒山獻身、諾亞的村莊被毀
      女兒的態(tài)度:凡事都有兩種解釋,每種解釋都要借助于信仰,給我們自由意志就是為了讓人們在兩者之間選擇
      
      第七章:三個簡單的故事
      1|對泰坦尼克生還者的態(tài)度|
      歷史經(jīng)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
      2|鯨魚肚子里的約拿|
      圣經(jīng)——電影大白鯊——某種原始的隱喻,全球同校的夢幻原型,自由意志的幻覺都沒有——神話并不是叫我們隊某個經(jīng)過集體記憶而添油加醋、改頭換面的事件追究到底,而是叫我們向前看那種將會發(fā)生而且一定會發(fā)生的事?!裨挄兂涩F(xiàn)實,不管我們持什么樣的懷疑態(tài)度。
      3
      |圣路易斯號的猶太人,1939|
      
      第八章:逆流而上
      |演員的南美印第安叢林經(jīng)歷|
      現(xiàn)代人感嘆原始人的成熟
      現(xiàn)代社會宗教受官僚機制所困
      歷史的再次重演
      
      第九章:插曲(綜述性)
      |作者自述——愛情|
      睡眠使恐懼民主化
      我們留存厚實的是愛情(?)——我們必須相愛,而后死亡死亡(以昭示進步)
      愛并不能使人類幸福,只是使人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小個性。小目的。
      世界歷史如果沒有愛就變得自高自大,野蠻殘忍。
      用你的身體講真話。
      我們的恐慌和痛苦只有靠安慰性的編造功夫緩解——歷史。
      愛情是富有想象力的同情心。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我們當(dāng)前的宇宙模型是熵。用大白話講就是:事情都搞砸了。
      在夜間,(愛與真與夢)世界是可以抗拒的。
      
      第十章:阿勒計劃
      |美國宇航員斯派克尋找方舟|——反回第六章
      總的來說:人又被涮了。
      
      第十一章:夢
      民主的夢,民主的死亡,民主的歷史,民主的自由意志。一切都是虛構(gòu)。
      返還第4,7,9章
  •     陷阱
      
      2011-12-26
      
      有一頭熊挖了一個陷阱,他在挖好的坑里豎起一根帶尖的木樁,上面鋪上樹枝和草,掩飾得很好。第二天,他走在森林里,掉進了自己挖的坑,扎死了。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上面是我的復(fù)述。
      原文的中文譯本如下:
      
      樹林里有一只熊,一只聰明活潑的熊,一只……正常的熊。有一天,熊開始挖一個大坑??油诤昧酥螅軓臉渖险巯乱桓鶚渲?,把樹葉和細枝都剝光,一頭啃尖,再把這木樁豎直向上插在坑底。然后,熊用樹枝和矮草把挖好的坑蓋好,看上去和樹林別的地方一樣,便離開了。你猜想熊在哪里挖的坑?正好在它自己最喜歡走的一條路線的當(dāng)中,它在去喝樹上的蜜或者做熊要做的不管什么事時一般都要經(jīng)過那一點。于是,第二天,熊懶洋洋地走過那條路,掉進坑里,被木樁扎穿。它臨死前想,哎呀,哎呀,真沒想到,事情變成這樣,真奇了。我選在那兒挖陷阱可能是個錯誤。可能挖陷阱從一開頭就是個錯誤。
      
      ——朱利安·巴恩斯《十章半世界史》
      
      你會發(fā)現(xiàn),我的復(fù)述丟失了許多信息。我的復(fù)述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挖陷阱有坑了自己的危險。
      但原文不厭其煩,他描述熊,并且用省略號,變體字,其中原因之一是故事的講述者是個憂郁的女人。她要說熊看起來多么健康。然后開始挖坑,并不直接說挖陷阱。并用了定語大來修飾坑。坑挖好后,熊開始做另一件無關(guān)的事,折樹枝,啃樹枝,她在講述中用了許多動詞,這是小學(xué)語文課后題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然后并不是句號,而是逗號。逗號后,樹枝被插在坑底。這說明熊在啃樹枝或折樹枝時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他一門心思把陷阱完工。到此為止,講述者口中并未出現(xiàn)陷阱這個詞。所以,它依然是一個形象,一個在若干復(fù)雜的動作后產(chǎn)生的東西。其目的尚不明確。而我的復(fù)述,在頭一句就說明了熊有明確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里,能看到的只是熊藏了一個危險的東西。并且藏得不露痕跡。
      這里還有一個時間,有一天。那只健康的熊有一天開始做一件事。挖坑。這只是平常的一天,當(dāng)他在平常的一天里做了一件事之后,他把做事的痕跡掩蓋了,但事情還在那里。然后他離開了。這后面的句號給人一種停頓并延長思考的印象。
      講述者開始互動,你猜,熊在哪挖的坑。我怎么知道?講述者明白的問聽眾熊挖坑的地點,但聽眾很可能去思考熊挖坑的目的。他要害誰?哪里?老虎,或者獵人的必經(jīng)之路?
      但講述者并不打算給思考時間,所以連段落也沒有分。馬上告訴答案。在它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上,這樣一個奇怪的做法足夠讓聽眾思考一陣子,不過講述者依然不給思考時間,繼續(xù)補充這是他日常生活的一段路,熊就是在這條路上活著,這條路是他的家。他在自己家里藏了個危險的東西。
      講述者這么做是為了防止聽眾認為自己聽錯了,因為當(dāng)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出現(xiàn)時,聽眾未必會想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而是會想,哪里出錯了吧。沒錯。
      于是,第二天,那個平常的有一天馬上衍生了第二天,熊懶洋洋地走著。這是為了說,在熊看來,這依然是有一天。如果故事反過來講,可以說,有一天一只熊懶洋洋地走在他每天都要走的路上,結(jié)果掉進了坑里。
      這么想,只是為了提醒自己思考一下原文中的有一天雖然是平常的一天,但平常的一天也不是無端來的。
      第二天的動作,基本是重復(fù)了前一天的動作,只不過作用力反了過來。于是熊沒有辦法做別的了,他只能躺在那里想。他在納悶,沒想到事情變成這樣。那么他本來想到的是什么樣?他覺得這事太奇了。但有什么奇的?前面早就說了,熊是聰明活潑……正常的,(似乎正常是講述者在思考后確認并強調(diào)的一個修飾語),一個聰明的熊會覺得他的遭遇真奇了。這是什么意思?難道他不知道自己挖了陷阱,不知道自己把陷阱挖在家里嗎?
      到最后,講述者才提到陷阱這個詞,這是為了說,熊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是陷阱。他是有預(yù)謀的。所以,講述者在說熊是正常的時候猶豫了一下,為什么猶豫,因為講述者似乎不覺得熊有挖陷阱的必要,或者準確地說,在挖陷阱之前,熊沒有不正常的,但他竟然有預(yù)謀的挖陷阱……難道說他以前就不正常嗎……又好像沒有跡象,他是聰明活潑的。人若反常,非病即亡。熊也一樣。
      最后熊反省了,他不太確定地反省到,在自己家挖陷阱也許是錯誤,挖陷阱的想法也許是錯誤。
      
      整個讀下來,會發(fā)現(xiàn)這既是個寓言,也是個謎語。我的復(fù)述完全不夠豐富。甚至把最關(guān)鍵的信息丟了。
      這個寓言的謎面是陷阱,謎底是什么?是核武器。一個藏在自己家里的危險裝置。它造出來之后,日常生活還是一樣。這些都不需要太多解釋。唯一的問題,熊為什么在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上挖陷阱?
      我所能想到的解釋是,熊對陷阱這東西并不十分理解。他只知道這個是用來打獵的,有了它自己就多了一個工具,而且這工具要放在順手的地方。
      
      
      ------------------------
      
      
      天堂
      
      2012-01-04
      
      巴恩斯《十章半世界史》的最后一章討論了天堂。
      天堂是個悖論,其悖謬在于一個人不可能到達一個能夠心想事成的地方,因為在那里他一定想要離開。
      但這又不完全是悖謬,因為當(dāng)他想離開時,他恰好可以離開。
      這就有點復(fù)雜了,巴恩斯含糊地說了傳統(tǒng)天堂信奉者依靠保守可以讓他的天堂更久一些,繼而又說那些善于爭辯的批評家有了足夠的時間讀書辯論,但這都不比心無旁騖的體育愛好者,他可以一根筋地實現(xiàn)他全能冠軍的夢想,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也許要和天堂里同樣的瘋子爭上個地老天荒。
      巴恩斯似乎在說明有一定追求比沒有追求要有意思一些。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個時間問題,你早晚會有種種厭煩。認識世界上所有人,時間從按天算到按千年算。
      最后的結(jié)果,時間又從按千年算回歸到按天算。
      我夢見我醒了,這是最古老的夢。而我剛剛做了這個夢。
      這其中有怎樣的寓意和解脫?
      
      巴恩斯的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在編排上帝,最后一章則徹底否定上帝。然而他在徹底否認的同時,也承認了這是他憑借自由意志做出的否認。一個人無論誠實與否,當(dāng)他否認了上帝,也就否認了天堂的永恒意義。第一章的木蠹沒有出現(xiàn)在最后一章,它們的樂趣是啃木頭,而天堂里是寡味堅硬的紅桃心木。它們用一件單調(diào)的事貫穿了圣經(jīng)的歷史。
      
      如果非要糾結(jié)出一個結(jié)果,那就是從無限到有限。從虛無的想象回歸,當(dāng)神游八荒時,忽然覺得有件事還在惦記著。當(dāng)肆無忌憚時,忽然心生悔意。這部小說寫的,就是人比木蠹多的那些東西。那看似無限的可能,要人一生背著,難脫大夢一樣。
      
      
  •     這兩天又一口氣讀完...真不錯.到了最后似乎有點順勢了,不過還是很耐讀.
      
      十個暗自相連的短篇,一節(jié)對于愛的想象和評說.巴恩斯從對挪亞方舟的嘲弄開始,講述了十個人的歷史斷片。正如巴恩斯所堅持的,他并不是在用什么后現(xiàn)代的方法寫作,他只是仿照古老的圣經(jīng)來講述一些事情。
      
  •       最欣賞的是那1/2卷歷史中的一個“插曲”,如果要給它一個名字,應(yīng)該是“愛情”。
        愛情總是歷史中的插曲,意外的情形。
      
        有人用兩個詞歸納錢鐘書的小說:歪喻和刻薄。
        本書的作者也當(dāng)?shù)闷疬@兩個字了。
        且看——
      
        我們兩個夜里睡覺是不一樣的。她像是隨著溫馨的潮汐輕柔搖曳而安然入睡,又滿懷信心地漂游到明天。我可不那么甘愿睡著,而是奮力劈波斬浪,要不是為舍不得一個好日子離我而去,就是為一個倒霉的日子耿耿于懷。
        她睡眠被打斷的次數(shù)較少,有時會尖叫起來,“一只很大的甲蟲!”好像要不是那么大,她就不會找我的麻煩;或者“臺階很滑”;或者“很壞的東西”(這在我聽來莫名其妙,說了等于沒說。)然后,因為趕走了這只濕漉漉的癩蛤蟆,從她的系統(tǒng)內(nèi)清掉了這污泥濁水,她嘆口氣,又回到潔凈的睡眠。我躺在那里,手里抓著那只粘乎乎的兩棲動物,一把爛泥渣在兩手上翻來倒去,又驚嚇又佩服。(順便說一句,我的意思并不是說,我做得夢更了不起。睡眠使恐懼大眾化。在這里,丟一只鞋或沒趕上火車的恐怖和游擊隊進攻或核戰(zhàn)爭的恐怖在分量上是一樣的。)
        我佩服她,是因為我們所有的人每天夜里都要睡覺,沒完沒了,一直到死,而這件事兒她處理得比我強多了。她搞得好像是個老練的旅行家,一個新的機場對她來說全然不在話下。而我卻像一個拿著過期護照的人,推著一輛輪子咯吱作響的行李車走向錯誤的行李轉(zhuǎn)盤。
      
        所有的小說家都知道,他們的藝術(shù)講究婉轉(zhuǎn)而忌諱直露,作家應(yīng)該像一個瀟灑的船長注視著眼前的風(fēng)暴,忙著操作鑲有金邊的把手轉(zhuǎn)輪上的一個個儀器,順著傳聲筒往下發(fā)出簡練的命令。不但船長自己相信,就連一些乘客也信以為真。但是,他們漂浮的世界能否脫險不取決于他,而是取決于狂風(fēng)怒濤、冰山暗礁。
      
        愛情是許諾之地,是一條兩人借以逃脫的洪水的方舟。但這又是一條流行互相殘殺的方舟,一條由某個花胡子昏老頭掌管的方舟,這老頭用哥斐木手杖敲你的頭,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把你扔下船去。
      
        女權(quán)主義者在動物王國里尋找無私行為的范例,看到此處彼處雄性動物做著被人類社會視為“女性”的工作。想想大企鵝吧,孵蛋的是公企鵝,把蛋放在腳上帶著走,用自己的肚子包裹好幾個月……但像我這樣了解自己這一性別的人,我傾向于對公企鵝的動機持懷疑態(tài)度。公企鵝可能是這樣盤算的,如果你要在南極呆上好幾年,那么,最聰明的做法莫過于在家里孵蛋,而把母企鵝派出去到冰冷的水里逮魚。
      
        圍繞著性正統(tǒng)與行使權(quán)力,展開著一場斷斷續(xù)續(xù)的爭論。如果總統(tǒng)連自己的褲子拉鏈都鎖不緊,他還有權(quán)來統(tǒng)治我們嗎?如果社會公仆有外遇而瞞著老婆,他是不是更有可能欺騙選民。以我自己來說,我寧可由一個奸夫,某個好色的流氓來統(tǒng)治,也不愿意由一個正經(jīng)八百的光棍或褲子拉鏈緊鎖的男人來統(tǒng)治。
      
        把大腦和心臟并排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不同。大腦干凈利索、條條塊塊,分成兩半,看上去通情達理,你可以和它打交道,而心臟,人的心臟,看起來恐怕是他媽的亂成一團,這個器官沉甸甸、血淋淋、緊湊密實、像個兇猛的拳頭。這東西可不像教科書里的地鐵圖,而是秘而不宣、藏而不露。把心的兩半分開并不像我所異想天開的那樣輕易,而是像快要淹死的戀人拼命抱成一團。
      
        愛與真,這是必不可少的結(jié)合。你有沒有像第一次戀愛時那樣講過那么多真話?你有沒有更清楚地看這個世界?不要轉(zhuǎn)開眼珠,不要發(fā)出討好的呻吟,不要假裝性高潮。用你的身體講真話,即使這真話平淡無奇。性愛不是表演(不管我們多欣賞自己的腳本),性愛講究的是真實。你在黑暗中怎樣擁抱,決定了你怎樣看待世界歷史。就這么簡單。
      
        歷史不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情,而是歷史學(xué)家對我們說的那一套,有程式、有計劃、有運動、有擴張,有民主的進程,是織錦掛毯,一個好故事接著一個好故事。我們很容易把歷史當(dāng)作一系列沙龍繪畫,一段段談話錄,但歷史自始至終更像是多媒體的拼貼畫,涂油彩用的是滾筒粉刷,而不是鴕毛筆。
      
        同時,他的文字又很美。
        曾經(jīng)和兩個同樣寫東西的朋友討論過文字的美感。我們最后都同意那必須有一種聲音上的感覺在里面,一種韻律,一種遣詞造句的錯落搖曳。其中一個朋友甚至堅持這是作者必須具備的天賦,對文字韻律的感覺只能來自天賦,后天無法獲得。
        我則認為我們可以更寬容一點,我覺得重要的應(yīng)該是一種通感才華,因不同的東西而得到的感受翻譯成文字的能力,所有人都有感受能力,但并不是每個都能夠翻譯出來。
        那么,本書的作者就有非凡的這樣的天賦或能力——
      
        聽聽這幾個詞:“I love you”。主語、動詞、賓語,樸實無華,意蘊無窮。
        主語是一個短小的詞,喻示愛者的自謙。動詞較長些,但不帶歧義,在言傳心聲的瞬間,舌尖急促從顎部彈開以發(fā)出元音。賓語和主語一樣,沒有輔音,發(fā)音時嘴唇撅起,好像要接吻?!癐 love you”,聽起來多么認真,多么厚重,多么意味深長。
        我想象世界上各種語言在發(fā)音方面有某種巧合,它們共同決議,這句話必須永遠聽上去讓人甘愿為之奮斗、為之努力,受之無愧。
        Ichliebe dich:深夜,嘴里含著煙斗,悄聲說話,主語和賓語正巧押韻,悅耳、纏綿。
        Jet'aime:另一種程式,把主語和賓語先放到一邊,這樣就可以充分體味表現(xiàn)愛慕之心的長元音。
        Ys tebya lyublyu:賓語又一次放在令人寬慰的第二位置,但是這一次,雖然主語和賓語有押韻的意思,喻示著有困難,有障礙要克服。
        Ti amo:也許聽起來有點像開胃酒,但結(jié)構(gòu)上卻充滿了說服力,主語和動詞、執(zhí)行者和行為,都包含在同一個詞里。
      
        那么,讓我來補充關(guān)于中文的部分吧——
        “我愛你”,簡潔、勻稱,開始于最平淡無奇的發(fā)音“wo”,像是一個語氣詞,帶點游移,帶點含糊,似乎在最開始的時候并不確定,或者在愛里“我”并不重要;然后是“愛”,嘆息的聲音,“ai”,溫柔,而又非常清晰,這種清晰是一種蔓延開的,綻放般的清晰,仿佛一小片花朵,捧到“你”的面前,“ni”,三個字里讀起來最確定不移的那一個,同樣又溫柔又清晰,但這種清晰是線性的,直指人心的,確定無移,我愛你。連續(xù)兩個上聲的字眼后一個落定的入聲,我愛你,一切不用再說,一切都成定局。
      
        然而,所有這些之外,作者最打動我的地方是,他是真正懂得、真正愛過的人。
        人們是否真正愛過,在文字上是絕無法撒謊的。
        我一向認為,只有真正地、刻骨銘心地愛過的人,才會了解愛情中一切殘忍可悲和無助之處,同時仍然堅持愛情、信仰愛情。
      
        愛情使你幸福?不對。愛情使你所愛的人幸福?不對。愛情使一切變得更好?完全不對。當(dāng)然,我們曾經(jīng)相信這一切。誰又不曾相信(誰在內(nèi)心深處不是一直還在相信)?我們所有的書和電影里都是這樣,千千萬萬的故事都是這樣美好的結(jié)局。愛情如果不能解決一切,還要它干什么?
        我一生已愛過兩次(這在我看來夠多的了),一次幸福,一次不幸福。正是那次不幸福的愛給了我最多有關(guān)愛情實質(zhì)的啟示——但不是在當(dāng)時,而是在很多年之后。
        愛情可能帶來或者可能不會帶來幸福,不管結(jié)果是否能帶來幸福,其首要作用是提供活力。你是不是還是像初戀那樣能說會道,不貪睡,急切地再度做愛?(我的插話:絕了!說得好!)貧血者開始容光煥發(fā),而正常健康的人則變得精力過剩。
        這么說,愛情是從哪里來的?嚴格講來,愛情并不是必須的,對不對?沒有愛情,我們?nèi)匀豢梢韵袼H一樣筑壩;沒有愛情,我們還是可以像蜜蜂一樣組織復(fù)雜的社會;沒有愛情,我們可以像信天翁一樣長途跋涉;沒有愛情,我們可以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里。沒有愛情,我們可以像渡渡鳥一樣作為一個物種而滅絕。
        愛情是不是一種有助于種族生存的有益突變?我看不出來。譬如,是不是因為注入了愛情,勇士們就會為了活命而更加勇猛地作戰(zhàn),內(nèi)心銘刻著對燭光、壁爐、溫暖家室的回憶?不見得:世界歷史使我們認識到,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是新式的箭頭、精明的將軍、吃飽的肚子、掠奪的期盼,而不是多愁善感、思鄉(xiāng)戀家。
        那么,愛情是不是一種和平年代冒出來的奢侈品,如同無縫棉被,舒心愜意,精工細作,而又無關(guān)緊要?一種偶然突變,通過文化而得以加強,正巧攤上愛情。
        我們是不是就該這樣來想愛情?愛情并不是來幫助我們生存。但它賦予我們個性,賦予我們目的。但我們的種族繁衍并不需要它,實際上,它對有序的文明起妨礙作用。如果我們不用為愛情操心,性欲就會簡單得多,婚姻會更加直截了當(dāng)——說不定還更加持久。如果我們不為愛情而折騰,不為其來臨而狂喜,不為其離去而恐懼。
        奧爾圖良講到基督教信仰時,說,正因為其不可能才見真。也許正是因為愛情并非不可缺少,它才變得至關(guān)重要。
        我可以告訴你我們?yōu)槭裁匆獝?,因為世界歷史沒有愛便荒誕無稽,這樣的世界歷史只會停留在剛建造一半的愛的房屋面前,將它夷為碎石瓦礫。世界歷史若沒有愛就會變得自高自大、野蠻殘忍。(我的插話: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詩句,“他們犧牲了自己,卻挽救了歷史,因為他們,歷史才沒有成為一條骯臟的河,歷史才成為一首永久的歌?!保┪覀兊碾S機突變因為并非不可缺少而至關(guān)重要。愛情不會改變世界歷史(有關(guān)克莉奧佩特拉鼻子的那些胡扯地地道道是感情論者的一套),但可以做一些重要得多的事情:教我們勇敢地面對歷史,不理會它的神氣活現(xiàn)、高視闊步。我不買你的帳,愛情說,對不起,你沒什么了不起的。
        愛還能做什么?你要愛某個人就不能沒有想象力,不能不富于同情心,就不能不學(xué)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沒有這種能力,你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戀人,也不能成為好的藝術(shù)家或政治家(頂多蒙混過關(guān))。舉出幾個很懂得愛的暴君給我聽聽——我說的很懂得愛不是指大色鬼。
        愛情是反機械的、反物質(zhì)論的:這就是為什么痛苦的愛情仍不失為美好的愛情。它可能使我們不幸福,但它堅持不需要機械類的和物質(zhì)類的來掌管。愛情賦予我們?nèi)诵裕x予我們神秘,愛情給予我們許多超出我們自身的東西。
        我不是說愛情會使你幸?!@點最為重要。我完全不是這個意思。真說起來,我傾向于認為,愛情會使你不幸福:要么馬上不幸福,要么日后不幸福。但是,你可以既這么認為,而又仍然堅持愛情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即使愛情令我們失望,盡管愛情令我們失望,因為愛情令我們失望,愛情仍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我們必須信奉它,否則我們就完了。我們可能得不到它,或者我們可能得到它而發(fā)現(xiàn)它使得我們不幸福,我們還是必須信奉它。
      
        從來沒有看到什么人如此清晰明白而振聾發(fā)聵地說出我對愛情的兩個基本看法——
        一、愛情是另一種東西,與生活、與世界無關(guān)的另一種東西,屬于另外一個世界,所以不要用我們這個世界的標準是非、得失對錯去衡量它、評判它。愛情開口的時候,一切都要噤聲,因為說的不是同一種語言。
        二、真正懂得愛情的人,就是懂得愛情也許將帶給你麻煩、苦難、悲哀、傷痕但仍然不能不去愛的人。
      
        就像我喜歡的《NANA》里的兩句——
          總是為男人心碎的你
          無論重新來過多少遍都能保持笑容
  •     先說一句,這本書的譯者序?qū)懙暮艽欤薮臁?br />   其實這書一開始就給我一種2012的感覺,生存的權(quán)利取決于你的物種干凈與否,其實這挺科學(xué)的。但是很明顯巴恩斯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叫我在這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來了,而是對我們現(xiàn)有的歷史持以懷疑態(tài)度,荒誕的懷疑。而從他的描述中,我觀察到諾亞方舟的那個諾亞,其實是個有著反社會反非人類甚至人類也有點反的的暴力傾向者。在我的觀察過程中,我還腦殘的借用了一下lie to me里面男主角的細節(jié)觀察傾向……然后很不情愿的承認似乎用的不甚恰當(dāng)或者不得其所。但是在書看到一半時,我又覺悟,這老頭子寫書又不是為了還原歷史了。有些人沉迷于半真半假尋求刺激,有些人根據(jù)書本一成不變的書寫序言,有些人在一邊看個樂呵。巴恩斯通過探索創(chuàng)世的秘密而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了另一層的懷疑,這懷疑并不失道理。我們從中享受的到底是樂趣,還是這樣一種懷疑態(tài)度?書很好,但是,誒,承認吧,后現(xiàn)代不適合我了,遠目。。。
      
  •     《10 1/2章世界史》這本書有一個極不好做市場推廣的書名,任何帶“史”字的書,除非野史或者戲說,多半都只能落得個小范圍傳看的下場。這本書不清不楚的書名,看著眼生的作者名字,再加上缺少于教授和易教授的推薦語的腰封,幾乎注定了它只能埋沒在歷史類書籍的歷史堆中。
       但實際上這本書的命運并不算壞,它在西方評論界所收到的溢美之詞簡直帶有赤裸裸的諂媚的味道,而它長居英美長笑說排行榜的事實說明,人家可不是一部只有評論家才愛的大部頭。它的作者朱利安巴恩斯幾乎拿完了除了諾貝爾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所有文學(xué)獎項,每一部獲獎作品都絕不雷同,完全不像是一個爹生出來的。在這本書中他用一種非常不英國的方式調(diào)侃著人類史——雖然他本人是《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者之一。
       其實,《10 1/2章世界史》所講述的內(nèi)容用現(xiàn)代人所熟悉的方式概括出來,就是關(guān)于世界末日和一張船票的故事。朱利安巴恩斯寫這本書的時候《2012》還沒有拍出來,所以可以把他看作是寫歷史的先知,書中所描繪的內(nèi)容,可以直接被用來拍成《2012》的第二部,就叫《沒搶到船票后怎么辦》。
       書里有10 1/2個章節(jié),包括小說、散文、評論、寓言、隨筆,甚至類似于考證論文之類的東西。第一章講的是上一次所謂的世界末日來臨時,在滔天洪水下孤獨的諾亞方舟上,幾只偷渡客木蠹所觀察到的“人類文明”。這本該是一個充滿了救贖與美德的故事,結(jié)果木蠹們眼中的諾亞一家?guī)缀跽急M了七宗罪,破壞了十誡的每一條。讓這么一家人選擇給哪些動物發(fā)船票本來就是一件無比狗血的事情,本章最讓人愉快的情節(jié),就是有幾種高傲的動物不滿酒鬼諾亞的配給制度自愿放棄了船票等死。
       你看,這本書的開篇,也就是人類文明的開篇已經(jīng)如此定調(diào)了,就不要奢望后面的內(nèi)容能給人類洗清罪孽。不管是關(guān)于美杜莎之筏的考證,還是冷戰(zhàn)時期為求自保自絕于人民的行徑,或者豪華游輪上基于政治的劫持事件,再到泰坦尼克號上男扮女裝的幸存者,哪一個故事不讓讀者如坐針氈?沒錯,這些故事大多出自于作者的臆想和編撰,但誰又能說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不是最直觀而慘烈的人類史?
       悲觀灰暗的故事反而有催人上進的力量,看到荒謬和惡之后,只有最無可救藥的家伙才不會聯(lián)想到自身。好在朱利安巴恩斯不是一個斬盡殺絕的劊子手,他在全書最后的1/2章所討論的,是愛與歷史的關(guān)系。在他極盡譏諷地寫著10個故事并將此作為世界史呈現(xiàn)給讀者的中間,他卻出人意料地寫下“愛與真,這真是一對黃金搭配”的句子。因為“我們必須信奉愛情,不然我們就完了不然我們就只好向世界歷史繳械投降,向別的什么人的真相繳械投降”。
       其實這還不算是書中最動人的句子,最動人的部分出現(xiàn)在此1/2章的開頭,他寫自己在夜晚所看見的身邊的女人,他的妻子。“我移動并把小腿緊靠著她在水面中肌肉放松的小腿肚,她感覺我在做什么,半睡半醒之間舉起左手將披在肩上的頭發(fā)撩到頭頂上去,裸露出頸背讓我相依?!边@樣的畫面足以抵御洪水下醉醺醺的諾亞的丑態(tài),這樣的畫面如果被沒拿到船票而懷恨在心的偷渡客木蠹看見,也許還能激發(fā)它們對人類的一絲敬意。
  •     ■ 書名:《10 1/2章世界史》
      ■ 作者:朱立安?巴恩斯
      ■ 出版日期:2010-5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讀家:親吻絲緞
      ■ 推薦指數(shù):★★★★★
      ■ 一句話點評:奇思妙想,凌厲辛辣,短短“十章半”的世界史卻足以讓人掩卷沉思;文字已止,余韻不絕。
      
      英國著名歷史學(xué)家,受人誣陷而身陷囹圄的沃特?羅利將生命的最后時光貢獻給《世界史》的創(chuàng)作,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卻幾乎終結(jié)了他的創(chuàng)作:在全程目睹了獄卒間的爭執(zhí)后,沃特卻發(fā)現(xiàn)他所陳述的事實與恰好來探監(jiān)的朋友所描述的大相徑庭。經(jīng)過思考,他得出了歷史學(xué)上最令人尷尬的事實,那就是:歷史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站在不同立場和角度,就會觀察到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顯然,《10 1/2章世界史》的作者朱立安?巴恩斯是這一理論的絕對支持者。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史書卻是各種程度的誤判,這是無可避免的?!?0 1/2章世界史》絕對是一本當(dāng)之無愧的歷史奇書,全書共十一章,由十一個風(fēng)格各異,毫不雷同的故事串聯(lián)而成,實驗性極強。既有傳統(tǒng)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事,亦有人稱交疊的作品,而書信,律師函,甚至名畫評論都可以自成一章,讓人嘖嘖稱奇。巴恩斯的十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透著濃濃的懷疑主義精神,他的筆如同一把探照燈,穿透了籠罩在歷史之上的層層迷霧,著力于刻畫每個宏大歷史事件中具體人物的細微體驗——在一只蠹蟲的口中,挪亞方舟的偉大旅程變成了一次狼狽不堪的逃難,挪亞的光輝形象更是蕩然無存;遭遇襲擊的游輪上,主講人為保護女友而與恐怖分子之間達成協(xié)議,卻因為恐怖分子的悉數(shù)死亡而無人證明;最令人膽寒的莫過于《幸存者》中那名為了逃離現(xiàn)代文明而駕船出海的女子,長期的海上漂泊讓她總是夢到自己被關(guān)在精神病院,直到結(jié)尾,一切變得更加曖昧不清,到底你是身處神秘莫測的大海,還是冷酷的精神病院?現(xiàn)實站在天秤的哪一端?我們不得而知。
      朱立安不停地變換人稱,視角,甚至語氣去描述“每個人眼中的歷史”,目的就在于提醒人們?nèi)ブ鲃铀伎?,任何的歷史都是史學(xué)家的一家之言。無論如何力圖客觀,都無法否認主觀性的存在。
      寫到這里,筆者不禁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布萊爾抄襲事件”,堂堂前首相的自傳,寫到謁見女王時居然直接抄了電影《女王》的經(jīng)典臺詞。要知道,首相就職后和女王的第一次見面可是絕對保密的,人家編劇彼得?摩根都說了,這是都是哥的胡謅啊。
      
  •     方舟就是孤島,信仰就是質(zhì)疑,我們就是他們。
      躲在虛幻中的現(xiàn)實莫非上帝的骰子?
      
      馴鹿和木蠹分開,良民和罪人分開,潔凈和不潔分開。
      藏在歷史中的真相如同薛定諤的貓。
      
      作者用五卷揭示了啥叫弱智兒童快樂多,用五卷描繪了怎樣精神病人思路廣。最后的1/2,像道契約的彩虹,搭建5-5的聯(lián)系,說明只有愛情永恒,因為TA存在于符號當(dāng)中。
      
      PS:作者好討厭的,他總是故意地在看似不經(jīng)意間置入重復(fù)詞語,然后我的思考方向就自然而然陷入到這些圈套里面去。不過,好吧,我承認,詠嘆調(diào)勝利了!整本書就像漲潮時節(jié),浪花漸行漸勇,我身跨馴鹿,手握被木蠹蠶食的哥斐木,在海上浮浮沉沉。這個形象仿若丑角一般,讓我回到了《紙牌的秘密》。
      
      PPS:不要看序,那是退潮的泡沫。
  •     《10 1/2章世界史》確實是一本奇怪的小說。它在表達作家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時充滿了懷疑主義的態(tài)度,對歷史,對愛這些在一般人看來是“早有公論”的思考對象進行了重新的思考。當(dāng)作家把真實與虛構(gòu)、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物質(zhì)與精神、災(zāi)難與拯救、愛情與死亡等都囊括于小說之中,當(dāng)作家把宗教傳說、故事新編、歷史記載、個人敘述等都拼貼于小說之中時,這種斑駁陸離的形態(tài)在帶有后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顯著特征之同時,也構(gòu)成了巴恩斯對人類生存境況的一種感知和體驗的態(tài)度。有意思的是,巴恩斯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在運用后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技巧寫小說。
      
      這當(dāng)然不是歷史,即使它的標題里帶著那兩個字。這是小說,歷史題材的小說,但又不是歷史小說。朱利安?巴恩斯只用了10 1/2卷的篇幅(表現(xiàn)在譯林的中文版上,是300多頁,想必英文原版也不會多到哪兒去)就把自諾亞方舟以來的人類歷史講完了,你相信嗎?10卷是10篇彼此相干性不太大的小說(這里要打問號,因為這里使用了很多體裁,并不只是小說),1/2卷則是一篇思考愛的本質(zhì)的意識流。這看起來很怪異,至少比房龍的《人類的故事》要怪異多了。
      這本書的主要道具是諾亞方舟,這種東西對于我們不如對于信仰基督教的人有意義,我們不會把方舟看作救贖,我們只知道那是一條大的難以想象、牢固的難以想象的船的名字,僅此而已。這樣的態(tài)度也許更好,跳出去觀看一定會比卷在其中看得更加明白,我們能更容易體會到書中的懷疑精神和其中提倡的自由意志。
      這里的10卷和1/2卷都和方舟有關(guān),而且這10 1/2卷之間也有聯(lián)系,雖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事件的參與者不同,各個故事采用的體裁也不一樣。有人愿意把這種松散的聯(lián)合體稱作短篇小說集,但對我來說,只要有明確的中心,就都是嚴謹?shù)男≌f。
      chapter1:偷渡客。以第一人稱寫成,講故事或者寫回憶錄的口吻。諾亞方舟上的偷渡客。因此,他們是大洪水、諾亞方舟、諾亞以及上帝的見證者。他們說,方舟并不是一條船,而是一個小艦隊,8條船在路上折了4條。他們說,諾亞是個老酒鬼,上帝是個暴君,諾亞挖空心思討好他得上帝,其它的一概不在乎。他們說,諾亞在動物們那里舉行了選拔賽,優(yōu)勝者上方舟,諾亞把動物們分成潔凈的和不潔的,前者每種上7只,后者上一對,前者沒種多出來的5只作為航行中的食物。他們說,有一些物種根本不讓上方舟,只能偷渡,像他們自己,他們說盡了偷渡過程的艱難。現(xiàn)在我來說出他們到底是誰:木蠹。
      chapter2:不速之客。第三人稱,短篇小說模式。倒霉的弗蘭克林?休斯在一艘在地中海中航行的倒霉的游船上做類似解說員的工作,然后這艘倒霉的游船被阿拉伯人劫持了,以向西方國家施加壓力,釋放被抓的同伴。很可惜,游船被西方政府奪回,那幫阿拉伯人全翹了,于是休斯和他們在談判中達成的協(xié)議成了空文。有意思的是,據(jù)說,納粹對猶太人的殘忍激發(fā)了猶太人變得決絕,猶太人的絕決又導(dǎo)致了阿拉伯人的絕決,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阿拉伯人槍決西方人的順序是:美國猶太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找不到護照的按照美國人對待,一小時槍決2個。
      chapter3:宗教戰(zhàn)爭。法庭紀錄,據(jù)說已經(jīng)翻譯成現(xiàn)代英文,但是,很可惜,某些部分缺失了。案情大致如下,法國貝藏松某教堂里的主教座椅被木蠹侵蝕,某個倒霉的主教一坐上去就一命嗚呼了,于是,教民控訴木蠹犯有謀害罪,要求革除其教籍。這部分就是當(dāng)時雙方的辯護律師在法庭上的交戰(zhàn)紀錄。他們在好幾點上展開了辯論,其中一點是:木蠹當(dāng)年是否上過諾亞方舟。我們曾經(jīng)看過chapter 1,對這點不存在疑問,但是法庭的雙方可沒看過,而木蠹無法直接上法庭為自己辯解,即便它們的辯護律師再厲害也無濟于事。教會審判官的判決是:限7日之內(nèi)離開某某教堂,否則革除教籍。后面還有一段判詞,據(jù)說已經(jīng)被白蟻啃掉了,赫赫。
      chapter4:幸存者。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意識流和旁邊敘述交替。這段是關(guān)于一個遭受嚴重核恐懼的女人的,發(fā)生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之后。這個女人抱著2只貓,解開丈夫的船,開始了在海上的瘋狂旅行,從北方漂流到南方(澳大利亞達爾文附近),在自己的幻覺的折磨下幾近崩潰(這個情節(jié)讓我想起某個小成本恐怖片)。第一人稱的意識流和第三人稱“她”的敘述交織:你保留一些真相,以次為主干編織一個新的故事。這兩個人稱究竟哪一個是用這個方法編織故事,我看不出來。另,這一節(jié)一開始提到了馴鹿,這種動物在chapter1木蠹的敘述中屬于最聰明、最高貴的動物,但在這里也受到了核污染。
      chapter5:海難。第三人稱。第一部分敘述1816年法國“梅杜薩”號遇難的情況,第二部分分析籍里科名畫《美杜薩之筏》。第一部分的敘述及其的慘烈:人們不顧秩序瘋狂的往筏子上擠,海軍軍官不愿意指揮筏子,不久筏子上的人就陷入瘋狂,不是灌醉自己就是解散筏子同歸于盡,然后開始不斷叛亂、廝殺、丟棄尸體,接著開始生吃人肉充饑,熬了很多天之后終于被其他船救出。很顯然,最后被救出的15個人肯定已經(jīng)不成人樣了,但是在浪漫主義畫家籍里科的畫筆下,他們的肉體完美,具有希臘英雄式的美感。因此,作者在“如何把災(zāi)難變成藝術(shù)”這個主題上展開第二部分的分析。籍里科沒有畫觸礁、沒有畫叛亂、沒有畫吃人肉、沒有畫帶來希望的白蝴蝶、沒有畫實際的解救,畫的是人們看見其它帆船時候的歡天喜地。換言之,這部作品不要帶:“1)政治性;2)象征性;3)戲劇性;4)震驚效果;5)刺激性;6)傷感性;7)記錄性;或者8)非歧義性。”(p115)。這一段話著實值得玩味,我直接抄上來了。在這個被藝術(shù)化的歷史中,真實的“歷史”所剩無幾。
      chapter6:山岳。第三人稱。短篇小說。敘述1840年一個愛爾蘭女子參拜阿勒山的方舟遺址并死在那里的故事。這個女子意志堅強,思想純正。她不聽勸告,一心一意要爬到圣山的最高頂,還強烈的譴責(zé)山上的村莊和修道院的褻瀆行徑,后來在爬山的時候她果然看到修道院和村莊在地震中化為廢墟,象是上帝在懲罰他們。她后來死在山上的一個山洞旁邊,這個山洞后來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chapter7:三個簡單的故事。第三人稱。短篇小說集。第一個故事關(guān)于某個泰坦尼克號的幸存者。據(jù)說他是個易裝癖,穿著女人的衣服裝成女人混上救生艇得救,毫無客氣的利用了高尚的人們留給弱者的拯救機會。第二個故事關(guān)于一個現(xiàn)代“約拿”,這個不幸的水手被鯨魚吞到肚子里,過了2天才被發(fā)現(xiàn),他沒有如我們推測的那般死去,他還活著,只是成了白化病人。這個看起來不太可能的故事讓我們覺得約拿的故事倒也不是完全沒有現(xiàn)實基礎(chǔ)。不管怎么樣,約拿都是上帝的一顆棋子,即使被吞到鯨魚肚子里也無法幫他抗命。第三個故事又是關(guān)于猶太人的,新聞報道,二戰(zhàn)開戰(zhàn)前從德國開出的一艘裝滿了猶太人的輪船,在美洲大陸東岸轉(zhuǎn)了n圈、每人被當(dāng)?shù)卣迷p了n多錢、舉行了n多的談判之后仍然不能在那兒的任何一個國家登陸,最后只好重新駛回歐洲,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這四個國家扭捏了半天,勉強把猶太人瓜分了,接著二戰(zhàn)正式爆發(fā)。
      chapter8:逆流而上。第一人稱。書信體和電報體。某人到委內(nèi)瑞拉的叢林中拍攝一部講述幾百年前兩個逆流而上在叢林中傳教的牧師的電影,拍攝過程中給妻子寫了n多的信,報道那里的情況。原故事中,那兩個牧師差點被土著淹死,而在拍攝現(xiàn)場,土著人最后嘩變,跑的一干二凈,還淹死了其中一個演員,故事的敘述者則由于命大還活著。又是一次歷史的重演。
      1/2chapter:插曲。第一人稱。隨筆。對于愛情和世界歷史的看法。
      chapter9:阿勒計劃。第三人稱。虛構(gòu)的小說。一個正在在月球上玩橄欖球的宇航員突然接到神諭,命令他去阿勒山尋找諾亞方舟。他在那里看到了被毀壞的修道院和村莊的遺址,并且某個山洞口上發(fā)現(xiàn)了“諾亞”的遺體,化驗結(jié)果表明,那具尸體屬于150年前某個女人,大大的一個玩笑!這一段里另一些被開涮的是二戰(zhàn)以來的歷史:廣島原子彈爆炸、朝鮮戰(zhàn)爭、人類登月。這個手法類似于溫斯特?格魯姆的小說《阿甘正傳》,以個人參與歷史,發(fā)表對歷史的看法。
      chapter10:夢。第一人稱。意識流。這段完全是超現(xiàn)實的,這里的“我”并沒有回憶過去,而在展望未來?!拔摇彼篮筮M入一個消費者的天堂,什么東西應(yīng)有盡有,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在這里都選擇死,因為在這里,“要什么有什么”和“要什么沒有什么”沒有差別。最后,“我夢見我醒了。這是最老掉牙的夢了,而我才做了這夢?!?br />   在這10 1/2卷的歷史中,到處可見方舟和它的變體。chapter1的諾亞方舟、chapter2的旅游船、chapter3里破碎了的主教寶座、chapter4里女人的小船、chapter5里的“美杜薩”號、chapter6的方舟遺骸、chapter7里的泰坦尼克號、鯨魚和猶太人搭乘的船、chapter8里的木筏、chapter9里要尋找的方舟遺骸、chapter10里的購物者天堂以及插曲中的用以逃避災(zāi)難的愛情。我們看到,歷史在不停的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再仔細看,我們發(fā)現(xiàn)歷史的每一次都是不完整的,都有缺失。首先是主角的缺失,如chapter2中與休斯定下協(xié)議的阿拉伯恐怖分子全都翹了。其次是敘述者身份的不可確定,如chapter1中的木蠹,他們是偷渡客,他們所經(jīng)歷的歷史不能寫入正史,這就造成正史本身的不夠完善,正史不能記述所有人眼中的歷史,而是非常有偏差。再次是敘述過程的信息流失,如chapter5中畫家對原始題材的藝術(shù)加工使得真實歷史面目全非,人們所接受的是經(jīng)過加工之后的歷史而不是歷史本身。還有就是歷史流傳過程中中的損失,如chapter3中白蟻吃掉了記述法庭紀錄的部分羊皮紙。最后,還有后來人對歷史的曲解,如chapter6和chapter9中的尋找方舟遺骸,僅僅依據(jù)一些傳說就開始對歷史胡加猜測,尋找所謂的“證據(jù)”試圖與所謂的歷史相吻合。 雖然歷史的寫成、歷史的流傳和歷史的解讀過程及其可疑,但是那些看起來并不合理的規(guī)則卻出人意料的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其一是“把潔凈的和不潔的分開”,在游船、在對木蠹的審判、在女人的小船、在“梅杜薩”號、在泰坦尼克號、在猶太難民船,我們發(fā)現(xiàn)上面的物種還是被分開對待的,“潔凈者和不潔者”。其二是“適者生存”,也就是說卑劣者生存。在方舟上,諾亞舍棄了很多優(yōu)秀物種,又吃掉了另一批優(yōu)良物種,剩下的都是貌似不會有威脅的,像在泰坦尼克號上,易裝癖的男人能夠活下來,高尚的男人只能慷慨赴死。這樣做的必然結(jié)果是,人類的優(yōu)秀基因在不斷的流失。
      那么,這樣的世界用什么來解救呢?用“愛”。這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是,巴恩斯的愛似乎和我們平常理解的愛不太一樣,這集中體現(xiàn)在chapter8和chapter9之間的《插曲》中。這是一長段關(guān)于愛的獨白。他先對世上現(xiàn)存的對愛情的態(tài)度否認了一番,將女權(quán)主義、大男子主義等嘲笑了一番,在提出自己的概念?!皭矍橘x予我們?nèi)诵裕€賦予我們以玄想。愛情給予我們許多超出我們自身的東西?!薄笆澜鐩]有愛便荒誕無稽”“世界歷史若沒有愛就變得自高自大,野蠻殘忍”。沒有愛的情景正是前面的世界歷史表現(xiàn)的癥狀。所以,巴恩斯的愛是一種很純粹的愛,不帶功利,這是在看透一切之后的希冀。希望實踐起來和構(gòu)想的時候一樣完美。
      我在前面大多數(shù)要求表現(xiàn)“卷”的概念的時候用了chapter一詞,這是巴恩斯的詞匯。這本書的英文原文是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我覺得用“卷”來翻譯“chapter”不太恰當(dāng),雖然這樣一來這個歷史看起來厚重了很多。這本書寫于1989年,當(dāng)時作者43歲,之前已經(jīng)出版過一系列小說,兼做文學(xué)評論家。20世紀70年代以后出版的外國小說我看得少,當(dāng)然本來翻譯介紹的也少,我很高興看到一本在形式和內(nèi)容的探索上這么符合我的心意的小說。
      
  •     
      
      對于歷史的敘述,我們總是持有復(fù)雜的心態(tài)。信任之,這其中必定藏有許多精心的謬誤與刻意的誤導(dǎo);否定它吧,那我們又該相信什么呢?或許,潛入歷史的幽微之處,以隱喻的方式拼貼出自己的歷史文本,是與常規(guī)敘述達成的一個互文的默契。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顯然也是于歷史抱有質(zhì)疑的態(tài)度,他選取了自己的方式,以挪亞方舟以及方舟的變體為意象,重構(gòu)了巴恩斯式的“世界史”。
      
      《10 1/2章世界史》是一個古怪的書名,但倒也直截了當(dāng)?shù)攸c明了巴恩斯要以10 1/2章的篇幅書寫世界歷史,野心勃勃且匠心獨具。小說與隨筆的雜糅,足可見這是一部文學(xué)化的歷史,虛構(gòu)與紀實之間,有一縷無形的絲線連接,表象的虛妄或可透視出本質(zhì)的扎實。朱利安?巴恩斯以挪亞方舟的傳說為主線,講了十個故事和一個插曲,有對圣經(jīng)故事的顛覆式書寫,對現(xiàn)實故事的敘述,對名畫成因的分析,以及未來生活的虛構(gòu)。各個故事間表面互不相關(guān),而方舟的隱喻作為一條線,將碎片拼貼出一個關(guān)于人的歷史以及漂流與救贖的命運。
      
      人的漂流的命運源于外因亦起自本性,因之既有身體的漂泊亦有精神的游蕩。洪水滔天使人們避入方舟,于漫無涯際的空間中惶恐不定;而巴恩斯描述的未來,在永生不死的天堂,置身其中者在無限的時間中“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沒什么二者相差無幾了”,在物質(zhì)的豐?;蜇毞χg,人的精神總是搖擺無停息,較之身體或更有漂移之態(tài)勢。我想,巴恩斯于此洞若觀火,在此種語境下,傳統(tǒng)歷史敘述的唯一性和一元化,是大可懷疑的。
      
      歷史可能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巴恩斯也就老實不客氣地解構(gòu)著先前貌似斬釘截鐵口吻的煌煌“正史”。如方舟的領(lǐng)導(dǎo)者挪亞“是個怪物,是個虛榮的老昏君,一半的時間討好上帝,另一半時間拿我們出氣”;籍里柯名畫《梅杜薩之筏》濾清了海難的細節(jié),“畫作斬斷了歷史的錨鏈”,靜止在美術(shù)館的墻壁上。我們看到的歷史是什么?自然還是歷史,不過這歷史卻是殘缺的、謬誤的、有意或無意遮掩、修改和涂抹的。即使如我們秉筆直書的太史公司馬遷,也曾繪聲繪色地描寫過歷史人物的密室談話,不免遭受后人質(zhì)疑:既為密談,汝從何知之?史書的尷尬之一面在于此,更不要說許多刻意的篡改了。難怪巴恩斯取懷疑的態(tài)度,以自己的視角解構(gòu)權(quán)威化與固化的歷史文本。
      
      自然,巴恩斯也不是一味地顛覆與解構(gòu),將歷史作為一個笑話來談,他想從虛妄中尋求屬于自己的隱喻。因之,在十個故事中,挪亞方舟變?yōu)榭植乐髁x者劫持的旅游船、主教的寶座、法國護衛(wèi)艦梅杜薩號、泰坦尼克號等,雖不斷變形復(fù)象,但方舟的漂流與救贖寓意貫穿始終,人類在不同時期、不同際遇中與方舟的匯合或許是碎片式的,卻可拼貼出一個獨特的文學(xué)化的“世界史”。
      
      將歷史文學(xué)化,似乎是個蹊蹺的事情,但面對客觀事實的難以再得,主觀意識的介入或可帶來另一種真實也未可知。所以,巴恩斯重新演繹圣經(jīng)故事、講述《梅杜薩之筏》的形成,乃至虛構(gòu)未來的故事,解構(gòu)或幻想之意昭然,在根底上卻著意于重構(gòu)獨特的真實,雖然這是巴恩斯式的。文學(xué)化的好處還在于,我們可以不再拘泥于事物表面的現(xiàn)象,以不羈的想象直指歷史的虛偽與精神的本真,探求人類生存景況的感知與體驗,巴恩斯的碎片式拼貼即意在實現(xiàn)這樣一個野心。
      
      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如朱利安?巴恩斯這樣持有懷疑主義態(tài)度的作家,在對歷史大表質(zhì)疑與解構(gòu)之后,于“插曲”(即1/2章)中,將挽救歷史的希望寄托于愛情,認為這是人類最后的“方舟”,“世界歷史沒有愛便會陷入荒誕,沒有愛就變得自高自大,野蠻殘忍?!边@自是作家的天真之處,亦是執(zhí)著之處。愛未必能夠挽救整個世界,但漂泊的心靈應(yīng)可于此中覓出救贖之道,獲得個體的溫暖。我們對生存境遇感知的探尋在“個”與“群”之間交織出斑駁陸離的況味,于無中生有,或可開出別一種可能性。
      
      
      
  •     自從有了人,就開始給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分類,也正是因為分類的存在,人類一邊制造歷史,一邊又涂抹、掩蓋歷史。而在所有的分類中,潔凈與不潔凈的劃分,最為歇斯底里、不可理喻,卻最具推動歷史、改變?nèi)诵牡牧α俊?br />   巴恩斯在《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1/2 Chapters》中對歷史極盡調(diào)侃之能事,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巴恩斯并非一個歷史虛無主義者,他懷疑的是歷史線性前進的理性主義思想,卻沒有放棄對歷史內(nèi)在動因的思考,其思考的成果就是“分類”。分類——顯眼得以潔凈和不潔凈的方式——是貫穿整本小說的線索。
      第一卷:“挪亞——或者說是挪亞的上帝——宣布動物分為兩個等級:潔凈的和不潔凈的?!彪m然這個分類本身毫無道理,更荒唐的是,一些怪異的動物——獅身鷹頭獸、獅身人面獸、獨角獸——被蓄意消滅,因為“我們認為是閃——但說不定是挪亞本人——熱衷于純種之說”。挪亞是人類的老祖宗,可是從老祖宗開始,人類就象恣意妄為的混蛋,子孫們就更好不到哪里去。從這里開始,因為人類的私心、莽撞和卑怯,正式的歷史已經(jīng)不可信了。
      第二卷中,中東恐怖分子把手中的人質(zhì)按國籍分開,并且以此作為處決的順序,人象動物那樣“把潔凈的和不潔凈的分開”。
      第三卷講的是人起訴木蠹蟲的故事,卻冠以《宗教戰(zhàn)爭》之名,很大程度是因為木蠹是不潔的動物。
      第四卷中凱思所躲避的是不潔的核污染,在逃亡海上的過程中,主觀和客觀的界線逐漸混亂。
      第五卷《海難》說了“梅杜薩之筏”事件和畫作的故事,關(guān)于“分類”做了一個中段的歸納性思考。在筏子上“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開,就像把潔凈的和不潔凈的分開一樣”。關(guān)于季立柯的畫作,“有人認為,流傳下來的叛亂草圖很象傳統(tǒng)版本的最后的審判,無辜者和罪人分開…木筏上并不是美德取勝,而是力量…上帝是站在軍官一邊的。挪亞是軍官階級嗎?”。一語道破歷史的天機。
      第六卷中,弗格森小姐內(nèi)心固執(zhí)堅持自己的基督教正統(tǒng)思想,眼睛里揉不進一點沙子,既鄙薄持科學(xué)進化論觀點的父親,對亞美尼亞教會的做法視為不潔凈。當(dāng)她和羅根小姐目睹阿勒山腳的地震時,殘忍地沒有一點同情心,說“小罪惡在這個地方就是大罪惡”,仿佛那是索多瑪和蛾摩拉。連“羅根小姐聽了這番話內(nèi)心都非常不安”,納悶為什么“一個朝圣者變成了狂熱份子”。
      第七卷里講了三個故事,尤其是第三個裝滿猶太人的圣路易斯號的故事最惹人注目。船上無辜的猶太人成了不潔凈的象征,我們都知道這是納粹造的謠,可是沒有一個國家讓船客入境,好像“都拒絕獨自承擔(dān)全世界的恥辱”,更可笑的是船上的猶太人還被分了類,作者也按捺不住問道“誰來分開潔凈的和不潔凈的?是用抽簽的辦法嗎?”
      第八卷劍走偏鋒,從人類大歷史跨進了根本就沒有“歷史”的亞馬遜叢林,原始部落的人“連個名字都沒有?。?!”。在這里,現(xiàn)實和歷史開始變得模糊,只有男女間的關(guān)系依然清晰、清醒。第八卷看似橫溢斜出,其實為小說的收束打下了伏筆。
      第九卷中的泰格勒,雖然已經(jīng)進入了人類科技快速發(fā)展的20世紀下半葉,身為宇航員卻依然夾在科學(xué)的宇宙和宗教的信仰中。最終他在尋找挪亞方舟的大阿勒計劃中找到了第六卷里弗格森小姐的遺骸??茖W(xué)和宗教,如此宏大的分類下,歷史露出的卻是一張訕笑的臉。
      第十卷描繪了人類夢中天堂的模樣。那里除了一小撮老派的家伙還堅守傳統(tǒng)的天堂,覺得人有潔凈和不潔凈的區(qū)分,“他們對天堂的期望當(dāng)中,有一部分好像是別人都該下地獄”。剩下的人都活在各自的私人天堂里,愿望得到滿足,過著自己的生活。當(dāng)分類已經(jīng)不重要,象塵埃那樣無足輕重時,歷史似乎終結(jié)了,“一直要什么就有什么,跟一直要什么就沒什么二者相差無幾”,于是乎大家只能等死了。幸好這只是一個夢。
      巴恩斯?jié)M嘴插科打諢,他的笑話都是后現(xiàn)代的黑色幽默。但在悲觀之下,隱藏著一線生機,這就是全書的《插曲》部分。在這里巴恩斯舉出了一個不能被分類的特別之物——愛。作者說:“我不是在舉薦一種形式的愛,貶低另一種形式的愛”。各種各樣的愛都是美好的,所以“愛與真,這是最必不可少的結(jié)合,愛情與真實?!?br />   “你黑暗中怎樣偎依擁抱決定了你怎樣看待世界歷史。就這么簡單。”
      
  •     History is not what happened, but what historian told us.
      很奇怪的感覺,并不喜歡這本書諷刺性的語言和感覺。但是卻無論如何都放不下,總是能細細琢磨出一些味道!喜歡ch8后面的半章,喜歡第十章!天堂是什么?其實我們所向往的沒有憂愁,應(yīng)有盡有的天堂,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卻紛紛因為無聊選擇自殺。所以, 我們現(xiàn)在所生活的世界,這個有遭遇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天堂!
  •     我對那些寫得特別怪的小說有著特別的熱情。早就聽說過英國后現(xiàn)代小說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那天當(dāng)我在一堆舊書中發(fā)現(xiàn)這本《10 1/2卷人的歷史》(林本椿、宋東升合譯,譯林出版社,2002),當(dāng)即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后現(xiàn)代小說雖然古怪有趣,但很多可讀性不強?!?0 1/2卷人的歷史》(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 Chapters)這本書我倒是在不頭疼的情況下順利地讀完了。這本書又讓我回想起去年讀過的大衛(wèi)?米切爾的《幽靈代筆》(Ghostwritten),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整本小說更像是幾篇獨立的中篇小說的合集,但這些故事之間有著相互的聯(lián)系。相比之下,《幽靈代筆》更接近通俗小說,而《10 1/2卷人的歷史》體裁更嚴肅一些(《圣經(jīng)》中諾亞方舟的故事貫穿整本小說)。此外,朱利安?巴恩斯在不同的章節(jié)中變換了不同的文字風(fēng)格,讀起來讓人佩服。
      
      這本書由兩名譯者合譯,我似乎可以看出兩個譯者文字風(fēng)格上的差異。可以說,其中一個譯者翻譯得順暢、老道,而另一個則略顯生澀。不過總起來說,這本書的翻譯還是說得過去的。(相比之下,朱利安?巴恩斯的另一本小說《福樓拜的鸚鵡》則翻譯得一塌糊涂)。
      
  •     看了第一章偷渡客還不到一半,我就喜歡上了這本小書.
      
      因為它流露出一種惡搞到底的氣勢,同時是帶著嚴肅的黑邊眼鏡,許多狡黠而認真的英國作家都是如此的黑色幽默,比如我很喜歡的幽默幻想小說<碟型世界>和<銀河系漫游指南>,還有<兩桿大煙槍>等蓋.瑞奇的鬼才電影,都奇怪的出自英國.
      
      我不是基督徒,沒有好好研究過圣經(jīng),但看了一點相關(guān)書,如房龍的圣經(jīng)故事以及部分圣經(jīng)原文之后,我確認我不會成為基督徒.
      
      相反的,我挺愛看別人寫的埋汰基督以及耶和華的書,當(dāng)然不是攻擊,而是調(diào)侃,挑刺,解構(gòu)...比如<刀鋒>里關(guān)于通過基督尋找救贖而未果那一段,以及這本以獨立口吻進行解說和小許反思的<圣經(jīng)比喻>(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4877/).還有反映宗教爭端的<異端的權(quán)利>(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45056/)
      
      因為我也覺得,耶和華這老頭太苛刻,太易怒,太草菅人命,同時在一部分例子里,他的信徒太愚忠到不合情理的失卻人性的地步(尤其是舊約部分)--誠摯的基督徒請WS.
      
      回到<10 1/2卷人的歷史>,作者在<偷渡客>里,就方舟事件的可操作性進行了月亮背面式的描述,怎么糟糕怎么寫,但又顯得比理想中的圣跡看起來更符合現(xiàn)實和情理,大概許多在歷史上留下光輝背影的崇高事件,其操作過程其實就是這么齷齪,帶著汗臭,體味和血腥,充滿了卑劣的手段,強硬的手腕,以及蒙昧懦弱的服從,盲目無力的抗爭,諸如此類....你可以說現(xiàn)實就是如此不可救贖的糟糕,也可以說上帝也有掙只眼閉只眼的時候,總而言之,看起來就有那么一種深刻的有趣,痛快的反諷--恩,雖然有那么一點點為了文學(xué)效果而進行的無中生有式的人身攻擊--如果耶和華和諾亞真的有人身的話.
      
       有部好來鎢商業(yè)電影<冒牌天神2>,從另一個角度和口吻拿諾亞方舟玩兒,這個電影本身倒并不是很優(yōu)秀,適合休閑一下看,只是題材有點相關(guān),故一提.
      
      接著看,看完再補充.
      --
      看完了,有點嚴肅,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搞,嚴肅地搞,搞得嚴肅
      
      
  •     對每一個活在當(dāng)下的人來說,歷史都是個頭疼的問題。頭疼在于你無法確認歷史的真相,你讀到的歷史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記述;很多時候,同一件事情、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歷史記述,——正史、野史、稗史,官修的、私人記錄或者解讀的,紛繁復(fù)雜地一股腦兒涌過來,令人目不暇給。當(dāng)然,你可以簡單化處理,選擇自己相信的種類,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不滿足的人,最好還是互讀,——個人以為,歷史需要互讀,只有這樣,才能在比較和分析中盡最大可能地接近真相。不過話又說回來,又有誰愿意這么較真呢?
      
      歷史這東西,有趣之處就在于記錄的不確定性,——這可以讓你獲得很多意外的發(fā)現(xiàn),而且在閱讀歷史的過程中還可以享受當(dāng)偵探的樂趣。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構(gòu)筑屬于自己的歷史,形成自己對歷史的一套看法,——這其實是讀歷史所能得到的最大樂趣。
      
      英國人朱利安·巴恩斯寫了一本小說,叫做《10 1/2卷人的歷史》。在這部小說里,巴恩斯和歷史開了個玩笑;譯者之一林本椿先生用這樣一個標題來為這本小說作序——《史非史實,心非心形》,這八個字其實不僅概括了小說,也說明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從嚴格意義上講,《10 1/2卷人的歷史》既不能算是歷史,也不能算是歷史小說,甚至不具備傳統(tǒng)意義的小說形式。它由十個相對完整的故事和一篇隨筆構(gòu)成,而那十個故事又選擇不同的敘事方式,文本形式也不相同。文學(xué)和歷史,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表達或記錄系統(tǒng)。當(dāng)巴恩斯以歷史的名義來建構(gòu)他的小說的時候,其實你已經(jīng)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玩笑。只是,玩笑與玩笑之間也并不相同,有些玩笑只是玩笑,而有一些玩笑則是嚴肅思考之后選擇的表達方式。巴恩斯開的這個玩笑,屬于后者。
      
      全書的十又二分之一卷,彼此之間并不相關(guān),各自獨立。這給閱讀帶來某種樂趣和可能性:你可以從任何一章讀起,不必從頭開始。我一直都希望讀這樣一本書,現(xiàn)在我讀到了。然而,所有的這十又二分之一卷,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之所以這么說,蓋因書中有一條主線或者說一個基本意象,亦即挪亞方舟和它的變體。挪亞方舟,是西方文學(xué)中一個經(jīng)常使用而且重要的意象,它體現(xiàn)或者說隱喻著西方文學(xué)中一個普遍的主題——救贖。巴恩斯在這部書里使用這個明顯的隱喻,實際上說明了挪亞方舟的根本意義,即挪亞方舟在大洪水中拯救人類和動物,其意義不僅僅在于那次救贖,還在于對后來的人類或者世界歷史所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
      
      巴恩斯的寫法很具顛覆性,他并沒有正面描述挪亞方舟的“偉大意義”,他只是利用了這個出自《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的線索,一開篇就以木蠹這種“偷渡客”的身份和角度顛覆了看似神圣的挪亞及其方舟。自此,在每一個故事里,巴恩斯都在不停地懷疑、揭露、顛覆以及解構(gòu),從而說明這樣一個事實——歷史是不可靠的。
      
      在歷史記述的選材上,任何一種歷史,哪怕是正史,也存在著不完整和偏差;在歷史記述的過程中,因此還存在著信息的增減,記錄歷史的人從自己的角度增添了一些信息(譬如皇帝或圣人出生時的異相),或者刪減了一些他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譬如為尊者諱、為長者諱)。在關(guān)于梅杜薩之筏的故事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場海難從事實變成名畫的過程中究竟喪失了什么,從中可以看出歷史是怎么被記述得面目全非的。由此證明了那個簡單的道理,即人們所看的歷史不是歷史本身,而是經(jīng)過了加工的歷史。
      
      除了歷史記述本身所存在的這些缺失之外,巴恩斯還描述了歷史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流失和人們對歷史的曲解與誤讀。而凡此種種,都讓我們越來越遠離歷史的真相,從而進一步證明了歷史——哪怕是官修正史——的不可靠。老話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娼妓;巴恩斯說,歷史并不是發(fā)生了的事情,歷史只是歷史學(xué)家對我們說的一套。的確如此。
      
      無疑,巴恩斯處理歷史的手法是非傳統(tǒng)的。通過這部書,巴恩斯告訴我們,不能相信官家或者權(quán)威們講述的歷史,也不能相信官修正史和已經(jīng)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歷史,不能相信宣傳。那么,對于歷史,我們還有什么可以相信的?這似乎有點兒墮入虛無主義。但是,巴恩斯又這樣說,——歷史只是打個嗝。我們又嘗到它多少個世紀前咽下的生洋蔥三明治的味道。于是,巴恩斯在解構(gòu)歷史的同時,也解構(gòu)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不管我們怎么拚命涂改我們早先的思想,歷史總有辦法解決。
      
      耐人尋味的是,巴恩斯在書中插入了一個“插曲”,也就是那1/2卷。這篇“插曲”出人意料地討論了愛以及愛與歷史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愛的主題實際上是救贖主題衍生出來的一個副部主題,也是西方文學(xué)中拯救人類于各種困境的一個重要途徑。巴恩斯把“愛”看得十分重要,他說,即使愛情令我們失望,盡管愛情令我們失望,因為愛情令我們失望,愛情仍是我們的惟一希望。而巴恩斯之所以把“愛”看得如此重要,是因為在他看來“愛”與“真”相連,“這是最必不可少的結(jié)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巴恩斯無情地解構(gòu)和顛覆了歷史,但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通往真相的途徑。實際上,他是在跟歷史開玩笑。
      
      最后說兩句題外話。評論家們說巴恩斯的這部小說具有后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顯著特征,但我不這么看,我一直以為,所謂后現(xiàn)代,如同其它的這個主義那個流派一樣,不過是評論家、文學(xué)家們玩的把戲,圖的是一個論述或者批評上的方便,亦即標簽。有了這樣的標簽,文學(xué)家也好,評論家也罷,都可以方便行事。有意思的是,巴恩斯本人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是在運用后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形式和技巧寫小說。這同樣說明一個問題:形式固然重要,但只要能夠表達,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的一貫看法。
      
  •     十又二分之一卷歷史
      
      "History isn't what happened. History is just what historians tell us. There was a pattern, a plan, a movement, expansion, the march of democracy; it is a tapestry, a flow of events, a complex narrative, connected, explicable. One good story leads to another."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Chapters, 242.
      
      
      全書貫穿主題就是諾亞的方舟 不管是美杜薩還是主教寶座還是泰坦尼克
      
      總之是水 方舟 人 三者的組合變體
      
      把歷史用一條船穿在一起 真是了不起的創(chuàng)意
      
      julianbarnes的不管是寫作手法還是整篇結(jié)構(gòu) 感覺很親切 是我比較樂意運用的那種敘說方式和口吻
      
      特別是有濃烈的不恭的味道 這點上我們也是相投的
      
      方舟在謠言的公海上漂,時間也變得神志不清了
      
      我的這些夢等我醒了還在繼續(xù) ,而你要試著再次閉上眼睛 把噩夢關(guān)在外面
      
      
      
      我記得最清的是他說 至少提了兩遍:
      
      歷史經(jīng)常重演 第一次是 悲劇 第二次則是鬧劇
      
      全書充滿著懷疑主義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這位老哥還真是一樣的
      
      特別是所謂二分之一卷的插曲 就是講述愛情的隨筆 簡直字字珠璣啊 我另開文章學(xué)習(xí)這半卷歷史
      
      最后偶要提醒你們一下 :心臟不是心型的 是金字塔型的哦
      
      
      
      
  •   準備把書和您的評論都推薦給同學(xué)們,謝謝!
  •   哇……好榮幸
  •   哈哈~~你個標題黨
  •   。。。。。。不是的,這是扣題的扣題的。
  •   你看了就知道了,很好看的書。
  •   等我把瓦爾登湖看完了再說。
  •   我也正在讀這本書誒!
  •   諾亞方舟那一卷很歡樂啊哈哈
  •   你們倆。。。
  •   的確的確~?。?!我喜歡第三卷和第七卷。
  •   我只看到劫持油輪那一卷,后面都還沒讀呢!
  •   你真慢。。。。。。。。
  •   我去年如山倒的買的一堆書里面的,后來又如山倒了幾撥兒,所以現(xiàn)在還在抽絲T T
  •   哈哈哈哈。。。77咱倆能握個手不
  •   去年的山,我還沒挖。今年的絲,也沒來得及抽。這本是附加的,從圖書館借的。。。。。。
  •   握手握手T T
  •   果然是書非借不能讀也啊……
  •   非5本了,什么時候是個頭兒啊
  •   哈哈哈哈。。。我還真懷念小學(xué)沒錢買書。借著別人的書熬夜打手電筒看的時候。
  •   呃。。。。。。還打手電筒。。。拿電池不是錢啊。。。。。
  •   電池啥的家里有啊。我零花錢不夠買書的。
  •   我小時候就沒見過零花錢
  •   哈哈。我小學(xué)的時候每天兩塊錢。
  •   我初中時候零花錢是一個星期10塊呢。
  •   你們都是有錢人。。。。。。。。
  •   我也覺得這個序透得太嚴重了,應(yīng)該改為后記。
  •   作者處處反諷,質(zhì)疑宏大敘事,典型的后現(xiàn)代小說
  •   因為這篇文字,我決定讀這位作家。
  •   舊版已經(jīng)售完,只能到孔網(wǎng)找了。新版下半年出來,和《檸檬桌子》《終結(jié)的感覺》成一系列。
  •   《檸檬桌子》《終結(jié)的感覺》等,還會一些列再出?那我先收入另外還有賣的三本。這位作家好久以前就有了解,但一直沒有引起我的注意,反而先注意到了米切爾和麥克尤恩。
  •   今年重出《世界史》《福樓拜的鸚鵡》,新出《脈搏》。
  •   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
    其實都不過如此罷了
  •   “不過如此”,巴恩斯就不必寫這本小說了。
  •   他只是對生活的總結(jié)與提升
  •   推薦《獵頭人》,從頭侃到尾的德國長篇。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05533/
    這本也不錯,不推薦中文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89945/
  •   多謝推薦!
  •   啊哈,讀這本書的時我也是聯(lián)想到《幽靈代筆》~
  •   作者本人死活不承認這本是后現(xiàn)代~
  •   多謝,我也喜歡形式很特別的小說,很期待《幽靈代筆》
  •   額,我覺得《福樓拜的鸚鵡》翻譯的還行啊,至少很流暢通順,讀的時候沒覺得特別生硬
  •   其實......吸引人的就第一章......
  •   lz應(yīng)該看完,其實作者是很嚴肅的。但第一章確實很贊。
  •   讀過英文版的覺得不過癮,又去讀中文,發(fā)現(xiàn)每次讀都會有新東西!喜歡半卷,喜歡10章!當(dāng)我們進入所謂的天堂時,卻發(fā)現(xiàn)那實際上是地獄,而我們生活的真是世界才是天堂!
  •   房龍的圣經(jīng)故事不可靠。
  •   說的好!
  •   我把插曲的半卷當(dāng)關(guān)于愛的散文來讀的,很是有味道..
  •   我對這本書挺好奇的,似乎里面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   好評論!歷史似乎也只是作者的一個幌子;嬉笑間把人情百態(tài)勾勒得如此巧妙如此深刻似乎更為難得。
  •   最后一段寫的很不錯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