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07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作者:周克希 頁數(shù):15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譯邊草》收有周克希先生六萬字的作品,包括“上篇·譯余瑣掇”與“下篇·譯書故事”。在有些人,這六萬字完全可以敷衍為十二萬字,甚至十八萬字,光在巴黎高師進修、在巴黎生活的兩年就可以洋洋萬言。而那些燈下苦讀苦譯的經(jīng)歷,更可以重彩濃抹。然而,周克希先生是如此吝嗇筆墨。在《譯邊草》里,我們讀到了翻譯界的趣聞、名家的妙語,讀到了對經(jīng)典的評介和關于譯文的疑題,讀到了翻譯與創(chuàng)作的共融互補、語言的豐富與微妙,讀到了“學海無涯”的宏闊和“十年出一書”的滄桑。這些,都是以平實散淡的作風、站在美學趣味的立場讓我們心領神會的,所以,我以為,說這六萬字是字字珠璣,是毫不夸張的。趣味從來就是高級的、節(jié)制的、貴族的,趣味如果鋪天蓋地、洋洋灑灑,那就是濫情與庸俗了。我以為凡喜愛文學與文字的人,都值得去擁有這樣一本薄薄的冊子。在書桌上、在枕邊、在旅行途中虔敬地讀一讀、隨意的讀一讀,于我們的見識、修養(yǎng)一定大有益處。平實散淡的《譯邊草》激起的是我們對經(jīng)典著作、對文學,同時也是對我們的心靈與生命的難得的激情。這或許是謙虛的周克希先生所沒有想到的。
書籍目錄
序:周克希和《譯邊草》上篇 譯余瑣掇翻譯要靠感覺譯者的氣質(zhì)度與“翻譯度”譯文的尷尬有所失落與“過猶不及”“如實”與傳神色彩與趣味好譯文是改出來的查詞典這道“坎兒”語法總得注意吧古文修養(yǎng)還是要的一名之立(一)一名之立(二)惹得讀者向往要加“催化劑”“你雅虎了嗎?”“透明度”更高的翻譯格物與情理絕望的雙關“臨時抱佛腳”與文體“瓷器活”與專業(yè)書下篇 譯書故事1 很久以前,在巴黎(《成熟的年齡》)2 沒用上的“眉批”(《古老的法蘭西》)3 氣質(zhì)攸關(《王家大道》)4 深深的悵惘(《不朽者》):5 樹上美麗的果子(《追憶似水年華女囚》)6 島名、人名與書名(《基督伯爵》)7 不是“下海”的改行,8 似水耶,逝水耶?(《追憶逝水年華》節(jié)本)9 折衷的譯法(《三劍客》)1 譯應像寫(《包法利夫人》)
章節(jié)摘錄
72 紐約的那個格林威治村,以金斯堡和凱魯亞克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跟它很有些淵源。它可以說是這個文學流派的發(fā)祥地?! ∏安痪?,美國一份文學雜志刊載凱魯亞克未發(fā)表過的日記。評論家Douglas Brinkley為此寫了一個引言,里面提到,beat是“至福”一詞的縮略(“Beat”——a shorthand term for“beatitude”)。 照這么說來,beat既非過去分詞(垮掉),亦非形容詞(沮喪的),而是一個縮略詞。那么,Beat Generation是不是“垮掉的一代”,似乎還有商榷的余地呢?! ?3 董橋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名叫《“神話”的“樂趣”——羅蘭•巴塞的著作與思想》。其實,這位法國作家Roland Barthes的姓名,最后那三個字母都不發(fā)音,所以比較接近的讀法是羅朗•巴特?! ∥闹刑岬?ldquo;一九五五年,巴塞寫一篇文章批評法國小說家洛普克利列(Alain Robbe-Grillet)的小說”。被批評的這位新小說派作家,姓的讀法接近于羅布-格里耶,末尾的讀法離“克利列”的英文讀法相去甚遠?! 《壬诹硪黄恼吕锾岬剑?ldquo;這就等于‘賽因’河的‘因’字不必寫成‘茵’一樣。”這條河想必就是巴黎有名的Seine河了。沒錯,照英文的讀法,它是賽因河,而且的確不必寫成“賽茵”。但是,法文里它的發(fā)音是更接近“塞納”的?! ?4 都說法語的讀音比英語容易,回為大體上是有規(guī)則可循的。但怕就怕例外,而例外又往往落在地名、人名的讀法上。 Marguerite Duras以一本《情人》而風靡一時。她的姓究竟該譯“杜拉”,還是“杜拉斯”?問身邊的法國人,居然也人言言殊,兩種讀法都有。王道乾先生當初譯成“杜拉”,我猜想可能有兩個原回,一是問過法國朋友,二是援引仲馬(Dumas)父子姓氏的譯法?! ≈钡接袡C會得到法國名演員德納芙灌錄的一盤小說朗讀磁帶,清楚地聽到她讀若“杜拉斯”,心里才有了底?! ?5 說到大仲馬和小仲馬,這父子倆的姓氏Dumas,原是該讀若“迪馬”或“杜馬”的(差不多就介于這兩個讀法之間)?! 〉亳R已經(jīng)是約定俗成的譯名,不宜改了。林紓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是第一部外國文學名著譯本”(施蟄存先生語),不知小仲馬這個譯名,是否跟林紓先生的福建鄉(xiāng)音有關系——把Holmes譯作福爾摩斯的,好像也是他老人家吧?! ?6 陳原先生稱贊“香榭麗舍”(法文Champs-Elysees的音譯)“這四個字多美呀!一幅令人神往的街景:一幢又一幢別致的房屋(榭,舍)散發(fā)著一陣一陣香氣,美麗極了。” 他還說:“至于詩人徐志摩給意大利的文化古城佛羅棱薩寫上三個迷人的漢字——翡冷翠(從當代意大利語Firenze音譯),翡翠已綠得可愛,何況還加上一層寒意(冷),那就太吸引人了。” 有道是,“凡不知人名地名聲音之諧美者(do not take a special pleasure in the sound of names),不足以言文。”(見錢鐘書先生《談藝錄》)陳原先生可謂知音也?! ?7 有人曾以“空山鳥語”對“危地馬拉”,“燕歸南浦”對“馬來西亞”,再以“鳳棲梧”(詞牌名)對“馬拉松”,“瓜子臉”對“葡萄牙”,屬對工巧,謔而不虐?! ∵@里的著眼點,自然是字義而非聲音了?!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